首页 > 穿越架空>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382节

  陈子壮虽绝了仕途之念,又在白云山读书、授徒,对外界事不怎么感兴趣。可此前崋军先攻下了韶州府,近来又攻入广州府,下了清远,他便是想不注意都不行。

  因此,陈子壮曾与几位南园好友一起讨论过时局。

  讨论来讨论去,都认为沈犹龙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领兵抗崋,二便是带领广东易帜降崋。

  并且他们认为沈犹龙做出第二种选择的可能性很大。

  一是因为沈犹龙为南直隶松江府人,如今松江府已为大崋治下,沈犹龙总要顾及亲族。

  二是因为,沈犹龙此前在抗崋之事上表现得并不积极,或者说难以积极。

  因为以沈犹龙掌握的兵马,镇压广东此起彼伏的民乱就已经有点焦头烂额了,想要抵抗崋军南下,相当无力。

  另外,崋军传到广州这边的名声还不错,士绅百姓多半不会激烈抵抗,沈犹龙若非要领兵抗崋,未必能得到他们这些广州本地士绅支持。

  陈子壮之所以叹气,便是因为他此前思及此事,也是纠结的。

  他们陈家也算是世受大明国恩,他更是曾经一度与崇祯处得“君臣相宜”。

  不曾想,只因他上书反对启用宗室人才,便引得崇祯暴怒翻脸——就算崇祯不接受他的建议,也不至于打他庭杖还下诏狱吧?

  这倒也算让他认识了崇祯真面目。

  虽然崇祯无情,可他到底曾是大明臣子,若崋军真的攻来,他要不要聚兵抗崋?

  若崋军残暴,来了之后祸害百姓,他肯定是要带领百姓抗崋的。

  问题是,据说崋军军纪不错。

  念及此处,陈子壮赶紧问:“诸位是从城中而来吧?如今城中情况如何?崋军是否如传言中那般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

  闻言,曾道唯有些唏嘘地道:“确实如此——此前我还以为传言多有夸大之举呢,今日见了崋军进城的场景,才知道传言丝毫不虚。”

  黎遂球则感慨着道:“陈师,崋军今日进城除接手城防及城内各官府衙门,不曾有丝毫扰民之举。

  崋军将士巡街时,行必成列,兵甲精良,当真是威武之师啊。”

  听了两人这话,陈子壮不由得想立即下山,去城中见识一番。

  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不对,于是问:“若仅是如此,几位不会如此急着上山寻我吧?”

  黎遂球几人相互看了眼,最后还是由曾道唯开口,“集生,我等倒是觉得崋军接掌广州没什么,可城中却也有人难以接受,恐会借机生事。

  因此,我们想请你下山,一起回城中安抚那些人,让他们稍安勿躁,不要轻举妄动,以免连累了广州百姓。”

  “我明白了,”陈子壮点头,“我这便随你们下山。”

  随后,陈子壮跟同在山上的弟弟陈子升交代了一句,便稍微收拾了下,随曾道唯几人一起下山。

  来到城门外,便见崋军虽然把守着城门,但只是搜捡过往车辆,并未搜查行人。

  更不曾向过往百姓勒索钱财。

  倒是门税依旧按惯例在收。

  稍微打量了一番,陈子壮便觉得,这些崋军比昔日的明军更像官军,让人有一种安心的感觉。

  有此想法,陈子壮更觉广州城不该因易帜降崋之事而发生什么变故,便与曾道唯等匆匆进了城。

第375章 士绅用计,公私两便

  进城后,陈子壮见城中秩序井然,连平日里一些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地痞流氓都不见踪影,心中对崋军更加认可。

  于是他对曾道唯、黎遂球等人道:“我先回家中一趟,问候长辈。稍后会派人去请许、何、梁、金等大户家主去南园喝茶,几位可以先到南园等候。”

  “好。”

  曾道唯、黎遂球等人点点头,便各自分开了。

  他们也要先回家一趟。

  陈子壮今已四十七岁,其父陈熙昌已在几年前去世,但老母健在。

  回到家中,向老母报了平安后,陈子壮就着手请广州主要的十几家大户家主到南园开茶会。

  为了表示诚意,以及光明正大,陈子壮让长子陈上庸带着仆从亲自去一家家的送请帖。

  崋军入城后,派出一队队崋军在街上巡逻,既是抓捕趁机作案的宵小毛贼、维持城中秩序,也有趁机监视城中各大户动静的意思。

  沙贝陈氏作为广州有名的大户,自然是监视重点。

  因此第五师军政员麦永胜(军政班三期,李国帆之后继任),以及之前负责广州情报任务的讯风卫营长李志文、军政员楚淮,都很快知道了此事。

  明末陈氏算是广州城内最显赫的官绅之家,麦永胜等人对陈子壮这位陈氏当代家主自然有所了解。

  他们并没有紧张,只是让巡街将士、讯风卫密切注意陈家以及南园动静。

  午后。

  十好几个广州主要大户家主,应邀来到南园,参与陈子壮召开的茶会。

  其中一些人来得光明正大,但也有部份人遮遮掩掩,甚至是换了身不起眼的普通人打扮过来。

  梁家家主梁昭在众人中年龄最大,且德高望重,见众人到齐,便对陈子壮道:“集生,广州发生了这种大事,我们这些人都有些措不及防,深感不安,还是得你来当大家的主心骨啊。”

  梁昭已七十岁高龄,但人依旧精明得很,这番话既表达了他们这些人的心态,又表明梁氏愿意支持陈氏来当广州士绅的领头羊。

  陈子壮对此事当仁不让,点头道:“梁老太公放心,我今日请大家开茶会,正是为了此事。”

  说完,他环视在场一众大户家主,道:“崋军纪律之严明、作风之良好、将士之威武,想必今日大家都见识到了。

  崋军如此,可知大崋朝廷也是靠谱的。另外,沈督师既已易帜降崋,我等广州士绅附从便是,无需多做什么。”

  听了这话,多数人没感觉意外。

  然而何家家主何绍文却忍不住道:“陈生,你可是大明的探花郎,陈氏也算世受大明国恩。

  如今沈犹龙一声不吭,就忽然易帜降崋,还直接将广州城交给了崋军,你难道就没有半点别的想法?”

  陈子壮眉头微皱。

  他知道,何绍文点他大明探花郎的身份以及陈氏乃大明的官宦世家,主要是为后面一句话做铺垫。

  于是直问,“何兄此话何意?莫非是不满崋军接手广州?欲劝我起兵反崋?”

  何绍文被这话吓了一跳。

  他虽然没见崋军是如何打仗的,可通过崋军军容,也能感觉崋军之精锐远胜广州大明官军,可不希望他们何家被戴上“反崋”的帽子,让崋军给灭了。

  因此慌忙道:“陈生,饭可以乱吃,话却不可以乱说。崋军仁义,大崋皇帝灭暴明、建立新朝乃顺天应民之举,崋军来接手广州,我是再赞成不过。

  然而,沈犹龙他不该这么一声不吭的,在我等丝毫不知的情况下,就忽然易帜降崋。

  陈生该在知道,易帜乃大事,必然是有谈判的。

  如今这降崋之功尽归沈犹龙一人之身且不说,我等什么都没跟崋军谈,今后这广州岂不是他们想怎么治理就怎么治理?”

  这时,金氏家主金得中也道:“何生说得没错,沈犹龙这事做得太不地道,等于是把我们卖给了崋军。

  如今崋军已经进城,我等若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接受了,怕是会让他们以为我等好欺负。从今以后,我等就将成为那砧板上的鱼肉,任大崋朝廷宰割了。”

  金得中这番话说得比较露骨,却直指众人心中不满的地方,竟引得好几位家主微微点头。

  陈子壮眉头皱得更深了。

  其实他心里对沈犹龙瞒着他们这些广州士绅突然降崋也有点不满——在大明,乡野多由士绅、地主、宗族掌管,城市虽由官府掌控,但士绅却也有问政之权。

  最主要的是,沈犹龙乃松江人,所以这事做得就好像一个松江人,卖了整个广州城乃至整个广州府、整个广东布政使司。

  这如何能让广东人满意?

  如此一想,陈子壮倒觉得梁昭、何绍文等对沈犹龙易帜降崋之事心有不满情有可原了。

  他于是再问:“如今崋军已接手城池,就算诸位对沈犹龙所做之事不满,又能怎样?总不会真因此反崋吧?”

  梁昭道:“集生,别一口一个反崋,听着怪吓人的。而且你这园中仆从里也不知是否有崋军耳目,若是传出去,让崋军误会了,我们可都讨不了好。”

  陈子壮并不接梁昭的话,只看着何绍文、金得中几人——他算是看出来了,最不满的就这位几位。

  何绍文稍稍犹豫,还是压低声音道:“陈生,或许我们该用些手段,让崋军知道,他们想治理好广州城,没了我等士绅大户的协助可不行。”

  金得中接着这话道,“何生说得不错——比如说,我们可以先让着城中粮价、盐价涨起来,让百姓抱怨一阵子。

  在大崋治理广州的主官感到焦头烂额,束手无措时,陈生再牵线搭桥,找上大崋的官员,就说我们可以帮助解决此事。

  如此,崋军应该就知道,要治理好着广州得依靠哪些人了。不是沈犹龙和他手底下那一帮子饭桶官吏,而是我们这些本地士绅。”

  说完,金得中大约以为他这计谋极好,略有些得意的笑起来。

  陈子壮却听得心里咯噔一下。

  随即便有些愤怒,觉得何绍文、金得中等人不仅是在弄险,更是让广州乡亲跟着遭罪。

  然而不待他说什么,一旁的黎遂球便急切道:“万万不可如此行事!”

  黎家也算是广州大户之一,但排名比较靠后,再加上黎遂球跟在场一众家主相比,年龄较小,属于后辈,因此之前一直没开口。

  可听了金得中的话,他真是吓到了,不得不开口。

  他这一开口,便引得金得中不满,质问:“如何不可?只不过是让米价、盐价等涨上去一阵子,又不是起兵反崋。”

  何绍文则道:“黎生,你也四十岁的人了,就算有什么异议,也可以好好说,至于这么失态吗?”

  黎遂球站了起来,仍比较急地道:“此事绝不可行,若为之,恐怕凡参与者,皆会惹来抄家灭族的大祸啊!”

  “危言耸听!”金得中更不高兴了。

首节 上一节 382/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真不想穿到后宫文啊

下一篇:娱乐:让你拍恋综,你气疯白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