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370节

  听两位长辈讨论到这里,王夫之兄弟三人都紧张起来。

  说起来,王家祖上为大明开国中级将领,世袭衡州卫指挥佥事。虽然他这一脉与主脉关系已远,从好几代前就改习文事,已经得不到多少祖上遗泽,但宗族多少算是世受国恩。

  所以,在崋军进入湖南之初,王朝聘听到一些关于崋军不好的传闻,认为崋军与李张罗等流寇军差不多,是准备安排家小隐居避世,让兄弟三人协助大明官府抵抗崋军的。

  结果崋军所过之处,明军皆望风而降,甚至有知县等大明官吏主动献城投降,一些地方甚至传檄而定。

  王朝聘便是有心让王夫之三兄弟协助明军,也找不到机会。

  等到崋军来到衡阳,王朝聘才知道崋军与官府谣传的完全不同。

  其纪律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接掌衡阳后,甚至派出军队迅速剿灭了地方上为患多年的一些山贼水匪。

  需知,衡阳地处湖广南边,山陵众多,即便太平年节也多出贼匪。如今天下大乱,占山为王、临水结寨的贼匪就更多了,百姓不胜其扰,可偏偏大明官军剿灭不了。

  崋军一来就轻松剿灭干净,便连城中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仗势欺人的浪荡子,都被崋军抓去做苦役,修路修渠,竟令衡阳成内外较以前十余年都要安全、平靖。

  这让王朝聘和王家三兄弟都惊讶不已。

  由此,王朝聘再也不提为大明尽忠、抵御崋军之事。

  显然,王朝聘是某种程度上认可了大崋对衡阳的统治,但王朝聘是否允许王夫之三人仕崋,这事三人却是问都不敢问的。

  因此,三兄弟一直都不确定王朝聘对仕崋之事的态度。

  听到王家聘的问题,王朝聘一时沉默。

  他苍老的脸看似神色平静,其实心中却在挣扎。

  大明于王家有恩德是真——王家主脉世袭衡州卫指挥佥事之职不提,便是他们这一脉,三代人几乎都是大明的生员,都曾受大明对生员的税赋优免之惠。

  只不过,他家三代也都未曾出过一位大明官员,只能算大明之民,称不上朱明之臣。

  近几十年,大明江河日下,宛如腐朽的房屋,倾塌在即,难以挽救。这种情况下,崋军这种真正义军的出现,可以说是顺天应民。

  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既然刘崋替代朱明改朝换代是顺天应民,那他王家子弟仕崋,在一展所学及抱负的同时,造福一方百姓,又有什么不对呢?

  道理王朝聘都能想到,但他终究是对大明有感情的,如今大明又没彻底灭亡,他一时真难以做出让三个儿子仕崋的决定。

  王家聘似乎看出了王朝聘心中的纠结,此时又笑问:“若大哥真不想让介之他们仕崋,又何必让他们继续练习科举制艺呢?教授他们一些别的学问,难道不更符合大哥心意吗?”

  这一问无疑直指王朝聘本心。

  他叹了口气,闭上眼道:“说吧,你此番应不只是带来新朝开启今秋乡试这个简单的消息吧?”

  “大哥真是越老越精。”王家聘说笑了句,便笑道,“根据府学那边传出的消息,新朝不仅将乡试首场改到了八月二十一,而且此番大崋治下七省皆用礼部考题。”

  “什么?!”王朝聘听到这里,一双老眼不禁猛然睁开,露出惊诧之色,“七省同考题?这大崋该不会想七省生员同榜排名吧?此事之忌讳,南京那位不知道,难道钱牧斋也不知?”

  “大哥别急。”王家聘见王朝聘这样子,更加确定其有心令王家子弟仕崋,笑着道:“虽是七省同一考题,但各省皆单独评卷、列榜。

  另外,此番乡试内容也有些改动,如第一场,四书只考原著,不再考注疏···”

  当即,王家聘将城内府学宣传的乡试改革内容,都一一向王朝聘道明了。

  等王家聘将乡试第四场相关内容也讲完,在底下听了满耳朵的王夫之不禁想:看来这位大崋开国皇帝也是个务实之人,否则不会删减对儒学经典注疏的考查,而加重对实务的考核。

  与此同时,他也对这场乡试更加期待了。

  他想,父亲既让三叔讲此番乡试改革之详情,应是准备让他们参加的吧?

  可若父亲只是好奇,并不准备让他们参考呢?

  一时间,王夫之心中忐忑。

第360章 感觉被崋军谍探包围

  王夫之受王朝聘所传心学影响,注重诚意务实,甚至在后来形成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他能注意到刘升对乡试改革透露出的务实理念,王朝聘自然也能,于是心里对让儿子们仕崋之事再无犹疑。

  待王家聘讲完乡试之事,王朝聘便道:“大崋开启乡试之事我已知晓,三弟若无别的事,便请回吧。”

  王家聘虽然估摸到了王朝聘的心思,却也不敢确定,当即直问:“那大哥究竟要不要介之他们参加此番乡试?需知,若错过此次,下次乡试竞争必然更加激烈,他们到时未必能中举。”

  王夫之三人闻言都紧张地看向王家聘。

  即便作为长兄的王介之,也不过三十六岁,自觉一身学问,也不曾入仕做官,又哪里甘心这般默默无闻、老死于乡野呢?

  在三兄弟的注视下,王朝聘又一次闭上眼睛,须臾之后,才道:“大崋改革乡试,确有新气象,让他们去见识一番也好。”

  听见这话,顿时王夫之三人喜悦、激动溢于言表。

  王家聘也哈哈大笑起来,“那正好跟我家云修做个伴。另外,如今湖广分为湖北、湖南两省,湖南考生乡试无需再去武昌,到长沙就行了,可比以前参加乡试近得多。”

  对这点王朝聘也很赞同,“不错,从衡阳到长沙可由湘江顺流而下,一日便可抵达,不知比以前方便了多少。”

  王家聘又跟王朝聘闲聊几句,便离开了。

  然后王朝聘就看起三人的论文来,并当场评判。

  王介之的论文被认为最优,王参之、王夫之的则要逊色一些,被王朝聘教育了一番。

  等王朝聘指点教育完,王夫之忍不住问:“父亲,我们要不要参加这乡试第四场?”

  “你可想参加?”王朝聘反问。

  作为幼子,王夫之对父亲的畏惧反倒少些,他犹豫了下,如实道:“孩儿听说在大崋,正式吏员亦可升官,且没有大明时那么明显的瓶颈。

  若是想早日步入仕途,乡试前三场又没考好,参与第四场亦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说完,王夫之颇为忐忑,甚至做好了被训斥的准备,毕竟在士林中,成为进士再做官才是正途。

  谁知王朝聘却道:“你只是从仕途考虑,认为前三场考不好,才参加第四场。

  可为父却认为,不论前三场考得好不好,你们三个都要参加这第四场考试。”

  王介之不解道:“父亲为何这么说?”

  王朝聘道:“方才大崋对乡试的改动你们也都知道了,难道没发现,这第四场才是南京那位改革乡试的重点吗?

  可以预见,未来大崋乡试很可能继续改革,并持续向第四场考试的内容靠拢。

  所以,尔等不论是否有意仕途,只要以文事传家,最好都去参加这乡试第四场,经历一番,自有所得。”

  王夫之三人略微揣摩,都觉得王朝聘所言很有道理。

  反正第四场成绩是单独算,并不与前三场算在一起,如此参加第四场考试肯定不吃亏。

  至多是多受一场考试的累罢了。

  在礼部确定今秋乡试的各种具体环节后,便将消息传往各省,并专门做了宣传,让七省士子皆知大崋今秋乡试的相关消息。

  除了少数心怀大明,顽固不认同大崋统治的,绝大多数士子闻讯皆欢欣鼓舞。

  很多生员原本因天下剧变,都对今秋乡试不报想法,乃至科举制艺都变得生疏了,如今趁着乡试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便都加紧复习,以期能够中举。

  对于乡试的第四场,小部分读书人看法与王朝聘类似,认为其代表了大崋未来的科举改革方向,一定要参加体验番。

  也有部分人看法和王夫之一开始的观点相似,认为可以作为前三场考试成绩不好的退路。

  还有部分人则担心若参加了第四场考试,并且成绩太好,会被大崋朝廷直接征召去了那什么“科学院”,从事错失了中举乃至成为进士的机会。

  或认为参加第四场考试,会与账房、吏员之流为伍,是没有志气,将来难成大器的表现,会影响官场前途,因此打定主意,绝不参加第四场考试。

  ···

  在大崋治下七省官吏、考生为今秋乡试如火如荼地坐着准备时,以大崋亲卫军讯风卫为主的谍探活动,也在福建、两广、四川、贵州乃至云南这几个省份,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还是那句话,即便崋军战力高,可以碾压姿态武力夺取这几个省份,但终究要消耗不少钱粮,甚至会牺牲不少将士,耗时也会很久。

  若能通过谍探、劝降等行动,令各地直接归顺大崋,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更好。

  讯风卫建立近三年,资金方面刘升从未短缺,人才调用的优先级也一直比较高,近一两年间不仅向湖广、江西、南直隶、浙江等地派出了不少谍探,安插了众多眼线,便是四川、贵州、福建、两广也派了不少人去。

  唯有云南,因为道路遥远,在大崋的攻取计划中也比较靠后,目前讯风卫尚未派人过去。

  四川重庆府。

  府治巴县。

  明末巴县并非后世的巴县,而是在后世的重庆。

  知府衙门后宅中。

  大明重庆知府王行俭拿着一封书信,神情凝重。

  这是一封家书,由他远在家乡南直隶常州宜兴的长子所写,今早直接由府衙衙役递过来的。

  王行俭之所以神色凝重,是因为这已经是南直隶为崋军占领后,长子写给他的第三封书信了。

  按理讲,湖广、江西、南直隶皆为崋军占领,长子的家书不太可能送到他手中。

  可偏偏三封家书皆安然而至,没有出现半点纰漏。

  他每每思及此事,都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他判断,此事必有崋军参与,可能这府城中已经渗透了崋军的谍探!

  甚至,谍探已经将眼线安插到了他这府衙中也说不定!

  生出这种想法后,王行俭只觉得府衙中,人人都像是崋军的探子。

  并非他生性多疑——除了三封家书安稳到来,府衙近来的人和事本就有诸多疑点。

首节 上一节 370/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真不想穿到后宫文啊

下一篇:娱乐:让你拍恋综,你气疯白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