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325节

  邹衍却跟着起身,提声道:“正希先生既冥顽不灵,就别走了。”

  随着他话声落下,立即有一群甲兵从后院各处冲出,将金声、江一天师徒拦在院中。

  “邹庆文!你要杀我?!”金声回头对邹衍怒目而视。

  邹衍淡淡道:“只是想请正希先生在府城小住一段时日,免得阻碍了徽州归顺崋部的大计。”

  说完挥手,示意兵丁们将金声、江一天押走。

  在金声被俘当日,邹衍所编练的徽州府乡兵便奔向四面八方,勒令各县易帜归崋。

  徽州各县官吏、士绅大多对此早有心理准备。

  且不说邹衍为人如何——其乃襄阳人,如今襄阳府为崋军所据,邹衍为亲族着想,也会降崋。

  更别说,崋军下南京,败左良玉,收降一二十万明军,江南已无敌手。

  崋军虽对士绅不算友好,却也不像闯贼那般近乎赶尽杀绝。

  另外,大明朝廷辽响、练饷、剿饷等税一涨再涨,部分中小地主也受不了了,投崋多半不用再交这些税,何乐而不为?

  一时间,徽州各县纷纷易帜归崋。

  离应天府更近的宁国府、广德州同样如此,知府、知州、知县等官员纷纷易帜···

  苏州府,嘉定县城。

  一座普通院落中,汇聚了不少嘉定有名的读书人。

  这些人以黄淳耀、吴易、孙兆奎这三位举人为首,其中仅黄淳耀是嘉定人,另外两位都是吴江人。

  孙兆奎最后一个到,瞧见众人后,满脸沉重地道:“我从府城过来,知府已在杨廷枢、徐汧等人的劝说下,易帜降崋了。”

  众人听了都不禁大惊失色,顿时喧哗声一片。

  “府尊怎可如此?”

  “什么府尊,分明不忠奸贼!”

  “不是,杨廷枢乃复社骨干,名满天下,怎会劝知府降贼?”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见众人愤怒痛骂,吴易却叹了口气,道:“诸位,还有个糟糕的消息,常熟同样易帜了。据说此事常熟知县是受了那瞿式耜影响。”

  有人听了更怒。

  “钱谦益担任伪崋礼部侍郎,拟写《讨明檄》;这瞿式耜就劝知县易帜降崋,师徒皆失节于我大明,真是枉负江左盛名!”

  “我等当立即襄助曹知县起兵,攻打常熟、府城,诛杀那些不忠之辈!”

  “大明养士二三百载,至此江山倾覆之际,我等总要有所作为,方不负皇恩···”

  但也有人沉默下来,皱眉沉思,似乎有了别的想法。

  黄淳耀见吴易神色有异,便问:“日生,你是如何想的?”

  吴易道:“黄兄当知我此前北上扬州,在史兵部幕中效力,参与了扬州之战。”

  黄淳耀点头,“我知道。”

  其余人也安静下来,想听吴易这个参与过扬州之战、与崋军打过交道的举人怎么说。

  吴易道:“扬州之战,城内其实有守军两三万,临时招募的民壮更是多达五六万之众,扬州城池之高大想必诸位也是知道的。

  可即使如此,还是为崋军所攻破——不仅是因为崋军往城中派遣了内应,还因为崋军火炮凶猛超乎想象。

  红夷大炮的威名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崋军攻打扬州,拉出了上百门威力还要略胜红夷大炮的火炮,守军被打得都不敢待在城墙上···”

  “吴日生,你这话什么意思?”一人似乎听不下去,打断了吴易的话,“你一口一个崋军,又尽言崋贼之威风,莫非早已投了崋贼?”

  又一人皱眉质问,“扬州陷落,你却安然无恙的回来了,莫不是当初被俘降了贼吧?”

  面对好几人怀疑、敌视的目光,吴易凛然不惧。

  “扬州陷落,我是假扮普通读书人,才没被俘虏,并未投崋。但我今日来此,却是要劝诸位莫要兴兵抵抗崋军。

  崋军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甚至会惩治贪官污吏、劣绅恶霸。他们统治苏州府,对百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我等难道非要为了大明,让苏州这片土地染血,牵累无辜百姓吗?”

  “如此为崋贼讲话,还说你没降贼?”一名四十多岁的生员激动地胡子直翘,唾沫都要喷到吴易脸上,招呼道:“诸位,吴日生必是崋贼奸细,快将他绑起来!”

  听了这话,竟真有几名生员想要动手。

  这时外面忽然传来高喊声。

  “官兵来了!”

  官兵来了?

  一些读书人反应有点迟钝,心想:官兵来了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不是举人就是秀才,可以见官不跪,怕什么官兵?

  黄淳耀却神色一变,道:“糟糕,恐怕曹知县也有意降崋!”

  其余人听了,这才反应过来,官兵恐怕是来抓他们的。

  有人想跑,还有人义愤填膺,拔出佩剑想要跟官兵对抗。

  这时院门被撞开,县里的乡兵成群涌进来。

  黄淳耀、孙兆奎自恃举人身份,将众多生员挡在身后,再见吴易也过来,都略微皱眉。

  “吴日生,可是你告知曹知县我们在此聚会的?”

  吴易满脸无语,“黄兄,你也怀疑我?”

  黄淳耀来不说什么,因为知县曹胤光已经走了进来,身边还跟着另外三个生员,赫然是之前受他邀请却并未来参与聚会的张鸿磬、侯元汸、申荃芳。

  众人见了又惊又怒。

  张鸿磬在嘉定生员中名气不小,本应是他们中的一位。侯元汸、申荃芳更是大有来头,一位是侯氏族人,另一位则是昔日首辅申时行侄孙。

  若这三人都站在知县曹胤光这边,支持易帜降崋,恐怕他们所代表的抵抗派,就成了嘉定县的少数人。

  “诸位在此作甚啊?”知县曹胤光笑呵呵地问。

  黄淳耀觉得如此局面,不如把话说开,当即答道:“回禀堂尊,崋贼发檄文,将要攻打苏州,我等在此商议对敌之策。”

  曹胤光同样直接,道:“若是此事,诸位便不用费头脑了,本县已与众乡绅商议过,今日便易帜降崋。”

  好几个生员听了大怒,当场就臭骂起来。

  “曹知县竟投贼叛国?真是枉读圣贤书!”

  “背主贰臣,不得好死!”

  “不要脸!”

  “···”

  听这几个生员越骂越难听,曹胤光脸色一下子冷下来,喝道:“我看是尔等给脸不要脸!尔等在此聚议反崋,信不信本县下令将尔等全部捕杀?!”

第308章 传檄(七)

  曹胤光这话说出来,有怕死的生员被吓退,但也有人更加忿怒,想要骂得更难听。

  这时张鸿磬站了出来,道:“诸位请听张某一言——因我苏州元末为张士诚统辖,大明开国起,便被苛以重税。

  很早以前,税赋便是大明各地均值的两三倍。后来漕米折银,嘉定乃至整个苏州更是被要求益处米粮市价数成来缴纳。

  近几十年,大明朝廷开征三饷,苏州百姓所交税银同样高于其他地方。

  如今崋部义军席卷而来,势不可挡,苏州百姓也终于有了摆脱重税的机会。

  各位难道非要为了全一己忠贞之名,让苏州百姓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吗?!”

  说到最后,张鸿磬语气变得很严厉,满是质问之意。

  其实江南苏州等地税率高,是因百姓为张士诚遗民,受朱元璋迁怒,多半是民间说法。

  大明朝廷这么做,主要是因为苏州一带太富裕了——明朝各地税率皆不平等,已经有了富裕地区收税高、贫困地区收税少乃至免税的做法。

  只不过此事做的很粗糙,效果一般不说,还让好些苏州百姓心怀怨愤。

  所以在苏州百姓看来,就是大明待他们不公,让他们多交了很多税。

  如此,张鸿磬这番话便让不少人沉思,随即露出羞愧之色。

  这时侯元汸也出声道:“《讨明檄》我想大家都看过了,所言几乎尽中大明弊端。

  大明走到今天这步,已然积重难返,难以挽救。

  刘崋义军纪律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乃王者之师,替代朱明,改朝换代,不过天理循环而已。

  又非如金、元时一般亡我汉族天下,诸位何必如此固执?须知,刀兵一起,你我亲族、无辜百姓皆会遭难,那难道是诸位想看到的吗?”

  听完这番话,黄淳耀等人彻底沉默了。

  历史上,清军下江南一开始遭到的反抗其实并不多,也不大,毕竟南京衮衮诸公都降了,弘光皇帝都被清军俘获了。

  后来之所以士绅百姓不断反清,皆因“剃发令”让他们意识到,清替明非亡国,而是亡天下,亡汉家衣冠。

  很多江南人都害怕像元朝一样,再次沦为四等南人,这才有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地抗清。

  如今大明北京朝廷虽然还在,崇祯皇帝也在,可崋部却非外族鞑虏,而是有王者之风的义军。

首节 上一节 325/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真不想穿到后宫文啊

下一篇:娱乐:让你拍恋综,你气疯白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