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执掌阴阳 第23节
包拯似乎也猜到了什么,想必这男鬼和林小黛的案情定有莫大的牵连,当即命王朝撕下门神,那男鬼果然飘了进来,当场就跪在包拯面前。
“冤鬼杜佳木叩拜星主,小民被妻子父亲暗害,求星主替小民做主。”
院中百姓颇多,包拯却没说话,微微点头示意,便转身重入大堂,坐定,便喝了一声:“林小黛,你身为子女,不守孝道,转告生父,大逆不道,先打一百大板。”
百姓听后,眼睛都是一亮,纷纷赞道:“大人英明!”
“左右,棍棒伺候!”
四名衙役出列,手指宽大板子,拖起林小黛,就是一阵好打,林小黛也不反抗,只是闭着双眼。
一连打了一百大板,众人都以为林小黛应该是活不成了,林小黛睁开眼睛,却还在一梦无知,很懵逼了看了衙差一眼,浑如没事人一样。
百姓都吓到了,连称:“怪事!怪事!”
这一百杀威棒打下去,铁打的身子也得皮开肉绽,林小黛去毫发无损,难道她使了什么妖法不成?
“来啊,下油锅!”包拯再次一声呵斥,衙役台上一锅滚烫的猪油,上前要抬林小黛,不觉间有些胆寒了,迟疑了一阵,最终还是按住林小黛,将她双手塞进了油锅中。
林小黛已经准备好了残废的准备,然而不知为何,手伸进去油锅里面,却怎么也感觉不到疼痛,心中也好生奇怪。
百姓又道:“有鬼!有鬼!”
“来啊,板钉伺候!”包拯当然知道了,之所以林小黛吃了一百杀威棒,下了油锅都没问题,那就是他丈夫杜佳木的鬼魂相助的缘故。
要不是遇到冤鬼帮忙,包拯的确也不知道林小黛能不能活着伸冤。
衙役领命,当即将板钉抬了上来,长六尺,宽三尺,上面钉满一尺来长的铁钉,密密麻麻的,要是人滚过去,还不得千穿百孔。
大宋朝之所以定下这些条律,说白了,就是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罢了,让百姓没有告官告父的可能。
看到两米长的板钉,众人都会一阵胆寒。
林小黛却是没有任何的犹豫,当即就从板钉上滚了过去,依旧安然无恙,众人无不震惊,大堂上鸦雀无声。
包拯乘机顺坡下驴,道:“林小黛,经过三番考验,你却能安然无言,可见你果然有冤情,神明暗中相助于你,神明的旨意,不可为也。”
百姓听后,均觉有理,哪里还敢指指点点,反而露出同情的目光来。
古代百姓就是这样,做事都不动脑的,容易受到表面现象的迷惑,听风就是雨,再加上政治强大的愚民手段,因此已经失去了思考和反抗。
啪!
包拯此刻却长长吐了一口气,轻松了一大截,“林小黛,你有何冤情,快快诉来!”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送两朵鲜花。欢迎留言评论。).
第二十八章 鬼点灯
林小黛三拜九叩,千恩万谢。这已不是她第一次告状了,为此她受了多少罪和冷眼,只有心里清楚。
官府一听到她要状告生父,要么不受理,要么打一百大板,每次打了二十板子就晕了过去。想不到今天在州衙却得到神明的相助。
林小黛的丈夫杜佳木的冤魂也跟着跪了下来,只是当着那么多的百姓,不敢现身罢了,只有包拯一个人能看到罢了。
“大人请看!”林小黛从背包里拿出了一卷卷子出来,包兴接上来一看,当即就傻眼了,居然是诉状,足有百米来长。
尼玛,这是诉状还是论文…….
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个人托住诉状,包拯从头看下来,洋洋洒洒密密麻麻的文字,何止十万言,将林申如何勾结贪官,如何谋了女婿的财产,又如何杀了女婿的经过都详细的写清楚。
包拯一目十行,也看了他妈半个时辰才看完了,正是怒从胸中起,恶向胆边生,世界上还真有为了钱谋夺女儿女婿的财产,进而谋杀的父亲,当真连猪狗都不如。
“可恶至极!”
包拯一巴掌拍桌上,“虎毒尚不食子,堂堂天朝,教化之邦,竟有如此恶劣刁民,来啊!”
左右出列:“在!”
包拯发下令签,“将林申以及三合县令缉拿归案,不得有误。”
王朝四人率领十几名衙差,赶往三合县,哪由分说,当即将县令和林申拿下,不移时押到公堂。
县令和林申起初还抵死不认,口喊冤枉。但有了冤魂杜佳木在一旁陈述,包拯对他们谋财害命的经过都说个一字不差,这才俯首认罪。
包拯命画了押,林申用狗头铡,三合县令虎头铡,少时,人头落地。
然而,两人才一死,林小黛却朝着父亲三拜九叩,拔出匕首自尽了,和丈夫叩了头,双双离开。
包拯心中痛惜不已,除了感慨,却什么也做不了,毕竟时代的局限,也不是他一个人能改变得了的,死才是林小黛最好的选择。
案情总算告一段落,包拯又开始和公孙策着手《窦娥冤》一案。
前番还未能细看案情,就发生了林小黛一案。
其实,窦娥冤的案情并不复杂。
死者:张老汉,张驴儿之父,中毒身亡,死于窦娥熬制的羊肚汤
原告:张驴儿
被告:窦娥
审判:知州桃杌
结果:窦娥供认不讳,下毒谋害公公,明正典刑
监斩:董华
……
《窦娥冤》出自与元杂剧,包拯知道梗概。
窦娥从被父亲送给蔡家做童养媳,但窦娥到蔡家不久,丈夫就病死了,年纪轻轻的窦娥就成了活寡妇。
然而命运捉弄,偏偏蔡婆婆的丈夫也随着死了,因此偌大家业就丢给了婆媳两人维持。
张老汉阴差阳错又被蔡婆婆招赘进家,张驴儿也看上了窦娥的美貌,多次挑刺不成,就生了坏心,下毒谋害蔡婆婆,却毒死了自己的老子,因此嫁祸窦娥。
说白了就是贼喊捉贼,只是有了知州梼杌的庇护,案子就变得复杂了,以致窦娥含冤而死,临死发下诅咒,感动天地:六月飞雪,三年大旱。
“大人,此案看似简单,窦娥也供认不讳,然而为何临时又发下诅咒,真相随着窦娥的死只怕要石沉大海了。”
并不是知原委的公孙策,看了案情之后,也表示束手无策。
如果窦娥没死,一切都好办。可人死不能复生,况且时隔三年之久,又是前任知州梼杌定的案子。
如今,梼杌升为吏部侍郎,想要翻供,如同水中捞月。
包拯笑道:“公孙先生,此案的源头就是张驴儿父子,那蔡婆婆如今也尚在人世,想要查清真相,并不是难事。”
“不知大人该从而入手?”公孙策皱了皱眉。
“明日先传一干人等上堂详问,且看他们口供如何?”
“也只好如此了!”
“嗯!时候也不早了,本州困了,公孙先生早些歇息。”
“是,大人。”公孙策道,“大人也早些歇息!”
包拯放下手中的案卷,离开档案库,回房间睡觉去了。
忙了几天,也确实累得不行,倒头便呼呼大睡,包兴见他睡着,便轻轻关上房门,转身离开。
深夜,一钩残月当空,州衙归为平静,包拯也已熟睡。
凉风习习,紧闭的房门悠悠敞开,彷如一双女人的手推门。
明月透过窗户,包拯床前的火折子不翼而飞,缓缓朝着纱灯移动,只听得“噗”地一声,火折子油然亮起,将纱灯点燃。
漆黑的房间,就这么亮了起来。
光亮刺入包拯眼中,猛然惊醒,以为是包兴,抬起头打量了四周一眼,空无一人,喊了几声:“包兴,包兴。”却没有任何回应。
突兀,只觉得整个屋子都被一股强大的怨气笼罩了起来,一股冷意顿时涌上心头。
这尼玛断鬼有什么好啊?
要是平时,包拯估计真的被吓个半死,好在他知道自己身上罡气中,鬼魂一般是不敢接近的,而且鬼魂来找他,定然也是为了申诉冤屈。
“何方冤鬼,还不快快现身?”包拯喝了一声,壮壮胆子,真个见了鬼也倒真不是很可怕,可就是这种躲躲藏藏的,让人心底发毛。
“包大人……包大人……我在这……”
二中传来女子的声音,声音并不是那么低沉,反而有些甜美,不得始终带着一股寒气,听得出来,女鬼还是个少女。
包拯已经七八分猜到是谁了,也只有窦娥才能有这么大怨气。
可看了好半天,却寻不到窦娥的冤魂所在。
“包大人,我在你面前,纱灯里。”窦娥又呢喃起来。
包拯看去,果然只见一个小人儿,只有灯花大小,站立在灯花上面。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她身穿囚服,苗条的身材,绝美的脸蛋都很清晰,只是脸苍白得可怕,眼睛直勾勾地嗜血一般,露出一丝丝幽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送两朵鲜花。欢迎留言评论。).
第二十九章 窦娥冤
说包拯一点也不怕,那是假的,至少窦娥现在还是一个冤鬼,甚至可以说是厉鬼。
只是,包拯知道,她不过是想要沉冤昭雪罢了,也就没什么好怕的,如果窦娥敢乱来,天眼的灵力足以让她魂飞魄散。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三千亿颗世界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