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我在现实世界得道成仙

我在现实世界得道成仙 第55节

  若一尊大威狮子压得数百高僧喘不过气。

  拈花,传法,化佛讲道,众僧早有心理准备,肯定不是易与之辈,只是没想到竟然如此难缠。

  所解之意没有丝毫漏洞,又受限佛门不能驳斥观点,想辩,辩不得,如一口气噎在胸口,想吐吐不出,想咽咽不下,简直比吃了刚用完膳的苍蝇还难受。

  此刻,天际大日透云而出,皎白色僧袍镀上一层金光。

  陈景打破法会的沉默:“可有疑者?可有疑者?可有……”

  问到第三遍的时候,终于有一名老和尚站了起来,正是汴京九狮寺的道信和尚。

  抬头仰望辩法台上千叶,开口道:“贫僧曾问无窥法师:何以认为此意为拈花意?”

  “无窥法师答:贫僧辨是,已证其是,法师辨非,需证其非。”

  “此理,贫僧深以为然,不过阁下既然化佛讲道,可否提供佐证以去贫僧辩非之心?”

  若不拈花化佛。

  无窥给出的答案足够了!

  

  但化佛,你就是代世尊传法,自然应该全解拈花之意。

  陈景略微思索,开口问道:“道信禅师,你认为玄奘祖师西行去天竺,可有将真经取回来?”

  唯识宗已灭。

  但玄奘的影响力经久不衰。

  盂兰法会有玄奘西行的壁画,白马寺供奉着玄奘西行带回的舍利。

  玄奘本身就是佛门真经的代表,这一点早已成为既定事实。

  道信肯定回道:“玄奘法师西行十万八千里,自然已将真经取回,不过这与贫僧所问又有何干系?”

  众僧皆抬头望向陈景,拈花本无题,真有人能解其意?

  陈景点了点头,解释道:“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眼藏为识,妙心为性,涅槃为易,为修持法,实相无相,法相之变。”

  “玄奘祖师取真经而归,以五性八识为根本,以涅槃为法,以法相为果,创法相唯识宗,与世尊所言对照,独多出了——唯。”

  “昔年,世尊在菩提树下成佛,手拈鲜花,指天誓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灵山法会世尊所言,包含性、识、法相,为何独独缺少了唯?”

  “若缺少‘唯’,何以能称为正法?遂‘唯我’便是世尊拈花所传之意。”

  “…………”

  陈景以玄奘所创法相唯识宗,世尊昔年成佛经历,双重佐证‘唯我’意为拈花意。

  昨日见拈花图,陈景就参悟佛陀拈花意,根本没想着编织一个无法戳破的谎言作伪辩,辩个不输不赢。

  选唯我为意辩法,也不是存心让众僧不敢质问,而是此意确为佛陀拈花意。

  开口问道:“此佐证,不知道信法师可满意?”

  今天应该还有一章,拈花要自己悟,诗也要自己写,确实写不快。

第77章 面圣之机

  拈花意。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世尊所传正法含有:五性、九识,法相、唯我。

  灵山法会上,世尊言:吾有正法,提及五性、九识,法相,却漏掉核心传承——唯我。

  这显然极不符合常理,所以只有一个可能,‘唯我’是世尊拈花禅机所藏之意。

  迦叶!

  全名摩诃迦叶波。

  乃世尊释迦摩尼大弟子。

  世尊成佛前,便已跟随世尊左右,知道世尊在菩提树下成佛,曾手拈鲜花,指天誓地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灵山法会上,迦叶见世尊拈花示众,就知道世尊是在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得悟‘唯我’传承,凑齐‘识’修正法得以入道,遂生欢喜破颜一笑。

  由于修行之法非大悟性者实难成就,传给普通人是祸非福,世尊便嘱托迦叶:不落文字,教外别传。

  也就是用打禅机的方式隐藏修行知识,一则能广布佛法,二则能挑选有资质的学生。

  此为陈景所证,佛陀拈花,迦叶一笑始末。

  “…………”

  “佛陀拈花意,竟是如此……?”

  道信和尚双眸短暂失焦,脑海之中思绪纷飞。

  最终双手合十,面朝辩法台颔首而拜,与千叶传法手势相对应,意为接受尊驾传法愿执弟子之礼。

  法台四周,认识道信和尚者无不哗然:“这……这真是道信和尚,竟然对一个小和尚行弟子礼?”

  拨弄念珠的中年居士,瞪大眼眸:“也就说道信禅师认可了他所解的拈花意,禅机源头被一个小和尚堪破了?我只记得是金山寺辩法僧——法号叫啥来着?”

  另外一名贵人咽了口唾沫:“白马寺、大慈寺只是守住辩法台勉强不败,这一位拈花化佛讲道,一时竟然无人敢质问,唯一质疑者还被折服,真是…………匪夷所思。”

  罗汉寺小和尚问道:“师父,此意真的是拈花意…………”

  老和尚语塞,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作答,虽然千叶是唯一提供佐证的辩法僧,并且能够经得起推敲,但还是没有十足把握说是,说否那就更是无稽之谈。

  “…………”

  汴京,盂兰法会。

  高僧数百,和尚数千,民众十万余,议论之声嘈杂乱耳。

  完全肯定拈花意就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人,仅无窥、法济、法恒、法玄,以及国师乌鼋上人等寥寥数人。

  其余如道信、居灵、三绝,金池之流,虽然对佛门经典如数家珍,但没有真正接触到唯识宗真经。

  其实并不能完全确信世尊正法,包含五性九识,法相唯我,完全是出于对玄奘的信任,真经即正法,才能让佐证逻辑通顺,加上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才先信了七八分。

  也就说真正信千叶的人,不会超过三位数。

  “曲高和寡,能有十几人懂已经是极为难得,别看灵山有数十菩萨,数百罗汉,但不过是释迦摩尼的信徒,祂们虽然也有修持在身,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已知修仙者其实只有三人,乔达摩·悉达多,摩诃迦叶波,以及西天取经的唐玄奘。”

  “信我者不必多,只需知晓金山寺解意优于白马寺、大慈寺,辩法台一言一行,等道信这类高僧消化后,铸经传法,广传弟子,随信者将多如过江之鲫。”

  “…………”

  “咚!”

  乌鼋上人使了一个眼色。

  不等陈景再次问出:可有疑者?

  象征辩法最后一阶段结束的钟声突兀响起,金山寺下辩法台,该由定海寺辩法僧登场。

  辩不赢!

  根本辩不赢!

  那就快一点结束辩法,尽量把千叶的影响力压到最小。

  要是让千叶再踩几个道信,便又是一位玄奘。

  如今佛教影响力今非昔比,不敢想象唯识宗再出一位玄奘,会造成什么恐怖的后果。

  “…………”

  盂兰法会第三日:辩法。

  临近黄昏,所有寺院皆已上辩法台辩法,石柱旁却只有三杆悬幡,分别写着白马寺、大慈寺,金山寺。

  

  最后将由国师乌鼋上人,选出本届盂兰法会辩法获胜者。

  按照计划,应该无脑选择白马寺。

  但那是建立在各寺水准差不多的情况,现在哪怕强行把白马寺推上去。

  金山寺、大慈寺,空明寺又不是大傻子,如此明显的偏袒行为,不仅不会执行约定,还会察觉白马寺有问题。

  但也无妨,本座才是局势的掌控者,若选择大慈寺作为获胜者,激化唯识宗各法脉矛盾,是否有机会谋划…………。

  李执看了一眼乌鼋上人,开口道:“朕近日研读了几本佛经,认为金山寺所解拈花意最佳,不知国师意下如何?”

  乌鼋上人一惊。

  陛下怎么会为金山寺说话?

  对了!白马寺佛塔,两人曾同观释迦舍利见过一面。

首节 上一节 55/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污秽修仙:我靠功德系统捅破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