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27节
在顾正秋的演绎和周聪的编排下,这首歌比原本的版本高了不止一筹,完美体现了国风歌曲的韵味和独特的魅力。
周聪是香江早期著名音乐人,被誉为“播音皇帝”,同时为香江电台和丽的呼声工作,早年电台点歌节目里的《祝寿歌》和《祝婚歌》的歌词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因此在谈到这里的时候,邓惠欣望向林燃的眼神都带点含情脉脉的味道。
“能有这首歌的诞生,除了帮我制作的周聪先生和负责演唱的顾正秋女士外,我还要感谢孟小冬女士,我找到她帮我录制,她短短一周时间能够帮我组起如此强大的班底,最终的效果甚至比我自己预期的还要好得多,真的非常感谢孟女士。
歌名就是我想表达的,对于是否回华国,包括岛上那边的邀请,或者是别的地方,我只想在校园里好好做我的学术,对于其他杂事我都只想做《壁上观》。
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我知道这首歌放出去之后会被报纸、学者、民众各种解读,但我的原意只是,我想在安静的环境下好好做学术。”
邓惠欣听到“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又是眼前一亮,和其他接受采访的嘉宾比起来,林燃的金句实在太多了点。
而在莲香楼的陈景润听到《壁上观》之后,感觉林教授的形象在自己心目中又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给华国提供洲际导弹弹道轨迹计算方法是壁上观吗?给自己资料告诉华国人能自强是壁上观吗?专门给华国上研讨班是壁上观吗?”
陈景润的脑海里无数思绪翻涌,过往一幕幕在脑海中被记起,时至今日,他很明白研讨班就是专门给他一个人开的,其他人都是来凑数的。
说的更直白一点,也不是给他开的,是给华国派来的人开的研讨班,所有内容都是为了他服务。
包括林教授前两天在阶梯教室门口和白人对峙时候,隐隐不甘的样子更是如此清晰,“林教授,你真的甘心做壁上观吗?”陈景润思忖。
当杂念占据了陈景润的脑海之时,收音机里的歌声在茶楼里回荡:
“.此去蒙尘饮乐宴
朱颜改怎不见窟画昔日璀璨
却醒来作壁上观”
一曲作罢,安静的茶楼里突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最后一天,月票都上上吧大家!呜呜呜
第42章 期待已久的晚宴
“林先生,能邀请您一起去吃个午餐吗?”
采访结束后邓惠欣主动邀约道,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林燃。
林燃断然拒绝:“不了,我还要回学校备课呢。”
“好吧。”邓惠欣只得另寻机会。
当天采访结束后,来自香江市民的信件如同纸片般涌向香江电台。
其中最多的要求就是重放由林燃“作词作曲”,顾正秋演唱的《壁上观》。
“林教授写的太好了,恳请贵台多放几遍。”
除了这个外,就是大赞林燃的:
“林教授果然有才,希望林教授能多来香江。”
“香江大学是否能够邀请林教授成为香江大学的常聘教授?”
第二多的要求,就是希望林燃留在香江大学任教。
同时本来已经退出梨园演出多年,此次来香江只是为了陪丈夫出差公务的顾正秋,因为演唱《壁上观》的缘故,被香江本地剧院、梨园所热捧,出高价希望能邀请她演出。
香江各大报纸也对此次专访争相报道。
不过不同立场的报纸,报道也几乎天差地别。
“一九六〇年七月十八日香江大公报第一版
学贯东西赤子心曲诉山河游子情
林燃教授电台放谈家国事作歌一阕动香江
本报讯(记者文砚斋)昨日午后三时,全球知名旅美数学家林燃教授应邀于香港电台专访栏目畅谈数学之奥秘,表达家国之情怀。其间林教授首创‘文化上的华国人’这一概念,表达了其对祖国河山、华国文化历史之眷恋和归属感,更亲撰长短句《壁上观》一阕,由宝岛名伶顾正秋女士献声。
节目甫播,港岛震动,街巷间想再听《壁上观》之声不绝于耳.”
大公报的注意力全然放在文化上的华国人这一概念上,这一原本在未来数十年间文化认同不断磨合的成果,在今天被提出来,对于当前局势复杂下的华人世界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文化血脉相连,更是最好用的tz武器。
《大公报》立场明显,另外一边的报纸在“文化华国”这一概念上,反而和《大公报》立场相仿。
反而在这件事上,英文报纸会大肆抨击林教授思想观念陈旧,尽管科学上做出卓越成就,但思想上却还是古代华国那一套。
这再正常不过了,香江越多人认同大家是文化概念上的华国人,那对于英格兰的管理来说就越困难。
更多小报发现林燃事迹挖掘的差不多,大报都在聊文化华国这一概念,他们为了吸引读者,转而把注意力放在《壁上观》这首歌本身。
像才创办没多久的明报,就由查良庸亲自撰文:
“.节目高潮当属《壁上观》首播。此曲以二黄腔为骨,融西洋交响乐配器,顾正秋女士歌声婉转。曲未终时,本报采访铜锣湾民众称:听至‘全唐的浓墨重彩,一刹那栩栩缕影浮光映宫阙,错问今夕是何年’句,堂前七八客官皆掩面。
何季陶老先生抚案喟叹:林教授此曲,较王国维《人间词》更痛三分.”
一时间林燃、文化华国的概念和《壁上观》之名声动全港。
港岛半山别墅李家,以李家的条件足以让香江电台把歌曲的录音带拷贝一份,然后自己在家慢慢放。
光是李慧玲的房间里就有一台当前最贵的德意志Grundig收音机,带录音功能,顾正秋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
李慧玲白皙的双脚悬在床上,她对面坐着被不情愿拉进来的李少元,好不容易放暑假,他还赶着去和女同学约会呢。
“又怎么了,海伦?林教授是什么样的人我不是和你说过很多遍了吗!
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学富五车、横贯中西。”李少元尽挑好话说。
李慧玲起身握住哥哥的手来回挥舞:“我说的不是这个,我说的是,你能不能回去上他的研讨班?”
李少元连连摇头:“怎么可能,你听过有退学了还能重新入学的道理吗?”
李慧玲嘴巴嘟起,眼睛一转后有了主意:
“不,还是有可能的!
你如果去教室门口跪下恳请林教授让你重新回去上课,他肯定会觉得不好意思,不想丢脸然后让你继续回去接着上课!”
李少元脸色大变,白眼都要翻到天上去了:“林教授不丢脸,我脸丢完了是吧,不可能!说了不可能就是不可能。”
李慧玲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胁:“哥,那你同时脚踩三条船的事情我可就瞒不住了喔!”
李少元哀求道:“你是我姐,我不是你哥,你说吧,你想要什么?”
李慧玲把李少元身体转了个面,在他背后帮忙捶背道:“我不想要什么,就想你帮忙请林教授来家里做客吃个饭,我们认识一下。”
李少元连连摇头:“你要知道林教授在香江可是谁家的大门都没进过,人家都写了《壁上观》来表明心志。
又怎么可能会想和香江的这些家族卷到一起。
香江这些大大小小家族,背后都或多或少有英格兰、华国、德意志或者是其他地方背景。
林教授才不会来呢。”
他紧接着放低声音:“据说,香江方面由托马斯高级督查亲自为林教授提供安全保障,像这些邀请都被托马斯给拦回去了。
不过如果你真的想去,还真有一个办法。”
李少元拉长声音,等着妹妹恳求自己。
李慧玲果然上当,她连忙哀求道:“哥,你就跟我说吧,我知道你对我最好了。”
李少元这才细细道来:“这周六晚上,港督要在港督府招待林教授,父亲肯定会收到邀请,你可以求父亲把你也一起带去。
这肯定比我邀请林教授来家里可能性大得多。”
之所以港督宴请林燃一直要等到7月20日,是因为要等英格兰本土那边女王给林燃的荣誉勋章下来,包括勋章从伦敦运到香江需要时间。
授衔需要在伦敦由女王亲自进行,授勋在当时可以由港督代为进行。
林燃也很期待,他期待在晚宴上见到48岁的董浩云和79岁的许爱周。
em还是求月票,另外最后两个名字大家感兴趣可以查一下是谁,可以猜猜我想写啥
第43章 提前送上的大礼
1960年港督府
港督府主楼的西翼二楼维多利亚王冠厅,哥特式尖拱窗和东方飞檐混搭,充分彰显港岛气质。
林燃在港督的邀请下走进宴会厅,注视着墙上的肖像油画。
港督笑着介绍道:“林教授,这是由威尔士亲王在1911年赠予港督府的乔治六世加冕典礼肖像画,画框则采用的是潮州金漆木雕所制。”
对方普通话不标准,但词汇掌握的倒挺全,林燃心想,不过对方在这里不知道招待过多少回,这些对他来说只是基础词汇。
“乔治六世果然一表人才。”林燃恭维道。
他不懂太多历史,不过也记得路易十六是被民众把脑袋砍掉的,乔治六世没影响,应该不至于是被砍头的吧。
林燃很怕对方来一句,乔治六世殿下被砍头身亡,这种独属于未来老中的黑色幽默。
“乔治六世是现任女王殿下的父亲,参加过英格兰空军。”
India贾坎德邦特供白色大理石拼接出玫瑰花纹,被他们踩在脚下,接缝处嵌入的则是来自马来西亚锡矿提取的纯锡线条。
天花板上悬吊着维多利亚后期铜鎏金枝形吊灯,1948年改用电灯前原为瓦斯灯,玻璃灯罩上仍可见“Lancashire Gas Co. 1889”的蚀刻铭文。
角落立着的掐丝珐琅西式宫灯是1902年慈禧赠予港督卜力爵士的。
上一篇: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