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20节

  “论文有赵老师和童老师帮忙,我们绝对不会辜负您的!”

  “老师我们舍不得您啊,但是我更期待您像闪电般归来!”

  “周老师x2!”

  “……”

  周瑞被恨铁不成钢地看着两个马屁精表演,但同时意向已经松动。

  “其实吧,我主要是觉得安全问题,一年就上去感觉不太靠谱……”

  “周老师您怕啥,新远一个月都能射火箭载人也说不定能行,您就去呗。”

  说话的是一个年轻男老师赵晓文,是物理系搞激光的,之前也参与过火箭项目,不过用处不大,此时路过正好听见就插了句嘴。

  然而周瑞还没回应,蒋校长突然两眼放光地转过头来。

  那一双钛合金狗眼让赵晓文有些害怕,感觉要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在自己身上。

  只听见老蒋的声音如同恶魔般低语:

  “小赵,我记得你身体素质很好,去年运动会还是教师组第三呐!”

  “不不不,那是我们物理系的第三,而且我们就四个老师,还有一个没参加。”

  “诶!我看你的样子就很有航天员潜力嘛!走走走,跟老周一起去体检,刚好专业对口,激光在太空中肯定不一样!”

  ……

  林炬:一个电话,让男人为我抓了两个壮丁。

  经过体检,两个人身体都过关,完全可以训练后上天,反正又不让他们操纵火箭,单纯当乘客没有任何问题。

  训练也不难,有邓磊在直接购买飞行员的地面训练设施,按照流程一年下来就没多大问题。

  指令长+乘客*2,3个人整整齐齐,载荷就简单多了。

  南机院包了1000公斤乘员舱科学载荷,当然这次不是凑数,是真的准备做项目。

  这1吨放在乘员舱的设备主要用于材料实验和物理系的高能激光实验,并且能转化为实际成果,是实打实的高价值项目。

  此项目南机院准备申请3亿元经费,其中6000万元用于载荷发射和人员费用,几乎把能挪出来的资源全压上面了。

  剩下的2.6吨货舱载荷当然也不能闲着,实际上在带三个人的时候还可以带4.2吨载荷,也就说比起系统要求还能多出600公斤。

  也就是还有3.2吨的货舱可支配重量,用途当然是布设卫星,这才是航天飞机最初设计的用途,算是回归老本行。

  H1航天飞机的货舱尺寸很宽大,可以容纳大型卫星或者几颗小卫星,但从赚钱的角度当然是大的好,按照行规可是越大越重收的越多。

  林炬心想,等11月的新远一号丙任务成功,有了名气应该就有这样的大客户找上门了。

  大型卫星主要是间谍卫星和电视转播卫星,前者当然不能委托商业公司发射,但后者想必没什么问题。

  这次与南机院的合作再次带来了经费和人员支持,差不多能支撑一年了吧?

  应该……吧?

  “老板,K120的升级项目必须进行,否则将来重型火箭没有发动机用的啊!”

  一得知公司资金又充裕起来,郭申和另一位系统工程师就找上门了。

  目的,当然是任何科研机构的家传手艺:要经费。

  经费充足的时候要哭穷,经费一般的时候死命要,缺少经费那就去领导家里赖着不走,这都是华国科研机构负责人的惯例。

  林炬计算经费时只考虑了推进的主任务和几个能赚钱的项目,远期投资不是不想,是真的花钱啊!

  系统研究所的推进方式是在现实中批经费,然后就会有神奇的力量保证每一分钱都有效益,但这花的钱也不少。

  系统工程师们都是非常自信,在手里资源强大的情况下会自发规划各种项目。

  比如基于K120开发新的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高比冲的氢氧发动机、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超大直径箭体和燃料贮箱、共底贮箱、滑翔自航式火箭回收……

  单单是项目名称就列了好几页,偏偏每一样都能给你找出能说服的答案,让你感觉到必要性。

  这就是内行忽悠外行的容易处了,他说话你都觉得很有道理,天然就对专业人士抱有信任。

  林炬同样也是如此,仅仅是几分钟后,他就相信不开发新发动机就是毁灭未来,于是名字一签:资金-1000万,科研项目+1。

  (本章完)

第27章 提升

  从新远拖拉机厂到新远宇航动力,除了让人羡慕的技术和加工实力外,剩下的奇怪之处就是研发部。

  研发部,几乎是任何技术类企业都会存在的部门,当然以前也有叫技术科的。

  但是新远的研发部不一样,不管是实地干活的还是理论设计,只要是技能类统统要在研发部挂职。

  姜天浩虽然年轻,但他已经是三年的老员工了。

  没错,拖拉机厂时期他就进来当学徒,主要工作是钳工。

  这可是个忙碌的活,尤其是拖拉机厂加工的部件比较少,为了省钱一些工序都会交给钳工解决。

  后来拖拉机厂改造火箭他这样一个普通技术类工人也没有被辞退,反而继续跟着工作,不过只能负责边角部分。

  曾经带过他的师傅现在也只能算中游,多次告诫他要提升技术,不然迟早呆不下去。

  但姜天浩本身就不算聪明,要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来镇拖拉机厂找工作,虽然也不算懒会学习,但有的人天生学习天赋有限,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提升是真的缓慢。

  8月底工厂二次升级,研发部就拉着全厂工人一起搞培训。

  加上新人,每三四个人能有个师傅,但教他们的师傅同样也要学习,自学更高深的技术以及航天的生产标准规范。

  按理说这时候他们的学习进度不会太快,成年后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很慢才对。

  然而在研发部的计划下学习的时候,姜天浩感觉自己脑子似乎都变聪明了,学习进度也是开始变快。

  不仅是他,几乎所有人都发现原本看不进去的技术书籍能一点点啃动了,电焊的手越来越稳,摸过工件表面也能体会到大师傅们的“手感”了。

  在林炬的钞能力推动下,这些员工都成为了系统研究所学徒和低级工程师,增加投入或者开展项目可以进行训练来提升技能。

  这个提升速度不算快,但是同样胜在只要能学习就有收获,和开挂学习机差不多。

  当然从低到高提升的速度会越来越慢,不过工厂的中坚本就是低中级工程师和技工,高级的需求并不是很多。

  姜天浩在培训的十五天里体会到了从小到大都没有过的感受,每次获取新知识的时候都感到了发自内心的愉悦,完全没有以前的迟钝。

  哪怕是培训结束进入岗位,工作的时候也能感觉自己的手艺在慢慢提升,带过他的师傅已经说再过一年就有考四级钳工的实力,让他更加兴奋。

  要知道,一般能取得四级钳工证明的都是十年以上从业人员,这岂不是说他也算个天才?

  现在研发部每周都会开技术会议,讲解从低到高、从加工到设计的逻辑思路和分享新的技术方法,效果更是显著。

  厂里技术人才普遍素质上升,使得郭申能够将高标准的规范彻底落实,这就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更能够降低成本。

  外人对此并不清楚,只有本厂员工能清晰感受到自身的神奇变化,不过讲出去也没有什么大反应。

  毕竟他们基本都是刚接触航天,也许是换了赛道生机勃发呢?

  ……

  “K120V,即在K120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可重复使用发动机,将首次应用于一级和二级都为直径为3.5米的新远一号乙型运载火箭,它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火箭回收实验。

  芯一级将会保留10%左右的燃料,通过可动格栅舵与火箭喷口的摇摆调节姿态,实现在预定区域的垂直降落回收,四个强有力的支撑腿采用高强度弹性材料……”

  伴随这段文字的是新远宇航官微刚刚上传的、新远一号乙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动画模拟视频。

  没错,林总又来发PPT啦!

  网友们已经对林炬的花活免疫了,底下的评论都是搞怪居多,没多少人真的相信:

  “从平流层再掉下来,这么高的速度燃料撑不住吧?”

  “上百公里的高度下坠,然后精准降落在篮球场大小的区域?林总是不是在阿美留学的时候天天听老马吹牛被传染了。”

  “有中国版猎鹰的烟花看咯!”

  “这个预期回收时间是2015年6月之前?请问这之前准备炸几枚。”

  “可以在喷管后面放摄像机吗?我想看爆炸一手录像。”

  “现在的华国企业越来越浮夸了,空叉是什么实力?有阿美航天局撑腰,一个民营企业它能做吗?没那个实力知道吧。”

  “……”

  按照往常,林炬都会回复一些有趣的评论,碰到最后一种开喷的直接删评论,甚至是现在带认证的公知大V全部拉黑不准评论。

  不过现在他在飞机上,陪同的是新晋的生产部副经理胡柏。

  他们将要去的地方可不一般,是北方一座半公开的军用机场。

  下了飞机,一辆军车将他们带往目的地,一座颇有年代感,看上去荒废实际依然在低级值班的军用机场,或者说基地。

  机场的停机坪上停满了飞机,有歼6、歼7、歼教7、运7、运8早期型、轰五……以及4架图154客机。

  显然,这里是专门存放淘汰老爷机的地方,虽然按照规定这些老爷机理论上是封存,拉出来拾掇拾掇还能继续战斗。

  但是实际上如果有一天真到了这些老家伙都要上战场的地步,恐怕全人类都剩不下10亿人了。

  所以这座基地虽然依然隶属于军方,但实际上已经和企业差不多,干些看管保养的活,还允许自力更生赚些外快。

  不过平时他们赚外快的方式大概只有给路过的牧民修下摩托,又或者自制农机去自治区卖,基本聊胜于无。

  然而林炬这次却带来了价值上千万的合作,合作对象则是停机坪上的4架已经封存、但还能飞的图154客机。

首节 上一节 20/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哥布林领主:开局准备拿下圣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