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世家五百年

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98节

  浙东竟然分裂了,浙东的领袖之一黄淮竟然会同意迁都,李显穆给了他什么好处?

  自黄淮出列后,殿中文官站在李显穆身后的便已然有两成!

  相对于反对迁都的七成,依旧很是羸弱,可这已然是远超所有人想象的结局!

  而且这些人都说赞同李显穆迁都之奏,这便是明显在给李显穆张势啊!

  “咳!”

  一道重重的咳嗽响彻殿中,在万人之前,坐着一个黑衣和尚,他缓缓站起身,“李翰林所奏甚合大明境遇,当迁都!”

  李时勉简直要麻木了。

  黑衣宰相姚广孝怎么会在这种事上发表意见?

  这个世界上,人的位置是不同的,像是姚广孝这种人,他一个人的声音就要胜过千万人!

  他一出声,便有磅礴的势汇聚在李显穆的身上。

  “李翰林所言有理,儿臣亦请迁都!”

  两道石破天惊的声音同时在殿中响彻,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竟然是太子和汉王同时出声!

  这下就连朱棣都惊住了,太子他是知道的,可汉王这是什么情况,李显穆这么神通广大的吗?

  一众东宫属臣都愣住了,太子从来没和他们说过今日会在朝上同意迁都之事。

  可此刻已然来不及细想,杨士奇等人连忙应声,在一众同乡同僚异样的眼光中,齐声赞同迁都之议。

  这下就连反对迁都的人之中,也有一些后悔了,他们万万没想到会出现这种诡异的局面。

  朝中几乎没有任何中立之人!

  反对迁都的人不如想象中多,赞同迁都的人则远超想象。

  三七开虽说依旧算是大优势,可先前的预料乃是一九开,甚至零十开的!

  李时勉有些懵的望向了李显穆。

  此刻的李显穆身后有无数人,身形依旧单薄,还是少年郎的模样,可他已然有腾天而起的气势!

  李时勉没说话,可表情却又说的很清楚,“我不明白。”

  李显穆指着那跪了满地的大臣,慨然厉声道:“李学士,你怀着满腔报国之心,在这里阻止陛下迁都,以为自己是天下的救星,可你知道跪在你身后这些人为何而阻止迁都吗?”

  李时勉昂然道:“自然是为国朝社稷!”

  “国朝社稷。”

  李显穆好似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东西,声音之中满是讥讽,“今日我就让你知道一下,这些立在朝中的官员,嘴里满是国朝社稷,肚子里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

  自五代时期,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后,已有约500年不在华夏朝廷的中央政府统治之下,而自北宋靖康之变后,整个华北地区也已经有近250年由异族统治,甚至出现了“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的残酷现实,明朝积极实行南北合流之策,明太宗迁都后,北京及其周边一跃而出“王者之地”,自然而然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对华北、东北、草原归于汉人统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大明五百年》

  还有一章

第110章 祖陵?和先帝圣旨说去吧

  不仅李时勉,解缙、王艮、陈英,甚至道衍和尚、太子、汉王、朱棣,以及一直看热闹的诸勋贵,都好奇的想要知道李显穆要做什么。

  “这位苏御史。”

  李显穆一指地上跪着的一名约四十余岁的官员,讥道:“李学士知道他为何反对迁都吗?

  这位御史出身江南豪族,家中颇有资财,在京城中有一处酒楼,五间铺子,这五家铺子中,两间自用,三间出租,陛下欲要迁都之事一经传出,那三间铺子的租金一夜砍半。

  酒楼和五间铺子价值大约三千贯,迁都的消息传出后,仅仅几日便跌到了一千贯不足。”

  话说到这里,李时勉已然是冷汗涔涔,脸色煞白,不敢置信。

  李显穆却没有放过他,讥讽之色愈发严重,“李学士,你说他为何反对迁都呢?”

  从没有人想过这些,京城的铺子和不在京城能一样吗?

  这朝廷中,家中有铺子的又何止一人?

  “再说这位王翰林,乃是应天本地人,早在洪武年间就在京中购置了六处屋舍、别院,共计花费了六千余贯,迁都消息一经传出,京中地价狂跌,那六千余贯的屋舍,如今只值两千余贯了。

  京城居,大不易。

  李学士,你在京城做官,想必是租房住的吧。

  你再猜猜,王翰林每年从这几间屋舍和别院中所赚取的银钱,是多少倍俸禄?”

  被李显穆点名的御史和翰林,几乎已然要瘫软到地上了,这血淋淋的现实摆在眼前,皇帝根本就不会相信他们的狡辩之语。

  “苏御史!王翰林!本官可有污蔑你们?!”

  李显穆厉声喝问道。

  满殿群臣的目光皆落到了二人身上,还有无数人身上冷汗涔涔,这殿中如二人这般的,何止这二人?

  皇帝森寒的目光亦落到了二人身上,眼中的杀机几乎毫不掩饰了。

  二人战战兢兢,可谁敢说谎呢?

  看看皇帝身边站着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就等着他们说谎然后抄家呢。

  “臣有罪!”

  “臣有罪!”

  已然完全被恐惧吓破了胆的二人,只能不住的叩首,以挽回一丝生机。

  朱棣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勉强将自己心中翻腾的杀机压下去,还不是时候,今天这件事的走向甚至就连他都没能预料到。

  李显穆竟然能找到这么刁钻的角度,现在殿下跪的这些人之中,怕是很多都已经开始战栗了吧。

  李显穆眼角却瞥向了一众靖难勋贵,果不其然,这群勋贵刚才还嘻嘻哈哈,可现在却陷入了沉思。

  李显穆不提这件事,他们竟然都没有意识到,迁都会让应天的地价大跌,反而言之,如果迁都的话,那北京的铺子和房子价格岂不是会大涨,甚至四五倍的翻翻涨?

  北京可是他们这群人的大本营啊,哪家在北京没有大量的田产铺子,哪家没有十处八处的别院呢?

  若是迁都的话,岂不是一瞬间就大赚特赚?

  这世上谁不喜欢钱?

  尤其是这种不劳而获的横财,人无横财不富!

  一群勋贵互相对视了几眼,都看懂了对方眼中的意思。

  在殿中所有人还沉浸怔愣于李显穆刺破这等不堪事实时,武官行列的最前端,已然如同潮水般哗啦啦的跪下了一群公侯伯。

  “臣等请议迁都,抵御蒙古,卫我大明!”

  武官突如其来的下场,让殿中所有人都惊了一下,朱棣都愣了一下,一般除了讨论军事问题之外,武将在朝中就如同泥塑,根本没人关注他们。

  石破天惊。

  一道灵光闪过朱棣脑海,他瞬间明白了事情的根源,李显穆方才可不仅仅是刺破苏、王二人的虚伪,还一箭双雕,将一众靖难勋贵拉上迁都的战车。

  只这一下,朝中大势便已然逆转!

  文官之列,本是三七开,可随着武官一方赞同迁都后,朝中之势便陡然逆转,同意迁都的人数已然足以分庭抗礼!

  李显穆所秉持之势,再次大涨。

  李显穆未曾得势时,厉声呵斥,如今得了大势,却中正平和起来,没有再讥讽出声,而是感慨道:“我记得李学士出身贫寒,据说冬天的时候没有炭火,手指冻出了疮,还坚持读书,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成就,你这样贫寒的出身,又怎么知道那些豪族出身的人,心中所想呢?

  现在你还觉得反对迁都是为了国朝社稷吗?”

  李显穆这些话简直彻底要将李时勉击垮了,他脸色煞白的简直如同死人,甚至身形也摇摇欲坠,对于他这种怀有深切信仰和抱负的人,对于他这种真正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士大夫而言,将这些东西赤裸裸的暴露在他面前,和杀了他简直没有什么区别!

  地上终于有人忍不住了,毕竟大多数人并没有在应天中有产业,尤其是江西和浙江的官员。

  亦然有人昂首道:“李翰林莫过于太以偏概全了!

  纵然有些许小人混迹其中,意图浑水摸鱼,可难道便能全部都污名吗?

  若真是如此,就在你面前的李时勉,又当如何呢?

  他亦是反对迁都之人,李翰林倒是历数一下他的不法之事!”

  对李时勉这种心中有信仰的人,李显穆尚有几分好脸色,对那等汲汲于一人之利的,他立刻变了脸色。

  勃然怒色厉声呵斥道:“自古以来,尔等汲汲于名利之人,最喜将李时勉这种端庄君子推到前台!

  君主怒而杀之,则称之为暴君!

  君主不怒而推之,尔等则分食其利!

  如今煌煌大明在此,竟然还敢以此而作威,在此而饶舌,真是黄泉无路尔自来!”

  “倒要敢问翰林,倒要操持君主之柄,掌生杀之权。”

  在这等境地中,还不忘给李显穆挖坑,生杀之权,君主之柄,绝不是臣子所能够触碰的。

  “你以为今日事落后,你还能走脱吗?”

  李显穆厉声道:“你以为你在京中没有铺子屋产,便敢于振作此声,真是荒谬至极。”

  这下其余人也回过神来,的确是如此啊,我们又在京城中没有利益,为什么要怕呢?

  真是做贼心虚,竟然差点被唬住了。

首节 上一节 98/1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当兵就发媳妇?我怒娶十八房老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