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34节
太阳落下又升起,如此三日,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人生命运的乡试落下了帷幕,诸学子的试卷送进了内帘之中。
“驸马,咱们开始阅卷?”
一群人的视线在卷子和李祺之间来回游曳,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看到考题了!
李祺施施然将茶杯放在桌上,笑看着众人,“那便开始阅卷!”
众人欣然齐声道:“是!”
然后他们径自翻到了李祺亲自出的那道题目上,解缙一看,先是一愣,确实不难,但……
第36章 阅卷若何
题目大概意思如下——
“鲜卑、契丹、女真、蒙古,都是小族,整个族群的人口,甚至不如中原王朝的一个省多,但却能够建立北朝、辽、金、元这样的朝代,甚至总是比南朝更加强大,乃至于有蒙元灭宋之事,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听起来很大,有无数的原因可以贴上去,但在场众人都是从科举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自然不会跑题。
蒙元灭宋这里是有典故的,那便是“张弘范灭宋于此”,这才是破题点,这次再来回看这道题目,清晰的点明了“小族”和“人口”,出题人的思路就很明确了——
这些小族之所以能够长时间和南朝对峙,甚至占据上风,乃至于最后覆灭南朝,都是因为有北方汉人的支持!
这个结论有错吗?
自然是没错的,无论鲜卑、辽金、蒙古,都是汉人提供赋税、粮草,给了政权长期维持的资本,在游牧军队迅速被中原腐化堕落后,大量汉人世侯加入军队成为北朝的主力,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李祺给江南学子出这道题,简直就是在当面开大,你们不是瞧不起北人吗?
我偏偏就要你们自己亲手写下,过去一千年你们是怎么被按着锤的。
我就是要让你们自己亲手写下北方至关重要的文章。
解缙都能猜到考生捏着鼻子写这道题的时候,心里该多难受,他心中忍不住想笑。
李祺自然知道解缙在想什么,但他的题目可不仅仅是这些东西,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在里面。
那些深层次的东西,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至于整治江南文人,不过是顺手而已,手段他这里多的是,而且在平日里都言传身教给了李显穆,江南文人的福气还在后面呢!
看到了题目后一众同考官满足了好奇心,开始阅卷,作为主考官的李祺只需要看那些被选上来的上等考卷即可,端坐在太师椅上,朗声道:“诸位阅卷时,务必要注意考生的倾向,我等为朝廷选士,要选那些中正平和之人,要心向陛下,那些悖逆之人,都要将其黜落!”
什么是悖逆之人?
在一众同考官的想法中,当然是不按照出题人思想答题的,也就是那些不唱赞歌的都要黜落。
解缙闻言迟疑道:“景和,这……”
李祺平静道:“诸位听本官的即可,本官行事,自有道理。”
这下声望极高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李祺这句话一出口,屋中众人顿时熄了再询问的心思,纷纷垂下头开始批改考卷。
佐吏不断来回将那些被暂时评为优等的试卷送到李祺面前,众人观察着李祺的神情,明显是没有让他满意的,这让众人都觉得有些惴惴不安。
这些学子大部分都是按照李祺的想法作答的,为何李祺还是不满意呢?
江南学子的水平一向是很强的,解元更是会元和状元有力竞争者,这其中有一些文章的水平甚至得到了解缙这个大才子的认可。
驸马到底是想要什么样的试卷呢?
但李祺不说,他们也猜不到李祺的心思,只能继续闷头阅卷。
不多时解缙拿着一张考卷走过来道:“景和,我这里有一张卷子拿捏不准,你要不要看一下?”
“竟然有让解翰林都摸不准的卷子?”
众人都有些震惊,纷纷围了过来,毕竟让大才子解缙都拿捏不准的考卷,那可真是稀罕之物。
李祺接过后,解缙纠结道:“这张试卷的文采一般,本该归为中等卷黜落的,但他的内容又……”
解缙刚刚说到这里,李祺已经将此文读罢,朗声笑道:“就是此文,虽然没有完全领悟本官题中之意,但他出身江南,能有这样的见识,也算是不错了。
这才是本官要的东西,文采之类的东西,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若是没有其他人,便将此人点为解元!”
这下众人更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文章,能够得到李祺的盛赞,于是这张试卷便在众人手中通传。
看罢之后,众人都有些沉默,这是不是有一点偏题了?
李祺心情很好,指着这篇文章笑道:“诸位可能都会奇怪,相比于其他考生通篇论证北方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这篇文章反而写的很少,更多的篇幅在赞美陛下收服燕云的功绩,似乎是跑题了。
但本官不这么认为!
其他考生洋洋洒洒的论证北方对国朝的重要,却比不上此文中的‘汉唐故土,岂可分割’八个字。
本官很喜欢‘收复燕云’这四个字,自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它已经离开了中原王朝四百年,用‘收复’二字,明确的点出了燕云乃至于整个北方的必要性。
况且他说收复燕云乃是陛下的大功大德,将汉人黎民纳入汉人王朝的统治中,彻底光复汉人江山自然更是神功圣德了。
本官认为他说的很好,想必陛下也很高兴能够看到这篇文章。
其次,这文中还有四字,乃‘生民百姓,犹如骨肉,同室操戈,天下遂亡’。
这才是本官在题中点出张弘范的真意,本是汉人却覆灭汉人王朝,以此为功绩夸耀,为何?
因为宋朝不能恢复汉人江山,于是南北二分,南人、北人互相为敌,不以为同族骨肉,而相残至今。
本官痛惜!
是以,本官认为这名考生,对本官策问的理解,远超过其他的考生,所以仅凭此点,本官要给他一个解元!”
李祺此言,不偏不倚,煌煌如大日,任谁来都只能称赞一声,真乃君子也!
解缙是知道李祺有弥合南北之大愿,当即慨然道:“景和之言,当列榜贴出,以免有些人无端寻衅,亦当让那些攻讦景和无容人之量的人看看,什么叫做天下之观,什么叫做真正的一视同仁!”
众考官齐声拱手道:“下官等惟服膺驸马!”
李祺束手。
大汉民族主义的种子,将会在大明生根发芽,而李氏会是它的守护者,直到它成长为狂风骤雨不可摧折的参天巨木!
————
忍夺中华与外夷,乾坤回首重堪悲。
镌功奇石张弘范,不是胡儿是汉儿。——《登崖山观奇石》【明·陈献章】
第37章 李祺收徒
应天府乡试就此落下帷幕,李祺先进宫向皇帝复命,而后便径自回了公主府。
他并未关注因为王艮被点为解元,以及他那番话,而在士林中掀起的风波。
……
公主府的管事走进书房躬身道:“驸马爷,应天府解元王艮求见。”
李祺正与解缙对弈,解缙落子笑道:“他本来是中不了的,却得景和兄你点他为解元,他确实应当来感谢你。”
李祺手一顿,抬眸扫了解缙几眼,解缙只觉李祺的眼神太奇怪了,好像在望着什么似的。
“李管事,将王解元带到这里。”
不多时,李管事便带着一个其貌不扬的青年男子走进了书房。
“学生王艮拜见学士。”
“王解元请坐。”
李祺扫了一眼王艮平平无奇的脸,心中已然确定这就是历史上那个王艮,只是不知道为何,本该在江西省参加乡试的王艮,会跑到应天府来。
王艮。
建文元年举江西省解元,于次年,即建文二年的殿试中,高中一甲第二名榜眼。
而且他本该是状元,因为建文帝觉得他长得不好看,便将状元给了胡广。
历史上王艮和解缙乃是好友。
建文四年,朱棣马踏南京,当时解缙、胡广、王艮三大才子相聚,解缙、胡广二人痛斥朱棣,声称与朱棣不共戴天,绝不投降,结果第二天就投靠了朱棣,后来同时成为了大明第一届内阁成员,而王艮在相聚时一言不发,最终却举家殉国,为建文帝效忠。
自古艰难惟一死,如果一个人有殉国、殉难的勇气,无论他生前有过什么过失,最终都会得到一个正面的评价,况且王艮从不曾对不起国家,反而是建文帝对不起他。
李祺自己虽然不是那种死忠之人,但没人会厌恶忠贞之人,所以李祺对自己钦点的这个解元,还是相当满意的。
王艮敏锐的察觉到了李祺对自己有一丝明显的善意,他不明白,于是他决定遵从本心,直接问,“学士可是曾见过学生?”
李祺没回答,反问道:“不知王解元登门可有要事?”
“学生自知才疏学浅,此番乡试本是为积攒经验,却幸得学士垂青,超幸拔擢,又出言为学生平息士林舆论,故而登门致谢。”
李祺落下一字,澹澹道:“为国选材,乃是本分,你有治国之才,点你为解元是应当之事。
不过……”
“还请学士指教。”
“不过你虽敏锐通透,有卓绝的才华,于学业上仍稍显几分稚嫩,若是明年参加春闱,恐是不逮。”
“多谢学士教诲,学生已然决定不参与明年春闱,待回家再温书三年,下一届再考。”
李祺微微颔首:“你是南人,却能有弥合南北二分之见解,属实难得,本官爱才,若你愿意,可拜入本官门下。”
此话一出,解缙、王艮俱是一惊,需知李祺门生虽多,但目前还不曾收过正式的弟子。
上一篇:当兵就发媳妇?我怒娶十八房老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