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第367节

  沈复兴很快就换好一套衣服,与生完孩子愈发丰腴的俞程腻歪了几分钟,两人约好晚上将小嘟宝交给母亲带。

  告别家人,沈复兴留下小满,自己跟着陈布雷前往黄山官邸。

  没什么风险不风险的,除非委员长亲自去税警总团的军营,否则没人指挥得动那些士兵。

  不光足额发饷,一年到头还有年终奖。

  这次抗洪救灾,还有特别抗洪津贴,沈复兴大手一挥,找来每个县的土豪,只是一顿饭的功夫,每个士兵都额外发了三个月的军饷。

  有时候沈复兴也觉得很有趣,时常对老王说:“哎呀,土豪这个东西谁发明的,敲打两下就吐钱,真是神奇。”

  特别是郑县做物流的几个老板,更是贡献了一大笔钱,为沈复兴制作了【民国二十八年,卫河抗洪抢险纪念章】。

  所有参与的官兵与百姓都有一枚,所有人都会牢牢记住这次毕生难忘的经历。

  未来等他们老了,只要拿出这枚纪念章,就有足够的资格跟孙子孙女吹【爷爷当年】的故事。

  这种情况下,沈复兴不信有人敢动他。

  再说了,他跟委员长的矛盾,无非就是安内与攘外的问题。

  在战争没有结束之前,有人要是站出来要推翻委员长,沈复兴自然也是第一个不答应。

  军事上,你指望不上委员长。

  但政治上,先总理大公子扶不上墙,指定接班人又叛逃的情况下,国内经不起第二次内乱了。

  这也是沈复兴极力反对【安内】的原因。

  汽车在黄山公馆门口停下,重新换上一身军装的沈复兴还是以军人的身份进入了黄山官邸。

  等陈布雷带他进去,里面的讨论已经来到了尾声。

  王世杰最终还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今的情况,还是投弃权票为好。”

  众人一阵点头,委员长看见沈复兴进来,便笑着问道:“维安啊,快来,事情原委你可知晓了?”

  沈复兴微微前身,看着委员长稀疏的毛发大多已经花白,心中又有些不舍,为什么偏偏是你?

  他暗暗叹了口气,看着在座的众人,只是问了一个问题:“想好如何与莫斯科交代了吗?弃权并不代表着支持。”

  嗯!?

  众人一阵愕然,他们现在所有讨论的过程都是如何应付英法的压迫,在这种压迫下,选择弃权,似乎就是最好的应对。

  但沈复兴的问题却让所有人陷入迷茫。

  是啊,这个时候是站队的问题,不是投票的问题。

  王世杰觉得自己想了半天的答案,被沈复兴这么一问,顿时就没了结果。

  沈复兴见众人陷入思考,顿时自己找了把椅子坐下,点起一支烟看向王世杰:“这从来都不是投票的问题,而是站队的问题,还是说你们决定好了如何站队?”

  王世杰神情凝重,他思忖片刻开口:“那依你之见?”

  “呼~”沈复兴抖了抖烟灰,显得很是从容,仿佛这时候他不光是军事专家,还是外交专家:“英法想要做什么?将莫斯科推向柏林?还是想要将我们推向莫斯科?”

  王世杰愕然:“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沈复兴冷笑着转头看向委员长,但话却是说给所有人听的:“委员长,在您的眼中,这欧洲大大小小的国家,包括莫斯科,更像是什么?”

  委员长被这个突然的问题问得有些措手不及,但他拿起白开水缓缓喝了一口后还是回答:“军阀?”

  沈复兴微笑点头:“您啊,别把他们当做列强,就把他们当做一个个不听话的,强大的军阀来看,问题就很清楚了。”

  说完这句话,沈复兴看向王世杰、商震、林蔚、何应钦等人:“您可是军阀问题处理专家啊!”

  啊?!

  在座的一个个差点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称呼?

  何应钦更是差点跳起来,他指着沈复兴低喝:“沈复兴,慎言!”

  林蔚也很是不满:“沈复兴,这是在开会,注意你的言辞!”

  就在众人嘈杂之际,听到沈复兴对他的称呼,委员长竟然愣了愣神后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确实,那一个个国家,也就当年他北伐时遇到的军阀大小。

  只是实力强大一些罢了,如果这么想来,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问问徐永昌,这一批的矿石换援助情况怎么样了?”委员长突然开口,让陈布雷去喊人。

  在等待徐永昌的过程中,委员长似乎有意缓和与沈复兴之间的关系。

  对方现在声望正隆,无论是抗日还是救灾,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沈复兴,而不是其他人。

  当然,第二个便是他了。

  等待的间隙,委员长话锋一转:“听说,豫东的伪军,因为你在卫河抗洪的事情,向你投诚了?”

  沈复兴微微点头:“确有此事,都被王博安排去大名挖沙子去了,可不能因为投诚了,就能有什么赦免!”

  何应钦闻言追问:“就不怕有密谍?”

  “吃住都在大名,每天就是开垦土地、挖沙子,搭建房屋,有什么秘密情报?”沈复兴摆了摆手,表示这个问题很无聊:“表现好的,便会在乡下给他们的家人安置土地、房屋,立了功,杀了鬼子,也能用军饷住进城里。”

  何应钦闹了个没趣,悻悻然扭头不语。

  委员长斜看了一眼何应钦,暗骂一声:娘希匹,蠢货!

  “维安啊,这次赈灾,花费不小吧?要不要,重庆这边补贴一些.”委员长刚想试探沈复兴的财力,陈布雷这时候却已经带着徐永昌进来了。

  众人竖起的耳朵,也只能暂时落下。

  “哦,次宸(徐永昌)来了,正好,有事问你,顺便也听听你的意见。”委员长立马笑着招呼徐永昌坐下,可比刚才沈复兴进来的时候热情多了。

  在座的都有800个心眼子,要是这些心眼子都变成导弹,怕是东京都要被炸没了。

  反正王世杰看沈复兴的眼神,就没有刚才那么忌惮了。

  “次宸啊,这莫斯科的援助,现在是什么个情况?”委员长等对方坐下后,才施施然开口。

  “回委员长,我国共计从莫斯科获得贷款2.5亿美元,目前还有1.3亿美元未交货,我记得8月份是最后一批物资运抵郑县,这个沈总团长应该知道。”

  这些数据几乎都已经成为了徐永昌大脑记忆的一部分,不用小本子就能如数家珍,只听他继续说道:

  “9月10日,我曾致电莫斯科,询问大炮与坦克运输事宜,对方表示重武器运输不便,且生产周期有些长,让我们等待。”

  “9月26日,再次致电莫斯科,询问轻武器与弹药的运输,对方表示,这些重庆、郑县都能自己生产,就没必要用贷款买了。”

  “10月3日,孙大公子赴莫斯科,我曾特地交代他要沟通物资运输事宜,但孙大公子表示莫斯科有困难,让我们忍耐一下.”

  话说到这里,众人又齐齐看向委员长,只见委员长看向沈复兴。

  沈复兴自然当仁不让:“委员长,当今的局势很明显,诺门坎停战之后,莫斯科已经不需要我们拖住日寇,这贷款的军事援助,自然也就停了。”

  所有人也明白这一点,但你主动说出来,不免影响士气。

  王世杰还要争取:“但尽管如此,诺门坎只是停战,并不是结盟,莫斯科还是需要我们拖住日寇的。”

  沈复兴耸了耸肩:“好啊,要么麻烦您跑一趟莫斯科?”

  “这”王世杰是智囊,不是外交家,你让他出主意可以,干活是万万不行的。

  “维安,好了!”还是委员长出面,他不想王世杰太过难堪。

  沈复兴微微低头表示尊敬,然后继续开口:“其实王秘书说的没错,只是不符合我国现在的利益。”

  委员长眼睛微眯,看来这沈复兴和他想到一块去了。

  王世杰见到台阶,也就顺势下了:“请讲。”

  “这如今,英法已经与柏林开战,虽然没打起来,但总归是宣战了的,依我看,这英法一定不是柏林的对手!”沈复兴的话很绝对,几人又要开口却被委员长打断。

  沈复兴继续说道:“这最后,便是要看已经完成国内经济改革的罗斯福,他们的工业产能快要达到全世界的40%,甚至远远高于莫斯科与柏林之和!”

  “仗打到现在,为什么日寇打不动了?物资匮乏!”

  “打仗除了要人力、土地,剩下的就是物资!”

  “如今全世界谁有物资?华盛顿!”

  说到这里,沈复兴只能违心开口:“委员长,我们与华盛顿没有地缘冲突,只有共同的利益,与其现在费力不讨好找莫斯科,不如直接找华盛顿。”

  “他们不是中立吗?可以!”

  “给我们物资,给我们武器,我们来打!”

  商震想了想:“难道华盛顿不会加入他们?”

  沈复兴还没说话,委员长翻了个白眼:“维安,你来解释。”

  沈复兴暗笑:“他这个体量,只能当大哥,怎么可能给人当小弟呢?”

  陈布雷顿时哑然,虽说话糙理不糙,但你这话也太糙了。

  偏偏众人又无法反驳,憋屈。

  委员长把心一横:“就按维安说的办!”

第324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伦敦

  威斯敏斯特宫的议会大厅内,哥特式拱顶高悬,橡木镶板的墙壁在昏暗的灯光下诉说着日不落帝国的衰老。

首节 上一节 367/4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