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第365节
几名教授已经开始商量关于泄洪的事情了,不一会儿张教授就来到放下沙包的沈复兴面前。
“我们商量了一下,如果实在不行,就派兵清理南乐以北的河堤,泄洪!”
沈复兴擦了擦额头:“泄到哪里?日占区?”
对方没有点头,只是说:“往黄河去引,否则再这么继续下去,恐怕卫河不保!”
“绝对不行!那里也是我们的百姓,作为军人,守不住土地就算了,决不能再害了他们!”沈复兴想也没想直接扭头就走:“我说了,堤在人在,守不住卫河,我无颜见这些百姓!”
正在拼命搬运的士兵闻言,低头继续装沙包,运沙包。
而那些周围县镇赶来抗洪的百姓更是低着头,眼中噙着泪水。
什么狗屁作秀,你他妈的来做一个?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你们他妈的连作秀不敢来!
轰——!
突然,一阵巨大的响声让背着沙包的沈复兴猛地丢下沙包冲上河堤。
“溃堤啦!北岸溃提啦!”
完了!
这下完了,北岸幸存的百姓怎么办?
“老王,探索船出发了没有?不是组织了17个连的搜索队吗?”沈复兴的喝问在河堤上响起。
正在河堤下草棚内与王博一起忙碌的老王闻言探出脑袋:“7个连已经出发,船只不够,还需要时间,最迟明天,17个连肯定全数出发!”
没错,沈复兴坚信北岸还有幸存者,他组织了17个水性最好的连队去搜索。
人命关天,这是他这么多年所学的本能。
在这个世道里,或许会有人骂他圣母,但他知道,这是他力所能及必须做的事情。
每一天,豫北救灾的新闻都会在各大报纸上刊登。
沈复兴背着沙包,肩上磨出血泡的照片自然也随着这些新闻登上了全国的头版头条。
不少人对此嗤之以鼻,一个税警团长竟然带着军队在前线抗洪?
他们除了不信,就是不屑。
自己不做,别人做了还要嘲讽,这样的人每个时代都有。
但林森知道看着报纸却对别人说:“这沈复兴啊,是在将重庆政府丢掉的人心,一点一点地捡起来,重新拼凑。”
第三日
雨势稍缓,但北岸的缺口越来越大。
沈复兴从各个地区调集船只,在溃堤处坐沉,勉强维持。
第四日
大雨终于停下,卫河水位还差50公分就要没过加高的河堤。
但如果你在河堤下面就会看到,17米高的河堤,竟然差点挡不住洪水的侵袭。
这天晚上巡夜的士兵发现管涌,羞愧的戴安澜亲自带着警卫连彻夜奋战,一连丢了12块用铁丝网捆起来的石块才勉强堵住。
第五日清晨
沈复兴阳光下醒来,伸了伸懒腰的他,看着逐渐下降的水位还来不及兴奋,就看到了远处的黑点。
“小满,给我拿个望远镜来!”
可半晌,没人理他,只有此起彼伏的呼噜声。
原来战士们太过疲劳,都还在睡着。
沈复兴快速冲下河堤,从老王的草棚里拿来望远镜跑回河堤。
“嗯?!”
只见远处的小舟上,前后三名税警团的战士正努力划着,而在小舟的中间,却坐着几名百姓。
阳光下,沈复兴似乎看到了他们身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而最前面的战士,虽然疲惫至极,但脸上却洋溢着高兴的笑容。
沈复兴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喉咙口的哽咽,大声喊道:“搜索队回来了!”
熟睡的战士们纷纷起身,看着越来越多的小舟带着百姓们从北岸回来。
这一刻,沈复兴听着战士们的欢呼,他知道。
军心、民心已成!
第322章 赢粮景从
这是一场近乎于直播的抗洪救灾。
身为国内战场上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将,沈复兴亲自背着沙包加固河堤,以近乎威胁的口吻警告日寇勿谓言之不预。
麾下,虎贲放下武器参与抗洪抢险。
治下,数万百姓自带粮食工具日夜奋战。
【三杀令】更是让后方的官员恨之入骨!
救援不力者,杀!
推诿不前者,杀!
擅离职守者,杀!
三道命令,三具尸体,沈复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
【万众一心】、【人在堤在】、【国难时刻见忠诚】
而全国各地纷纷响应通电支援豫北抗洪的行为,更是让所有人看到了民国26年在淞沪才展示过的民族精神: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以前大家都只是喊一喊救灾的口号,然后象征性发一些救灾粮,然后杀两个贪污的替死鬼就完事了。
现在呢,有了沈复兴这样的表率,各地百姓自然看在眼里。
如果不是波兰亡国的新闻冲上了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恐怕这件事情还会被议论很久。
十月五日
漳河洪水水位下降,税警总团组织行舟坐沉于决堤处,洪区水位进一步下降。
这一日老王统计救援百姓数量逾万,另有数万灾民避入安阳等地,但总数也不过3万余人,预计因洪水死亡人数无法估算。
十月六日
波兰在巴黎成立流亡政府,莫斯科与柏林均宣告战争结束。
此役历时36天,波军死亡66300人,伤133700人,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联红军俘虏21.7万人,逃亡10万人。
看着双方公布的数字,委员长只感觉一阵后怕,如果苏德日三国联盟,他不知道自己加入英美法之后是否还能坚持下来。
但此时对于政治极为敏感的委员长还没有做出苏德必有一战的判断,而是在一夜思考后,坚定了苏日必有一战的想法。
不过现在,摆在他面前的难题是:国联要举行投票,将莫斯科踢出国联。
如何投票,成为了弱国在这个时期最为艰难的决定。
十月七日
安阳上报,累计接收灾民逾5万,请求驻军维稳。
也是同日,漳河南岸溃堤合拢,洪水进一步退去。
沈复兴借机成立【大名生产建设团】,重庆行政署当天直接批复,中间甚至没有人提出疑义。
十月八日
豫东驻军伪14、15师3000余人叛逃,带着武器向税警2团投降。
豫东民权、睢县爆发起义,2个营的伪军与当地游击队驱逐伪日官员,向税警2团投降。
驻守宁陵的日寇第12中队主动撤出,退居商丘。
至此,民权、睢县、宁陵三县光复,12万百姓重回祖国怀抱。
同日,长沙战役结束,第九战区大获全胜,日寇退出战役发起后占领区,回归原有战线。
也是在这一日,【大名生产建设团】完成报名,最终筛选出精壮。
十月九日
【大名生产建设团】与6万余百姓重回大名,开始清淤复产。
税警6团北出安阳,税警5团北出范县。
两军以左右护卫之势,保护【大名生产建设团】与百姓重建家园。
至此,轰轰烈烈的豫北抗灾工作进入平稳期。
各路农业、水利专家陆续从云南带着学生赶来,这种有补贴、有经费的课外实践,可不是在云南的课堂上对着书本做题目那么简单。
上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