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第361节

  戴安澜刚想感谢,但沈复兴却继续开口:“你也试着当当家,现在不光要打仗,还要顾着百姓、后勤。”

  “虽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但我们底子薄,这仗打成这样,不错了。”

  老王立马拿出小本本,简单算了一下:“战损5000余人,歼敌过万,算上伪军,歼敌近13000余人,这110师团估计没一年恢复不过来。”

  三人正说话间,远处的张绪飞奔而来,手上攥着几份电报,似乎很着急的样子。

  沈复兴脸色不太好,这可不是好消息的模样。

  果然,张绪跑到三人面前,看了看左右,才翻着电报大喘气说道:“杉杉山元被革职调离,去当了什么军事参议官,所以日寇撤军了。”

  “这不是好事吗?”戴安澜不理解,敌方指挥官都给打没了,怎么沈复兴脸色这么难看。

  沈复兴轻轻摆手,直接问张绪:“因为什么?”

  “这混蛋下令掘开潴龙河、滹沱河等河道128处,冀中等低洼地区遭遇大洪水,还有几处决堤,竟然将京汉、津浦铁路冲毁,交通线直接断了!”张绪说着说着眼睛就泛红,这看上去只是一组数字,但这组数字背后,又多少无家可归的百姓,又有多少被冲毁赖以生存田地的可怜人?

  “受灾百姓,保守估计百万记。”

  “东京评论杉山元为.蠢猪元帅,便将他革职调离。”

  沈复兴脚下一个不稳被老王扶住,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对方竟然这般丧心病狂。

  重新稳住身形,沈复兴红着眼睛怒喝:“杉山元!我必杀汝!!!”

  “通知全军,停下战斗,就地帮助百姓秋收、播种。”

  “税警3团、5团、6团在安阳、濮阳、鹤壁搭建临时安置点,税警4团即刻南下,沿长垣、封丘、延津一线搭建临时安置点。”

  “税警2团回开封,在开封以西搭建临时安置点。”

  “给安南发报,给我买粮食,别指望重庆,他们不会救灾的。”

  说完这些,沈复兴似乎被抽干了力气,摇摇晃晃扶着老王的手臂缓缓坐下:“让我缓缓.对了,通知冯治安,我去找他聊聊安置难民的事情。”

  众人缓缓离去,只有沈复兴坐在濮阳城外,望着远处落下的夕阳,似乎黑夜又要到来。

  “这天,总不会一直是黑的。”

第318章 北伐大业!

  重庆

  黄山,松籁阁

  松籁阁位于黄山东南侧的小山坡上,与云岫楼遥相对望,可鸟瞰黄山浅谷全景。

  双坡顶砖木混合结构建筑,是为何应钦办公与居住的场所。

  【沈复兴二次北伐】的战报被张绪送了回来,沈复兴虽然也很想回重庆看老婆孩子,但眼下确实走不开身。

  张绪先去了姑父宋部长那里,第二天才将报告送至位于林森路(解放西路)14号的军部。

  当然,这报告还是要送来松籁阁。

  松籁阁内,何应钦早就知道豫北爆发大战,但问委员长,委员长说此事莫管。

  问林蔚,林蔚说他无权过问。

  弄得堂堂参谋总长兼军长部长,竟然没有豫北大战的消息?

  看着张绪前来送战后报告,何应钦虽然一肚子火气,但还不至于跟一个晚辈发泄。

  何应钦随手翻着报告,不经意间试探:“维安怎么没来,这战事稍停也不见他人,到时候惹得俞程不开心去夫人那里告状,可不太好啊。”

  张绪嘿嘿一笑:“我们沈总团长在忙着秋收呢,别说,现在他割玉米杆的速度老快了!”

  啊!?

  “胡闹,堂堂税警总团长,去收什么玉米?他想干什么?”何应钦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好你个沈维安,宁可在豫北收玉米也不肯来重庆?

  真就跟委员长闹脾气闹到现在?

  “秋收啊,全军上下包括保安队,全去地里帮着收割,收完这些玉米、水稻、大豆,对了,还给您带了些刚收的【豫北红】。”张绪说起这些,显得很兴奋。

  毕竟他也是第一次跟着下地,新鲜的很。

  特别是看着那些百姓端着水,拿着饼子与水果送到他们这些军人手上,所有人都感动得不知所措。

  张绪还看到,那日割了2小时玉米,廖肯与副官坐在田垄上休息。

  当那个满脸皱纹的大娘,躬着直不起背的身体,将一碗水与一个熟鸡蛋端到廖肯面前时,这个湖南汉子居然直接红着眼睛冲回地里干活。

  这辈子没经历过【军民鱼水情】的廖肯竟然有些遭不住农村大娘端来的一碗水。

  更别说那些从未有这种体验的士兵!

  进入税警总团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在抗战的一线,代表着光荣与使命,代表着更高的收入,也代表着更高的地位。

  其他地方尚不可知,但是在税警总团驻军的地区,所有适龄的男丁都想着参军,至少家人有了保障。

  这也让已经加入税警总团的士兵有了高人一等的想法,而沈复兴这次组织全军轮流参与收秋,可谓是这片大地近代史上的第二次。

  极大地触动了这些士兵与军官的心灵,简直就是教科书般的【单位团建】。

  至于第一次,那是在别的地方。

  这些事情,是坐在黄山别墅区的何应钦所不能理解的。

  “放心吧,见过你姑父了?”

  何应钦皱眉转移话题,在他看来,这就是城里孩子第一次下河摸鱼,新鲜罢了。

  “见了,姑父说让我好好干,努努力争取明年升到参谋主任,到时候回来进参谋本部。”张绪老老实实回答,没有一点撒谎。

  何应钦这才满意点头:“是了,我看了这次报的功劳,戴安澜、廖肯、白远樵,除了十几名校、尉级军官,还有你。”

  张绪腼腆低头,这打胜仗哪次功劳没有他?

  自己的职务军衔都从少尉冲到少校了,但铨叙军衔还停在上尉,升到少校还要3年半这是硬性指标。

  这次偶像哥给他报的是团级参谋处长,晋升中校军衔。

  再下一级就是税警总团的参谋主任,上校军衔。

  无论如何,这都已经是平步青云了。

  姑姑自然很满意,姑姑满意,身为宋部长的姑父自然也就满意。

  何应钦笑着继续问道:“我有一点不明白,这份报告用的是二次北伐,第一次我可以理解为太原战役,这二次北伐攻克濮阳、安阳,难道还有第三次?”

  张绪点头:“是的,沈总团长说,在寒露前完成冬小麦的种植后,他就要准备冬季攻势。今年北面遭了大灾,日寇自己都吃不饱,根本无力进行大规模调动。”

  “这么说,这北伐,还是救万民于水火了?”何应钦冷笑着说道。

  张绪猛地点头,眼神清澈:“真的,各地方收割完,各团已经开始修筑临时安置营地,肯定会有百姓逃难过来的,去年就来了几十万没饭吃的老百姓。”

  何应钦无语了,眼前的小家伙太单纯。

  他沈复兴一个地方“小军阀”何德何能做这些事情,要造反吗?

  话说到这里,他也没有了与对方掰扯的心情:“你回去吧,既然来了,就在重庆住几天,记得少去城里,听到防空警报算了,小李,这2天安排人护着张参谋,别离防空洞太远。”

  等张绪离开,何应钦拿着这份报告径直前往黄山公馆。

  还没进门,何应钦就听到了极为热烈的讨论,这几天关于国际形势的讨论几乎一天都没停过。

  反而是长沙会战的进度,他倒是没有那么关心。

  但没想到,在侍从将他领进门的时候,话题已经从波兰的战局说到了长沙会战。

  “哦,敬之啊,你来得正好,刚到的消息,营田被日寇偷袭得手,看来,这薛伯陵还是守不住长沙啊。”委员长一副早在我预料之中的样子,让何应钦有些吃不准。

  “去岁的文夕大火,让长沙变成了一片焦土,若是长沙守不住,我建议将主力南撤至衡阳。”何应钦揣度着委员长的想法,慢慢说道:“当然,要进行坚决的抵抗,给予日寇足够的杀伤才可以。”

  “我也是这个意思,等薛伯陵将具体情况传来,便这么安排吧。”

  这时候,委员长看到何应钦手里的文件,又问了一嘴:“这是?”

  何应钦连忙上前递上报告:“这是第十战区沈复兴送来的豫北战役报告,税警总团二次北伐,击溃日寇第110师团,收复濮阳、安阳两地歼敌过万。”

  顿时,会客厅变得鸦雀无声。

  王世杰、王宠惠、林蔚、商震等人一个个张大了嘴巴。

  什么情况?

  这沈复兴说北伐就北伐,说赢了就赢了?

  人第九战区24万大军,对着日寇围追堵截,这都要准备撤退了。

  你一个税警总团,孤身北伐,竟然还向北推进百里,拿下数个县城。

  但王世杰反应极快:“恭喜委员长,这可是大捷啊,要好好宣传。”

  此话一出,众人都不敢接话。

  就连委员长自己,也是神色复杂,不知道该不该宣传。

  王世杰像是没有看到这些蠢货的表演一般:“委员长,这个时候要展现我们的实力,证明我们的陆军,无论加入哪一边,几百万大军,都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

首节 上一节 361/4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