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36节

  李承乾看了一眼,脸上满是汗水的长孙无忌,赶紧起身,对着皇帝拱手道:“是儿臣的不对,儿臣现在就去安排。”

  “嗯!”看着李承乾快步的离开立政殿,李世民这才看向长孙无忌,略微迟疑,问道:“无忌,你觉得朕退位如何?”

第405章 太子登基称帝

  “陛下!”长孙无忌立刻跪了下来,满脸不敢相信的看着皇帝:“陛下,何至于此?”

  怎么突然皇帝就要退位了。

  皇帝一句话,实实在在将长孙无忌给惊到了。

  李世民稍微抬头,看向张阿难,张阿难用力地将皇帝扶起,坐在床榻上。

  “朕想过,什么都不管,将所有的政事全部都交给太子和你们,但是不行。”皇帝摇摇头,说道:“孙真人前几日替朕诊差,发现朕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甚至还有恶化的迹象,长此以往,朕的命,怕是不超过三个月了。”

  “陛下!”长孙无忌真的惊到了。

  皇帝的命只剩下三个月,这怎么可能。

  三个月,三个月之后,他就要面对皇帝的逝去吗?

  长孙无忌看着皇帝,整个人震惊的直接张大了嘴,甚至眼眶中,都充满了泪水。

  “朕没有大事。”李世民有些好笑的看着长孙无忌,然后又看向侧畔道:“真人,你和赵国公说。”

  孙思邈从帷帐之后站了出来,对着长孙无忌拱手,认真的说道:“陛下的问题,在于他的心中时刻都有想法,即便是夜深之刻,也未曾放下,这是最麻烦的。”

  长孙无忌满脸茫然。

  孙思邈摇摇头,继续说道:“陛下的病症,在于情绪浓烈时,冲击到了脑部的经脉,致使经脉受损,这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调养的过程。

  只要陛下能够放下所有思绪,澄心静气,便能够一点点的康复,但是,陛下却总是放不下。”

  “陛下究竟放不下什么?”长孙无忌不解的看着皇帝,朝政已经全部交给太子了,他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

  李世民抬起头,看向孙思邈,说道:“真人,劳烦你出去一下。”

  “喏!”孙思邈拱手,然后转身退出立政殿。

  与此同时,殿内的所有人,全部都退了出去。

  包括张阿难。

  ……

  “朕不放心的,是太子。”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忌,说道:“那日的事情,你是知道的,朕昏迷之前,曾下旨拿下太子,但……”

  皇帝的旨意没有能够拿下太子。

  孙武开已经拔刀了,但是却被太子轻易化解。

  皇帝的旨意,已经拿不下太子了。

  但是皇帝的旨意下了。

  长孙无忌后来在调整宫中宿卫的时候,知道这件事情的。

  但事情已经发生了。

  “陛下,太子没有在意的。”长孙无忌看着李世民,说道:“东宫这一阵,没有其他丝毫异样的举动,关键是陛下还安好。”

  皇帝安好,太子安好,整件事情大家默契的当做没有发生就是了。

  “他不在意,朕在意啊!”李世民轻轻苦笑,说道:“朕其实也不是太在意,甚至孙真人不提,朕都差点忘了,但是朕还是在意的。”

  他的心底最深处,总是有一根弦在绷着。

  始终放不下。

  放不下就好不了,就只剩三个月。

  “那么陛下便去翠微宫休养?”长孙无忌看着皇帝,认真的说道:“臣调集大军护卫。”

  大军保护之下,皇帝应该能够安心了吧。

  “无忌。”李世民摇摇头,说道:“这不是人的意识能够控制的事情,这是人的本能。”

  他就算身处大军当中,也担心李承乾会率大军直接杀过来。

  哪怕他知道李承乾手中没有什么大军。

  他依旧担心万一。

  “陛下若是觉得太子在长安碍眼,那么就让他去洛阳,反正年底嵩山祭祀的事情也要准备。”长孙无忌换了个理由。

  “始皇帝的错误,朕不想犯。”皇帝语气坚定起来。

  “陛下,年底封禅,天下外使如今都在长安,陛下就这么退位,会引起天下动荡的。”长孙无忌心里越发的不安起来。

  “那就让他们先回去,到了十月份再通知他们,让他们再赶来就是。”李世民神色依旧坚定,他轻叹一声,看着长孙无忌道:“朕若是不这么做,便只有三个月的寿命,又有什么区别,还不如现在就将太子扶上去,朕能送他一马,同时朕也能安心养病。”

  “陛下,孙真人的话也未必就是对的。”长孙无忌依旧有些难以接受这突然之间天翻地覆的巨变,咬牙说道:“臣可以在天下间找寻名医。”

  “他岂不是朕的病要被天下人知了。”皇帝苦笑了起来。

  “陛下!”长孙无忌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甚至有些哭了出来。

  李世民轻叹一声,抬头看向整个立政殿,说道:“其实朕也没有太想太多,只是昨夜睡觉的时候,观音婢突然出现在朕的梦里,希望朕能好好的照顾三个儿子……无忌,朕不想看到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陛下!”长孙无忌沉沉低头。

  他知道,那夜的事情,始终横在皇帝心里,毕竟还有高祖皇帝的事情。

  “放心,朕也不会现在就下决定,一切要等到六月初一大朝的时候,朕若是想清楚了,朕就会颁布诏书,若是朕没想好,反悔了,朕就不颁布诏书,如此而已。”皇帝突然间笑笑,就像是刚才的那些是在开玩笑一样。

  “是!”长孙无忌无奈的低头。

  ……

  夜色笼罩在整个立政殿中,烛火轻燃。

  皇帝躺在床榻上,张阿难跪倒在一侧。

  “陛下,老奴仔细查了又查,东宫下面的人手,也没有任何异动,一切如常。”张阿难轻轻低头。

  “李安俨呢?”李世民抬头。

  “在家中歇息,每日也就是在写写画画,和太子没有联系。”稍微停顿,张阿难说道:“太子如今每日辰时初便在两仪殿了,知道,戌时正,甚至戌时初才返回东宫,根本少见外人。”

  “李德謇,郑仁泰,席君买,苏定方,王仁祐他们呢?”皇帝一连串甩出好几个名字。

  “诸将都无异动。”稍微停顿,张阿难说道:“陛下若是担心什么,可直接免了他们。”

  “朕不知道。”李世民看着上方,轻叹一声,说道:“不知道为什么,朕心中总有一种什么东西,在一点点失去的感觉,让朕心里很慌,这一慌,病情就好不了,三个月啊,朕不希望三个月就死。”

  “陛下!”

  “传旨太子。”李世民转头看向张阿难,说道:“调柴哲威任禁卫将军。”

  “喏!”张阿难沉沉叩首。

  ……

  两仪殿中,火烛轻燃。

  李承乾坐在丹陛之下,认真的处理着奏本。

  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天下三百州的刺史,所有该到皇帝手上的奏本,现在全部都在他的手上。

  每一日,不管有多少的奏本,李承乾都会确保他们被彻底的处理完毕,然后重新发还三省六部,这才起身向皇帝请安,最后才回东宫。

  确保,一本奏本,也不送到皇帝手上。

  不打扰他分毫。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在侧畔响起,张阿难从偏殿走入,然后走到李承乾身侧,认真拱手道:“殿下!”

  李承乾有些茫然的抬头,张阿难赶紧说道:“殿下,陛下有旨,调右屯卫将军柴哲威任禁卫将军。”

  “谁?”李承乾摇摇头,让神思回归。

  “右屯卫将军柴哲威。”张阿难仔细的盯着李承乾。

  “表兄,父皇想调他回来任禁卫将军?”李承乾似乎还有些没有反应过来,突然,他一拍额头,说道:“是了表兄在边地多年,也该调回来了,孤现在就让人拟旨。”

  说着,李承乾轻轻地看向了丹陛之上,御案上的金盒。

  然后看向张阿难,说道:“张监等会。”

  “不必,老奴就是来传旨的。”张阿难看了李承乾面前桌案上的十几本奏本,说道:“殿下也不必那么操劳。”

  “替父皇分忧,是孤的本分。”李承乾摇摇头。

  “好吧。”张阿难认真拱手,道:“奴才告退。”

  看着张阿难离开,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眼神无比的清明。

  等到处理完所有的政事,返回东宫时,一张密信已经出现在了李承乾的手中。

  陛下和赵国公密谈半个时辰,无人知悉内容。

  ……

  六月初一,卫国公府。

  夜色朦胧之中,“砰砰砰”的敲门声直接将整个卫国公府敲响。

首节 上一节 436/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