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94节
……
长安城东,春明门外。
上百名金吾卫站立城门两侧,手持长槊肃然站立。
同样穿着浅紫色官袍的杜荷和房遗爱,一个身形挺拔,一个面色肃穆,同时对着从马车中走出来的李治拱手道:“臣等参见晋王殿下。”
李治的目光平静的从杜荷和房遗爱的身上掠过,特意在房遗爱的头顶稍微停留了一下,然后才满脸笑容,亲切的抬手道:“两位驸马请起,怎么今日还劳烦二位姐夫今日前来接本王?”
杜荷认真的拱手道:“本来太子殿下也要来接殿下的,但这几日,朝中正在商议龟兹出兵之事,太子脱不开身,这才让臣等前来迎接殿下。”
“原来如此。”李治点点头,说道:“走吧,我们快些进宫吧,父皇还在宫里等着呢。”
“是!”杜荷和房遗爱齐齐拱手,然后转身翻身上马,在上百名金吾卫和两百名晋王府卫的护送下,一起朝城中而去。
过春明门,入长安大街,两侧的市井喧闹声顿时传入李治的耳中。
李治挑开车帘,看向外面,感慨的说道:“还是长安城的声音,让人更有家的感觉啊。”
杜荷和房遗爱跟在两侧,轻轻点头的同时,面色也不由得有些凝重。
李治的目光再度从两人身上掠过,这才缩头回了车内。
看向姬家福,李治轻轻地摇头,面色凝重。
太子和房相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如此不注意的地步了吗?
是,房遗爱是驸马,是太子的妹夫。
但他更是宰相的儿子。
太子便是再怎么和房玄龄关系亲近,这种事情也应该注意一些吧。
他们难道就不想想皇帝会怎么想?
杜荷是左卫将军,是个虚职,他一向和太子关系好,但是你房遗爱呢,你是少府少监啊!
管钱的。
你也不想想你老爹……
不对。
李治突然穿过车帘,看向另外一侧的房遗爱。
是不对。
如果是太子,真的和房玄龄有什么的话,那他就不应该这么明目张胆的让房遗爱来接他。
如果他们之间没有什么,那就更不需要这样来欲盖弥彰。
除非……除非让房遗爱来接自己的,不是太子,而是皇帝。
莫名的,李治浑身上下一阵战栗。
太子就算要派驸马来,也必须禀报皇帝同意。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是在告诉他,朝中群臣的人心都在太子这边,警告他不要轻举妄动,还是别的?
李治脑中一片混沌。
然而不管是什么,这都让李治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一直到来到了朱雀门下。
……
朱雀门上,李治看着头顶锋槊金甲的无数禁卫,他的呼吸不由得停顿了下来。
目光望向整个宫道尽头的太极殿。
想象着坐在御榻之上,目光威严的看着他的皇帝。
李治这个时候,终于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如今,他的多方布局,实际上都是针对太子在做的,只有一小部分,才是针对皇帝的。
然而,如果真的皇帝的那一部分无法进行的话,那么针对太子的那些也无法进行。
所以,在解决太子之前,他需要先解决他的父皇。
是的,这本来就是应该的。
但是,直到站在朱雀门前,李治才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他的父皇,其实远比他想的,要强大的多。
第371章 太子,不是皇帝,更不是天可汗
两仪殿中。
李治神色肃然的步入殿中,看了一眼坐在御榻上的皇帝,然后没有丝毫犹豫的直接跪倒在地:“儿臣,晋王治,叩见父皇,父皇万寿无疆。”
御榻之上,戴着黑色翼善冠,两鬓已经完全斑白的皇帝,看着叩首在地的李治,神色慈爱的点点头,抬手道:“平身吧。”
“谢父皇!”李治起身,看了站在丹陛下的李承乾一眼,最后才小心的对皇帝躬身道:“父皇身子,这半年来,可还安健?”
“朕身体还好。”李世民看着李治,笑着说道:“倒是你,这半年一来,个子见长,身体也健壮了许多。”
“儿臣毕竟长了半岁。”李治很诚恳的躬身。
“嗯!”皇帝点点头,说道:“知道自己长大了就好,今年你在荆州行事,相对要稳健许多,也算不差。”
稳健,不差,便是没有太多的进步。
皇帝没有责骂,但是在言谈之间,还是带出了一些不满。
李治今年治理荆州,没有去年那样进步大。
虽然有今年同样有大雨的原因,但是李治有相当长的时间不在荆州,也是原因之一。
当然,李治自认为手段巧妙,皇帝并不知道这件事。
“儿臣有错,是儿臣行事仓促了些。”李治赶紧拱手认错。
皇帝平静的摇摇头,说道:“错不在你,便是朕也想不到会连续两年大雨,几乎都成洪涝了,明年,也需要多注意啊!”
“是!”李治认真点头。
皇帝摆手,说道:“好了,暂时先这样吧,你正好回来,和朕,还有太子,一起用午膳吧。”
“喏!”
……
李治放下酒樽,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又看向皇帝说道:“儿臣听说龟兹又起纷争,朝中要派大军征讨?”
李世民点点头,看向李承乾说道:“太子,你来说!”
“是!”李承乾放下筷子,略微沉吟说道:“龟兹本是大唐属国,新王继位,但是却不贡大唐,不遣特使,不求册封,轻慢大国,征讨是必然的,不过之所以调用大军,还是有别的原因。”
“请皇兄赐教。”李治轻轻躬身。
李承乾抬起头,轻叹一声,说道:“龟兹紧邻安西都护府,高昌所在,往北又是西突厥位置。大唐在西域多年征战,高昌被灭,西突厥臣服,大唐兵锋如何,龟兹即便是新王,也应该知道畏惧。”
李治眉头一挑,呼吸不由得沉了下来。
“所以朝中分析,在这一次龟兹之乱的背后,有疏勒,于阗,西突厥,甚至是吐蕃的揣唆,甚至可能还有东突厥,回纥,以及高句丽的参与。”李承乾看向李治,神色郑重的说道:“所以,这一次朝中要动兵,动大兵,要一次的震慑所有异心。”
李治缓缓点头。
他明白了,这一次龟兹的乱事,是有人知道了皇帝的身体不好,来对大唐进行试探。
皇帝的身体不好,这一点朝中并没有多做隐瞒。
太子监国,一切也做的很好。
但是,太子终究是太子,不是皇帝,更不是天可汗。
他或许能够依靠皇帝之子的身份,来镇住朝中的人心动荡,但是对于四方夷藩,他们对于李承乾这个太子可没有多少敬畏。
他们敬畏的,是天可汗的刀锋。
不是大唐皇帝的刀锋。
更不是随便哪个皇帝的刀锋。
一旦皇帝病逝,太子即位,所需要面对的风波比现在还大。
“正好。”李承乾抬头看向李治,神色淡漠的说道:“明年便是大唐立国三十年,父皇要祭祀天地社稷和祖先宗庙,恰好就用龟兹国王的人头,来做祭品吧。”
李治眼皮突然不受控制的狂跳起来,他下意识的低下了头。
不知道为什么,他有一种感觉,太子这话也有对他说的意思。
怎么仅仅是半年不见,太子几乎是变了一个人似的,莫名的给他一种犹如面对皇帝一样的恐惧。
“好了!”皇帝的声音从上方传来,李治转眼已经收敛好了神色,转身看向皇帝。
李世民神色温和的看向李治:“稚奴,你如今已经回长安了,那么便多陪陪晋王妃,她如今已经七个月身孕了,好好照顾她……偶尔也让你的皇嫂们,还有皇姐皇妹们都去转转,不要冷清了。”
“是!”李治拱手,然后转身看向李承乾说道:“还未曾感谢皇兄皇嫂,这段时间府中多蒙照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