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93节

  战场老将和军将世家不好对付,是因为他们对危险很敏锐。

  但秦怀道这种年轻人就不一定了。

  “那好,便这样,卿写信。”李治看向屋外,直接喊道:“家福。”

  “殿下!”姬家福很快从屋外进入,这个时候,骆宾王已经在桌案上快速的写完了内容,最后才交给姬家福。

  姬家福接过,然后快速的转身离开。

  ……

  李治坐在长榻上,看向骆宾王说道:“皇兄身边的人手是一回事,但是长安城中的猛将依旧有不少,比如尉迟家和程家……一旦我们前面失手,皇兄跑回长安城,我们就需要以圣旨追杀,所以,本王现在唯一担心的,便是舅舅。”

  “殿下!”骆宾王想了想,说道:“既然有褚相在,那么为什么不干脆提前将赵国公引到翠微宫,先控制住赵国公,然后用他来影响长安城,如此,殿下便可以用圣旨和长安城内的力量来压迫太子……最差也能让一部人中立。”

  “不错。”李治笑了,点点头说道:“的确应该这样,不过想要将舅舅引出去也没有那么简单,若是有一个太子的人,说太子以前提前去了翠微宫……”

  “赵国公会立刻跟着去的。”骆宾王顿时反应了过来,对着李治拱手道:“臣立刻去做。”

  “小心些。”李治对着骆宾王点点头,然后起身将他送到了门口。

  骆宾王认真拱手,然后戴上兜帽,快速离开。

  片刻之后,姬家福已经回到了房内。

  李治轻叹一声,说道:“其实,本王有些对不住他,一旦他在明德门有所暴露,他很可能会死的。”

  姬家福轻轻躬身,面色默然。

  李治抬起头,神色平静的说道:“没办法便只能如此了,如今最后看到,就是骊山温泉宫……父皇他在今年年底,究竟什么时候会去骊山。”

第370章 在解决太子之前,他需要先解决他的父皇

  秋光明澈,渭水荡漾。

  黄篷马车缓缓的朝西面而去,官道的尽头,长安城宏伟的城墙已经隐隐浮现。

  “父皇一旦有事,舅舅可以控制,杨相即便不支持本王,他也会中立。”稍微停顿,李治看向马车内的姬家福,问道:“英国公什么时候回朝?”

  “秋末,辽东才收兵,他们将大同江北岸的一切能摧毁的都摧毁了。”姬家福想了想。说道:“现在这个时候,英国公还没有回到辽州,若是不出意外,英国公回长安会在年底了。”

  “不妥。”李治直接摇头,说道:“他不能在年前回来,想办法让人在河北动些手脚,让英国公不要那么快回来。”

  “是!”姬家福拱手应下,然后才抬头说道:“殿下,这样会不会反而惊动英国公,他毕竟也是战场杀伐的宿将。”

  “不用担心他。”李治轻笑一声,说道:“英国公最是聪明,他最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当年玄武门,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人说,李勣在玄武门的时候,支持了皇帝。

  也有人说,李勣在玄武门的时候,什么都没做,只是紧闭府门,然后等一切自然的尘埃落定。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对,也都不对。

  李勣在玄武门之前,实际上已经是皇帝麾下的将领,但是,他却并不属于秦王府。

  所以在玄武门的时候,李勣并不是秦王府的核心。

  但是,他知道玄武门之事,他那时也的确并没有参与到实际的玄武门厮杀当中,因为那个时候,他被皇帝派到了太原,防备突厥。

  玄武门事变,大唐内乱。

  这是突厥人最好的机会。

  皇帝猜的也没错,果然,玄武门事变后没多久,颉利就率兵杀到了长安城下。

  之后是渭水之盟。

  很多人以为,是皇帝凭借着个人魅力,强行逼退了颉利,但实际上根本不是如此。

  渭水之盟的时候,李勣实际上已经在云中取得突破,更大范围的包围圈在成型,颉利如果强行攻打城池深厚的长安城,那么他就也就不用走了。

  他得永远的留在长安城下。

  李勣没有参与玄武门,但他却是皇帝依赖的玄武门功臣。

  原因就在于此。

  人家是会选择的,而且选择的让你根本看不出问题在哪里。

  所以,只要让李勣知道,有人刻意的让他逗留在河北,那么即便是他悄然潜回到长安,只要李治掌握了局势,李勣也会重新悄悄的回到河北去。

  当然,前提是李勣不能在李治发动之前光明正大的回到长安,不然他就真的是阻碍了。

  ……

  “于志宁得死。”李治轻轻抬头,看向姬家福。

  “殿下!”姬家福惊讶的看着李治。

  李治摇摇头,道:“于相虽为人正直,但他和东宫绑定太深了,他在东宫任职前后快十五年了,太子是他一手教导出来的。

  尤其当年太子断腿之后,是他苦心劝谏,才有了如今的改观,他不会看着他被废的,太子有命,只要无错,他就会立刻执行。”

  “是!”姬家福轻轻躬身,于志宁向来在民间官声很好,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也只有送他去死了。

  李治抬头,思索着说道:“褚相是我们的人,剩下朝中最后一个宰相,就是房相了。”

  房玄龄,他终究还是站到了李治的对立面上。

  一如既往的。

  房玄龄选择过李泰,选择过李承乾,但始终都没有选择李治。

  “房相。”姬家福微微沉吟,随即他抬头看向李治说道:“殿下,房相不好对付啊!”

  “嗯!”李治点点头。

  房玄龄是宰相,而且是做了二十多年的宰相。

  去年的时候,皇帝因为一点小事,就让房玄龄回府闭门自省。

  虽然大家都知道皇帝和房玄龄是在做戏,但是最后还是由褚遂良上了一本劝谏奏本,皇帝才“认错”,最后亲自到房玄龄的府上,将房玄龄接到宫里,好好的招待了一番,事情才结束。

  李治现在真正在意的,就是褚遂良奏本上的内容。

  玄龄自义旗之始翼赞圣功,武德之季冒死决策,贞观之初选贤立政。

  人臣之勤,玄龄为最。

  “母后在的那些年,父皇试图让舅舅入尚书省,但母后一直阻止,尚书省便已经在房相的掌握之中,多年内根基已深。

  舅舅虽然做了司空,司徒,最受父皇信任,人事上亦多有建议之权,但是多在上层,其中下,户粮,刑律,匠工都在房相之手。”

  李治轻叹一声,说道:“便是父皇,也是对房相忌惮不已。”

  “是!”姬家福点头,说道:“长安城中,左右千牛卫,左右金吾卫,刑部,大理寺,雍州府,长安万年二县,虽然各方都有人手,关键位置也互有高下,但论及根基,还是房相最深啊!”

  十六卫将军中郎将,刑部尚书侍郎,大理寺卿少卿,雍州府长史司马,长安万年二县的县令县丞,这些各有后台。

  但是在更低一层的郎将校尉,郎中员外郎,寺丞寺正,六曹参军,县尉主簿。

  无疑,常年执掌尚书省的房玄龄,提拔的人是最多的。

  只不过他没有什么野心,也不胡乱作为,所以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

  但是,如果你真的要对付房玄龄,恐怕你刚刚靠近他家,就会被发现。

  李治不知道,便是当年李承乾算计房玄龄,也都从没有对她直接出手,而是将目标对准了卢承庆。

  李治要对付房玄龄,自然少不了要盯着他,琢磨他。

  以房玄龄的能力自然不是短时间能够对付的,可时间一长,被房玄龄察觉,只需要让百骑司出手,将李治的人抓住,李治就要有大麻烦。

  ……

  看到李治半天不说话,姬家福小心的说道:“殿下,不如从驸马身上着手,如何?”

  “房二?”李治想了想,轻轻摇头,说道:“房二的事情,父皇当年已经放过了,便是皇兄都没拿他做文章,现在若是从房二的身上着手,恐怕最不高兴的是父皇,他毕竟是高阳的驸马……咦,高阳?”

  “殿下,公主这两年和太子妃走的很近。”姬家福有些诧异的看向李治。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皇帝的身体日子衰弱,太子地位稳固,而太子妃,眼看着距离皇后之位越来越近,各家公主不主动靠拢才怪。

  而且太子妃行事,颇有文德皇后的风范,对诸公主,王妃,甚至各家子嗣都有所照顾,人心敬服。

  想要在这方面动手太难。

  李治摆摆手,说道:“本王说的不是太子妃,是高阳,你不了解她,甚至有些事情你都不知道,当年在洛阳的时候,她就和一些佛门僧侣往来频繁,很是有一些不清不楚。

  这两年不过是因为连续有了两个儿子,才好了些,但今年似乎又有了些风言风语。”

  “臣明白了。”姬家福赶紧点头,有些话不是他能听的。

  “去查吧,好好的查一查。”李治身体靠后,轻声说道:“本王有种感觉,高阳的事情会帮大忙的。”

  “是!”姬家福立刻躬身。

  “另外,小心一些。”李治抬起头,继续说道:“长安城中,各方势力太多,盯着本王的人也太多,现在我们行事关键,不能被他们发现……不对!”

  李治突然坐了起来,看向姬家福说道:“让人看着点府外,找个时间,将府外的人清理一遍……通报金吾卫,就说有人打算刺杀本王,先清理一遍再说,不然关键时刻会坏事的。”

  “是!”

  “另外,再弄一个替身,关键时刻有用。“

  “是!”

首节 上一节 393/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