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53节

  “喏!”姬家福立刻躬身,稍微一想,他就知道李治在做什么。

  李治是皇子,直接和后妃接触是犯忌讳的。

  但是,先通过武元爽,然后再回到郭孝慎,最后再到武才人的母亲,如此这般,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被被人抓住把柄。

  “还有!”李治想了想,继续说道:“褚相那里,先派人去洛阳,然后从洛阳来长安,用窦家的名义置办一间宅子,然后到东西市招募一些文人士子,尤其是来自关中的文人士子,然后让他们招募一些长安百姓作为家仆和护卫,最后小心的褚家摩擦。”

  “殿下!”姬家福一时间有些没有听明白。

  “不行!”李治摆摆手,说道:“先派人,将褚遂良背刺刘洎致使其自尽的消息先好好传一传……知道怎么做吧?”

  “先从城中偏远地方开始,然后让人用听说引用之类的言辞。”姬家福点点头,他叔父是兵部职方司员外郎,这些手段他不陌生。

  “去做吧,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褚相以为自己被整个关陇集团排挤,又失去了江南系的支持,其他人又对他敬而远之。”李治深吸一口气,看向姬家福说道:“最后派人去杭州,查一查褚相老家的事情。”

  “是!”姬家福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李治抬起头,轻声说道:“现在剩下的,就是明年的事情了,看看父皇会将本王调任哪里了。”

  “是!”

  李治轻轻笑笑,让武才人为他出谋划策,让褚遂良帮他盯住人心,他自己好好的做出一番成绩给皇帝看。

  如今,他才能够重新回到皇帝的心里。

  这样,在太子犯错的时候,他才有机会……

  至于太子犯错,看看将来武才人能不能给他出主意了。

  至于武才人,她虽然是后妃,但是她无子,一旦皇帝崩逝,她的下场绝对好不了。

  至于皇帝的身体,皇帝撑不了几年了。

  李治相信刘洎的话。

  ……

  大年三十。

  两仪殿,皇帝夜宴。

  诸王,诸公主,驸马,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杨师道等人都坐在大殿两侧。

  皇帝坐在御榻上,笑呵呵的看着坐在平陛之上的李承乾,李治,还有晉陽公主,新城公主。

  李治的身侧坐着晋王妃赵氏。

  李承乾的身侧坐着太子妃苏淑,还有李象,李厥,李隅和永康郡主。

  皇帝的身边坐着贤妃徐慧。

  徐慧的眼中是遮掩不住的欣喜,这么多年以来,她还是第一次陪同皇帝出现在新年夜宴上。

  李世民眼角余光轻轻的瞥了徐慧,然后再度看向李承乾,说道:“茶?”

  “是炒茶!”李承乾将五福茶盒递给张阿难,然后对着皇帝拱手道:“如今天下所用茶叶,多以蒸青为主,然后捣碎晒干成团,而炒茶,是以炒青为主,直接将茶叶炒干,而不制成团,饮用时,也不像之前的煮,而是用泡茶法。”

  “泡茶法!”李承乾点点头,然后看向侧畔道:“端上来!”

  “喏!”徐安从侧殿走入,然后手捧托盘,上面放着一直黑色茶壶,旁边放三只茶碗,和一碟茶叶。

  走上丹陛,徐安来到了李承乾的身侧,躬身站立。

  李承乾起身,拿起竹夹,加了三片茶叶放入茶碗中。

  依次如三。

  最后拿起茶壶,将里面滚烫的开水倒入三只茶碗之中。

  李承乾稍微退开,徐安上前两步,将托盘递给张阿难。

  张阿难接过之后,然后转身将托盘放在了皇帝面前的桌案上。

  李世民轻轻俯身,清凉的茶汤上,一股茶香已经萦萦而起,直入口鼻之上。

  皇帝立刻就感到一阵身体清新,下意识的说道:“好东西啊!”

第338章 孤只是找点事情让父皇去操心罢了

  看着皇帝将一杯茶饮尽,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

  他紧跟着拱手道:“父皇!此茶可以一饮,二饮,乃至于多饮,儿臣品味之后,做小诗一首: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李世民缓缓点头,一边示意张阿难将茶碗递给李承乾和李治各一杯,然后才抬头看向李承乾,说道:“这茶是不错,但是承乾你向来不做无用功,说说吧,你想做什么!”

  李承乾微微得意,然后拱手道:“父皇,儿臣给诸王王叔,王弟,还有诸位驸马公主都准备了一份……”

  “送上来吧。”皇帝看向殿外。

  紧跟着,数十名侍女已经端着茶壶,茶碗,还有茶叶进入殿中。

  最后,殿中每个人面前都摆放了一只茶碗,碗中满是清茶。

  细细品味过来,一瞬间,神色各异。

  有的对味道满足,有的则嫌弃寡淡,有的则是一脸无所谓的表情,不过很快所有人都点头笑着说道:“不错,不错。”

  李承乾略微有些无奈的笑笑。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喝茶的。

  尤其是泡茶。

  煮茶能够让里面添加许多的东西,丰富个人口味,甚至有药用和食用的价值。

  不着急,慢慢来。

  文人墨客,沙门羽士才是这种泡茶最重要的受众。

  李承乾转身对着皇帝拱手:“父皇,儿臣在想,如今大唐每年都有大量茶叶出卖到吐蕃,突厥和吐谷浑等地,但每年的茶叶都供不应求,若是提升大唐士大夫阶层的饮茶方式,不仅能让这种制茶之法升值,同时又能让更多的茶叶出卖外族……”

  “少府监负责此事。”李世民点点头,看着李承乾说道:“但你想过没有,此法不可太过推广,否则新茶茶价上不去,连累的旧茶叶价格暴跌。”

  “是!”李承乾拱手,说道:“儿臣想过。”

  说着,李承乾从袖子里面取出一本奏本,递给皇帝说道:“儿臣想,此事宫里来弄,然后赐予宗室王族和重臣,少量赐予僧道……这茶,儿臣虽然不敢保证所有人都奉为上品,但总会有一些人特别喜欢的,剩下的,就是慢慢铺开的事情了。”

  稍微停顿,李承乾认真拱手道:“而且,也不是所有茶都适合炒茶煮茶的,只有某些少数茶品可以如此……”

  “这样仅能保证茶价不跌。”皇帝点点头.

  “是!”李承乾拱手,然后继续说道:“另外,在茶叶丰年的时候,茶价低的时候,可以将一部分茶叶存起来;到了茶叶枯年,茶价高的时候,将储存起来的茶叶卖出去,保证有足够的收入。”

  “太子真的是打算做朕的户部尚书啊!”李世民看着李承乾小心的样子,笑着点点头,说道:“让少府监先试行吧。”

  少府监,负责征课山海池泽之税和收藏地方贡献,负责宫廷所有衣食起居、游猎玩好等事的供给。

  “是!”李承乾拱手,然后坐了回去,稍微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他不知道历史上茶叶的推广究竟经历了那些磨难,但这东西最后成了。

  而今日,他之所以将炒茶当做年礼送给皇帝,就是因为一旦他带起这股风潮,他就可以通过分配炒茶利益,来拉拢大量的人心。

  而首先拉拢的,是殿中的这些人。

  李治坐在李承乾的对面,脸色微微有些难看,他精心准备的年礼,还是被太子给比下去了。

  他不明白,太子为什么每年都能够拿出好东西来敬献皇帝,夺得皇帝的欢心。

  李治牙都快咬碎了。

  ……

  新夜清冷。

  转眼已经是贞观二十年子时三刻。

  徐慧扶着有些喝的晕晕乎乎的皇帝回到了甘露殿,她侧过身,平静的说道:“将醒酒汤放下,都下去吧。”

  “喏!”殿中的侍女和内侍仿佛都适应了皇帝和徐慧每一夜的独处时光。

  伺候皇帝喝完醒酒汤,看皇帝清醒了一些,徐慧这才帮助皇帝将衣服褪下,清洗背上的脓疮,最后才换上了新药和新的衣裳。

  徐慧所有的动作都很轻柔,也很熟练。

  “今夜太子献上了新茶制法,爱妃如何看?”皇帝依旧还是老习惯,躺在徐慧的怀里,随意的发问。

  徐慧稍微犹豫,低声说道:“新茶制法,今日听太子所言,似乎是能够给朝中带来相当的赋税,这应该是一件好事。”

  “什么朝中,是少府。”李世民微微摇头,说道:“太子如果不是私下行事的话,那么这件事情首先得益的人是朕。”

  “那么妾身恭喜陛下了。”徐慧浅浅笑着躬身。

  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这些年,东宫总是能够拿出不少对朕,对朝中有用的东西来,朕都有些离不开他了。”

  徐慧轻轻帮李世民按捏肩膀,然后低声说道:“臣看太子今日谨慎的模样,怕是此事,他也没有多少信心。”

首节 上一节 353/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