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77节
阎立本如今是工部侍郎,阎立德更是广州都督,水军统帅,阎家的势力很强。
虽然说因为太子保下了魏王妃及其子嗣,但他们终究最后都被废为了庶人。
若是想要改变他们的命运,光靠阎氏兄弟是不够的,还需要更上层的力量。
“慢慢来,总有那么一天的。”李治松了口气,放下了阎家的事情,他的脑海中顿时出现了武媚娘的身影。
李治在宫中见过武媚娘几次,但是双方并没有什么实质接触。
但是现在,武媚娘成了他王妃的表姨,这就有意思了。
李治轻轻的闭上眼睛,脑海中忍不住的衡量他和李承乾的力量对比。
片刻之后,他忍不住的轻轻摇头。
正常情况下,如果太子不犯错,那么储君之位就没有他的机会。
但以太子的谨慎,想要让他犯错谈何容易?
甚至很有可能,反而是你自己会踏入他的陷阱。
所以,即便是李治掌握了并州,想要更进一步也难如登天。
所以,必须另辟蹊径。
杨广,后宫。
当年杨广之所以能够成为太子,和隋文帝杨坚的后宫支持脱不了关系。
杨广是晋王,李治也是晋王。
虽然李治不屑于杨广,但是学习他的一些手段,只要对自己有利,那么就未尝不可。
“武才人。”李治轻轻笑笑,想起的那个姿容艳丽,眼神中却充满了野心的女人。
这样的女人,并不难利用。
“太原武氏!”李治神色收敛,太原武氏的背后没有那么简单。
有些事情,韦挺一句也没有对李治说,但是李治却早已经通过自己的手段查出了些什么。
有些手段,在最关键的时候用出来,才拥有最大的杀伤力。
李治轻轻闭眼:长安啊,他太想念长安了。
第268章 你对百骑司和千牛卫监视你怎么看
五月仲夏,蝉鸣阵阵。
长安,东宫。
李承乾一身黑色蟒袍,快步朝通训门而去,神色急促。
刚走到通训门下,他突然停步,想了想,转身朝长孙祥问道:“表兄,突厥那边情况如何了?”
“很安静,没有什么事情发生。”长孙祥稍微迟疑,问道:“殿下,如果不是什么地方弄错了,那就是突厥人隐藏着巨大的图谋,晋王在并州能应对得了吗?”
“孤已经再三去信让他谨慎了。”李承乾摇摇头,说道:“只要他不乱动,那么基本不会有事,至于有其他的,晋王长史韦挺,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窦孝慎,都能妥善处理,而且,父皇在那里应该也留了后手。”
稍微停顿,李承乾无奈的说道:“再说了,并州的事情,孤也不好插手。”
李承乾虽然是监国太子,但李治是并州牧。
便是李承乾也只能通过中书省对并州进行调整,他也是需要通过房玄龄和杨师道这一层的。
他的手脚太长,房玄龄和杨师道会反感的。
“最后,突厥的情况究竟如何,便是孤都不清楚。”李承乾看向长孙祥,说道:“突厥的异样,连表兄都看的出来,韦挺和窦孝慎,他们两个能看不出来,所以,只要稚奴不乱动,就不会有事……而且孤也想不通他会如何乱动,他在太原,难不成还能跑到代北去。”
长孙祥微微一愣,随即点头道:“殿下所言有理。”
“走吧,我们现在还是更关心一下薛延陀和西突厥的战事吧。”李承乾转过身,继续朝通训门下走过,同时说道:“孤又不是父皇,对军中的事务了解生疏,一个不慎,孤这里才是大麻烦。”
“是!”长孙祥的面色凝重起来。
……
武德殿中,房玄龄,杨师道,于志宁,尉迟敬德,郑仁泰,李安俨,左匡政,马周,崔仁师,崔敦礼等人,已经各自站立两侧。
李承乾大踏步的从殿外走入,众臣齐齐躬身。
李承乾在主榻坐定,直接开口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殿下!”兵部侍郎崔敦礼站了出来,拱手道:“灵州回报,薛延陀骑兵前锋已经出现在长城之外。”
“云中那边呢?”李承乾抬头,灵州,丰州,夏州,延州都是雍北长城内侧,再往东就是云中,突厥部落。
“云中还没有消息。”房玄龄站出拱手。
“那就好。”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然后问道:“安西方面呢?”
“薛延陀既然动了,西突厥只会比他们更快。”尉迟敬德站了出来,面色凝重的拱手。
李承乾点头道:“先从沙州调两千骑兵,前往安西支援,同时封禁商道,避免被战事波及。”
“喏!”尉迟敬德肃然拱手。
群臣之中的左匡政想要说些什么,但不等他开口,李承乾就说道:“剩下,长安的那五千骑兵应该北上了吧?”
“是!”中书令杨师道站出,拱手道:“以边州诸州的军力依托长城防守,斥候出长城,侦查薛延陀主力所在,然后五千骑兵突然杀出,击溃薛延陀主力,这便是此战方略。”
“可以!”李承乾直接点头,然后看向众人道:“那么谁领兵?”
五千骑兵出长安,这是长安目前能够拿出来的唯一机动兵力,所以用人必须谨慎。
“臣请命!”郑仁泰站出拱手,神色认真。
李安俨,左匡政,薛万备等人也都站出请命。
李承乾看向尉迟敬德,问道:“鄂国公觉得以谁领兵最好?”
尉迟敬德看向众人,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郑仁泰和左匡政身上,略微迟疑,尉迟敬德说道:“宿松县公做过胜州都督,对草原情况很了解,臣建议由宿松县公领兵前往。”
李承乾眉头一挑,随即心中感到有些好笑。
郑仁泰是他的岳父,他领五千精锐骑兵出击,就等于是李承乾在领兵出击,让太子实掌五千骑兵,皇帝都不敢这么干。
尉迟敬德如今年长,也是有些老奸巨猾,得罪人的事情,都让李承乾来做。
李承乾看了房玄龄一眼,房玄龄笑笑不说话,杨师道也是一样。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说道:“戴国公,你跟孤来。”
李承乾起身,朝着内室而去,左匡政有些犹豫,但还是跟着李承乾一起到了内殿中。
内殿房门突然关闭,左匡政虽然有些诧异,但还是走入到内殿深处,对着李承乾拱手道:“殿下!”
李承乾从左匡政进殿的一瞬间,就开始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尤其是房门突然关闭的一瞬间,他的神情虽然有些诧异,但仅仅是一瞬间的疑惑,其他的便什么都没有了。
没有任何超出意外的紧张。
李承乾心中轻叹一声,他终于可以肯定,暗中和侯君集勾连的那个人不是他。
……
“殿下!”左匡政站在内殿桌案之前,对着李承乾认真拱手。
对于领兵出征的机会,他心中是很渴望的。
尤其是这一次皇帝东征高句丽,名单上没有他,让他心中很有些不是滋味。
如今薛延陀来犯,他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虽然郑仁泰和太子的关系特殊,但左匡政心中明白,如果李承乾真的强行让郑仁泰领兵出征,房玄龄和杨师道都会反对。
所以,这一次的机会,必然是他的。
看着神色谨慎,但内心充满期盼的左匡政,李承乾开口道:“戴国公,此番行军,对军中诸将观测敌军变化,把握时机,临机决断的能力要求极高,孤现在问你,你能做的到吗?”
“能!”左匡政用力的拱手。
李承乾抬头,淡淡的问道:“那么对于这段时间,百骑司和千牛卫,数次对你家中进行监视和调查的事情,你怎么看?”
“什么?”左匡政懵了。
“你是左金吾卫将军,百骑司和千牛卫对你家中进行监视和调查的事情你不知道?”李承乾淡淡的看着左匡政。
左右金吾卫,统管京畿道所有一切巡查警戒之事。
监视和调查一个左金吾卫将军,原本应该是很难的,但是,别说是百骑司,就是李承乾派人调查,左匡政都没有发现。
左匡政终于反应了过来,虽然有依旧有些震惊,但还是带着不解和委屈的问道:“殿下,是臣有什么地方做错了吗?”
李承乾看着左匡政,轻叹一声,说道:“在千牛卫查抄侯君集书房之前,有人从侯君集的书房当中拿走了一封密信……”
“殿下,不是臣啊!”左匡政赶紧拱手,说道:“殿下,臣当时在收拾侯君集麾下调遣的士卒,根本没有……”
李承乾直接打断左匡政,问道:“孤问你,事发之后,孤是不是立刻下令封了侯君集的府邸?”
“是!”
“是谁封的?”
“右金吾卫!”
看着没有丝毫迟疑直接回答的左匡政,李承乾淡淡的问道:“那么那个时候,右金吾卫是归谁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