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75节
又稍顷,不知到底多少的甲士从城外鱼贯而入。
张郃之子见此情状已是心如死灰摇摇欲坠,哪里还不明白,竟是他终于断定必是郭使君援军而用人不疑的羌人作乱?
西段城墙,随着城西李都尉的授首,被里应外合又被火攻夜袭的街亭城守军由于过分恐慌根本来不及穿甲持刃,几乎望风而降。
只有少数人打开南北城门逃出城外,却又被城外汉骑羌骑追上擒杀。
清晨。
那李都尉的首级被羌王丢到被捆缚在地的张郃之子跟前。
汉军开始换防。
俘虏押解下山。
三月十六。
一名天使突然出现在陈仓。
刘禅见到这魏兴顿时愕然。
这家伙竟然真的没死?
居然还从渭水下了陇山?!
“陛下,魏使君与王平校尉在西县前后合围,大破魏寇万余!
“获甲首三千,玄铠五千领,进围天水冀县!”
啊?
刘禅再次为之一愣。
不是,怎么街亭还没有消息传回,魏延与王平就斩了甲首三千?!
三江上架感言
三江+上架感言
接到通知,今日上架。
俺作为网文写手来说是半新手。
23年9月开过一本三国,赚了60元,提不出来。
24年7月在其他平台开了一本年代文,然后因为写的主角是jc,不知道啥能写啥不能写,在8万字第一次验证期来量的第二天就被封。
封封改改写到九月,二十万字被封了好多次,封来改去,流量推荐全封没了,太浪费精力,最后一次被封之后就没再申诉了。
赚了一千块。
两个月赚一千块…emmm,俺那媳妇笑俺,说不如去外面沪上某姨应聘摇奶茶,两个月还有七八千。
后面痛定思痛,就决定跑到本站开一本三国文试试水,看看能不能在本职工作之余赚点零钱。
俺本来看的是那本万订的《我马谡不想作死》,想模仿一本《我刘封不想作死》,让刘封杀杀杀。
选题材时间比本站老作者『神纹本神』那本《我刘封不想作死》开书的时间还早,大概是九月。
作者完全不认识俺却给俺在他的文里推书,又给俺提不少意见,人品没得说,作品也很不错,推荐喜欢看季汉文的可以去看看。
再推荐下俺的美女编辑折羽,很爱护小白,据组里大佬们说,折羽来了五组之后资源开始变好,历史文作者也可以投她!
说回为何不开《我刘封不想作死》,因为看的书太少,以为那本是第一本不作死然后狂作死题材的书,很有新意,爽点也很明确……
后面发现原来有很多很多类似的题材,同站仍在更新的三国文也有好几本。
于是怕读者已经审美疲劳,就没有选这个题材,而且觉得刘封身份不好处理,写的时候害怕会束手束脚。
最后俺思来想去,看来看去,都说历史文读者就想看弥补遗憾,而季汉文的遗憾又大多是“悠悠苍天,何薄于我”,所以最后决定开本刘禅当皇帝,带丞相匡扶汉室,还于旧都。
当皇帝的文对新手来说不好写。
因为三国文的读者大多爱看的是群雄争霸,是英雄,是谋臣猛将。
——我要看血流成河!
所以在三国当皇帝有个坏处。
如果这个皇帝不能御驾亲征,那么争霸的前线就与皇帝无关,主角不参与争霸,不热血,只是在后方处理内政,那对于大部分想看争霸的读者来说就没什么看头,调动不起情绪。
所以必须想办法让刘禅御驾亲征。
至于处理内政,俺觉得处理内政在以争霸为主线和爽点的三国文里,只能当作点缀。
这是目前的我,对几本原来一直在争霸的三国文忽然中断争霸连续写了几万字内政改革之后成绩暴跌,得出的一点看法。
而且三国是不好改革的,一是资源有限不足以改革,二是外部压力不允许改革。
世家豪强实力太强,皇权又相对太弱,知识传播又实在太慢,皇权不得不依靠世家豪强治理天下,所以前期几乎不可能大刀阔斧地改革,要积数十年之功才能完成,前期就只能是小打小闹,不然就会失真。
司马懿收了上庸三郡之后,曹叡想要清查三郡户口,被司马懿劝止,说丞相就是对三郡太过严苛,才导致三郡叛汉归魏。
【徙孟达余众七千余家于幽州。蜀将姚静、郑他等帅其属七千余人来降。】
【时边郡新附,多无户名,魏朝欲加隐实,属帝朝于京师,天子访之于帝。】
【帝对曰:贼以密网束下,故下弃之。宜弘以大纲,则自然安乐。】
曹叡做不到清查三郡户口,司马懿则一边对三郡施恩,一边钳制曹叡压制世家豪强的举措。
但是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如果不是司马懿糊弄,那么说明丞相治蜀秉承了魏武、昭烈抑制豪强的一惯路径,对于世家豪强是颇为严苛的。
但还是要说,严苛不等于苛政。
乱世必用重法,曹魏后期对世家豪强持宽容争取态度的后果,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说完当皇帝的坏处,也说说俺认为的主角当皇帝的好处。
主角如果是皇帝,那么读者就会稍微有耐心把视角暂时脱离主角,去看谋臣猛将们发光发彩。
主角的属下就可以有高光,反派也可以有高光,就可以让整本书多些血肉。
因为只要谋臣猛将牛逼,忠心,就是主角牛逼,只要对手牛逼,就会衬托得主角更牛逼,这些牛逼的人做的牛逼事,都是主角的收获。
俺之前看某卢风的谋臣猛将文,高光全是主角的,别人不能抢,别人一抢,就说明主角不够牛,所以整篇文看下来,全是主角一个人在装,其他人就会显得黯淡无光,全部成为主角的陪衬,看几十万字就乏味了。
这种情况,当然不是谋臣猛将辅佐文的错。
这是大部分像俺这种笔力远远不够的写手的错。
所以笔力不够的俺就想试试能不能换条路径,写个皇帝当主角,配角捡点高光,看看能不能写出本到百万字还能留有些看头的书。
新手笔力不行,而且没有粉丝基础,想写出历史厚重感,事实上要细水长流,高潮与轻快会破坏文章结构与时代的代入感。
但是作为新人写手,前期很难做到慢热与流量兼顾,一旦慢热就很可能根本活不下来,就只能舍弃很多人物刻画与时代细节刻画。
所以我这本书前期留存不错,一路pk杀上了三江和强推,虽然收藏一直是同期最低。
但也所谓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没有这些细节刻画,就注定了文章的上限有限,所以俺的目标是百万字三千订就够了,赚点小钱。
按现在的收藏与读者反馈来看,要是能保持质量不写毒点坚持百万,有一丢丢丢丢希望。
全靠读者抬爱,把俺抬上三江。
谢谢!
跪谢!
接下来开始反省。
现在回头看前面的文,出现了挺多问题,尤其是《束麻》那章。
一开始想刻画丞相法令严明,就去化用岳飞【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的典故。
为了化用典故,就不得不编一个故事,就想到了让几个当地羌老来谢丞相,后面反转,引出这个道谢,是因为诸葛乔属下偷拿了百姓一束麻束柴,后杨仪让诸葛乔不要告诉丞相,直接带麻与粟去跟百姓谢罪,再让丞相惩罚诸葛乔、杨仪。
又为了欲扬先抑写一段低情绪,就以《血战湘西》时部队离开根据地时长街相送的一幕为画面,开始思考刻画剧情,最后因为用力过猛导致阅读观感很差。
动笔到一半的时候俺就察觉到会存在用力过猛的问题,因为俺本人往往就是这类读者。
但是当时有码字压力,又以为每天更4000字就有全勤,不得不硬着头皮发出,一开始没有读者反馈,问题也就慢慢被忽略。
后面反馈读者多了,发现那一两千字删除了不影响主线,所以直接就删了。
前几章也有问题。
俺一开始想写完
又因为看某卢风看得多,震惊流的思想挥之不去,就想让董允、蒋琬震惊于主角的转变,导致心理描述过多显得冗赘,出现了故事画面不流动的毛病。
写得俺既挠头皮又出问题,后面试试看怎么修一下。
更新问题。
有铁铁说俺公众章节更新少,事实上作为新书公众章节,平台推流机制有个日更4000的要求,好让自己签约30天内字数不超过20万,能留在新书榜上吸大量。
俺35天更了17.5万字,有时候两章有时候二章合一章,但日更平均达到了五千字的。
可俺踩了坑,不知道原来好多老作者都是三四万字才签约,导致十五万字的时候就掉出新书榜,从历史文新书第四争榜三失败,损失了好大好大流量,痛心疾首。
而且也不知道,原来要在1号上架才有全勤,所以2月全勤也无了。
最后…
上一篇:大明1566:摄政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