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王业不偏安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50节

  刘禅一愣。

  这不是早就知道的吗?

  而后又终于反应过来,在座众人除了他以外,确实没有人能知道确切的消息。

  向来好脾气的赵云怫然作色,一拍几案:

  “哼!

  “那马谡果如先帝所言,言过其实,不堪大用!

  “又果如陛下所料,好大喜功,不听丞相号令节度,使张郃五万大军安然上了陇右!

  “丞相本已快攻下上邽,全据陇南,结果却不得不撤军退走,北伐大计几乎功亏一篑!”

  赵云话语落罢,帐中众将情绪不一,有的与赵云一般忿然,有的则与董允一般黯然。

  董允似乎察觉到帐中氛围不对,赶忙对着刘禅一拱手,振奋声色:

  “若非陛下料之于先,以圣明之断,定破敌之策,则我大汉北伐大业必尽丧马谡之手!”

  帐中诸人闻言,纷纷将目光向中间那位正襟危坐的大汉天子望去。

  “陛下之前不是说,这是丞相定下的破敌之策吗?”冯虎从董允的话中分析出了些不对劲的东西,此刻一阵恍惚。

  其他众将听了冯虎的话也是终于反应过来,无不为之愕然。

  “是我让陛下这么说的!”老将军一脸肃容,主动替刘禅背锅,事实上并没有这么一回事。

  众将惊愕。

  就连董允也脸带讶色,不知是装的还是什么。

  “如此说来,陛下之所以来此御驾亲征,根本不是丞相所教,更不是陛下说的什么取功揽威?

  “而是陛下收到马谡负责守街亭的消息后,察觉到其人要坏丞相北伐大计,所以来此挽狂澜于既倒?!”傅佥瞠目结舌。

  “那…昨日的击敌半渡,今日的第二道大坝…”宗预对这位陛下突然间变得很勇本来就难以置信,要是这计策也是陛下所设,那也太离谱了?

  须知道,这两日的两场大水,全军几乎没有任何人知道。

  宗预一直到洪水来袭的时候才明白过来,原来大汉还没有败。

  大帐有些喧哗起来。

  “陛下圣明!”赵云声色认真,对着刘禅就是一拱手。

  “陛下圣明!”帐中众人面面相觑,片刻后无不振奋跟上。

  也不管是天子自己想的计策,还是天子与赵老将军一起私下谋划,总之大汉赢了!

  所谓语以密成,事以泄败,若是天子与赵老将军真的把他们的计划宣之于众,曹军还可能中计吗?

  必然不能!

  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不然恐怕还会再多几个来义。

  刘禅脑子已然发懵。

  这是董允跟赵云故意在众将面前演双簧?

  还是说,董允、蒋琬给赵云写的那封信里,根本就没有说什么先帝托梦的事,把这些都说成了自己这位天子的圣明之断?

  然后,赵云就信了?!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已经脑袋发蒙,同时身心俱疲到了极点的刘禅强撑着精神,努力让自己显得泰然自若。

  “朕出发之前已经传信给丞相,让丞相在祁山保全退路与魏逆相拒一二,静候箕谷消息。

  “可是消息从箕谷传到丞相那里至少要六到八日。

  “这些日子,咱们该做什么?

  “又该让丞相如何配合我们?

  “说实话,经此一役,朕脑袋昏昏沉沉,委实不知道接下来当如何处置才好。

  “诸卿以为呢?”

  这就是让帐中诸将畅所欲言了。

  斜谷之胜,刘禅自觉自己起到的作用实在有限。

  无非是一个提出水攻建议,一个提前从汉中发派近万役夫进入箕谷。

  至于后面完善计划,处理计划细节,甚至改变部分安排,都是赵云邓芝一起协商的。

  纯靠自己的臆想与纸上谈兵确实不可取,还是得群策群力。

  “陛下,臣以为当速速兵出斜谷,之后直接从关中入陇山!”身上缠了好几处绷带的冯虎毫不迟疑,第一个发声。

  “曹真大败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到陇右张郃处。

  “张郃五万大军千里奔袭,粮草必然不足,须得从长安转运!

  “而彼辈不知我军虚实,见我大军突然从他背后入陇,一定会以为伪帝曹叡或已弃长安而走!

  “如此,彼念其粮道被断,必然惊恐万状,军心大乱!

  “丞相大军仍三四万,加上咱们两万余人马出于其后,携胜势击之,必能一举而据有陇右!”

第40章 众将骇然 天子失色

  冯虎直接入陇与丞相共围张郃的主张一出,整座大帐寂然无声。

  这又是一个魏延。

  丞相北伐前,全军在南郑军议。

  魏延主张自领五千精锐直接从子午谷出长安。

  说自己不过十日便至。

  又说夏侯楙以主婿之身担西面之任,年少无能,怯而无谋,被奇袭后必乘船逃走。

  还说长安横门邸阁(粮仓)的粮食只够困守城中的军民十日之用。

  而雒阳大兵来需要二十日,丞相大军从斜谷出,必能比伪魏援军更快到达。

  到时候,丞相直接把雒阳援军堵在黄河以东,则长安以西可定。

  怎么说呢?

  如果魏延真能十日出子午谷,夏侯楙真的弃长安而逃,长安城中的粮食真的只够十日之用,丞相真能将曹魏大军拦在黄河以东,那么或许真能一举而定关西。

  但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

  任意一环不能成功,那么筹谋了五年的北伐就会功亏一篑,最终的结果是一无所获。

  而这一次北伐,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打的就是曹魏完全不认为大汉还有一战之力。

  若是一无所获,那么曹魏举全国之力加强关西的守备力量,再想北伐就太难太难了。

  “山举之议确有成功的可能。”

  赵云先部分肯定了冯虎的提议,其后又话锋一转。

  “可假若伪帝曹叡直接快马疾奔陇右,命贼将张郃强征陇右汉羌之粮,固守险要,与我大军相持呢?

  “我两万大军上陇,后续粮草不继,要从斜水渭水转运。

  “而伪魏在郿坞与长安尚有数万人马,若举大军而来断我粮道,当如何是好?”

  听到此处,帐中众将皆以为然,连连点头。

  就是冯虎此刻也神色凝重,最后缓缓点头,认同赵云的说法。

  这确实是犯险之举。

  主座上,刘禅也是点头赞同。

  他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也和冯虎一个想法,想着若能败曹真,之后就可以上陇山和丞相一块儿包张郃一顿饺子。

  但在斜谷大营呆了几日,见过人吃马嚼需要消耗的天量粮草,见过粮草转运的艰难,这个念头直接就被他打消了。

  风险实在太大。

  此次斜谷大胜已是军事冒险,侥幸得胜,又怎么能再期望靠军事冒险连连取胜呢?

  虽然这种军事冒险一旦成功,将来在史书上必是一段千古佳话,就像千古无二的李世民。

  可若失败呢?

  冯虎身边的傅佥此时突然站起身来:

  “陛下,赵帅,臣以为或许可以不上陇山!”

  刘禅看了过去。

  傅佥继续道:“山举方才说的不错,张郃五万大军,千里奔袭,粮草必然不继。

  “而伪魏欲往陇右运粮,粮船必须从渭水入泾水,再入拢氐道。

  “所以,臣以为咱们应于斜水入渭水的河口安营扎寨,阻断渭水。

首节 上一节 50/1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1566:摄政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