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40节
曹真再次一皱眉,其后很快想象出了战场的画面。
“如此,便是那骑督与率先登陆那批虎豹骑无能!
“哪个废物负责统领虎豹骑?”
于骑督而言,居然没有先派一两船人马率渡河,查探有无埋伏。
于第一批渡河登陆的虎豹骑而言,居然没有看出敌骑意图,放任敌骑抢占有利位置射杀船夫。
都是废物!
而另一边,闻听此言脸色瞬间大变的文钦赶忙两步走到大将军身边,附耳对其说了些什么,引得这位大将军顿时大骇,猛然扭头看向郿坞方向。
沉默不语了半晌,这位大将军终于叹了一气:“那位将军可有什么安排?”
一直站在曹真身边的杜袭神色骤变。
他本就在想,这文钦到底讲了什么才引得大将军变色,此刻听到大将军口中的那位将军,他如何还反应不过来?
所谓的“那位将军”,怕不是陛下吧?!
岸的那边有一个伪汉天子,难道岸的这边今日也要有一个大魏天子?
汉主与魏主的上一次相对,是十年前那场争汉中的阳平之战了。
如今两边的天子又再次临阵来争关中?
文钦摇头:“那位将军没有安排,全听大将军处置。”
曹真听到这,总算稍稍安下心来。
这位陛下在某些方面,真有太祖武皇帝之风。
或者说,大魏这几位皇帝都很任性,都很喜欢冒险。
太祖皇帝就不说了,不知多少次差点死在战场上。
就是以文才著称的文皇帝,当年也曾冒险亲征孙吴。
结果呢,被吴将高寿率五百敢死抄路夜袭。
文帝惊逃,天子羽盖副车为贼所获。
却没想到连文帝之子也继承了大魏天子的冒险精神。
离开雒阳来长安便已是凶险万分,现在居然直接奔来前线,实在教曹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好在蜀寇已经被赶到斜水对岸,不然他怕是不能安心作战的。
此刻的他,总算能够体会到赵云是何感受了。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若天子执意亲临战阵,夺旗指麾,他还能如何呢?
无可奈何。
天子政由己出可是出了名的。
若天子反对继续追击,他还能不能顺利“擒龙”就未可知了。
…
…
斜水西岸。
金吾纛旓猎猎作响。
一身披挂的汉家天子扶剑而立,在对着斜水东岸看了许久后,肃声对着身边的赵广吩咐:
“辟疆,你派人去把麋布武他们叫回来,准备回斜谷了。”
刘禅确实没想到曹真如此谨慎,居然一开始就没有追过斜水。
看来应是已经看出了自己欲半渡而击的意图。
而五丈塬上的汉骑虽然得了虎豹骑旗帜,但想来应是有什么特殊旗语,导致曹真看出了五丈塬上骑兵并非虎豹骑,才继续按兵不动。
否则的话,曹真就是冒着被半渡而击的风险都会率对岸的步卒渡河过来“擒龙”。
有一两千虎豹骑冲阵驱逐,人数上仍旧占据大优势的曹军根本不怕什么半渡而击。
至于刚刚从郿坞方向奔赴斜水东岸的几员骑兵,也让刘禅明白过来,应当是被拦截在渭水北岸的虎豹骑来给曹真报信了。
至此,所谓效韩信斩龙且,截水断流,击敌半渡之策,宣告破产。
但这位汉家天子对此却没有太多失望。
五丈塬上的汉骑若能把曹真骗过来半渡而击自然最好,不能,也不影响大局。
赵辟疆领命离去。
“陛下…接下来是等曹贼部分渡河后掘坝,且战且退而走,还是直接掘坝放水,从容撤回斜谷?”
冯虎虚弱的声音从安置在金吾纛旓下的担架传来。
他虽然仍不知道天子与赵老将军的全盘计划究竟是什么,但此刻见天子原定的计策宣告失败却仍毫无愠恼之色,便明白必然还有后续计划。
而这后续计划,事实上,他多少已经有些猜测了。
倘果真如他猜测的那般,不是没有一举大败曹军的可能。
他在箕谷斜谷屯戍五年,对彼处地貌如何,水情如何,再清楚不过。
以有备击无备,只要曹军敢追,则断无不败之理。
他如今唯一的犹疑,是曹军会不会追进斜谷。
刘禅不清楚冯虎想什么,但此刻心中犹疑却与冯虎出奇一致。
曹军会不会追?
他觉得会。
历史上,面对没有吃败仗的赵云曹真都率兵追击。
其意图是什么?
十有八九是想汇合陇右大胜的张郃,两路合击,直接携胜势与连连败军的汉军争一争汉中。
若真能趁此时机夺下汉中,那么曹真这一代便真有机会灭蜀。
若无汉中,则无巴蜀。
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一旦失了汉中,大汉出兵的门户被堵死,就彻底失去了北伐的希望,届时,舆论将直接在两川四境引爆。
士无战心,人有降意,是必然之事。
曹真肯定明白这点。
只不过历史上的赵云破坏了斜谷栈道,使得曹真无法继续追击,才没有引发一场汉中争夺战。
再结合历史线上,几年后的曹真不顾群臣的反对,竟也提出了子午谷奇谋,从子午谷进兵,结果遭大霖雨被困谷中一月,最终无功而返后怏怏病死的事实。
刘禅据此判断,曹真是真想在他这一代为曹叡灭蜀的。
再加上自己这位在曹真眼里已经是『纸上谈兵』的伪帝在此,他不信曹真不来。
真若不来?
那便输呗。
坦然接受失败就是了。
以小国敌大国,除了赌,除了冒险,没有任何办法。
不然人大国凭什么输给你?
“等曹真虎豹骑一出现,咱们便直接掘坝而走。”
刘禅走到担架边蹲下,用力握住冯虎满是创伤血迹的手。
这位虎将,此刻应该已经看出赵老将军与自己的谋划了吧?
铁铁们,求推荐票!!!
第32章 我忠心否?
申正。
五丈塬。
天色开始变得昏沉。
一骑自南塬缓坡往上慢爬,待上得塬中平地后,开始向汉骑汇聚的正北方向疾奔而去。
五丈塬长十里,高百余米,至于骑兵汇聚处,更距刘禅如今所处之地仍十几里。
所以在塬底的刘禅并不能望见塬上情状,而上塬通知消息的赵广也很快消失在刘禅视线里。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
五丈塬的边缘,终于开始出现几匹战马的轮廓,它们缓缓地行着,并未奔驰。
又是稍顷。
上一篇:大明1566:摄政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