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108节
“不如让蹶张士多留些弩矢,保留将士的体力,多多驱使役夫辅卒前来填壕。”
难怪填壕如此之快,把宝贵的弩矢与将士的体力全用在填壕这种没技术含量的地方,岂能不快?
他们东围则多驱使役夫辅卒上前填壕,尽可能保留战卒力量。
而蜀寇显然也不打算将宝贵的箭矢与气力浪费在民夫辅卒身上,多以枪矛刺伤之。
夏侯儒皱眉道:
“仲恭,关中民力大乏,我设角弩于此攒射,即可令蜀寇蜷伏鹿角之后。大魏将士从容填壕,黔首亦能免死,将来犹能为我大魏驱车运粟,以资军实,岂非两全之法?”
毌丘俭一时无语,半晌后点点头表示认同,随即离开此地往营寨东围走去。
右将军给他们的任务并非强攻此寨,而是尽可能拖住营寨中的汉军,不让他们退回渭水南岸。
一旦牛金成功火烧浮桥,汉军若是惊恐之下夺桥而逃,士气大丧,则直接挥师强攻,一举夺下此寨,以防夜长梦多。
若是仍据寨固守,那么便等他们断粮而溃。
回到营寨东围,毌丘俭唤来自己的亲卫,吩咐道:
“你去告诉牛金将军,北围壕沟将要填平,假若蜀寇见浮桥火起而不退,则极可能从夏侯儒负责的北围冲出来,寻求突破口。
“请牛金将军预备几千精锐,若蜀寇当真从北围突破,我们便可趁机从彼处杀进蜀寇营寨。”
那亲卫闻言当即对着毌丘俭重复一遍,毌丘俭见没有什么疏漏,便命其人速速报信。
夏侯儒将士填壕疲惫,破绽太过明显,如果猜得不错,蜀寇根本就是在等待壕沟被填平后,出其不意寻机杀出。
想到此处,毌丘俭一时有些庆幸昨夜那千余蜀骑未来袭营。
否则的话,夏侯儒这几千伏兵到底能不能起到伏击作用真不好说。
“中郎将,好像有船来了!”
中洲望楼。
一直凝神注目于渭水上游的宗预听见亲兵提醒,顿时挤眉弄眼努力往上游看去。
片刻后,果然发现四五里外的水面上,有一大片黑影以极快的速度顺流破雾而来!
仿佛在水面上奔驰一般!不过短短二三十呼吸工夫,那一团模糊的黑影就已从几不可察,变成了肉眼可辨的一船甲士!
非止一船,而是七八船!
更非小船,从望楼居高临下望去,几乎近百甲士挤成一团,在船上列阵以待!
“擂鼓!”
“弩手预备!”
“钩拒、拍竿手预备!”
宗预连连下令,神色惊疑不定。
没看到船的形状,木筏?
可怎么可能有木筏能载近百人?
不是人?
草人?!
在中洲与浮桥上等得已有些疲惫的将士们顿时打起十二分精神,然而有些人神色则变得恐慌不安。
小部分将士一直不认为会有魏寇能浮水而来,一是魏寇不擅舟船,二则是渭水上游没有舟船。
可如今事实摆在眼前,魏寇非但有船,更有大船!
满载甲士的大船!
若是让这几百甲士拼命冲上中洲,割断浮桥缆绳,那浮桥就断了!
哪里还需什么火攻之策?
就在将士惊骇之时,右中郎将宗预再次下达了一个令守桥将士脑子有些发懵的军令:“放火烧船!”
浮桥上游,四十余艘铁索相连的舟船上,操舵的将士皆是敢死,也知晓情况,闻听命令没有二话,直接将手上火把往船上烧去。
不多时,不过百余步的狭窄水道上,四十余艘载着敢死与半船牛马粪便、苇条、艾蒿、硫黄等各种可燃物的舟船,全部被点燃。
熊熊大火瞬间燃起。
显然除了这些燃料外,还浇上了助燃的膏油。
“右中郎将!为何要烧船?!”这不是自己烧自己吗?!”
浮桥上游某艘小舸上,一名举着丈长钩拒的精锐甲士第一个发问,他负责破坏敌船。
有将士似乎反应了过来:“如今是东风!咱们的火船跟浮桥有一段距离,烧不到桥!”
“既然这样,直接把船拦在上游,不让他们的船下来不就行了吗?为何要烧自己的船?!”
“若是船烧没了,魏寇却还有船,不就可以直接顺流冲下来了吗,到时咱们还拿什么挡?!”
宗预当即下令噤声,全力备战。
塬上,亭下。
对战事全然不知情况的一众文吏僚属,此刻突然望见渭水之上火光大作,一个个惊骇失色。
“不好陛下,魏寇要烧浮桥!”
“我大军不是设防了吗?怎还会被魏寇得手?!”
正当大部分人骇然之时,却见那载着熊熊火光的舟船突然向渭水上游移动。
“不对啊陛下,正在烧的不是我们自己的船吗?魏寇的船呢?!”
此刻火光大盛之下,空气中虽仍弥漫着有些许薄雾,却也能看清浮桥附近的景象了。
而此刻正熊熊燃烧的,赫然是属于大汉的几十艘舟船,而它们上游却不见一艘魏寇船只。
刘禅没有作声,目光朝渭水上游望去,按理说魏人的船就在上游,否则宗预不会点火烧船。
然而彼处太远,仍一片漆黑。
大汉几十艘火船只照亮了木桥附近二三百米的景物,更上游则仍然看不大清。
上游七八里外。
张郃亲兵统领张玉突然望见渭水之上忽有火光大作,骤然大喜!
“右将军!成了!”
“咱们火攻之策成了!”
担架之上,张郃闻听此言终于勉力一笑,闭上了眼,虚弱道:
“牛盖…你率八千部曲在此结阵接应。
“张玉…你速领一万部曲抢夺渭水河畔。
“若成,莫要轻上五丈塬,在塬下养精蓄锐,等蜀寇下塬来救。
“若不成,则退回此地,再做他算。”
牛盖疑惑问道:“右将军,渭水木桥一烧,蜀寇已是大乱,何不直接举军奔袭?!”
张郃沉默片刻,勉力作答:“若蜀寇无备,则一万人足以破贼,若蜀寇有备,我大军远来疲惫,两万人亦难以匹敌。待养精蓄锐一两日,再与夏侯子臧合围强攻不迟。”
第75章 逆火之舟
渭水北岸。
汉寨西围。
六千魏军列阵以待,在偏将军牛金的指麾下,有条不紊地替换前方填壕沟、拔鹿角的将士下来休息。
“偏将军!看!成了!”牛字牙旗下,叫文钦的骑司马横槊遥指渭水下游的熊熊火光,兴奋大叫。
牛金也觉察眼前一亮,顿时急顾东南。
但见二三里外,汉军营寨遮挡视线的渭水水面上,冲天火光在朦胧的晨色中格突兀。
虽由于视线遮挡望不见火舌,但在东南微风的作用下,炽光裹挟着滚滚黑烟往西北飘。
“命韩成速领一校人马强攻蜀寇营寨!无须吝惜弩箭!所有人加快填壕速度!
“让将士朝蜀寇大喊,浮桥已被我大军焚烧,他们已无路可退,降者不杀!”
几名亲兵速速持旗下去传令。
牛金一边望着前方仍依靠护寨河等工事顽强抵抗的蜀军,一边勒马往渭水河畔走去,似要去看这是怎样一场大火。
然而随着马儿扬蹄驰向渭水,其人却忽然察觉火光的中心似乎正在缓缓向渭水上游移动。
正皱眉疑惑之时,本来空无一物的渭水水面上突然出现一排排列阵以待的魏军甲士!
“怎么回事?!”牛金看着自己负责组织人手制作的火船,此刻仍距下游火光中心一二里之遥,愈发大惑不解。
他当即打马疾驰,而就在他勒马往渭水急趋的短短时间里,总共十艘满载草人、死士、舵手及鼓风箱的大木筏已全部从他眼前掠过。
恍惚之间朝下游望去,只见载着那熊熊火光的舟船,分明不是大魏所制大筏,而是蜀寇白日里便横在木桥上游的几十艘舟船!
“偏将军,蜀寇怎么自己烧自己的船?!”隶属中央的骑司马文钦愕然不已。
上一篇:大明1566:摄政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