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汉官

汉官 第91节

  说来也怪,明明他们的存粮还没有见底,但所有人都开始恐慌起来。

  无论是马韩、秦韩还是弁韩,惊恐的情绪几乎无处不在。

  手中有粮食的部落惶恐,粮食见底的部落也惶恐,死亡开始迅速蔓延!

  虽然粮食欠收已成定局,但饿死的人没几个,倒是有大量三韩人死于刀兵。

  甚至在粮食尚且充裕的时候,很多部落就已经开始人为制造饥荒了。

  诸多部落权贵手中握着大量的粮食,但却偏偏不愿意给底层族人一点。

  他们宁愿让这些族人饿死,也不愿意让自己冒一点被饿死的风险。

  而被他们笼络的部落勇士虽同情那些族人,但为了家人还是选择为虎作伥。

  人性的复杂与丑陋,在此刻被赤裸裸的暴露出来。

  而这其实是魏哲始料未及的。

  他本以为至少还要两个多月,三韩才会因为大饥荒而崩溃。

  但现在看来魏哲还是保守了一点。

  不过最让魏哲想不到的是,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饥荒,马韩最南端楚山涂卑离国的百姓竟然开始选择冒险出海。

  因为在楚山涂卑离国之西有一座大岛(济州岛),上面也有不少人居住。

  在乐浪郡的官府档案上,将这些人称之为“州胡”。

  这些州胡与三韩人不同,男子俱有文身,身高更为短小,并且言语也不与三韩相同,一个个皆髡头如鲜卑一般,服饰穿着也是有上衣无下衣,几如裸态。

  不过这些州胡却喜欢养猪牛等牲畜,常常乘船去马韩巿买物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楚山涂卑离国人才会冒险前往,希望能找到粮食。

  与之类似的是,弁韩沿海的古资弥冻国、冉奚国,狗邪国、斯卢国等部落,也开始有大量的族人划着独木舟,甚至是抱着浮木就朝东边的倭岛游去。

  要知道早在前汉武帝时期,武帝灭朝鲜时倭人就曾遣使朝贡。

  后来班固在《汉书》中记载:

  倭人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为居,凡百余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男子皆黥面文身,女人被发屈紒,衣如单被,贯头而著之。

  等到了本朝光武帝继位之后,倭奴国又奉贡朝贺,光武帝还赐以印绶。

  甚至在安帝永初元年,还有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请见。

  可以说大汉周边蛮夷之中,就要属倭国对朝贡最热心。

  不过当今天子刘宏继位之后,倭国大乱,内部互相攻伐,历年无主。

  最后有一巫女名曰卑弥呼者,因为擅长事鬼神之道,最后竟然迷惑众人拥立她为王,日常起居侍婢足有千余人,但少有能亲自看见她的。因为这位倭国女王的日常饮食,只让一个男子伺候。

  而这些诸多消息,则多是从三韩传播到汉地的。汉人能知道这些,三韩之地的东夷自然也清楚。

  于是在阴差阳错之下,大量的三韩百姓开始东渡倭岛求生。

  一时间倒是扰得倭岛沿海大乱,令不少倭人直呼拿下入侵者为韩寇,彼此间开始征战不休。

  与此同时,在辰韩北端的户路国、难弥离冻国等部也开始冲击秽貊地。

  当发现这个情况之后,着实让太史慈有些哭笑不得。

  他没想着自家还没有攻打辰韩,他们竟然主动打过来了。

  于是无奈之下他只能令边境处的秽貊各部猛杀了一通,才遏制了这个趋势。

  受此影响,乐浪郡与马韩接壤处,也开始有不少伯济国人逃亡带方县。

  由于人数太多,边墙的守塞戍卒捉襟见肘,戏志才见状只能无奈出手。

  带方县的新人屯兵虽然操练不足,但依靠边墙守卫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戏志才也不是什么人都拦,妇人他还是要的。

  至于其他的马韩蛮夷,现在还不是收留的时候。

  “火候未至!”

  在丢下这句话后,戏志才便面带喜色的去寻魏哲了。

  “明公,我知道该如何师出有名了!”

  当看见魏哲之后,戏志才的一开口就让魏哲精神一振。

  毕竟汉人开疆扩土向来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否则也不会有“汉使”存在。

  魏哲这次本来也想效仿前人,派遣一个使者出使三韩,但一直未下定决心。

  此刻见戏志才这么一说,他顿时便做洗耳恭听之态……

  ——

  参考资料:

  全汉昇《中国社会经济通史》

  东汉-仲长统《昌言损益》

  《汜胜之书》《后汉书》《汉书食货志》

  《史记河渠书》《史记沟洫志》《史记货殖列传》

第79章 汉官者,厚黑也!

  中平三年,秋十月,庚戌日。

  午后,乐浪郡学外。

  只见华服锦衣的少年正拉着一个素服青衣的少年儒生往外走。

  “仲逸,不是我说,你也该出来走走了。”

  那华服少年一边说着,还一边吐槽道:“说是来求学,可你倒好,倒是像被下狱一般,来乐浪都快一个月了,就没见你从郡学里面出来过!”

  素服少年闻言却一脸无奈道:“良师不易,辽东好不容易有大儒讲学,我等应该珍惜才是!”

  话说这华服少年名为弓嘉,字子明,乃辽东豪强子。

  至于被他拉着的素衣少年名为卫明,字仲逸,与他乃是同乡。

  自从孙炎与邴原在乐浪郡学授课的消息传开后,便有不少辽东士子前来求学。尤其是那些无力远赴中原游学的穷苦士子,几乎欣喜若狂。

  弓嘉与卫明便是前来求学的士子中的一员。

  不过弓嘉与一心好学的卫明不同,他来乐浪郡学拜师不过是求个名声罢了。

  就像当初的刘备一般,弓嘉要的只是邴原门生这个名义而已。

  至于读经治学什么的,他实在是没那个天赋,

  这不,这日听说城内有热闹可以看之后,死活把好兄弟拽了出来。

  那卫明开始还有些不情愿,不过当他被弓嘉拉到太守府外却立刻走不动了。

  “这是什么情况?”

  真不怪卫明大惊小怪,实在是眼前的情况太古怪了。

  只见数百穿着蛮夷服饰的三韩人正伏在太守府外嚎啕大哭。

  观其衣着,有麻布草鞋的黔首小民,亦有锦衣狐裘的三韩权贵。

  不过最让太守外看热闹的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里面那些着露乳装的妇人。

  说句老实话,太守府最起码有一半的乐子人是冲她们来的。

  倒不是家里没有,也不是这些三韩妇人有多么天姿国色,实在是情况不同。

  毕竟偷偷在家里看的东西忽然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给人的自然又是一种感受。

  而见卫明这幅反应,弓嘉这才满意的显摆道:“此乃三韩求援使也。”

  还未待他把话说完,便见太守府前正在嚎哭的三韩人群渐渐止住哭声。

  而后只见其中一个锦衣狐裘的老者上前几步,高高捧一卷帛书跪在台阶前。

  “皇天不吊,哀我韩地,天灾不断,人祸横生。”

  “今有伪王金祚临朝,蛇虺为心,狐蜮成性,害我家邦,乱我韩地,以至战火连绵,死者枕藉,日月黯明,天地震动,呜呼痛哉!”

  “明诏煌煌,我等虽为塞外东夷,但久闻中国之礼,心甚慕之,惜哉往日为伪王所阻,不得受华夏教化。”

  “今伏请天兵入韩,救民于水火。望太守怜我韩地,使游子得归,蛮夷得教,若得垂帘,必奔走四方,使我韩人俱知天兵之恩义!”

  “傍徨宇域,涕泣陈词,惟有效申包胥之痛哭,还望见谅!”

  当这老者操着语调古怪的汉言声音洪亮的说出这番话后,太守府外看热闹的人群顿时一片哗然。

  无论是前来求学的士子,还是乐浪本地的闲人,此刻都是一脸惊喜莫名。

  他们没想到只是过来看个乐子,竟然还能遇到这种大事儿!

  一时间,太守府外顿时人声鼎沸。

  弓嘉与卫明两人更是顾不得听课了,当即凑在人群中津津有味的等着后续。

首节 上一节 91/1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