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汉官

汉官 第69节

  治河功成之后,王景先后任徐州刺史、庐江太守等职。

  而王景在任庐江太守期间,因百姓不知牛耕,导致明明地力有余,粮食却常常不足,于是他又不辞辛苦的率民修复春秋时的芍陂稻田,并且耐心的教民用犁耕,使得境内五谷丰给,而后又训令蚕织,堪称是货真价实的“父母官”。

  也正因为过度劳心劳力,王景最后卒于庐江。

  “名传当代,功在千秋”这八个字王景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不过话又说回来,自王景之后乐浪王氏就再没出过什么人才了。

  别说是两千石了,就算是县令都没一个。

  可即便如此,在乐浪郡这个苦寒边郡,乐浪王氏依旧算是郡中望族。

  故此这次五督邮巡县的事情发生后,各家豪强纷纷找上门来。

  然而看着四下那一张张貌似恭敬的脸庞,王端心里别提多腻歪。

  他比谁都清楚这群孙子在打什么算盘,无非就是想让王氏当出头鸟。

  是福是祸,总想着让王氏先探探路,都是一群黑了心的。

  念及此处,王端也不客气,直接冷声道:“慌什么?大汉可还没亡呢!”

  待堂下安静下来之后,他方才慢悠悠的端起蜜水喝了一口。

  直到众人都有些焦急时,王端这才轻叹一声。

  “手上有不干净的地方,赶紧处理了吧,没必要为了面子置气。”

  “谁家没几个不孝子孙?就当修剪枝叶了!”

  见他这么一说,堂下某些豪强顿时眉头紧皱。

  他们来这捧王氏的臭脚可不是真想听这老家伙说教的,还不是想让王氏出头。

  于是有几人对视一眼后,只见一个身材肥硕的中年文士道:“王公,我等倒不是为了面子置气,只是那魏公威实在不识好歹呀!”

  说着他看向周围的几位家主,义愤填膺道:“当初他得胜归来的时候,在座的各位谁没有恭贺过?结果呢?他这是一点脸面都不给咱们呀!”

第56章 人老成精

  说话的这人乃是增地县豪强高鹏,也是最早给魏哲送美姬的人。

  而他话音刚落,对面浿水马氏家主当即附和道:“不错,就说他上任以来,咱们可以说是毕恭毕敬了,不怕各位笑话,只要他开口,老朽连自家女儿都愿意送去为奴为婢,只是此人实在欺人太甚了呀!”

  被两人这么一鼓动,堂中的诸位豪强主事者脸色都不禁有些难看。

  要知道张歧当乐浪太守的时候,他们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

  见场中的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高鹏当即看向上首的王端鼓动道:“王公,依我看咱们没必要和那厮客气!咱们哪家没有几百家兵部曲?真要到了振臂一呼的时候,便是数千青壮也能聚集,何必如此委屈自己!”

  此言一出,场中的气氛顿时一凝,不少家主都有些意动。

  正如高鹏所言,倘若他们联手绝对能聚起几万乱兵。

  一想到他们手握几万兵马还要担心受怕,有几人顿时就有些冲动。

  然而王端人老成精,又怎么会被这种低级的怂恿蛊惑。

  只见他似笑非笑的看着堂中的高鹏,讥嘲道:“我倒是不知高家主竟然如此精通兵法,只是往年怎不见你去把那秽貊人给灭了呢?”

  不得不说,老狐狸就是老狐狸,只一句话就让众人冷静下来。

  确实,人多要是有用,黄巾军就不会输,秽貊七部就更不会被魏哲灭了。

  毕竟魏哲拢共也不过才四千骑,但秽貊七部可是足足有二十多万人。

  在场的人谁都不是傻子,胆大包天不代表他们不怕死。

  一时间,几个老者当即又打起哈哈,向王端请教起其他应对之法。

  见此情形,高鹏等人也只能面色阴沉的坐了下来。

  而待这群人走后,一个身材高挑的青年儒生才从内间走了出来。

  见须发皆白的王端面露疲惫之色,此人当即上前搀扶。

  “大父,何必与此辈多费口舌?”

  然而王端闻言却没有说什么,在喝了几口蜜水恢复了些许精神之后,他方才轻叹道:“我老了,能为你做的事情已经不多了。”

  言及此处,只见王端有些怅然摸了摸青年儒生的发冠,感慨道:“魏公威非常人也,此辈必然非其对手,然而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若是当真作乱,也足矣令乐浪郡损失惨重,这点我明白,魏公威也明白。”

  “你既然接受了魏公威的征辟,那就以此功做见面礼吧!”

  这个青年儒生便是王端的长孙王峻。

  自从王端的独子壮年猝死之后,他便一心培养这个孙子。

  话说这次魏哲本想用“孝廉”的名额换取乐浪王氏的合作,却没想到王端竟然拒绝了,反而主动让长孙出仕郡府。

  若非如此,方才聚会时王端也不会如此替魏哲说话。

  对于老者的心思,王峻自然是清楚的。

  不过有一点王峻并不是很明白,只见他有些不解道:“大父,为何不让我去洛阳?”

  王峻倒不是可惜那个孝廉的名额,毕竟这次错过了下次还会有的。

  相比于这样,他很好奇祖父的选择。

  要知道他如果被举孝廉,那就可以前往洛阳为郎,这显然更加前途远大。

  而面对孙子的疑惑,王端想了想终究还是说出了心里话。

  只见他面露苦色无奈道:“唉~洛阳的水太浑了,不是咱们这种小门小户可以插手的!”

  都说孝廉是官场的青云梯,但不知多少孝廉最终都泯然众人矣。

  如今早就不是开国时了。

  现在拼的是出身,拼的是家世。

  乐浪王氏在边郡虽然有点实力,但在洛阳却和地方豪强没什么区别。

  当然,王端其实还有一些话没说。

  实际上对于当下洛阳频繁动荡的朝局,王端实在有些害怕。

  毕竟他当年可是亲身经历过第一次党锢之祸的。

  彼时陈蕃与大将军窦武商量诛灭宦官,结果事情泄露,中常侍曹节等人当即伪造窦太后的命令,诱导段颎领兵杀了窦武等人。

  那个时候的陈蕃已经七十多岁,王端至今还记得,那日听说变乱发生,须发皆白陈蕃毅然带着属官和八十余太学生,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

  最后陈蕃被杀,震惊天下的党锢之祸便发生了。

  然而与世人不同,王端并不同情那些名士,反而更可怜当初随陈蕃一同赴死的八十余名太学生。

  这些人在洛阳的贵人眼中或许如蝼蚁一般无足轻重,可是放在各自的家乡却都是知名的青年俊秀呀!

  彼此彼刻,与当下的局面实在太过相似了。

  王端不想自己最看好的孙子,日后也成为朝堂博弈的牺牲品!

  不过,他让王峻出仕郡府倒是真心实意的。

  只见王端面色慈祥的抚须一笑道:“乖孙莫急,我观魏公威于带方时甚是重视屯田,如今必然也是如此。一旦他大兴水利,以你的造诣郡府上下定然无人能及。”

  这倒不是王端自吹自擂。

  毕竟当年王景治水留下的笔记,以及后来收集的各种治水书籍、治理地方的经验总结,都藏在王氏的密阁之中。

  王骏虽然才不过中人,但却胜在性子沉稳,故此于水利一道却是钻研甚深,颇得先祖几分真传。

  ……

  没过多久,魏哲便收到了王氏传来的消息。

  看完书信之后,魏哲当即满意的点了点头。

  豪强他是要杀的,但乐浪确实不能乱。

  毕竟战争一日的破坏,或许就要数年乃至于十数年才能恢复,魏哲可没那么多时间浪费。

  在这方面,王端这个老狐狸确实帮了大忙。

  当然,最让魏哲满意的还是他够无耻。

  看着箱中那厚厚一堆和增地高氏有关的罪证,这要不是早有预谋魏哲能把这个箱子吃喽!

  不过笑归笑,看完罪证之后魏哲还是忍不住青筋暴起,他到底还是低估了某些人的无耻。

  只见魏哲将手中的书信往案几上一砸,怒喝道:

  “伯远!”

  “在!”

  钟扈闻言顿时躬身听命。

  “携我教令,即刻率五百骑奔袭增地,统率当地郡兵,给我灭了增地高氏!”

  闻听此言,钟扈立刻领命离去。

  见此情形,魏哲心底的怒气才少了几分。

首节 上一节 69/1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