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汉官

汉官 第21节

  对了,船首口中的“朝鲜城”便是如今乐浪郡的郡治所在。

  而如今的朝鲜县,便是后世的平壤。

  因为大同江自朝鲜城外流过,故船首所言直抵城下之说还真不是大话。

  虽然最后一程沿大同江逆流而上辛苦了点,但苍头们赚的就是这个苦力钱。

  见他这么一说,魏哲倒是真的有些惊讶了。

  “横穿东海而行,老丈难道不惧风浪吗?若是迷航了怎么办?”

  闻听此言,那船首古铜色的脸庞顿时露出一丝骄傲的神情:

  “风浪虽比渤海大点,但小老儿还从未迷路过,便是闭着眼也能游回去。”

  当然,游回去自然是吹牛的,可是这船首的本领倒是一点不假。

  毕竟他早前就是跟着管承在海上厮混的,被大汉水军追急了哪没去过?

  实际上管氏船队中的骨干船员都是这么训练出来的。

  只有最优秀的船首与技术最过硬的苍头,才能上岸吃安生饭。

  当魏哲了解了管氏的船员培训机制时,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这老丈人还真是深藏不露呀!人才!

  数日后,乐浪郡朝鲜城外。

  当魏哲一行人赶到时,老远便看见钟扈骑着马在官道上等候了。

  “伯彦,你这脚程可真够快的!”

  看着钟扈眼中的倦色,魏哲便估计他肯定是一路来回奔波,没有休息。

  要知道玄菟郡候城县和乐浪郡可是一北一东。钟扈相当于从东莱郡出发绕了一个直角大弯才赶到的乐浪郡。

  如此奔波劳碌,也就是钟扈这样的虎士才能吃得消。

  不过钟扈却没有喊累,见到魏哲的第一面便将一封家书交给了他。

  “家主很高兴,这是他让我交给你的!”

  钟扈也算是魏宣看着长大的,不过他还是第一次见老家主流泪。

  见钟扈这么一说,魏哲嘴角也忍不住嘴角微翘。

  虽然没有亲眼看见,不过他大概能猜到那个老头估计又要祭祖了。

  祖坟有没有冒青烟他不知道,不过这几年恐怕少不了四时供奉了。

  当然,眼下不是叙旧的时候。

  毕竟朝鲜城并不是他们此行的重点,带方县才是。

  于是在朝鲜城略做修整之后,魏哲一行人便朝带方县而去。

  而此行除了太史慈、戏志才等人之外,则又多了一位郡吏。

  话说如今的乐浪太守张岐,乃是冀州清河国人。

  当初张角盘踞的广宗城,便是在清河国与巨鹿郡的交界处。

  可以说除了巨鹿郡之外,就要属清河国受黄巾影响最为严重。

  故此对于平定黄巾之乱的功臣魏哲,张岐还是有些许好感的。

  即便他不太看得上魏哲的家世,但对故乡还是有感情的。

  于是在魏哲办理履职的时候,乐浪太守张岐还是给予了不少便利。

  比如替他领路的郡吏王岑,便是带方县人士。

  此行即是为魏哲带路,也是含有替他介绍局面之意。

  否则乍一上任,便是魏哲是辽东人也需花费不少时间才能摸清带方当地局势。

  ……

  “长君可是有什么不舒服吗?”

  次日,看着一路上不时咳嗽的郡吏王岑,魏哲有些关心道。

  不过王岑却是误会了,连忙解释道:“魏公勿忧,我这乃是积年旧疾,每当冬日便会发作,并非伤寒。”

  听他这么一说,魏哲顿时便明白这位郡吏的气管可能有些问题了。

  “我这倒是有个方子。”魏哲想了想便建议道:“长君若是信我,入冬之后可多用芦菔熬汤,佐以蜜水服用,或可缓解一二。”

  芦菔即白萝卜,此物早在秦朝时期便传入华夏,如今倒不是什么稀罕物。

  而见魏哲这么一说,王岑当即感谢不已。

  毕竟这并不是什么名贵药材,刚好适合他这种情况。至于蜜水就算了,实在喝不起。

  说来这位郡吏也算是可怜,明明身为功曹书佐,却无钱治病。

  家境贫寒倒是其次,主要是他性格执拗,从不受贿。

  要知道功曹虽然品级不高,但是权利却非同一般,除了掌握本郡职官选举之外,甚至也执掌包括上计、武备、钱谷、赋税等大权,地位非常重要,被视为“郡之极位”,统领诸曹。可以说是太守的左膀右臂。

  可就是在这样的职司里面,王岑却依旧过的苦巴巴的。

  去岁他因疾病加重,咳的实在难受,方才向同僚师夏贷了八万钱治病。

  约定了明年五月末还,所以王岑这才带病出差,想要尽快把钱还上。

  毕竟太守府的俸禄基本上就是他唯一的收入来源了,可不敢出缺。

  而在摸清了王岑的底细之后,魏哲顿时起了惜才之心。

  “廉士”与“能吏”并不少见,但二者兼而有之的在当下就太难得了。

  况且他倘若不出手,恐怕王岑只会病情不断恶化,最后累病而死。

  “明公放心,交给我吧!”

  在了解了魏哲的想法后,戏志才只是略作沉吟便有了主意……

  ——

  参考文献:

  《元延二年视事日记》

  《赠钱名籍》《借贷书》

  《君兄衣物疏》

第20章 为政不难,不罪巨室【4K】

  随着魏哲一行人逐渐东行,次日终于来到了大汉朝的最东边——带方县。

  带方县的治所,便是在带方城。

  而魏哲等人在跨过带水之后,便来到了带方城下。

  话说带方县之名其实源自于带水。这个名字说起来似乎有点陌生,不过在后世它却有另一个让人熟悉的名字——“汉江”。

  “早听说乐浪风俗狂野,今日算是见识到了!”

  带方城下,看着粗砺的城墙上那斑驳的刀剑痕迹,魏哲忍不住如此叹息。

  恐怕这便是朝堂为什么将玄菟郡、辽东郡、辽西属国泛称为“辽东”,却将乐浪郡以及三韩之地称为“海东”的原因了。

  毕竟这地方是真的远,比苦寒的辽东之地还要偏僻!

  戏志才闻言亦是忍不住颔首附和,脸上满是感慨之色。

  久居中原,他今日总算是见识到什么叫做地广人稀了。

  仅从面积上来看,这带方县都几乎与颍川郡差不多大小了。

  可此县人口却连颍川郡一县之地都不如,炊烟寥寥,聚落稀疏。

  一路行来胡风愈浓汉风愈稀,旷野中几乎随处可见披发左衽的东夷人。

  一开始魏哲一行人还小心戒备,后来本地人王岑告知这些都是归化熟夷。

  有些看起来一副胡人打扮,可是祖上亦是中原人士。

  实际上从战国末期开始,直到秦末汉初,逃亡此地的汉人就没断过。

  久而久之,此处差不多已经成了汉胡杂处之地。

  直到汉武帝置乐浪郡于此,此地的汉人才逐渐占据主导位置。

  不过周边都是蛮夷胡虏,导致这里的汉人多少也有些胡化。

  表现在明面上的便是民风强劲,凡是青壮儿郎几乎会骑马射箭,便是妇人亦敢提刀与人厮杀,不是一般的彪悍。

  在来的路上,魏哲便不止一次看见膀大腰圆的汉家妇女提着长矛将家门外徘徊的浪荡子打的抱头鼠窜。

  不过看到如此情形,魏哲心中却是半喜半忧。

  毕竟只有地方官府失能的时候,才会逼得民间百姓主动拿起刀枪自保。

首节 上一节 21/1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