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汉官

汉官 第154节

  若他只是个大汉将军、边郡太守,这倒也没什么。

  毕竟马革裹尸本就是大汉将士的宿命,最多不过一死而已。

  可偏偏魏哲是个脑后生反骨的,这种事儿对他来说就是本末倒置。

  灭高句丽可以,但如果让他赌上这几年的积累,那绝对不行!

  于是月色之下只见魏哲辗转反侧,久久未眠。

  ……

  当魏哲困顿于丸山城下时,幽州这边也没有平静。

  随着张纯之乱发展到现在,有识之士都看出来了,张纯不过就是乌桓人的一块遮羞布,不解决张纯背后的乌桓部落,这场叛乱就没法平定。

  这也是为什么洛阳朝堂要派刘虞当幽州牧的原因。

  不错,公孙瓒确实悍勇,可当丘力居率乌桓各部寇略北地州郡时公孙瓒并无法抵御,只能退居右北平转攻为守。

  毕竟战争不是光凭悍勇就可以主导的,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大汉全盛时当然可以驱使乌桓如猎犬,但现在已然没有当年的国力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刘虞就任幽州牧之后果断的选择以招抚为主。

  不是他妇人之仁,也不是他想怀柔,而是只能如此!

  必须承认,作为一个成熟官僚刘虞的决断并没有什么问题。

  尤其是在朝堂下诏发南匈奴兵讨伐张纯,却导致南匈奴单于被族人袭杀,南匈奴劫掠河东郡后,刘虞更是坚信这一点。

  打不赢,便只能招抚,就这么简单!

  只可惜一味刚猛的公孙瓒并不认同刘虞的决定,也不想理解。

  初时,由于刘虞精简汉军,罢省屯兵,广施恩信,并且派遣使臣到乌桓诸部中晓以利害,告诉乌桓峭王等部落大人朝廷圣德仁厚,允许叛军投降,愿意给予他们出路,这导致丘力居等人也起了归附之心。

  毕竟这两年下来他们也发现了,汉人这些年虽然衰弱了,但依旧是那个大汉,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越打叛乱区域越小。

  因此之故,当乌桓各部派遣使者前往蓟县找刘虞沟通归附之事的时候,心有不甘的公孙瓒竟然暗自派人在途中截杀这些乌桓使者。

  作为坚定的主战派,他认为就算打得幽州百业凋零也不应该招抚。

  不过此事很快便被刘虞这边发现。

  “使君,公孙瓒此举乃公然犯上。”州牧府内,只见兵曹从事尾敦一脸严肃道:“若不严惩,无异于助涨此人嚣张气焰,长此以往必成大患!”

  然而刘虞闻言却抚须而笑道:“军伍中人一时冲动而已,子渊多虑了。”

  说罢不等尾敦再说什么,刘虞略做沉吟便果断道:“召回各地郡兵,令其各自归郡,至于公孙瓒么……命其率万余步骑屯驻右北平吧!”

  别看刘虞一心招抚乌桓诸部,但他心底也知道不能真的自废武功。

  先前罢省屯兵不过是做给乌桓人看,以示他真的没有继续追究的意思。

  但为了防止乌桓人再度作乱,像公孙瓒这样的鹰犬爪牙还是需要有的。

  一个成熟的官僚便是这样,只要有用他们甚至能容忍桀骜不驯的下属。

  在被剥夺了对幽州各处郡兵的指挥权后,公孙瓒再如何不甘也只能作罢。

  毕竟刘虞才是幽州牧,现在的他只能听令行事!

  而在公孙瓒消停之后,老练的刘虞很快便与丘力居等乌桓大人谈妥,乌桓诸部开始陆陆续续归附刘虞。

  如此一来,张纯乱党顿时便成了孤家寡人了。

  失去了乌桓诸部的支持,张纯叛军很快便人心惶惶,最后刘虞甚至未发一兵,张纯麾下余众便或降或散,见此情形张纯只能惊惶的舍弃妻小,与张举一起逃出塞外投靠鲜卑人。

  刘虞得知之后倒是没有找上鲜卑人,只是重金悬赏通缉张举、张纯二人。

  结果不过短短半个月时间,逃入鲜卑的张纯就被自家门客王政杀死。

  当王政一路潜行回到广阳郡把张纯的首级交给刘虞后,他这才抚须而笑。

  绵延三年的幽州之乱,就这样被刘虞通过政治手段平息了!

  不得不说,在幽州牧的任命上洛阳朝堂确实算是知人善任。

  刘虞或许无征战之能,但令地方稳定却是一把好手,也正是洛阳需要的。

  故此当刘虞的战报送至洛阳之后,无论是天子还是朝堂上的诸位公卿都对刘虞大加赞赏,认为当重赏其功。

  最后朝堂经过讨论,决定以平乱之功授予刘虞太尉之职,封为容丘侯。

  甚至就连暗杀张纯的门客王政,都因功被封为都亭侯。

  反倒是一直拼命厮杀的公孙瓒这次未得什么封赏,连侯爵都没有混到。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屯驻右北平的公孙瓒开始起了别的心思。

  ……

  中平六年夏四月。

  丙午日,日有食之。

  幽州牧刘虞购斩渔阳贼张纯,太尉马日磾免,刘虞为太尉。

  当身处国内城下的魏哲收到襄平的消息时,顿时忍不住长叹一声。

  说实在的,在出征之前魏哲完全没有预料到此战会拖延这么久。

  他想过高男武会避战而逃,也想过高男武会玉石俱焚。

  但却从未想过他会变成一块滚刀肉,硬是和自己杠上了!

  这场高句丽的灭国之战,竟然就这样硬生生打了半年之久。

  若不是魏哲发现的及时,早早就派人到处搜刮高句丽粮草,恐怕现在已经粮尽而归了。

  不过现在也好不了多少,事实上魏哲只留了一万人继续围攻丸山城。

  至于另外一万汉军则被魏哲派到高句丽各地,分五路就食起来。

  反正留在丸山城下也是浪费,不如趁机把高句丽各地清扫一遍。

  还真别说,这招着实让魏哲回血不少。

  当局势发展到这一步时,高句丽各地其实都已经不认高男武这个大王了,他们甚至已经默认丸山城的高句丽朝廷覆灭了。

  结果往往两千汉军就能驱使万余高句丽百姓攻城略地。

  城破之后汉军吃肉,高句丽仆从军则跟着喝汤。

  于是魏哲在丸山城下就看着一车又一车的皮毛、人参以及珠玉财货被送到国内城的汉军大营。

  毕竟高句丽怎么说也都立国两百多年了,而且一直处于上升期。

  一个辽东大国两百年的积累,再怎么少那也个天文数字。

  当然了,匆忙之间汉军很难尽数搜刮。

  即便如此魏哲也很满足了,至少这次出兵的军费算是回来了。

  不对,准确来说,他这次还大大赚了一笔。

  不过话又说回来,抢劫归抢劫,高句丽还是要灭的。

  经过这几个月的试探,丸山城的情况魏哲也算摸清了。

  于是次日清晨,丸山城下。

  只见当看见汉军依旧推出数百辆盾车出阵后,石墙上的高句丽守军亦是面色麻木的开始扔起擂石来。

  也幸亏丸山城本就是山城,让守军可以就地取材,不然这几个月的围城下来守军早就弹尽粮绝了。

  实际上丸山城的守军现在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只是苦苦硬撑而已。

  已然越发偏执的高男武甚至打定了主意,若是粮食吃完了他就以人为粮。

  先从最没用的女人和仆役开始吃起,这样足够他继续支撑很久了。

  是故面对汉军的这次攻城,丸山城这边并没有大惊小怪。

  然而当魏哲在正面指挥众将士攻城的时候,太史慈却带着三百余人绕到了西北面。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试探,魏哲发现丸山城的西北面山体陡峭,上面的守兵最为薄弱,是一个难得的切入口。

  所以今天魏哲的战术其实是避实就虚。

  他负责正面佯攻,从而为西北面的太史慈制造机会。

  随着正面的攻城强度越来越大,等待许久的太史慈当即身先士卒,带领三百余身强体壮、善于攀登的士卒,带着短刀长绳便偷偷地顺着山崖向上爬去。

  为了避免暴露,在出发前他们甚至就主动堵住了自家嘴巴。

  这样即便有士卒失手滑落山崖,那么也不会发出太大的动静。

  幸好,一路上并没有出现太多意外。

  虽然有些许士卒在半路失手落崖摔死摔伤,但太史慈等人终究还是顺利到达了终点。

  当太史慈改行当刺客之后,那效果简直不要太好。

  直到太史慈快要杀完西北角的守兵,其他的高句丽守卫这才发现不对劲。

  不过此时已经为时已晚了。

首节 上一节 154/1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