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汉官

汉官 第114节

  像魏哲和太史慈的组合就有点吓人,尤其是赤骨离这种胡人眼中。

  他唯恐就像秽貊七部一样成了魏哲的战功。

  然而再怎么害怕赤骨离也没办法逃,毕竟周边的草原都是有主的。

  他倒是想向辽西迁徙,然而又害怕被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可吞并了。

  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了,可不就只有投降了,至少汉人不会吞并他。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询问了几句之后魏哲便给他们安排了新去处。

  “去小辽水上游罢,那里是个好地方!”

  赤骨离闻言顿时高兴的跪下拜谢道:“赤骨部必将是您忠实的猎犬!”

  虽然那地方在高句丽境内,但环境至少比辽泽强多了。

  若不是以往他们被扶余国阻拦,赤骨离早就想会会高句丽了。

  不过魏哲却没有他们这么自信,带两人兴冲冲离开后,他当即吩咐道:“传来令沿线戍卒,多照看一点,若是这两部遭遇危难可酌情庇护。”

  如果有汉军在背后支持乞塔部和赤骨部还撑不住,魏哲也没必要关注了。

  直到将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之后,魏哲方才拍了拍阎柔的肩膀赞许道:“好一个阎子昂,果然名不虚传!”

  阎柔闻言顿时嘴角微翘道:“些许薄名而已,不算什么。”

  “哈哈~不过日后可继续招诱降附,我的捉生军可正缺人呢!”

  见魏哲这么一说,阎柔当即就忍不住笑了。

  还捉生军?有建立在敌国境内的军队吗?

  不过阎柔也不得不承认魏哲的办法确实好用。

  虽然看似无赖了些,也要耗费不少布帛财货,但效果却绝对好用。

  至少阎柔觉得,这比朝堂每年直接将海量财货赏赐给胡人强。

  说起来本朝自光武帝开始对草原胡人实行的就是朝贡制度。

  比如在明章二世,塞外鲜卑部落往往诣辽东郡受赏,青徐二州每岁给钱二亿七千万,以此为常,而边塞也一度平静。

  除此之外,洛阳朝堂每年还会赏赐南匈奴南单于一亿九十余万钱,西域各国每岁也会赏赐七千四百八十万钱。

  汉朝赏赐匈奴南单于和西域各国金额的总数尚不及二亿,可见朝堂对鲜卑有多重视。

  不过随着朝廷财政每况愈下,这种浩大的朝贡赏赐洛阳也维持不了了。

  这也算是自桓帝之后胡人频频寇边的原因之一吧!

  说白了,以前朝廷就是花钱消灾,用岁赐来诱惑胡人听话。

  现在大汉没钱了,塞外的各族胡虏自然也就不再听话了。

  ……

  且不说阎柔回去后如何斗志昂扬。

  魏哲在视察完襄平城外的新建的鞍山铁官后便回到了太守府。

  随着玄莬郡的煤一船船运到襄平,鞍山铁官也逐渐进入正轨。

  由于全铁所制耕犁只需一体浇铸,对铁匠的要求顿时降低了许多,很多学徒甚至都可以轻松完成整个流程。

  于是一个有意思的情况便在辽东发生了,木匠竟然被铁匠比下去了。

  当工匠所那边还在辛辛苦苦的组装耧车的时候,鞍山铁官制作的铁犁已经直接装车装船,在侯府的调配下向着整个辽东扩散。

  不得不说,完全体的不夜侯府执行力简直不要太高。

  而国渊的表现也让魏哲见识到了,一个顶级的内政人才是怎样的。

  论计谋军略国渊或许比不上戏志才,但论治国理政他却比戏志才强多了!

  关于这一点,连戏志才自己都心服口服。

  甚至私下里戏志才还曾与魏哲感慨,直言国渊有萧何之才!

  当然,这个自恋的家伙也没忘记自比张良。

  翌日,西安平县。

  在巡视完此处的边防之后,魏哲这才松了口气。

  毕竟西安平县的位置实在太紧要了,这里可以说是辽东的腰眼。

  如果西安平县被高句丽人攻破了,辽东郡与乐浪郡的联系也就被切断了。

  实际上近百年来高句丽一直在往西安平方向蚕食,为的就是吞下此地。

  因为一旦拿下此处,高句丽不但能将辽东的汉人势力一分为二,还能直接掌握马訾水(鸭绿江)入海口,从而将势力渗透进渤海。

  别看高句丽东边直接与鲸海接壤,但那里实在太寒冷了。就凭高句丽造的几艘小船,压根就不可能绕到朝鲜半岛的另一侧来了。

  故此进入渤海一直都是高句丽人的念想。

  然而在回程的路上,戏志才沉思良久却忽然露出了一个玩味的笑容。

  “明公,听说慕华手下有一帮儿郎十分擅长操船?”

  “嗯~怎么,你想要见识一下?”

  “不不不~”戏志才闻言笑着道:“某只是觉得高句丽人想法很好。”

  说罢不待魏哲追问,他便指着不远处宽广的马訾水,狡黠一笑道:“不如让慕华带着手下儿郎去高句丽逛逛如何?”

  “某听闻青州海贼来去如风,常常劫掠沿岸郡县,不知慕华能有他们几分功力?哈哈哈~”

  此言一出,魏哲顿时忍不住点了点头。

  确实,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颇有后世倭寇的无赖风范。

  当然,说他们像维京海盗也行,反正都是从水路抢劫,本质没什么区别。

  虽然从马訾水逆流而上有点辛苦,但回程的时候方便呀。

  以高句丽人的水军势力,压根不可能拦得住魏慕华的船队。

  不对,高句丽压根就没有水军。

  如此一来,即便辽东汉军不出动,魏哲也能保持对高句丽围剿的态势,使得高句丽时时处于骚扰之中,无法专心的发展生产。

  念及此处,魏哲当即命人召魏慕华来襄平城议事……

第104章 乱世的淘汰制度

  再次看见魏慕华时,魏哲着实有些惊讶。

  以往那个皮肤白皙、姿容俊美的魏慕华完全消失不见,只剩下一个古铜色的精瘦汉子,唯独脸上的笑容依如过去一般淡然。

  魏哲忍不住感慨道:“慕华,你可是真让我刮目相看呐!”

  “哈哈哈~家主亦是这么说!”

  魏慕华自己倒是一点都不在意,甚至乐在其中。

  操巨舟横行江海,与惊涛骇浪相斗的感觉实在是别有一番滋味。

  只能说魏慕华骨子里是有点疯劲的,这就不是个正常人。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魏慕华手下的海贼一个个都心服口服。

  毕竟他们玩命,魏慕华比他们更玩命。

  他们玩命是为了财货,魏慕华玩命却纯粹是喜欢玩命。

  于是当魏哲说出了他的想法之后,魏慕华便毫不犹豫的躬身领命。

  甚至这厮还主动给自己的上难度。

  “郎君,不如直接奔袭高句丽王都如何?或许能趁机拿下国内城!”

  国内城的位置魏慕华也听说了,据闻就在马訾水河畔,完全可以搞一波。

  见他如此蠢蠢欲动的模样,魏哲反而有些哭笑不得,当即连连摆手道:“这就不必了,尔等量力而行就是,切莫逞强。”

  而在聊完了此事之后,魏哲便问起了水军的情况。

  虽然这个水军实际就是魏氏养的一支海贼,但魏哲还是挺上心的。

  谈起此事,魏慕华不禁精神一振,当即滔滔不绝起来。

  “郎君有所不知,南海风浪竟然远甚于东海与渤海。”

  这几年魏慕华可不是白过的,带着手下的海贼可以说纵横华夏沿海。

  无论是渤海沿岸,还是吴越之地的徐闻、合浦等港,他都曾到达过。

  甚至兴致来了,魏慕华还劫掠了几艘江东士族的海船,发了笔小财。

  也幸好有管氏引路,导致魏慕华手下并不缺少资深水手。

  若非如此,一个新手在茫茫汪洋十有八九都会船毁人亡。

  要知道当下可没有什么卫星定位,有的只是“水浮磁针”。

首节 上一节 114/1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