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汉官

汉官 第113节

  念及此处魏哲也不纠结,当即随意道:“起来吧!”

  实际上什么胡人性子粗犷、不拘小节都是放屁。

  在魏哲面前,无论是乞塔莫还是赤骨离都小心翼翼,唯恐冒犯了他。

  反倒是魏哲有点漫不经心,一边在大梁水旁信马由缰,一边随口问道:“乞塔莫,听说你部在辽泽游牧?”

  乞塔莫闻言连忙上前几步回答道:“回禀大人,确实如此。”

  随即怕魏哲误会,他又连忙解释道:“乞塔部向来只在西辽泽边缘游牧,从未入寇过汉地,还请大人明鉴。”

  和中原人士想象中的辽泽不同,实际上辽泽并非完整的一片。

  因为所谓“辽泽”是指辽水流域沼泽湿地的统称。

  时人所言的“辽泽天险”,其实主要是指辽水与渤海交汇处的下辽泽。

  由于其南部为渤海,西部又与医巫闾山脉相连,再加上下辽泽方圆二百里地势低洼,沼泽遍地,故此下辽泽便成为了辽东的一道天然屏障。

  朝堂自然也看出了此处的战略地位,故此在前汉时期便在这片沼泽地边缘设立了辽阳县、险渎县、辽队县、房县。

  至于乞塔莫所言的“西辽泽”,则是在大辽水的上游,位于辽东郡边缘。

  此处虽然也有大规模的沼泽湿地,但由于是零散分布,地势相对平坦,环境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恶劣。

  实际上西辽泽一带向来都是东胡系各族的游牧之地,山戎、东胡、乌桓、鲜卑都曾在在西辽泽游牧。

  当然,胡人游牧尚且可以,汉人农耕就比较困难了。

  至少在没有经过系统性的环境改造之前,西辽泽暂且没办法耕种。

  实际上自汉之后历朝历代大多开发的都是西辽泽,非下辽泽。

  正是在一代又一代人接力下,蒙元以后西辽泽才彻底消失。

  湿地化为良田,沼泽化为沃土。

  不过这不是重点,对于魏哲来说乞塔莫所属的辽东鲜卑才是关键。

  正当乞塔莫用着蹩脚的汉言表达着他对大汉朝的向往时,魏哲却忽然冷不丁道:“为何不投靠素利?”

  不待乞塔莫回答,只见魏哲眼神锐利的盯着他道:“不必刻意讨好,某要听实话!”

  见此情形,乞塔莫顿时心中一紧。

  若是只有魏哲他或许还会糊弄一二,但有阎柔在旁他实在不敢信口胡言。

  于是纠结了片刻之后,乞塔莫只能满脸无奈道:“草原太乱了,我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此言一出,顿时听得魏哲一脸愕然。

  大汉还没乱呢,草原就已经开始进入乱世了吗?

  说到这里,乞塔莫索性破罐子破摔了,开始像祥林嫂般抱怨起来。

  “自从大单于死后,王庭就一直纷争不断。”只见乞塔莫诉苦道:“本来我等还以为和连能守住檀石槐单于的基业,却没想到这厮运气如此不济,竟然在寇略北地郡时被汉地义兵射死了。”

  “他死就死吧,偏偏其子骞曼年纪还小,于是只能让侄子魁头代为执掌王庭,都是大单于的血脉,我等本来也没什么意见。但是没想到蹇曼长大后不服,为了与魁头争国搅和的三部鲜卑大乱。”

  说到这里,乞塔莫忍不住长叹道:“如今魁头虽然已经死了,但其弟步度根却又不服骞曼,你来我往杀了不知道多少回合了。大单于苦心建立的王庭早就荡然无存了!”

  而在鲜卑王庭消失的同时,像乞塔部这样的外围小种鲜卑也死伤惨重。

  毕竟内乱永远是伤害最大的,无论是在汉地,还是在草原都是如此。

  实际上檀石槐好不容易建立的大鲜卑如今已然名存实亡。

  在大汉朝还没有进入乱世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分崩离析,彼此攻伐不休。

  西部鲜卑早已叛离,中部鲜卑与东部鲜卑也四分五裂。

  虽然步度根,轲比能,素利、弥加、阙机等人都自称部落大人,但彼此之间却没少相互厮杀,导致下面依附的小部落苦不堪言。

  若非如此,乞塔莫也不会在阎柔劝说下主动投靠魏哲。

  毕竟给汉人当猎犬多少还能混口饭吃,但跟着鲜卑大人却只能战死。

  两相对比,乞塔部这种小种别部实在没的选。

  而听到这里,魏哲眼神顿时不由一阵闪烁。

  若是如此,乞塔部倒还真有点利用价值。

  无论是用来对付高句丽人,还是用来当肉边墙,他们都能派的上用场。

  毕竟魏哲可没有忘记,在辽东郡北部还有辽东鲜卑的存在。

  现在鲜卑人内部忙于争权夺利无暇他顾,但不代表会永远都这样。

  一念至此,魏哲顿时有了决断。

  “既如此,尔等便去大梁水上游游牧吧!”

  此言一出,直接轮到乞塔莫傻眼了。

  “大人……那不是高句丽境内吗?”

  “不错!”魏哲闻言当即轻笑道:“怎么?不敢去?”

  虽然魏哲准备用这群鲜卑人,但却并不准备让他们进入汉境。

  前车之鉴,后车之覆,魏哲可不想再造出一个匈奴汉出来。

  实际上魏哲的顾虑还真的有点道理。

  《五代会要·契丹传》载:

  “契丹,本鲜卑之种也,居辽泽之中,横水之南。”

  所以乞塔部与辽泽之中的其他鲜卑部落,实际上就是后世契丹人的祖先。

  可以说他们就是随着西辽泽环境的慢慢改善而逐渐强大起来的。

  当然,魏哲并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他之所以不让乞塔部进入汉地,完全是因为使用理念的问题。

  魏哲和曹操不同,他认为无论是鲜卑人还是乌桓人本质都一样的。

  对于北方草原,其实后世英国人的欧洲平衡战略颇有参考价值。

  至少魏哲以为,在马克沁机枪发明之前最好不要以铲除某一个胡人族群为目标。

  毕竟草原就在那,即便汉人把草原上的胡人杀绝了也会有外部游牧部落填补其中,这是时代的限制。

第103章 手段尽出

  谁强打谁,保持草原四分五裂的美好状态!

  这就是魏哲目前对北方胡人的态度。

  日后或许也会成为汉人对草原的政策。

  反正北方草原不允许有太牛逼的势力存在!

  基于这种周边平衡战略,魏哲对乞塔部的安排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魏哲也理解后来曹操为什么要内迁胡人各部。

  他或许想要同化这些胡虏,亦或者想要填补幽并两州的人口缺失。

  但只可惜曹操的蛮夷归化工程推行的并不怎么到位。

  除了让各色杂胡进入华夏腹地之外,并没有汉化几个胡人族群。

  啧啧~匈奴最强盛时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没想到衰败后反而做到了。

  造化无常,当真令人琢磨不透。

  秦始皇若是知道他死后咸阳会成为胡人的牧马之地,恐怕能气得活过来。

  相比之下,魏哲的想法就要简单多了。

  他为什么招揽鲜卑人和乌桓人呢?还不是因为做不到嘛!

  魏哲没办法直接控制和影响的地方,就只能间接影响和控制。

  比如高句丽,目前魏哲实在是鞭长莫及,只能通过鲜卑等部制衡了。

  而在魏哲安置完乞塔莫之后,便转头看向另一位胡人壮汉。

  “你就是贪至王?”

  此人闻言连忙躬身道:“不敢,小人赤骨离,见过魏大人!”

  与乞塔莫类似,赤骨离的部落也是在辽泽边缘游牧,不过是在下辽泽。

  实际上赤骨部本就是辽东属国境内的乌桓部落。

  只是前面数任辽东属国都尉都只能羁縻之,无法有效调动。

  故此赤骨离虽然仅仅有八百余落,但亦自号贪至王。

  不过魏哲上任辽东郡,太史慈入驻辽东属国之后,赤骨离就有点肝颤了。

  要知道太守和太守之间也是不一样的。

首节 上一节 113/1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