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第72节

  收编强军的喜悦冲淡些许惨败的灰暗,李巡抚不由得捻须浅笑。

  而玩家们也觉得欣喜若狂,一为成功打入明军内部,建立稳固情报渠道而惊喜。

  二为引导人谋到官职,合乎支线任务的要求,奖励肯定拿到手软。

  三为丰富的游戏素材感到满意,明军主力大军必定是数万,乃至十万级别,随便拍摄几段大军演武的画面,亦或是历史名人的真人模样,就能让游戏外的粉丝高潮惊呼。

  真是秦始皇摸电线,嬴麻了。

  ……

  林登万等人心花怒放,对岸追杀溃兵的乞活军也感到爽翻,尤其是指挥官粟拉,都没想到一千多玩家冒死夜袭,竟把数万大军都给冲垮了。

  这已经不是酣畅大胜,而是史诗大捷!

  收到“袭营成功”消息的李过赶忙按照计划,率军出城接应。

  他起初不太相信八百乞活老兵就把数万官军打散了,还打算接应一些幸存者,一同在野地迎战官军主力,打一场苦战。

  结果他与其他乞活大帅率军抵达一看,当场就惊得目瞪口呆。

第89章 威震山河

  李过率领的骡马队伍先行一步——这是乞活军临时组建的骑兵队伍。

  与其说是骑兵,不如说是骑在劣马、骡驴上的步兵。

  他率领数百“骑马队”迅速跨过数十里赶到作战现场。

  视野中渐显残破的官兵营地,李过便嗅到空气中弥漫的死尸与焦糊混杂的恶臭味道。

  空气像是被大火炙烤数个时辰,明显存在一道划分高低的温度墙,前面是炎炎夏日,后方是寒凉深秋。

  他骑着战马继续向前,双目所见皆是官兵与牲畜的尸体。

  破败的马车倾倒,燃烧未尽的旗帜随风飘扬,燃烧过后的帐篷、篝火冒出黑烟,各类死状的官兵横七竖八地躺着,新添重伤的战马躺在地上发出哀鸣。

  这些都是乞活军八百勇士的杰作?

  他策马在尸横遍野的战场奔腾,仔细寻找乞活军老兵的身影,每隔百十来步就能看见乞活军老卒结伴的身影。

  几人拖拽着丢盔卸甲的俘虏慢慢走回,几人把一堆捡来的玩意丢进包裹,几人把俘虏压在身下倾泻老拳,还有一些人勒令俘虏替他们抗着大小包裹,甚至有人认得李过的样子,抬手向他挥手问好。

  他们每个人额头、胳膊上都缠绕着白布。

  尽管布条已被鲜血、泥污染成黑灰,但李过还是从这些人的共性看出,这就是乞活军——

  因为他们在殴打俘虏。

  没错。

  乞活军虽然以“佛军”著称,但那是与军纪败坏的官兵相比,并不代表“佛军”士卒没脾气。

  他们很少杀死投降的败卒,除非收不住刀兵,而暴揍俘虏是他们最爱的发泄方式。

  按照乞活军的话说,饶败卒一命已经是他们最大的仁慈,不然敌兵打之前嚣张疯狂,打输了投降就能活命,那也太舒服了吧,总得给败兵一点苦头吃吃,告诉所有人与乞活军为敌,一定会付出代价。

  对于被打的俘虏来说,挨骂挨揍还算过得去,只要不杀他们做什么都成。

  随着时间推移,乞活军主力步卒逐渐赶来,而散落四处的乞活军老兵也陆陆续续押着俘虏回来。

  只是这乞活军老兵的数量有些不对劲,人数变多了?

  李过揉揉眼睛,凭借捆绑白布的明显特征,多点数几次,还是不对。

  明明是八百勇士冒死出征,结果细数一番竟有一千多人。

  每个乞活军老卒都拥有不同常人的气质,与官军放在一起就好像狼与狗,前者悍勇凶猛,尾巴向下,一眼就能分辨。

  这好比武侠小说里看见熟悉的招式,便知道出自何门何派,看见“铁山靠”就知道出自坤拳,想不认识都难。

  怎么打个仗,不仅没死人,还快多出一倍?

  总不可能多出来的老兵是泥地里冒出来的吧?

  李过摇摇头,实在摸不透乞活军的做事路数,他们一会正经悍勇,一会滑稽搞怪,每次做一些惊世骇俗的事,却总能给他们办成。

  昨夜八百老兵夜袭官军大营,不仅取得酣畅胜利,还打着打着多出几百人兵力。

  难道乞活军真是天命所归,做什么事都有神明庇佑么?

  有了乞活军主力的协助,清点物资、整编降卒的相关事宜处理的很快。

  此战,八百乞活军老兵击溃数万官军,打伤打死七千人,俘虏一万八千人,逃走的兵马不计其数,而自身伤亡却是原地新增四百人,战后乞活军老兵还剩一千二余。

  缴获的粮草足够数万大军吃一个月,慢慢收拢回来的马匹驴骡也有四千余匹。金银细软,牛羊鸡猪,兵器甲具,马车板车,以及帐篷旗帜等物资数不胜数。

  联军分配战利品的时候,李过有些尴尬。

  息县守城之战时,他没能参与,因为他属于主力部队,随时准备与官军野战。

  夜袭官军营寨是乞活军绝对心腹的“自杀式”突击冒险,他又没能出战,因为这是不确定的袭扰作战,带上主力也不合适。

  他左思右想都想不出自己有什么资格分配战利品,唯独定期押送粮草物资到县城,算发挥了一位“运粮官”的职责。

  饶是乞活军大帅们不计较这些细枝末节,要给他记功,他也没脸笑纳给他的钱粮和兵员。

  于是在李过再三拒绝之下,乞活军只好笑纳所有俘虏,以及大部分钱粮物资,只给李过部众分配了一些钱粮与兵器奖励。

  乞活军从一万八千俘虏优中选优,挑选九千编入作战部队,剩下的全部打散重组,暂时关押在各县的俘虏营强制劳动一段时间。

  等俘虏们值得信任时,再给他们分配土地展开军屯。

  如此一来,除开李过所部,乞活军全体战斗部队已达到两万七千余人。

  “是否休整一日再渡河解除息县之围?”李过指出眼下战斗还没结束。

  “不,息县战事已经结束,我军大获全胜。我军通过息县挖通的密道抵达城外,与我军夜袭官军的时刻相同,他们也在同一时间袭击围城军队并得手,此时也在收编败卒、清点战利品。”

  “解围了,息县也赢了?”

  李过疑惑不解,他与乞活军主力一直驻扎在光州,除了先前收到消息,声称士绅地主们蠢蠢欲动,即将组织族人乡勇暴动,所以派人疏散了周边百姓。

  其次便是凌晨,乞活军大帅要他做好出发的准备,天还没亮就率军出发。

  除此之外,他与乞活军几个大帅一直,这些天都没收到息县更新的战报。

  为什么?

  乞活军大帅总能这样,像是使用秘术一般,没有传令兵报信,就完成信息交流?

  “哈哈哈哈哈……息县解围,官军溃败。此战我军大获全胜,一战解除豫南危机,这下官兵只能退守城池,半个河南都是我乞活军的囊中之物了。”

  年轻的李来亨十分兴奋,仿佛看见一个崭新的政权冉冉升起。

  他以前跟着义父在闯王麾下征战,总没有落脚的根据地,今日一战过后,他们总算从奔波多年的“流寇”晋升为割据地方的“坐寇”了。

  五个州县拢共数十万人,按照十丁抽一,也能抽调一两万兵马。

  加上联军此时的战力,便是精兵数千、辅兵数万。如此军力攻打府城,乃至进取省城都是不在话下了。

  只是乞活军拼杀至今,怎么还没有称王的打算?

  有些义军刚打下几座县城就急忙称帝,什么王侯大臣册封一堆,一群王公大臣恨不得比朝廷还多。

  而乞活军却比那些猴急的义军谨慎沉稳太过,得胜至今都没有称王的暗示。

  称帝确实可以不急,但是总该宣告天下称王建衙,举办自己的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了吧?

  一伙军事集团要向地方政权转变,首先便是开科取士,广招天下人才填充治下的政务缺口,如此才能梳理行政、司法、税粮,征兵、运输等等一系列国家政务。

  眼下乞活军狠狠打土豪分田地,又狠狠公审一批卫所官与大户,算是彻底得罪了本地大户。

  要知道这年头能读书写字的,最差也是中上层殷实家庭,只有极少数苦哈哈凭气运和贵人,才可能踏出一条光鲜大道。

  没了读书人的支持,一方政权想要控制基层就难了。

  一群打江山的粗鄙武夫连字都认不出,根本不懂得治理地盘,只是依靠简单粗暴的施政方法勉力苦撑……

  由此李来亨觉得可以跟士绅们稍作缓和,并跟他们约法数章,并以此规范治下的新秩序——既保护贫民的利益,又能得到读书人的支持。

  李来亨知道义父是敦厚的老实人,也知道己部是闯军,对乞活军来说是外来派系,无法对这种“称王”、“开科取士”的政务大事插嘴。

  但也不妨碍他委婉提几句,说什么入秋天凉了,乞活军大帅该加身衣裳了,别的颜色都不好看,不如选一件黄色袍子,绝对保暖。

  乞活军大帅们,倒是听懂了他的暗示,但纷纷表示眼下不急。

  若不能打进京师做掉崇祯小儿,这所谓的王称不称又有什么区别呢,那些心向大明的士绅文人,根本不会支持非正统的叛逆。

  “至于缓和士绅关系的策略,那是万万不可的!此次拷打俘虏又问出不少藏在我们治下的奸人,其中不乏一些表面恭顺,老老实实配合缴纳赋税,背地里却勾结官军与我们为敌的虫豸!”

  “咱们就算对他们礼贤下士,他们还是会把我们当成粗鄙的反贼,哪会参加我们办的科举考试。

  再说了,我们也不要这些酸腐文人做官,省得弄脏我们的新环境。”

  “干他马的表里比兴之徒,我非把他们满门杀了剁碎,煮成一锅肉糜给叛徒全吃下去!”

  “用檀香刑吧,一根尖桩从后面凿进去,从口里刺出来。”

  “好耶!我喜欢这个!”

  乞活军大帅、将官们再次兴奋地议论起来。

  什么吊路灯,蚯蚓竖着劈,蚂蚁洞灌铁水,丢进锅里煮,点天灯,凌迟处死,诛九族……

  他们每每说到杀死叛逆与劣绅要用的残酷手段,比任何人都要亢奋激动,恨不得当场逮一个倒霉蛋来过过瘾,简直让李氏父子渗得头疼。

首节 上一节 72/3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