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第71节

  他不痛?左良玉目瞪口呆。对方的左手被完全斩断,还哗哗喷着血水,竟然一会就不喊痛了?

  恍若感到痛觉共鸣,左良玉只觉脚下刺痛,低头一看才发现只有袜子的双脚已经被鲜血浸透大半。

  “左良玉打了半辈子的仗,别跟他单挑,一起上!”又有几名玩家走出昏暗的阴影,沐浴在冲天火光之中。

  只见数名贼寇围杀而来,左良玉挥刀招架、还击,一刀刺入一名贼寇的肚腹,刺出后背,刚要抽出腰刀还击,却发现被自己捅伤的贼寇死死抓住他的手腕。

  “嘿嘿,左良玉,跟我一起下地狱去吧!”那贼寇一边喷人一脸血,一边脖子前倾,咬住左良玉的耳朵。

  “啊啊啊啊啊啊!”左良玉只觉痛苦袭脑,随即便被短矛、尖刀生生捅进肚腹胸腔。

  “敌将首级拿下了!”

  一声骄傲的吼声向四周传开,狼狈逃出大营的巡抚隐约听见这股吼声,但他没有停留。

  贼寇夜袭打得他猝不及防,还跟在身边的高级武将仅有总兵陈洪范,另外便是一些中下级文武官员与少数精锐亲兵。

  乃至李家寨的林氏三兄弟。

  要不是他仨及时发现贼寇夜袭,并且赶到大帐护送巡抚逃离,又挥刀砍杀数名围拢上来的贼寇,恐怕他已命丧贼手了。

  饶是如此李巡抚也不好过,他膝盖上中了一箭,一直是被林氏三兄弟轮流背着走的。

第88章 国家昏乱,有忠臣

  簇拥在巡抚身边的兵马并不多,算上文武官吏,亲兵家丁,以及李家寨的少数家丁,总计两三百人。

  李巡抚一行人互相搀扶狼狈逃命,好不容易赶到渡口,才发现早有数百溃兵捷足先登。

  溃兵们为了争夺十余条渡船互相厮杀,有些人拥抱着在地上打滚,或用牙齿撕咬,或用头盔碎石猛砸,鲜血的血水将河水染红。

  “李抚台、陈总兵在此,你们还不速速停手!”

  一名随军文官上前数步,摆出一副习以为常的傲慢姿态发号施令,以为官府的权威犹在。

  没想到杀红眼的丘八根本不管什么巡抚、总兵,对准聒噪的就是一记利箭。

  噗哧一声,箭入脑门,那文官直挺挺地仰头倒下。

  “啊!”另外一些文官小吏发出惊诧尖叫,陈洪范与其他部将当即指挥亲兵开始作战。

  李家寨尚存的家丁们,则后退数步聚拢到林氏三兄弟身边。

  各路武将身边的家丁不愧是精锐战兵,不过短短几回合便将溃兵打散,抢到数条尚未开走的渡船。

  饶是如此几条舟船还是容不下数百人,无法上船的人只能脱掉全身甲胄外衣,一头扎进淮河泅渡,亦或是强忍着入秋河水的寒凉,扒住船沿跟着游水。

  经过千难万险,李巡抚一行人终于驶入河心,自身的安危总算是保住了。

  性命无忧的瞬间,所有人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那些身子骨较弱的文官们险些一头栽倒。

  船上、船下的幸运儿们,不约而同地回首观望官军大营,冲天骇人的火光照在每人脸上,映出截然不同的复杂神色。

  悲凉,痛惜,哀伤,懊悔,怜悯,庆幸,乃至转瞬即逝的狂喜……

  李巡抚短叹一声,懊悔自己葬送数万大军,这可是前任巡抚与他花费数月调动兵员物资的心血啊。

  不过短短一夜数万兵马尽数溃散,也不知道一夜过去,明日还能聚拢多少残兵败将。

  唉。

  李巡抚环顾四周,无论是文臣武将还是家丁随从,都是衣衫破烂,浑身泥污的狼狈颓相,已然将朝廷大军的威严损失一干二净。

  只可恨那内鬼勾结乞活贼设下“合兵南下”的圈套,然后在营中引狼入室,害得四万将士饱尝惨败。

  可恨,该杀!

  尽管包围息县的官军尚有万余,收敛败兵与之会合,尚有退守汝宁的余力,但经此一败,李巡抚自知罪责难逃。

  当今圣上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暴脾气,他今日一败,过几天就可能被缇骑捉入京师问罪。

  即使万幸,陛下准他戴罪立功,他也没有足够的精兵剿贼了——

  东虏入寇,大部分精锐被调往直隶勤王。剩下的机动兵力还在追杀闯贼余孽,简直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到处需要征剿,到处需要兵员。

  可是招募新兵需要钱粮,而要钱就得获得陛下授权截留税收。

  然而陛下把兵权、财权都锁得死死的,不肯轻易开放额度,没有哪一位督抚大员能随意自筹军费。

  一想到自己灰暗的未来,还不如一死了之,也能保全家族名声。

  李巡抚作势便要跳河自尽,可是刚到船边被一股寒风袭来,心中自尽的念头便削去大半,一双脚迟迟跨不过船沿。

  而一直保护他的林氏兄弟也没有一点动静,似乎故意没看到他“作死”,一点眼力劲都没有,害得他尬在边上,跳也不是,回来也不是。

  还是几个久经官场的官吏懂得人情世故,大喊着巡抚老爷珍重啊,一扑过去抱住巡抚的身躯。

  “别管我,经此大败都是本抚无能,让我去死罢。”

  李巡抚被人抱得死死的,反而来了劲,恍若一只要被剪指甲的狸花猫拼命挣扎,但他越挣扎,官吏们却抱的越紧。

  一旁的林氏兄弟暗骂这货表演欲真大,以为你是曾国藩呢,要死要活表演一波?

  陈洪范与其他将官也觉得没眼看,真要想死的话,刚才早就一声不吭跳进水里,哪有这会功夫表“气节”。

  不过大伙都看破不说破,静静看着一帮文官表演“忠臣戏码”。

  一直到有粗鄙武夫也站出来劝活,巡抚老爷这才放弃“死志”,一副都是你们求我活下去的模样,重新回到船中。

  随着渡船靠岸,数百人算是彻底进入安全地带。纵使贼寇想要渡船过河,他们也有就地还击的余裕。

  渐渐的,夜幕退去,朝阳爬起,聚集在巡抚身边的兵马陆陆续续已有上万,就这还不断有败兵渡河游过来。

  好消息是劫寨的贼寇并未渡河追击,而是在对岸四处追杀溃逃的败兵。

  坏消息是渡河过来的败兵几乎兵甲全无,战马驴骡也没运过来多少。

  数万兵马只剩下身边这一万余人的残兵丧卒,这已经不是失败,而是要钉上耻辱柱的大失败。

  既然有败仗,就得有人背锅。

  经过一众文臣武将的共同商议,将这次败仗定义为——

  内鬼与贼寇里应外合,且贼寇作战勇武、悍不畏死。

  饶是巡抚老爷与其他部扎稳营盘,彻夜巡逻,还是没能挡住贼寇的夜袭部队。

  最大背锅侠自然成了已经战死,没法申辩的左良玉、王顺平等人……

  因为他们不顾军中禁酒的命令,彻夜饮酒作乐,导致军中兵卒大多喝醉不能战,这让贼寇有机可乘,最终导致数万兵马溃败。

  即便他们麾下还有活着的家丁士卒,也没有向上的发声渠道伸冤。

  而最大的功臣要属李家寨的家丁队们。

  原本出征八百的家丁队,如今活着泅渡淮河的只剩一百来人。

  尽管他们皆是白身,但救“驾”之功甚伟,就算他们没有给银子贿赂,李巡抚也要给他们一官半职。

  “李家寨家丁首领林登万上前听封!”

  “草民在。”

  “你们虽是一介白身,但忠心报国,奋勇杀敌,又即时报信救下一众文武,居功甚大。本抚任你为麾下标营守备,兵额一千,军饷钱粮皆照边军例……”

  “谢抚台老爷!”林登万一行百人皆单膝跪地,高声感谢巡抚老爷的赏赐。

  边军的军饷待遇属于明军序列最优厚的,一个月军饷起码一两五钱,月粮五斗,若是家丁、马兵则军饷更厚,有些悍卒甚至能达到月饷五两银子。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足饷足粮。

  封官作罢,林登万一行人虽依旧没有起身的意思,惹得李巡抚不禁询问,“这是何意?”

  “草民出身贫民,少年时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多年,是李家寨的老爷救我出水火,如今我虽受巡抚老爷青睐,却不敢忘记李老爷的恩德,不能背弃家主而去——”

  “恳请巡抚老爷收回委任。”一众单膝跪地的家丁们呼啦啦响起请愿声。

  即便此时一位守备官在官场没什么地位,但对于小民来说,已经算是一步登天。

  况且在巡抚老爷麾下标营做事,相当于在省里有了人脉和后台,未来升官发财都是肉眼看见的前途无量。

  寻常人一辈子都摸不着县令的边,就这多少人想跪还没这门子,家丁们居然开口拒绝了。

  “受赏还不忘过去恩人。”

  陈洪范不禁对这些家丁更加喜爱,若不是李巡抚抢先一步拿下,他都要开出厚赏,将家丁们强行收入自己编制了。

  “嗯,你们倒是牢记忠义二字。”

  李巡抚转头与文官、幕僚们短议片刻。

  他们认为,连家丁们都是这副恩义双全的模样,那么调教出这批家丁,又在本地素有声望的李家小子,自然也是德才兼备、能担大任的人。

  而且李牧这段时间的一系列作为,也足够上报朝廷赏他一官半职。

  按照目前李牧的声望与功绩,封一个游击将军绰绰有余,若是李家小子花点钱打点朝廷大员,甚至能一步到位做个三品参将。

  至于结果怎么封,兵额安排多少,那就是朝廷大员做主了,李巡抚没法过问。

  如此一来,昔日的恩主做了参将,或是游击。家丁首领做守备,也不至于“功盖上主”。

  而巡抚也能合情合理地收编这支忠勇家丁,不至于给人留下“抢人”的口实,一举两得。

  “多谢巡抚老爷成全!我等必誓死追随老爷剿贼报国!”

  “好好好!”

首节 上一节 71/3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