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第334节

  李牧每次“失神”确实在关心最近局势,只不过这次是关乎朝鲜事宜——

  控制朝鲜的奖励到账了。

  【利用傀儡控制朝鲜八道,你已然成为朝鲜真正的主人

  你距离忠诚的顶点似乎仅差一步,小小的舞台已经不能藏匿庞大的巨龙。未来诸多国家与凡人的历史,或将由你亲自改写

  天命值到账100000

  奖励一万复活储备,当前第二永久复活点可建造数:0.5】

  李牧一瞬间就瞧见了那个明晃晃的小数点。

  奖励发了,但只发了一半,就跟某拼夕夕软件,奖励确实能发给你,只是需要你再努一把力,把小数点后几位都填满,就能顺利拿到……

  好,很好,非常好!

  李牧深吸一口气,将奖励拿一半的杂念甩出脑海。

  尽管这次入朝作战的军事胜利没产生多少天命值,但正式建立傀儡统治还是给了一波大的。

  先前乞活军带来的扩张天命值,召唤了三千余玩家。

  算上之前的剩余,李牧手头上已有十六万天命值。

  李牧二话不说,当即投入十万天命值开始抽卡。

  三千新玩家蓄势待发,另有一批粮菜,手电筒等等实用小道具纳入系统仓库。

  眼下,由李牧操控的玩家总数突破三万人,战斗组,种田组,研发组,游击组,卧底组全都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背嵬军在朝鲜取得的成就可喜可贺,这意味着辽东的统治愈发稳固。

  一旦天下有变,辽东陷入“孤立状态”,后方的朝鲜就能补足辽东缺少的钱粮物资与劳动力。

  背嵬军在军事与内政层面的管理创新,也让李牧耳目一新。

  他毕竟在古代待了太久时间,内心俨然被同化成半个古代人,对于那些新式管理模式完全不在行。

  要不是玩家大胆进行社会实验,他都不知道还能这样“创新”治国。

  什么“碳基通讯网”、“网格化镇压叛乱”、“碳基数据云同步”、“虫群思维”、“末端淘汰抢功”……

  这些道理他多多少少明白一些,但真到了实践,他还真的玩不来。

  这群平日里看起来沙雕、暴虐的游戏玩家,着实给他上了“新式管理”的课。

  不过李牧的忠诚之路也得加速了。

  背嵬军出征朝鲜无论如何自辩,都属于擅自行动,明廷肯定要使点小动作。

  就在这时,李牧忽然收到心腹报告——

  他创建的情报部门“政治保卫局”,逮住了一名明廷安插的探子。

  ……

  时间倒回多日前,陈靖安来到豫南地区已经大半年了。

第308章 我在五点二十睡觉十三点十四按时起

  他奉上头的命令前去暗查“大忠臣”李牧。

  李牧尽管有一些遭人诟病的小瑕疵,但为国家屡立战功的事迹人尽皆知。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大忠臣。

  不过陈靖安身为锦衣卫暗探,从不在意忠臣还是奸臣。

  他只效忠唯一的天下之主,大明皇帝本人。

  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要查谁,要怀疑谁,不需要任何理由,大忠之人也可能是大奸恶徒。

  老陈奉命前往商固一带,那位李都督仍留在辽东追击建奴余孽,“老家”驻地一片空虚,正是暗中入驻的绝佳时机。

  作为一名摸爬滚打升上来的老探子,老陈深谙潜伏之道,什么地方都奉命潜伏过,口音,职业,习惯等等特征都能努力克服,协助上头完成诸多大案。

  当年他便协助某位锦衣卫千户,追上魏忠贤的出京队伍,迫使这位昔日权倾朝野的阉人在客栈“自杀”,随后便晋升为试百户。

  魏公公风评究竟是好是坏,他不在乎。他只知道办好差事。

  可没想到,陛下不知是何用意,竟要废撤厂卫,还把各地的镇守太监悉数召回。

  他这位试百户也被弃之不用,随后连降数级。

  后来陛下似乎是醒悟过来,重新启用他们这批“爪牙”,陈靖安也得以升至总旗。

  尽管相比先前的试百户,他的官职相当于倒退,但这年头能有一份固定薪资,顺便享受“灰色津贴”与特权的差事简直是天赐。

  他偶尔把锦衣卫的腰牌漏出来,也能迫使地方官员礼让三分,由此也对这份差事格外珍惜。

  陈靖安收到命令的当天便仔细搜集豫南相关的信息,随后乔装打扮一番,动身前往豫南之地。

  他深知如他这般的暗探还有许多,但大伙几乎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只能用一些暗记、口令来召唤、识别“友伴”。

  他并没有傻乎乎地直接对接地方官吏,而是扮作商贩在当地生活。

  他抵达固始、商城的第一感受是,当地的社会治安非常好,好到有种不太真实的感觉。

  流民,土匪,山贼,乞丐……不见了踪影,就好像所有魑魅魍魉统统被清理一空,一眼望去都是万里晴空。

  他不用与旅人结伴而行,一人露宿野外也不必惧怕匪盗。

  过去他与地方的匪盗打交道,免不了讲斤两、漏官身,这回他竟然一路畅通无阻,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出口。

  这还是大明地界么?

  哪怕是北京、南京这种首都级别的城市,出了城数十里便会遭遇土匪山贼。城郊内外的恶霸、帮派也是数不胜数。

  豫南四周都有逆贼活动,怎么会没有流贼和乱兵?

  黑旗营主力在外征战,留守驻地的辅兵、乡勇居然比战兵还能维持治安!

  更“怪异”的是,此地的官道颇为平整,像是用一块灰色的长条石板铺设而成,一路延伸至视野尽头。

  车马行人在路上移动相当平稳,相比之前的官道、黄土硬路少了许多扬尘。

  这里的官道不是下过雨就一滩烂泥的硬土路面,一脚踩进去下半身全是泥。

  若是穿草鞋的随便找个大水坑涮一涮就完事,要是穿布鞋、官靴的,非得更衣洗漱一番,浪费时间又浪费烧水的薪柴钱。

  陈靖安只是感慨片刻,便意识到不对劲。

  修路这种事自古以来都是利国利民的,要么官府拨款维修,要么地方士绅、豪商集资修建。

  前者深陷官场陋规,满心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是狠狠捞钱,哪肯主动拨款修官道?

  后者就不用想了。

  商、固之地不过是临山的偏僻小县,真正有钱能拿出来修路的绅商没多少家。

  再说眼下兵荒马乱的,大户们只想“省吃俭用”,铁定不肯把资金浪费在“名声”上。

  难道是二县的主事官员有大能耐,所以才把偏僻小县治理得井井有条?

  陈靖安并不急着询问当地百姓,而是在县城郊外租了一间平房充当落脚点。

  租房、买房按例是要给当地胥吏“备案”的,谁料前来理事的乡吏办好了差事就走,连他给的二百文“草鞋钱”都没要。

  换做一般胥吏,起码要反复暗示一番,将“例钱”提高到五六百文才作罢。

  常言道,胥吏之害甚过贪官。

  贪官毕竟是流官,捞几年就走,可胥吏世世代代生在家乡,一个个位置低下,但权力甚大,有时能架空官员。

  真是奇了怪,这里的胥吏居然不索贿?

  陈靖安一度以为太阳要从西边出来了。

  他自己就是官场中人,根本不信这世上还有“青天老爷”。

  就算真有铁面无私的,身在染缸之中又能坚持本心多久?如何管住这些“地头蛇”贪不贪。

  可那些胥吏就像是周身有眼睛在监视一般,连索贿的暗示都没表达过,就好像办差是该做的事,并不存在索贿的环节。

  街上的石板路面也修得齐齐整整,破损与积水处几乎没有,甚至没有牛马牲畜拉出的粪便。

  就连街道供应的尿桶,也变成了规规整整的“公共厕所”,厕所内外都张贴了图文并茂的告示,写着近期的主要官府通知。

  好家伙,此地的主官居然连便溺的时间都不忘记通告百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很怪。

  陈靖安顿时对县城的主官产生强烈好奇心。

  作为锦衣卫总旗,他直接掏出腰牌便能见到县令,但眼下才到此地不久,不便轻易暴露身份。

  毕竟一名官员看见的,与一名平民看见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画面。

  他身负“监察”差事,务必看见最真实的画面,听见最真实的声音。

  陈靖安灵机一动,打算与人发生冲突,然后去县官面前打官司,如此一来便能见到县官。

  要知道寻常百姓闹出了纠纷,不是找地方宗族审判是非,就是告到衙门。

  只要苦主与被告双方地位大致平等,苦主就敢于对簿公堂。

  随着各地频繁的诉讼官司发生,也由此催生了“讼师”这一职业。

首节 上一节 334/3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