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第207节

  当然失地要收复,军功也要论一论。

  擒获汉奸王爷是为大功一件,独立完成海战的背嵬军自然是头功之人。

  眼下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背嵬军主官连升二三级都有可能。

  尚可喜这般重要的汉奸王爷,肯定要送去京师交给朝廷,最后判个千刀万剐。

  那么随行人员就很重要,也许有幸在陛下面前露脸留名,纵使不能混个脸熟,也能蹭蹭助攻升官发财。

  即使献俘队伍早已被大官内定,中下层文武官员也能蹭一蹭背嵬军缴获的一千余首级。

  换做以往年景,文官二话不说吞没军功,要么自用,要么分润给关系户,最多把军功分发的赏钱给到立功者。

  若是有点良心的,还能给立功者记个一功。

  可是背嵬军,也就是黑旗营,是闻名天下的强军,皇帝跟前的“香饽饽”。

  谁敢给背嵬军使绊子生出变乱,谁的三族就不保,被判夷灭三族的宋一鹤就是最好的例子。

  于是文臣武将都打算花钱采购——毕竟黑旗军前段时间,不是在鲁南举办过一次首级拍卖会么?

  这次也该鲁北的文武蹭一蹭军功了。

  然而文武官员刚打定主意,组团去找背嵬军买“货”,却发现背嵬军士卒竟都在搬运物资上船,数千人规模似乎还有其他部众的辽民加入。

  惹得徐人龙疑惑不解,“诸位这是作甚?”

  “尚可喜这狗汉奸已经安排专人护送入京,咱们也该起航前往旅顺杀鞑子了!”

  “这、这才刚休整一日,未免太快了吧?”

  “这哪里快了!只要鞑子盘踞辽东一天,我们辽民都没有一天安生日子!”这位精兵回头冲着那些新加入的辽民大喊,“想不想回家!”

  “想!”

  “走,上船,我背嵬军带你们打回老家!跟我一齐杀鞑子!”

  登州副总兵,登州守备,莱州参将,以及山东巡抚标营……诸部将官见到此情此景也不禁动容,纷纷请求山东巡抚和登莱巡抚批准他们跟随背嵬军出战。

  “啊?”

  两位巡抚面面相觑,本来商议着筹备一些时日再北上旅顺,这下武将们都眼红背嵬军的战功,激烈请战。

  这下不想现在打,也得打了。

  ……

  就在登州城内一处无人在意的民房内,一个男人打开鸟笼,将一只白鸽抓在掌心,右手捏着一卷灰纸熟练地塞进鸽腿的皮套中。

  他走到屋内小院,双手捧着白鸽向上一抛,白鸽瞬时扑扇着翅膀向北方飞去。

第218章 力拔山兮气盖世

  白鸽展翅翱翔,掠过茫茫大海,跨越山川河流,待它接连飞过一座座屯堡乌黑的废墟,终于瞧见一座位于河流东岸的城池。

  只是这座城池与以往有些不同,数千顶灰白营帐犹如劣质瓷碗倒扣在城外,连绵数里。

  白鸽不懂这些复杂信息,只知道自己回家了。

  它欢快地飞进熟悉的家园,还没落地就被养鸽人一把抓住。

  男人熟练地抽出皮套中的纸卷,眼见纸卷首尾皆用红线缠绕,当即意识到这是重要军情,连忙将信息封入木箱用包裹背在身上。

  男人牵来一匹快马离开盖州,朝着下一个驿站奔去。

  下一个驿站、急递铺相继接手重要情报,换人换马继续疾驰。重要情报一路跨过海州,辽阳,最终抵达沈阳递送给兵部,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天。

  不过最重要的皇帝陛下不在沈阳,而是在沈阳北郊十里等待他的心腹大将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奉命征讨索伦部,如今统帅万余清骑凯旋而归。

  他骑着宝马在百步外翻身下地,脸上挂着兴奋的笑,三步并作两步飞速跑来。

  济尔哈朗精准地停在三步之外,刚要对皇帝行大礼,黄台吉便迎上去给了他一个用力的拥抱。

  此刻两位堂兄弟只论亲情,不论君臣。

  济尔哈朗一想到黄台吉早已贵为皇帝,还以“抱见礼”拉近双方的距离就备受感动。

  “臣为陛下掳来索伦诸部三千五百丁口。”济尔哈朗侧身遥指队列后方牵引的俘虏。

  “好!如此一来我八旗满洲各牛录的丁口便能多补一些了。”黄台吉语气喜悦地说,“你是此战的大功臣,你的镶蓝旗可以优先挑选。”

  济尔哈朗闻言再度欣喜,“谢陛下恩典!”

  黄台吉沉吟片刻,还想再说些什么,忽然瞧见沈阳方向奔出十余骑快马。

  为首一人迅速翻身下马,飞跑至黄台吉面前跪下,双手捧起一方木盒,“陛下,盖州来信。”

  接过木盒取出红线缠封的纸卷,拔出小刀轻轻挑断一根根红线,纸卷上记录的关键消息很多。

  总结一下就是智顺王被生擒,水师兵马全灭,明军挟大胜之威集结一二万兵马渡海攻打辽南。

  黄台吉面色阴沉,扭头对几位护军统领发布几个简短命令,随后以微笑面孔交代济尔哈朗与兵部的人员交接俘虏丁口,。

  他还有一些“琐事”急需处理,就不过问庆功宴之类的诸多事宜了。

  黄台吉踩着包衣的后背登上战马,肥胖的身躯犹如一团椭球压在战马背上。

  他迅速奔回沈阳,召集一众亲王贝勒、固山额真、汉臣议事。

  多亏他在直隶、山东安插的细作,得以迅速获取诸多变故。

  智顺王水师全灭,意味着大清丧失好不容易得到的制海权。

  大清既无法封锁渤海洋面,又不能渡海攻打登莱,黄台吉构想的“登莱攻略”皆成泡影。

  黄台吉也能猜到旅顺,金州势必不保。

  盖州以南的三座战略要地即将重归明军之手,辽南局势似乎一夜回到四年前。

  既是背嵬军,也是黑旗军。

  这伙强人挫败他南下大军,又打败他精心笼络的汉军水师。

  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偏偏一直跟大清作对!

  他命令细作散播“捧杀”谣言,那小皇帝的确信了三分,不断抽调黑旗营的强军四处奔波。

  可是奇了怪的是,那李姓小儿的精兵好似抽不干,南阳一战两千余黑旗兵全军覆没,如今驻扎登州的背嵬军也屡战屡胜。

  要么是李小将练兵得法,任何老弱病残都能练成一支精悍强军。

  要么是此人持有特殊“秘法”,只要是黑旗营出身的士卒,无论去哪都能维持战力,比如定期服用某种秘密丹药。

  风头正盛的黑旗军由此进入黄台吉视野。

  他给驻扎京师的细作们传达指示,命令他们打探关于黑旗军的消息,没多久,细作收集的消息就通过特殊渠道传回。

  传闻黑旗军起于豫南山谷,那李小将凭借过人能力,组织十三乡村壮丁,一鼓作气平了险恶山贼。

  随着乞活贼兴起,他组织家丁坚守城寨,保全一方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接着审时度势,瞧准贼寇离境的时机,率领家丁夺回县城。

  然而他没有杀死贼寇家属,反而将其礼送出境,因此与贼寇达成“君子协定”,足足一年时间两不相侵,唯有小股零星部队时而交锋。

  李小将后来平猛虎贼,北上抵御八旗,又迅捷踏平红巾贼,挥师返乡不足一季便又亲率大兵连收四城。

  饶是黄台吉看到这些情报,也不由得感叹,生子当如李都督。

  要是李牧是他儿子,大清国运必定蒸蒸日上。

  世人皆赞李都督之忠义,黄台吉却持相反意见。

  黄台吉不信这世上有大忠之人,或者说他不信朱由检如此德薄之人,配得此大忠大义之人。

  他揣测李小将一定有所图谋,此人不过二十来岁已然身居高位,日后再立奇功,明廷还有何奖励可赏?

  封侯,封公,乃至裂土封王?

  纵使李牧本人无所图谋,形势也会逼着他走向不忍为的道路。

  而且黄台吉查看粗陋的沙盘,惊奇发现李牧正在关内各地布局。

  李小将明明拥有剿灭乞活贼的实力却不急着去做,许是“急流勇退”,也可能是养寇自重,等着朝廷给他升官加赏。

  这小子服从朝廷调兵前往各处,一部去登州,一部去豫南南阳,将来还要抽调一部分前往辽西。

  看起来任由朝廷分权削弱,同为野心家的黄台吉却嗅到一股阴谋味道。

  若是李小将能操控分支兵马,那这些悍卒表面分权,实则是占据各省要地,一旦形势有变,数省地盘都将归入李小将之手。

  只是南阳这一路黄台吉想不明白。

  李小将是想借着支援友军的名义,趁机占据南阳重镇,没料到守军闭门不开才导致全军覆没。

  还是真的忠心为国?

  两千精锐实在太过珍惜,李小将总不可能是故意派人去送死的。

  也正是南阳一败,导致他始终看不透李小将的真实用意,其人究竟大忠,还是大奸?

  假如李牧野心勃勃,图谋整个天下,新的疑问产生了——

  既然黑旗军是李小将的核心力量,为何要服从朝廷军令派到登州、辽南,为了明廷这样的潜在对手消耗自己的嫡系?

  换做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统治者,都不会自轻自贱给别人做嫁衣。

首节 上一节 207/3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