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第119节
货车的轨道在前方拐了个弯继续向前延伸,但是载人的马车却在相对寂静的工坊停下。
她跟着李先生下车。
有几个薯兵却不走寻常路,故意要展现自己的下车技巧,单手撑着马车顶沿,大喊一声腰马合一,然后当着众人面摔个狗吃灰。
惹得文盼不由得噗哧笑出声。其他玩家也哈哈哈大笑,一点也不顾及同僚的面子。
落地的几名薯兵拍拍下身灰尘,假装没事人一般快步走到先头,仿佛无声的背影可以缓解他们刚才犯蠢的尴尬。
视线越过薯兵的队列缝隙,文盼看见一条湍急的小河边立着巨大的轮状物,像是灌溉田地的水车。
几根被削得笔直的木头竖立在空地之间,顶端缠绕着什么黑乎乎的硬线,还夹杂着一些她看不懂的小物件。
主导这些项目的玩家兴高采烈地围拢过来,就像考试一百分等待家长奖励的孩子抬起骄傲的脑袋,双眸里的神气几乎就要凝聚成光。
当李牧看见水车模样的机器,以及缠绕长线的木头杆子时,已经知晓了答案。
不过他穿越前是名文科生,不太明白玩家用什么做的电线绝缘外皮。
他将自己的疑问说出。
“人字拖呀……起初测验性能的时候,用人字拖的塑料就足够,不过现在需求量增大,我们就改用生漆和粗麻布,先用麻布包裹铜线然后浸泡漆液……”
玩家还在自顾自地解说,李牧却愣住了。
“人字拖”短短三个字恍若三拳击中他的胸口。
这种最开始被他视作“废物”的道具,竟然在这种环节派上用场。
他深刻意识到什么叫“天生我材必有用”,哪怕是在古代没啥用处的人字拖,也能被第四天灾变废为宝。
李牧不由得在心中赞叹,人字拖好样的,游戏玩家也都是好伯乐。
尽管玩家们早已做好了项目筹备,但他们还是特意等到临近傍晚时分,才叫引导人过来验收——
只见两名玩家攀上瞭望塔,一人拿捏着电线,另一人腋夹着椭球状玻璃,玻璃中隐约可见弯曲的丝状物。
当他们将玻璃与电线安装完毕,天色已经渐渐暗淡下来,恍若一幅淡蓝暗蓝相间的幕布,地天一线的尽头留下一抹余烬般的霞光。
紧接着玩家们开始奏乐舞动——
他们头戴铁盔,敲打钢板,碰响铁锤,点燃数根立香插在头盔顶部凹槽,朝着电线与灯泡的方向热烈地舞动起来。
他们像是工业萨满为取悦机魂而献上舞乐。
文盼疑惑不解地询问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李牧回答,战胜的勇士会用舞乐抚慰自己,而这些人也是厮杀在不同战场凯旋而归的勇士。
这别有韵味的“工业舞乐”吸引了附近下班的劳工与玩家前来围观。片刻功夫便有数百人围拢在一侧。
一曲舞乐结束,玩家们朝着李牧投来期盼的目光,后者心领神会,淡淡地说道,“开始吧。”
“好嘞。”
一名玩家打开悬挂在工坊屋檐下的方盒,使用工具将下垂的开关扳到最上,只听一阵滋滋嗡嗡的动静传来。
瞭望塔上忽然亮起耀眼的光芒,透过椭球玻璃罩辐散四周。
它的光芒驱散黑暗,为夜间的人类带来远比油灯、蜡烛更亮的光芒。
普通劳工们都呆住了,这犹如仙术的常亮光芒吸引住他们每一个人的眼。
它一直亮着,亮到劳工们身处昏暗的傍晚,也能清晰瞧见同事脸上的纹路。
有人下意识向前踏动数步,伸手想要触碰那摸不着的光源,有人震惊得双腿发软瘫坐在地上,还有人仿佛被夺走了魂魄,只是呆呆地望着。
惊叫、欢喜、哀嚎、恐慌、支支吾吾……诸多复杂情绪传达出的声音此起彼落,但更多劳工慢慢接受这“震撼人心”的光芒。
文盼也在一旁看的痴了,“科学秘术”的力量竟是如此厉害,连夜晚也能照得宛如白昼。
李牧环顾四周,玩家们皆露出感动且亢奋的神色,双眼好似泛起泪花,又像是灯光倒映留下的光。
所有来自现代社会的灵魂在此刻产生精神共鸣,只有他们能理解的灯光带来无穷无尽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自人类掌握火焰对抗黑夜以来,李牧与玩家们终于可以自豪地宣称——
跨越数百年而来的科学明灯替人类战胜了黑夜。
第136章 北上,启动!
电力的成功运用,使得李家镇的生产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电解、电炉、电焊、电灯、广播、电池、取暖、农业等等急需用电的技术都能提上日程。
当然李家镇眼下的发电量肯定是不够用的。
对于工业这个庞大的“吞电兽”来说,李家镇的发电量相当于开胃小菜,连正餐都算不上。
发电所需的条件水力、风力、火力、人力等多种方式还好说。
发电材料诸如导线和磁体就有些破费。
前者一般使用铜,也可使用铝、银,但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铜这玩意都比较昂贵,铝和银就更贵了。
明末时期一斤铜的价格是铁的两三倍,李牧根据玩家构想的发电规模估算一下,所需铜线就是一笔巨额数字。
李牧这才深刻意识到“工业化”就是个“销金窟”,投入大量资金到一个无底洞,短期内还看不见效益。
教科书上说工业化的前奏是积累原始资本,他过去不太懂,现在深有体会。
没资金的小国小邦哪里玩的转?
果然什么事都是要实践才能出真知,不深刻体验一番,知识就是一串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文字。
眼下的主要动力还是“蒸汽动力”,电力用来做一些特殊技术,比如用电焊和铆接把“高压蒸汽机”研发出来,先前普通蒸汽机的效率显然有些不够用。
这要是高压蒸汽机研制成功,再积攒大量资金铺设铁路,高压蒸汽机驱动的火车就能呜呜开动。
一想到时速数十里的火车飞奔起来,李牧就觉得情不自已,恨不得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喜悦。
由此李牧需要挣更多资金,才能继续发展工业。
电力组的优异表现深合李牧心意,他大手一挥,一个战役级别的奖励发给诸位。
拿到奖励的电力组玩家欢呼雀跃,其他组玩家艳羡不已。他们纷纷拿出各自压箱底的“王牌”向李牧讨要奖励。
枪炮组拿出五十支线前装膛燧发枪,米尼弹头,有效射程三百米左右,搭配枪后的标尺可以精准射击三百米的敌人——
原本滑膛的燧发枪加了内部膛线,又改进弹丸形制使其贴合膛线。
无数个“工匠小组”反复制作百余支,总算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掌握了技术窍门,成功精造一批误差较小的枪支。
按照历史经验,熟练的三人小组一个多月可生产一支前装线膛燧发枪,不熟练的要两月半才能生产一支。
一个熟练小组一年便是十支的产量。一百组便是一千支的年产量,十八十九世纪的欧陆列强,都是使用大型手工工场这般量产火枪,一年都是十数万支的产能。
“枪炮组”表示自己仍在积累加工经验,以老带新培养的工匠也在稳步增多。
更强版本的线膛火帽击发枪还在研制,未来肯定会有打四百米的火帽击发枪问世。
当然眼下用滑膛、线膛的燧发枪就足够了。
化学组也站出来贡献一批高爆炸药和瓶装硫酸。
硫酸这种好用的东西自然被李牧笑纳了。
至于高爆炸药,它的运输安全还好说,用木浆与炸药混合可以降低危险性。
不过考虑到“化学组”的炸药产量极低,用一下就没了,还不如能就地取材的黑火药累积造成的杀伤多。
不如以后把高爆炸药制成航弹,用热气球或是飞艇抛下轰炸。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武器,石灰弹,白磷弹,喷火油柜,黑尔火箭……
李牧全部收下,并给予提供人相应的奖励。
此时他亲自带兵北上,一千新人玩家,三百前线战死复活的玩家,四千直属步骑战兵,总计出动五千余人。
配置六门野战炮,四门铁炮两门铜炮。
鸟铳射术最好的二十名玩家与三十名战兵抽调出来,武装燧发线膛枪,组建一支五十人的猎兵队,专门狙杀敌人的军官。
这次主力作战跨越千里距离,要注意的是补给线过长。
粮草李牧倒不担心——
此次作战的顶头上司是卢象升,战场又临近大运河,每年运输的漕粮都在河中过。
再不济他的船队也能从老家运输粮草往返,汝宁一府的财政给他悄悄输血,供应数千步骑在外作战不成问题。
而且后勤补给是文官要头疼的事,要是不给他发放充足的粮草,他就自己“纵兵抢劫”。
反正他是“粗鄙”的丘八,吃几个大户补充粮草也是合情合理的。
当然,此次李牧亲自带兵北上的目标有三。
进一步削弱鞑子的硬实力,赚点战斗的天命值奖励。
二来通过公开渠道,安插“公开军团”与“义军”到山东潜伏,方便组织山东地界的贫穷百姓,必要时义军可效仿乞活军在山东揭竿而起。
若能顺利拿下山东,便与鞑子控制下的旅顺隔海相望。
大量游击队随便拉几条舟船就能在辽南登陆,攻击满清的农庄,击杀奴隶主。
若是八旗前来围剿,游击队转头就能钻进辽南的群山躲避,亦或是泛舟逃往辽南左右的小岛。
上一篇: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