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686节

  “之前裴明礼带着人手,前往波斯的时候,也是由他一手操办的,如今,国舅爷想要出海行商,他来操办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张明成有些惊讶的看向了苏禀,他竟然打算出海行商?

  苏禀:“既然如此,那你应该熟悉,什么货物更容易出手吧?”

  面对苏禀的询问,张明成很快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我朝的丝绸,茶叶,瓷器,在周边各国,又或者是西域,更远的西方国家,都十分的受欢迎。”

  “国舅爷若是想要出海经商的话,可以从这三方面着手。”

  “除此之外,并肩王打造的香皂,棉衣,火炉也有一定的吸引力,或许可以卖出高价。”

  “不知道国舅爷是打算出海去哪里做生意,是倭国高丽,还是吕宋琉球?”

  苏禀笑道:“都有吧,一路南下,哪里适合做生意,就去哪里做生意。”

  张明成有些咋舌,一路南下,这是要把生意做到天涯海角啊。

  苏禀继续道:“如若我需要四艘大船的货物,你这边什么时候能够准备好?”

  张明成思索片刻给出了答案,“快的话三五日,慢的话则需要一旬。”

  苏禀沉吟着点点头,“尽快把这些东西准备齐全,我最迟五日之后前来领走。”

  张明成笑道:“茶叶丝绸和瓷器这些东西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倒是并肩王打造的这些东西,需要和苏旺等人交涉一下,若是有存货的话,五日之内定能准备齐全。”

  苏禀目光看向了苏尘,苏尘笑道:“苏旺那边你看着安排即可。”

  苏禀点点头,“那就这么定了。”

  “丝绸茶叶和瓷器,你给我准备好了,至少准备两艘大船的数量,至于香皂之流,我来亲自安排。”

  “好!”

  张明成没有拒绝。

  

  戴胄既然把他叫过来,听从苏禀的安排,显然是上面已经沟通好了。

  说不定,这些东西赚取的银子,将会有大部分,流入户部,国库之中,若是成了,他们也算是功劳一件了。

  苏尘:“你户部应该有不少待业之人吧?”

  苏尘的突然发问,让戴胄有些意外,沉吟着说道:“户部确实是有不少的待业之身,也有一些有能力,却至今没有当差之人,并肩王询问此事是因为?”

  苏尘指了指苏禀,“给他准备三五人,随他一同出海经商。”

  苏禀和戴胄二人,齐齐挑起了眉头。

  他们三人都不明白,苏尘为何会有这样的安排。

  “这是为何?”

  苏禀皱眉道,“如若是账房先生的话,我可以从其他的店铺内抽调一些……”

  苏尘笑着摆了摆手,“并不是单纯的账房先生,你需要的是,对各地商贸信息比较敏,感的人。”

  “有这样的人在身边,你去了琉球,婆罗洲,又或者是狮子国等,不但可以帮助你出售货物,还可以留心观察一下当地的商业发展。”

  苏禀皱眉沉思,苏尘此话的深意。

  戴胄却是想到了什么似得,笑着点头符合,“应该的,应该的,还是并肩王考虑的周全,适合的人才,我会准备好的。”

  苏禀狐疑的看了看二人,总感觉他们之间有些猫腻。

  “你们二人是不是之前商量好了?”

  “那倒没有。”

  戴胄哈哈一笑,“国舅爷不用担心,户部提供给你的帮手,一切听从你的安排,我们绝对不会搀和进去的。”

  只要查清楚了,各国的商业发展情况,到时候,想要让五十万马克的面包出现在他们的国家里面,不就轻松许多了?

  “当真?”

  苏禀目光看向了苏尘,寻求答案。

  苏尘笑道:“放心吧,他们去了也是帮你做事,你总不会怀疑,我们会联手坑你吧?”

  这倒是不会……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这么说定了。”

  苏禀起身,“目前虽然和陛下商议了楼船一事,但是我还需要购买一些货船。”

  “明白。”

  戴胄笑着起身相送,“二位慢走。”

  目送苏尘二人离去后,张明成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开口询问,协助人员一事。

  戴胄乐呵呵的说道,“可曾听说过五十两银子的一斤米?”

  张明成:“啊?”

  五十两银子的一斤米,那还让人活么?

  普通人哪有那么多的钱财,购买这等价格的稻米?

  “难道是什么稀罕之物?”

  “不过是寻常的稻米罢了……”

  “那谁会去购买啊?”

  张明成一脸费解。

  明明有更便宜的稻米,为何要购买如此价格的稻米?

  除非……

  “活不下去了?”

  “正解。”

  ……

  离开了户部后,苏禀便和苏尘分道扬镳。

  既然已经决定出海经商,且与戴胄等人谈妥了事宜,就需要在三五日之内,购买到适合出海的大船。

  这对于他而言,虽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儿,但也需要认真的考察一下,以免被人糊弄了。

  购买大船的钱他不缺,就怕购买来的大船,偷工减料,无法进行远距离的航行。

  若是如此,那他出海经商,为大唐开拓版图赚取财富的豪言壮语,可就如同一个响亮的巴掌,抽在了自己的脸上了。

第425章 楼船,仁义铳,炸弹发射器

  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动力。

  相对与苏禀的忙忙碌碌,苏尘就显得很自在逍遥了。

  不是拜访一下江夏王,就是拜访一下河间王,要么就是在程处默等人的邀请下,去喝喝酒,听听曲儿,日子逍遥。

  这天一早,苏尘刚一起身,就听到了外面传来了孙强的声音。

  “王爷,李卫公命人送来请柬,邀您去永安船坞。”

  “永安船坞?”

  苏尘接过孙强递来的请柬,打开看了看。

  确实是李靖的亲笔书信,请他去永安船坞的,具体是做什么的,却是没有在信中言明。

  长安周边的水系共有八水五渠,这永安便指的是五渠中的永安渠。

  永安渠是隋开皇三年于南城开凿,引交水自西北流入城,即从今香积寺西南引交水经赤兰桥,第五桥,由丈八沟西北东流入城。

  自此经流大通、信义、永安、延福、崇贤、延康六坊之西。又经西市之东,又北流经布政、颁政、辅兴、崇德四坊及兴福寺之西,又北流入芳林园,又北流入禁苑,最后注入渭河。

  永安渠不仅为长安,西市,提供了水源,也给长安这座古城,增添了几分绿意。

  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

  这便是对宫城中松树与永安渠渠岸两侧栽植垂柳的实景描写。

  永安船坞并不大,距离太子居也不远,李靖此番邀请,莫不是与战船有关?

  苏尘思忖着,带着孙强等人,朝着永安船坞而去。

  一路上,积雪皑皑。

  不少的百姓,整清扫着周边的积雪。

  当来到船坞的时候,却发现船坞外,已经有官差在值守了。

  苏尘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

  “参见并肩王。”

  “李卫公可在船坞中?”

  “回王爷,大人正在船坞内,与二位将军交谈。”

首节 上一节 686/8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