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277节

  这话一出,一个个还在犹豫的文臣们,都感觉脊背发寒。

  自家闺女送去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哪怕是庶出的,都隐隐作痛。

  “于私,孤不愿妹妹们前去受难,于公,丢尽了我大唐男儿的脸面!”

  “孤不同意和亲。”

  李承乾声音落下,李道宗当即拍手叫好。

  

  “太子英明!”

  “太子英明!”

  “太子英明!”

  相对与一众支持李承乾的官员们,阴弘智等人则是暗暗鄙夷。

  说的好听,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罢了。

  送出一位公主,将换取数十年的边关和平,这是谁都能算明白的账。

  他还不乐意?

  李承乾目光在李泰二人的身上略过,李泰当即表示:“太子英明!”

  李佑:“太子英明。”

  李承乾放话,不愿意和亲,那么做为皇子,他们二人自当支持。

  至于他们麾下的部众,那就另当别论了。

  “孤以表明心意,诸位大人若有不同意见,可写下折子,由孤亲自送往九成宫。”

  众人会心一笑,这可不是太子的一言堂。

  这种大事自当是由李世民亲自过目,李承乾此番表示不和亲,被陛下得知,定然也是要前往九成宫表明心意的。

  至少,李承乾要说服李世民!

  “散朝。”

  “臣等告退。”

  众多大臣纷纷告退。

  房玄龄笑呵呵的与高士廉并肩而行。

  “老夫这外孙可还入太师之眼?”

  “难得。”

  房玄龄笑着点头道:“虽是商议和亲一事,但从太子言语中,不难看出,太子与诸位公主的关系,以及对带外敌的态度。”

  高士廉笑的脸上的褶子,都快开出花了。

  “不过,此事很难。”

  房玄龄叹了口气,“太子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国事终究是要取决与实际。”

  “如今国库空虚,无法支持与吐蕃的大战,如若不和亲之事传会吐蕃,只怕大战难以避免了。”

  高士廉点点头,“那就从迎娶之上下功夫好了。”

  房玄龄会心一笑,既然是来求亲,那么,怎么求,怎么娶,可就是他们说了算的。

  给吐蕃上上难度,也是很合理的对吧?

  当天正午。

  朝堂上关于和不和亲一事,很快传遍了长安城。

  无数百姓纷纷为李承乾的硬气拍手叫好的同时,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对此事表达了担忧。

  若是不和亲,边关难以安稳。

  针对此事,明言报社的刘韬,有话说。

  “刊印太子不和亲一事!”

  刘韬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安排报社的伙计,刊印李承乾的话,准备明日投放。

  和不和亲可不是李承乾说了算的!

  鸿胪寺。

  禄东赞一脸微笑的看着前来汇报的侍卫。

  太子不愿意和亲?

  到底是天可汗之子,虎虽年幼,其威可睹。

  若是让李承乾成长起来,必将成为吐蕃的一大强敌。

  “可笑。”

  一名吐蕃官员冷笑开口,“大唐开春以来,多有灾情发生,不知道他们的国库,还能否拿的出,与我吐蕃一战的钱粮!”

  禄东赞点点头,表示认可:“这不过是太子之言罢了,究竟同不同意和亲,还是大唐皇帝说了算的。”

  “大人说的是。”

  “先把我们的人救出来,若是大唐皇帝当真不愿意嫁公主的话,我们也可以把目标放在江夏王的身上。”

  禄东赞冷笑连连,“本相倒是要看看,他们是否真的敢开战!”

  “杀人诛心?”

  “大相此计甚妙!”

第192章 父皇,尚能饭否?

  九成宫。

  李世民坐在凉亭内,目光眺望远处的葱茏林海。

  随着清风吹过,无数的枝叶晃动,仿佛一片无垠的海洋。

  时有一群白鹭飞过,传来几声啼叫。

  “吐蕃的使臣可抵达长安城了?”

  “回陛下,吐蕃使臣已经抵达了长安城。”

  王德看了李世民一眼,继续道:“吐蕃使臣此次前来长安城,曾命人前往苏州,河南府查探灾情一事。”

  “除此之外,吐蕃使臣抵达长安城后,态度有些放肆,惹恼了江夏王,第二天太子主持朝政,言称不和亲。”

  “不和亲?”

  李世民侧头看了他一眼,王德恭敬的拿出了两份报纸,放在了李世民的面前。

  一份是明言报社,一份是天下报社。

  两份报纸都对太子所说的不和亲,进行了一定的描写。

  不同的是,明言报社从百姓的角度上,夸大了此次不和亲的后果。

  从文章上来看,似乎只要大唐不和吐蕃和亲的话,那么吐蕃的大军,随时都可能兵临边关,给边关的百姓,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天下报社的报纸,则是更加注重了李承乾所说的自强!

  大唐江山,该是由万千大唐将士,热血男儿共同捍卫的,而不是把这些重担全部压在了一个姑娘的身上。

  如此,大唐又何须精锐的将士们,只需要公主足够多,便可以换取和平了。

  除此之外,文章中关于李承乾与诸位公主皇子们的关系,也进行了一定幅度的描述。

  于公于私,身为太子的李承乾,都有足够的理由,拒绝这一次的和亲提议。

  并且,在朝堂上,李承乾还放话,让诸位的大臣们想一想,若是把他们的女儿送去如此地方之类的话。

  李世民默然不语的看着,直至两份报纸全部看完后,方才笑着开口道:“太子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回陛下,太子送来消息,声称朝中有不少的大臣们,对于和亲一事极为上心,与他意见相悖,遂亲自带着诸位大臣的折子前来九成宫面圣。”

  李世民抿了口酸梅汤,笑吟吟的说道:“看来,太子的说辞,是无法说服满朝文武,所以想要先来说服朕了。”

  只要李世民开口拒绝和亲一事,那么满朝的文武自然是不会抗拒了。

  这不仅仅是李承乾一次增加威望的机会,更是一次父子之间的正面对话。

  “有多少大臣支持太子?”

  “回陛下,朝中武将们,大多支持太子的提议,但还有不少文官们,觉得国库空虚,当以和亲为主……”

  王德犹豫了一下,低声道:“便是如那名言报纸上所说的一样,对太子一意孤行,十分不满。”

  不满?

  怕是诋毁吧?

  李世民冷笑一声。

首节 上一节 277/8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