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276节

  “谢岑二爷。”

  对方离开在,孙猛凑上前来,“二爷,苏尘这是给您送官来了?”

  岑文昭点点头,“是送个官职过来了,方便我做事的同时,想来也是敲打我一下。”

  “敲打?”

  岑文昭笑着起身,走向了里间。

  一张挂在墙壁上的地图,上面标注着许多的红点。

  “咱们的左盟,现在扩张到哪里了?”

  左盟。

  是岑文昭聚集江湖义士所创办的一个民间组织。

  之所以叫做左盟,却是因为岑文昭被左千夫长以血肉之躯干翻妖魔鬼怪震惊喜爱,才会用这个名头。

  孙猛想了想后说道:“如今我们左盟的人脉,已经遍布山南西道。”

  “西至永清,南达长阳,东到应城了。”

  “搜集消息什么的,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儿,但是这些人中,大多是看在二爷家资颇丰才会聚集而来,若是没有钱财支撑,只怕十不存一。”

  岑文昭笑了笑,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

  对于这种情况,他再熟悉不过的了。

  以钱财聚人脉,前来之人定是贪财好利之徒,若无钱财支持,定如一盘散沙,风吹即散。

  “他需要的就是消息,只要我们能够确保消息送去即可。”

  岑文昭沉吟道:“最近山南道这边,有什么特别消息,打包一份,明日交给那人,让他带回长安城。”

  “如此,也好证明,我并不是在这山南道自顾风,流的。”

第191章 孤不同意和亲

  经过昨日的小插曲,百官们对于和亲一事,已经有不少大臣,改变了主意。

  其中以武将为首,最为抗拒,这一点倒是与李承乾不谋而合。

  只是相对与武将而言,如今更多的是,希望和亲的。

  因为最近一些时日,大唐境内灾害频发,大量的粮食抽调,送去赈灾了。

  若是真的拒绝了吐蕃的和亲,极有可能会惹怒松赞干布,继而边关再起烽烟。

  太极殿。

  李承乾在众多官员们抵达之前,已经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呆了。

  随着一名名官员的到场,李承乾的目光逐渐聚焦,早朝正是开始。

  “诸位大人,可有要事启奏?”

  “启禀太子,渝州传来消息,侯弘仁自柯开道,经西赵,出邕州,以通交、桂,蛮、俚降者二万八千余户。”

  “哦?”

  李承乾愣了一下,当即笑着点头:“此乃好事。”

  “关于此人封赏,吏部那边可有计划?”

  侯君集手持笏板走出,“关于此事,臣已经命人前往彻查,若是属实,定当重用。”

  李承乾点了点头,“还有何事?”

  “启禀太子,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命人传来消息,欲前来长安朝拜。”

  李承乾沉声道:“吐谷浑慕容诺曷钵,此前在抵挡吐蕃大军之时立下大功,如今前来长安城朝拜,自无不可。”

  “太子英明。”

  随着鸿胪寺的官员退下,再无别的官员走出。

  李承乾目光扫过,缓缓开口,“昨天吐蕃的使臣来了,他们的来意,诸位都很清楚。”

  “和不和亲,诸位大人有何看法?”

  李泰皱了皱眉,对于李承乾议论和亲一事,略显怪异。

  即便是和亲,此事也当有李世民来决断,可如今李承乾却率先拿出来商量了。

  这是有自己的想法?

  李泰目光悄悄的看了李佑一眼,李佑却是神游物外,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经过昨日的小插曲,李道宗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和亲。

  “太子,和亲一事事关重大,且吐蕃地处高原,不仅常年气温低下,并与我大唐风俗不一!”

  “我朝公主尽皆金枝玉叶,怎可将我朝公主,送去吐蕃这等冰天雪地的地方受苦受难?”

  “是以,臣以为,和亲一事不妥!”

  李道宗的话,很快得到了不少武将的支持。

  “微臣附议!”

  “打不过就和亲,若是打得过,他们还会和亲?”

  “像这般人就要打到他们心服口服。”

  武将们一开口,太极殿内就充满了金戈铁马的味道。

  一个个善战,好战。

  对于吐蕃和亲一事,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为什么要和亲?

  就因为他吐蕃大败而归,所以想找个台阶?

  美的他!

  大不了双方聚集兵马,再干一场!

  “太子殿下,微臣以为与吐蕃和亲是件好事。”

  户部尚书戴胄手持笏板走出,“自开春以来,我朝各地多有灾情发生。”

  “先是苏州大水,后河南府又出旱情,致使多地百姓受灾,国库空虚。”

  “若是拒绝了吐蕃的和亲,极有可能惹怒吐蕃,继而大兵临境,于大唐而言并非是件好事。”

  李道宗沉声道:“虽然国库空虚,但应对吐蕃之兵,应当是绰绰有余吧?”

  戴胄皱了皱眉,“李大人,国库空虚如何支撑一场大战?难道你比我更清楚,国库中的钱粮,能否支持开战么?”

  “哎哎,二位大人都是我朝众臣,议事便议事,不要因此争吵伤了和气。”

  李泰笑吟吟的走了出来,“不知太子殿下此刻提及此事,可是已有想法?”

  见李泰这个死胖子走出来,以打圆场的名义,把问题转移到了自己的身上,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

  “此前李大人就曾说了,吐蕃地处高原,天寒地冻,公主金枝玉叶,如何能去这等恶劣之地受苦受难,孤深以为然。”

  “太子怎可因为一己私欲,而不顾大唐百姓的安危?”

  阴弘智摇了摇头,“若是轻易与吐蕃开战,不但国库无法提供钱粮,将士难以用心,且对我边关而言,将会造成万万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啊。”

  李承乾面无表情的看了阴弘智一眼,直接将其无视了。

  “父皇去了九成宫避暑,孤代为监国。虽是处理朝中诸多事务,但同样是长兄!”

  “前几日散朝之后,孤带着诸位皇子公主,出城郊游一事,孤知道,已经有大臣心中不满了。”

  “但是孤觉得,此事值得。”

  “直至郊游方才发现,他们还那么小,正是贪玩的年纪,却要因此背负大唐江山的重担,太难为他们了。”

  高士廉含笑捋须,看着李承乾暗暗点头。

  这段时间,李承乾确实是成长了很多,有了身为兄长的责任,也有身为太子的担当。

  房玄龄笑眯眯的,长孙无忌侧耳倾听。

  李承乾继续道:“或许是一己私欲,或许是亲情缘故,孤不愿意把妹妹们送去吐蕃受苦。”

  “我大唐的江山,是父皇,是高祖皇帝,一拳一脚,一兵一卒打下来了。”

  “是无数大唐热血男儿,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他们为什么要拼出一个新朝廷,是因为他们不想看着妻儿受苦受难。我大唐男儿可以战死沙场,但是家中亲眷不能受辱!”

  “今日若是和亲,无疑是拿一名无辜女子,为我大唐阻挡吐蕃大军!我大唐江山,亿万百姓的安危,如此重担岂能让一个女子去承担?”

  “大唐男儿颜面何存?”

  李承乾声音愈发高昂,响彻整个太极殿。

  一众武将顿感热血沸腾,神情激动,恨不能现在就冲到边关去,看一看吐蕃的大军,是否会杀过来!

  李承乾目光扫过一位位沉默的文官们,“今日和亲的是公主,若他日和亲的是诸位大臣的掌上明珠。你们可否愿意,为了大唐江山,万万百姓,把你们的掌上明珠送去吐蕃受苦受难,送去突厥风餐露宿?”

首节 上一节 276/8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