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298节
不过,随着杀戮增加,对在南亚次大陆的第一支宝船舰队海军战士和水师将士精神、心理持续增加,必须做出适当的改变,朱厚熜望向高拱,道:“天津造船厂的宝船舰队打造,进展如何?”
就像王崇古让麾下将士轮流训练杀人技一样,大明朝可以通过派遣更多海军登陆南亚次大陆,接替第一支宝船舰队海军战士和水师将士那十万人。
对于宝船舰队,大明朝的原计划就是打造十一支,还有十支宝船舰队,二三十万海军战士没有启航呢。
在大明朝,很难有见血的时候,但在南亚次大陆,不得不说,莫卧儿帝国那些灰烬军队,很适合作为第二、第三、第四…第十一支宝船舰队海军战士的初战。
“回圣上,大体全部完成,在江南招募训练的海军也完成了基础适应训练,达到了作战水平。”高拱答道。
船只打造,除了关键环节,大多是力气活,讲究的是熟能生巧。
在第一支宝船舰队打造成功后,就住在天津造船厂的工部尚书朱衡,对那些大匠作进行了新的分工,老师去打造宝船,其他人去打造仆从船,造船速度大大加快。
在无数的人力物力倾斜下,第二到第十一支宝船舰队陆续下海,完成试航后,海军登船完成了适应训练。
十支宝船舰队,六百三十艘船,近三十万海军战士,从渤海进入黄海,在高丽省济州岛位置,先后从海上精准打击岛上预设目标后,通过高丽海峡,进入扶桑海,一直航行到倭国北海道岛附近,沿途打击了无数个海上、陆地上的目标,险些没有把倭国中东国的武田氏,上杉氏两大家族吓死,从海上原路返回。
就在昨日,十支宝船舰队先后返回天津港口,上报了演武顺利完成的消息,而完成既定任务,一年内打造出十一支宝船舰队的工部尚书朱衡终于“舍得”回朝了。
正在返回京城的路上。
朱厚熜颔首道:“除第十一支宝船舰队外,其余九支宝船舰队全部开往西洋,第十支宝船舰队抵达马六甲海峡附近时驻留守卫海峡,第二、第三、第四…第九宝船舰队,前往果阿、达曼-第乌两个港口,与第一宝船舰队汇合,所有宝船舰队指挥权,通归于王崇古。”
虽然大明朝不太可能遭遇海上袭击,但留有一支宝船舰队守卫本土是必须的。
马六甲海峡又是控制东西方来往的关键海峡,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里也要有一支宝船舰队。
如此一来,前往南亚次大陆的宝船舰队,就高达九支,一支宝船舰队是两万七千八百人,九支便是二十五万人。
再加上没有从南亚次大陆上撤离的水师,可以说,大明朝对莫卧儿帝国倾入了三十余万兵力,且是世界上最顶尖的海军力量、舰队战船、武器装备。
而目的只有一个,覆灭莫卧儿帝国!
以一方帝国的灭亡,来宣告东方巨龙的苏醒!
虽说高拱是个文臣,但这时也感受到一股热血在胸膛中游走,应声道:“是!”
胡宗宪、李春芳默然行礼。
接下旨意后,高拱犹豫了下,道:“圣上,我朝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个‘将校先锋营’,已于半月前,与莫卧儿帝国灰烬战斗中全部阵亡,营主丁启睿,副营主杨鹤、陈奇瑜等皆战死!”
由数千名组成的水师将校死士营,在马尔瓦邦战场上燃尽了最后一人,这些将校在大明朝内皆有罪行,但为国而死,诸罪不咎。
朱厚熜点点头道:“丁启睿、杨鹤、陈奇瑜,再从死去的人中挑选出一个最英勇无畏的,像之前的熊文灿一样,封个侯,其他的,论功行赏。
另外,皇后诞女不易,林家有功于朝,给国丈爷也拟个侯爵。”
闻言。
三阁老又是一默。
人和人啊,命运当真是天差地别,熊文灿、丁启睿等人,直到死去,才赎了己罪,被封授侯。
而国丈爷呢,生了个好女儿,什么都不做,就得了侯爵赏赐。
按理说,内阁不该反对,但之前得到了个消息,却让阁老们迟迟不敢接旨,你看我,我看你,最终仍是高拱硬着头皮,道:“圣上,内阁恐不能受旨……”
第316章 父子连襟,封号公主!
朱厚熜龙目扫了过去。
就见高拱、胡宗宪、李春芳面露讪讪之意,顿时知道国丈爷该是出了些问题。
“怎么了?”
“回圣上,国丈、国舅,在前两天,被都察院左都御史颜鲸给抓了,如今正关在刑部大牢中,由于罪名未定,皇后娘娘又将分娩,免扰圣心,故此内阁就暂时压下,准备过些时日再行奏禀,臣有罪!”
高拱顺着椅子跪了下去。
胡宗宪、李春芳也顺着椅子跪了下去。
显然,这是内阁三阁老共同的主意。
朱厚熜皱起了眉头,倒不是针对三阁老,抬手示意三阁老起来,问道:“出了什么事?”
都察院左都御史颜鲸,是和海瑞那样的忠直之臣,这一年多来在清查过往卷宗,平定冤狱无数,无有错案,在京城里,人称“颜青天”,和海瑞的“海青天”,共称“青天兄弟”。
一旦出手,就代表所抓之人问题很大,显然,国丈、国舅,他的老泰山、大舅哥是触犯到了律法,且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圣问之下。
三阁老面上的尴尬之意就更浓重了,默了好一会儿,斟词酌句道:“回圣上,皇后娘娘孕后,有不少钻营之臣逢迎国丈、国舅,然林家父子在京,多有圣上、圣母赏赐,多是不缺,唯女伴少矣……”
皇后孕后。
天下臣民皆以为大明嫡子将生,神器有了传承。
于是乎,有头脑精明之辈,便想着提前“烧热炕”,圣上久居西苑,皇后久居紫禁城,鲜有出宫之事,即便出宫,也有国事,普通朝臣连到近处说句谄媚的话都没机会。
但接近不了皇后,却能接近的了皇后父亲,皇后兄弟,即国丈爷、国舅爷。
在女儿成为大明朝国母时,林家父子便入了京,内廷专门挑了个宅子,做了国丈府。
林母在生完国舅爷后便难产而死,林父鳏居多年,抚养着一双儿女长大。
现在,女儿成了凤凰,国丈的心思逐渐也就活络起来,人生在世,不过吃喝玩乐四字。
在朱厚熜、皇后没有注意的时候,国丈便随着官员、勋贵、富商、巨贾等等,凡有所请,国丈必欣然前往。
吃喝难买人心,但玩乐却可以,尤其是国丈爷鳏居十多年,夜深人静之时,难免心生空虚寂寞凄冷之意。
能在京城混出一番天地,那必定是人精,烧热炕的人里面,有权的,有钱的,什么样的人都有,哪想找些能为国丈暖被窝的,什么样式的找不到?
要不是国丈不好男色,那些人甚至都能自荐枕席,此乃玩笑,但也反应出国丈爷这大半年来的真实生活。
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
想烧热炕的人那么多,国丈爷在烧,国舅爷那也不能凉着。
年仅十二三岁的国舅爷,正是对万事万物都好奇的时候,那些官员、勋贵虽然不可能亲自来给国舅爷讲解世间,但谁家里没几个适龄的孩子。
国丈爷由官员、勋贵、富商、巨贾亲自伺候着,国舅爷,则由官宦子弟、勋贵纨绔、富商、巨贾之子伺候着。
前两种人带着去找乐子,后两种人专心付钱,国丈、国舅,父子俩完美融入到京城中。
两父子各玩各的,谁也不干涉谁,都可谓是“碧血染银枪,天天逢吉事,夜夜做新郎”。
但京城美色就那么多,“父子”终成“连襟”,是注定的事。
况且,有那些人精瞒着,父子俩也不会交流平日里的玩乐心得,哪怕世人皆知林家父子连襟,林家父子自己不知道就行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也没出过什么差错,谁也没有当回事,只要国丈、国舅高高兴兴的就行了。
烧热炕的人越来越多,就总会有些点子王,在国舅爷跟前烧的人里面,就有金陵来的巨贾之子,眼见国舅爷对京城美色有些腻了,不由得就想起了家乡,和家乡的部分传统艺能。
一咬牙,一狠心,便花了六万两黄金,买下了冠绝秦淮河画舫的花魁,来了京城。
在秦淮河面前,所谓的八大胡同都是玩剩下的,这就是“金陵成名,京城挣钱”传言的原因。
那秦淮花魁一入京,便立刻艳动京城,为了一举邀买国舅爷的心,那巨贾之子还专门演了场戏,让人装作纨绔去调戏那秦淮花魁,“恰好”让国舅爷撞见。
一眼,仅一眼,国舅爷就钟情了那楚楚可怜,眉梢眼角,说不尽万种风情的秦淮花魁。
认为遇见了此生真爱。
接下来发生的事就很简单了,国舅爷立马出手,亲自打走了演戏的纨绔,“英雄救了美”。
之后,“爱赌父亲”“重病母亲”,“读书兄弟”,“无奈美人”,多幕戏码接连上演。
十来多岁的国舅爷,哪里接触过这样的秦淮大戏,无可避免的沉沦其中。
为那秦淮花魁欢喜为她忧,国舅爷不断出手,“爱赌父亲”不再赌了,“重病母亲”痊愈了,“读书兄弟”有钱了,“无奈美人”理所当然“倾心”了。
为了那秦淮花魁,国舅爷连其他女子都不见了,一心准备告知父亲国丈后完婚。
而事情在这时却出了意外,秦淮花魁进京的消息,哪里瞒得住国丈爷,心思大动之下,自然有人去办。
所有人各烧各的热炕,完全没有想过会出岔子,国丈、国舅,林家父子同时派轿子去接那秦淮花魁,不成想国丈派去的轿子在前,秦淮花魁就国丈轿子接走了。
等国舅爷知道美人被人接走后,瞬间大怒去追,但那时候,秦淮花魁已经在京城第一楼“清风楼”中,见到了国丈爷。
常言道:“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红尘之女,向来轻薄,再加上被买来时,那巨贾之子也没告诉秦淮花魁所伺候的人是谁,一切都以为逢场作戏的秦淮花魁,眼见国丈爷威势更重,便半推半就与国丈爷成了。
等到国舅爷赶到,不顾阻拦冲进房间时……全部都在不言中。
而什么都不知道,且年轻气盛的国舅爷,以为“爱妻受辱”,怒火之下,哪里还管得了什么,谁又是谁,天王老子都敢碰一碰。
国舅打了国丈。
恰好,这次是真的恰好,都察院左都御史颜鲸在回府途中,遇到了此事。
其他的不说,以子欺父,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孝的大罪,便让左右将人拿了。
等到明白人赶来,想劝说颜青天放人,不成想了解到更多内情的颜鲸,直接让人全拿了,包括刚穿好衣服的秦淮花魁。
听完了所有,朱厚熜面色很是难堪,国丈、国舅虽不是朝廷正职,但也属于外戚,竟发生了这样的丑事。
简直是奇耻大辱!
高拱止住了嘴,没敢问圣上如此处置林家父子,胡宗宪、李春芳更是站在原地,眼观鼻鼻观心,沉心静气。
这样的国丈,如果授予爵位,还是高等的侯爵,别说难以令天下人服众,就连圣上的威名也会为之受损。
君臣默然良久,朱厚熜只能食了言,说道:“授侯之事,是朕冒失了。”
上一篇: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