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297节
但是,苏莱曼一世的珍视,不仅没有让皇子们和谐相处,反而将夺嫡之争推向了高潮。
根据奥斯曼帝国的法律,皇子们都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皇家卫队,为了夺嫡,四名皇子不惜爆发内战。
帝国经济垮塌,皇子骨肉相残,苏莱曼一世破了大防,年老的猛虎或许知道再难久已,也没有太多办法和精力重新审视四位皇子,便以皇子们手中“郁金香”的多少来作为评判标准,而最少者塞拉姆,脱选而出。
不过,据锦衣卫线报,塞拉姆手中所拥有的“郁金香”,不但不是兄弟们中最少的,反而是最多的。
但此人善于藏拙,闷声发大财,当然这次是闷声吃了大亏,可天知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
早已破产的塞拉姆连属于自己的皇家卫队军饷都发不出来,在与其他兄弟的内战中,自然节节败退。
可这让苏莱曼一世误以为,塞拉姆是个“聪明人”,是个“贤人”,是真主必定会青睐的帝国皇帝、哈里发。
苏莱曼一世命令儿子们放下武器,但皇位近在眼前,谁也不愿意就此罢手,除了身无分文的塞拉姆,直接解散了属于自己的皇家卫队。
据锦衣卫线报,塞拉姆是担心再把军饷拖下去,皇家卫队会先把他给杀了,不如就此解散,准备跑路波斯。
但这番操作,却加重了苏莱曼一世的误会,苏莱曼一世为此做出了最终决定,进行了最后一舞,亲指大军,轻松覆灭了三个儿子的卫队。
苏莱曼一世担心死后塞拉姆会念及手足之情,而为奥斯曼帝国生出别的乱子,一不做二不休,将那三个儿子连同儿子们的儿子,也就是苏莱曼一世的十数位孙子全部绞杀了。
八子,仅余一子。
苏莱曼一世在召集臣子宣布塞拉姆为下一任奥斯曼帝国的皇帝后,再也撑不住了,在君士坦丁堡驾崩。
塞拉姆二世,正式成为奥斯曼帝国的皇帝、最高精神领袖哈里发。
经济垮塌、大帝驾崩,奥斯曼帝国举国同悲,国葬期间,有无数国民、教徒前往君士坦丁堡祈祷和悼念,这个过程会持续数月之久。
而塞拉姆二世立刻宣布,为了苏莱曼一世,所有在海上和外国的军队即刻撤回本土,维护帝国的安宁。
据锦衣卫线报,事情没那么简单,奥斯曼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从帝国、教派都存在着重大仇恨,如今神圣罗马帝国陷入内乱,斐迪南一世、教皇彼得七世正在争夺主导权,作为敌国,奥斯曼帝国最该做的,便是率领大军杀入神圣罗马帝国。
既可以复仇,又可以抢夺地盘,还能转移经济垮塌出现的帝国内部矛盾。
可塞拉姆二世却选择不进攻,甚至撤回了在外的所有军队,而背后,便是塞拉姆二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秘密签订了条约。
斐迪南一世、彼得七世通过不同渠道,都向塞拉姆二世承诺,每年会向奥斯曼帝国“送赠”三十万枚金币,长久有效,无论神圣罗马帝国最终胜者是谁。
斐迪南一世、彼得七世,两人六十万枚金币随着条约签订便送到了塞拉姆二世手上,而在帝国经济危机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塞拉姆二世没有利用这六十万枚金币拯救帝国经济,而揣入了自己的荷包中。
塞拉姆二世为了私利,出卖了奥斯曼帝国的利益。
据锦衣卫探查,得到这六十万枚金币后,塞拉姆二世秘密建了个酒厂。
要知道,信仰真主的伊斯兰,是明确禁止一切饮酒的,饮酒会让人忘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远离真主和信仰,陷入恶魔的诱惑和欺骗。
在父丧期间,在信仰戒律下,塞拉姆二世做出了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内阁给予的评价是,“人世之耻”!
第315章 全军出击,覆灭帝国!
华夏总是愿意给予强者敬意。
哪怕是敌人,也会合适的评价。
这便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胸襟和气度。
怀德而不畏威。
奥斯曼帝国大行皇帝苏莱曼一世,高拱内阁无法称之为大帝,但也始终尊称为卡努尼。
肯定了苏莱曼一世为奥斯曼帝国的贡献和成就。
也鄙夷了苏莱曼一世临终时的眼力,竟挑选出这样一位继承人。
以明人的基本道德观,塞拉姆二世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无廉。
说是猪狗,都侮辱了猪狗。
从大明战略的角度,奥斯曼帝国终有一天会成为大明朝的敌人,但高拱内阁对有这样的敌人不但没觉得高兴,反而为之嫌恶。
这就是国人最朴素的价值观。
话说到这,高拱暂时停了下来,欧罗巴大陆三大帝国的情况,已然明了。
西班牙帝国,费利佩二世凭借个人魅力,暂时压制住了帝国内部的经济危机,并通过外战的方式,将法兰西王国并入了帝国,缓解了部分由经济危机产生的社会矛盾。
高拱内阁、锦衣卫的评估都认为,以费利佩二世的性格,西班牙帝国或会以不断外战、殖民的方式来解决帝国的问题。
而这,是条死路。
国虽大,好战必亡!
但费利佩二世根本无法意识到,然后,会执拗率领着西班牙帝国在绝路上狂奔,直至帝国马车撞向大山、或摔落深渊,粉身碎骨。
这即是初创帝国、没有文明的弊端。
简而言之,西班牙帝国崛起的时间太短了,百年前,还是他国的殖民地,五十年前,王国独立崛起,现在就成了帝国。
这样的帝国,没有历史,没有文明,即便披上了层罗马帝国正统的皮,但没有罗马帝国正统的里。
费利佩二世和所有西班牙帝国国民,都知道罗马帝国巅峰时期有多么辉煌,全然不知在辉煌之下,罗马帝国曾经遭遇的种种困难,不知道有过哪些教训,更不知道罗马帝国真正崩塌的原因。
只知道一味地开战,开疆扩土,如果西班牙帝国的位置非常好,孤悬海外,周边无敌国,无强国,或许西班牙帝国有真正拥有帝国历史的那天。
但位于欧罗巴大陆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地处欧罗巴大陆与非洲的交界处,西邻葡萄牙,北濒比斯开湾,东北部与神圣罗马帝国接壤,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
这样的本土位置,只能说不错,但与非常好还差的很远。
况且,西班牙成为帝国的代价,是与神圣罗马帝国翻脸,不论神圣罗马帝国内战胜负,教皇彼得七世胜利,或皇帝斐迪南一世,这位费利佩二世的亲叔父获胜,都不会让两大帝国重归于好。
费利佩二世、斐迪南一世,都先是各自帝国的皇帝,之后才是叔侄。
再就是,奥斯曼帝国先天与欧罗巴大陆上的其他国度敌对,事关信仰之争,更加无法调和。
西班牙从成为帝国之日起,就有了神圣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两大敌国,且相邻或不远。
这就彻底断绝了西班牙帝国国祚长久的可能。
神圣罗马帝国,斐迪南一世、彼得七世掀开皇权、教权的决战,孰胜孰负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帝国必将遭受重创,分崩离析也不是没有可能。
奥斯曼帝国,有塞拉姆二世这样的皇帝、哈里发,以后帝国国民的“福气”享不完。
朱厚熜点点头。
高拱继续道:“圣上,南亚次大陆上的情况比较简明,果阿,达曼-第乌,以及孔坎邦,已经被王崇古完全巩固,成为我大明朝的港口和邦省。
但之后的反攻莫卧儿帝国首都德里却不那么顺利,莫卧儿帝国皇帝阿克巴和婆罗门教大祭司瓦尔那,组织了数百万灰烬军队挡在了马尔瓦邦。
第一支宝船舰队海军战士和之前水师将士,一天到晚,从睁开眼就杀人,刀卷刃了就换一把,在王崇古手上,杀业已过百万……”
高拱没有合理的语言来形容在南亚次大陆发生的战争,阿克巴、瓦尔那根本就没有把吠舍、首陀罗、贱民当人看。
但诡异的是,那些吠舍、首陀罗、贱民也没有把自己当人看。
换作是大明朝,皇帝敢让人这样送死,还是以数十万、数百万,甚至更多的程度,早就有人揭竿而起,高喊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
可死了这么多人,吠舍、首陀罗、贱民们依旧高喊着“梵天保佑”,把自己的脑袋去堵大明军队的火铳,脖颈伸向了大明军队的刀。
根据王崇古的军报,大明军队营盘外围都布置大量寡妇地雷,但莫卧儿帝国的灰烬军队是真敢趟啊。
寡妇地雷闻风丧胆的下三路杀伤,在南亚次大陆那地方威力竟然大减,没有被炸死,还能抗过引发疾病的吠舍、首陀罗、贱民,在战时被灰烬军队推出来,当着所有大明军队的面撩开下身所有衣物。
灰烬军队战场没有给予大明军队多少伤害,但这种精神污染,却给予了大明军队无数伤害。
而在德里的阿克巴,为了勉励这群被寡妇地雷强制阉割的人,还请在“原界”的瓦尔那为这样的人赐予了专门的称谓。
海吉拉!
这使得宛如杀神降世的王崇古都不仅怀疑,南亚次大陆那地方,到底是不是人世?
“王崇古命令三军轮流杀戮,在南亚次大陆上的我朝十万之士,现在人人杀戮技艺精湛。”
高拱说到这时,嘴角下意识地抽动了下,军报中,那十万之士基本都找到了人体的弱点,能以最快速度,稳、准、狠杀死敌人,他和李春芳都认为,这哪里是军队啊,分明是屠宰场,十万之士,尽成屠夫,这要是以后回归大明朝,个个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危险人物。
阿克巴、瓦尔那想以灰烬军队磨灭大明军队的斗志,王崇古却反过来,将莫卧儿帝国的灰烬军队当成了磨炼军队意志、技艺的“石头”。
除了南亚次大陆,还上哪找这么好的屠宰场去?
通过频繁往来的书信,内阁能明确感受到阁老王崇古的心理发生了微妙变化,那种对人命的淡漠,让人从骨子里觉得冷。
但这种变化谁也说不上缘故,即使胡宗宪专门找过李时珍询问,神医存在的李时珍也只在沉吟良久后,给出了一句“不影响卫国公指挥战争”。
卫国公,是王崇古在北征后被授予的国公名。
内阁也知道王崇古很冷静,但就是觉得太冷静了才认为有问题,可再追问,李时珍却怎么也不回答了。
朱厚熜望着高、胡、李三阁老,也知道其们担忧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他这位两世为人的皇帝,比神医李时珍更了解阁臣王崇古的状态,精神、心理在残酷战争中出现了严重创伤,漠视人命,七情淡漠,叹了口气,念道:“杀一人为罪,屠万人为雄,屠得九百万,方为雄中雄。”
能独立领军出海作战,完成朝廷战略的,纵观大明朝也没几人。
胡宗宪是一个,王崇古是一个,戚继光、俞大猷加一起算一个。
胡宗宪是内阁次相,也是全球战略的制定者,不可能身临战前。
而随着大明朝版图扩增,改草原鞑靼为北原省,改高丽国为高丽省,由从前的两京一十三省,增至现在的两京一十五省。
北原省,要戚继光镇着,高丽省,要俞大猷镇着,也脱不开身。
就像李时珍所说,王崇古的状态不影响作战指挥,那为大明朝计,王崇古必须继续执行反攻莫卧儿帝国的命令。
就是杀死再多灰烬,心智如何大变,都要继续坚持,屠得九百万,也在所不惜。
高拱、胡宗宪、李春芳为之默然,“雄中雄”三字的背后,未免太过沉重了。
上一篇: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