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263节

  作为曾经的同胞,现在的敌人,沈袠默了一会儿,让尼子氏家军给予这些剩下的人一个痛快。

  大量的箭矢从尼子氏家军手中射出,覆盖在一个个还活着的李成梁叛军的身上,变成刺猬的人儿,漆黑的脸上露出解脱的神情,闭上了双眼,永远地陷入了沉睡。

  收尸的事。

  本来由尼子氏家军干,但战前被尼子义久提点的几名家将,也加入了给李成梁叛军收尸的人中。

  尼子义久变得更加敬畏,李成梁叛军两万多人的惨死,让他明白,整个尼子氏,不够大明朝几场爆炸的。

  别说是什么西国霸主,就是成为倭国霸主,大明朝想让他死,也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血肉之躯,哪里抵得过这如同天罚的手段,爆炸中尸骨无存的李成梁,便是明明白白的例子。

  尸骨收敛完毕,沈袠命尼子氏的人将之埋葬,让锦衣卫中人传消息回国,告知所发生的一切。

  一场爆炸,几个锦衣卫名额,使得尼子氏彻底臣服,沈袠,这位锦衣卫指挥佥事,驻倭国全权代表,在尼子氏的供奉下,成就了太上皇的存在。

  ……

  京城。

  李成梁叛军被解决的消息传入玉熙宫、传入内阁、传入四夷馆倭国国使细川藤孝的耳中,却无有一方选择传开。

  控扼倭国,是大明朝战略之一,不公开,是因为计划尚且没有完成。

  而细川藤孝,纯粹就为了坑人了。

  倭人的内心向来黑暗,家园的倭岛,忠诚的幕府,在明廷锦衣卫的参与下,变得十分陆离。

  被锦衣卫控制扶持的傀儡尼子氏所掌控的西国,虽说人人都深陷于石见银山、佐渡金山的挖矿之苦,但明廷是真的给粮食啊!

  从倭岛挖出的金、银送到明廷,明廷给倭岛,准确地说是尼子氏,“最先进”的武器,充足的粮食,以及其他物资。

  尼子氏家军拿着明廷给的武器,在对倭岛东国征战上节节胜利,吃着明廷给的粮食,所控制地盘上的百姓终于免受了饥寒之苦。

  这是在室町幕府巅峰期也没有达到的成就!

  越来越多的倭人心附大明,对奴役他们下矿挖金银的锦衣卫,尤其是沈袠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崇拜。

  

  哪怕尼子氏主要任务是在挖矿,次要任务是进攻东国,但倭岛就那么大,受西国百姓的影响,东国逐渐有百姓逃入尼子氏的治下。

  东国的两大家族,武田氏、上杉氏,一边要应对尼子氏的进攻,一边要防备治下倭人的逃亡,时不时还有“小奉先”,想要掀翻两个大名,投入到尼子氏的怀抱中。

  两名家督武田信玄、上杉谦信,在内外夹攻下,可谓是心力憔悴。

  不过,两人和尼子义久不同,宁做凤尾,不做鸡头,对于明廷的险恶用心,尼子氏的带路倭奸,是深恶痛绝。

  为了倭人政权的延续,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派人将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征夷大将军,就是足利义昭提前掳走,转移到了安全地方。

  《三国演义》,在倭岛上,是被奉为神书的存在,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看过无数遍,避免了锦衣卫、尼子氏“挟将军以令诸大名”的事发生。

  但武田氏、上杉氏的情况,依旧在持续恶化中,家军越来越少,地盘越来越小,被尼子氏蚕食殆尽,只是时间的问题。

  作为国使,细川藤孝始终忠于室町幕府,在国土即将沦丧他国组织之手时,他没有改变的能力。

  半岛的郡县,与高丽王李峘、高丽世子李暊的全部死去有直接关系,在这对父子死之前,明廷对郡县半岛的事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而高丽世子李暊的死,给了明廷主战派、激进派郡县半岛的机会。

  但李暊的死,却和他细川藤孝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一月速成“二天一流”,是他的谎言,夜中刺杀李成材,也是他的蛊惑。

  细川藤孝烧掉了国中传来的书信,细川藤孝望着火光,火光映入眼中,那是想要毁灭一切的眼神。

  倭岛的悲剧,不能仅在倭岛上演,明廷的不征之国那么多,倭岛甚至孤悬海外,却因银矿、金矿蒙难。

  其他的不征之国,如果什么事都没有,本就黑暗的心理又怎么会平衡呢?

  纸灰落地。

  玉熙宫、内阁对李成梁,叛军的消亡,暂时有些顾不上,因为葡萄牙对大明朝土地的“侵略”被发现了。

  大明朝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接触,有着渊源的历史,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就不必多说了。

  而世界其他国家与大明朝的接触,却值得一提,特别是从上个世纪就成为海上强国的葡萄牙。

  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及欧洲重商主义的发展,如西班牙、葡萄牙开始更多的寻求海外市场。

  在此期间,海盗式的殖民扩张就成了常事,而那时的大明朝对西方了解甚少,为了同东夷的倭寇相区别,称其为番夷。

  弘治六年,一批番夷侵扰东莞守御千户所的领地,东莞守御千户所千户袁光率兵围剿,在岑子澳与番夷遭遇,战斗中中弹身亡。

  此后,大明朝沿海及船只受到的侵扰越来越多。

  正德三年,葡萄牙的薛魁拉从里斯本驶向东方,他的任务之一就是奉葡萄牙皇帝曼纽尔一世的敕令收集大明朝的情报,但行至满剌加,就因为其强盗行径遭到当地百姓的痛击而不得不逃离了。

  但在正德六年,卷土重来的葡人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在遭到激烈抵抗后侵占了满剌加,满剌加变成了葡萄牙前往东方的中转站。

  随后,葡萄牙若热阿尔瓦雷斯率一支葡萄牙船队到达大明珠江口沿岸,要求登陆进行贸易,未获明朝批准,后在水面上与潮商等商人交易。

  塞克拉同年再次率领葡萄牙海盗商船直接侵占“屯门海澳”,并在此修筑工事,设刑场,制火器,刻石立碑以示占领。

  如此行径,可以说是毫不掩饰地侵略行径,在经过多番交涉无果后,正德十六年,屯门海战爆发,大明朝成功击败葡萄牙舰队,收复屯门岛。

  不甘心的葡萄牙人,于次年,即嘉靖元年,再次发动侵略,西草湾之战爆发,葡萄牙再次被击败。

  两次的失败,让葡萄牙冷静了下来,但东方市场的庞大利益,一直让葡萄牙人念念不忘。

  于是乎,在嘉靖二十七年,大明朝与葡萄牙的双屿之战爆发,大明朝出动了十六万大军,歼灭了一万多葡萄牙人,并对浙江双屿港进行了肃清。

  和西草湾之战后一样,不甘心的葡萄牙人与大明朝东南海岛倭寇合流走私,于次年,即嘉靖二十八年,爆发了走马溪之战,大明朝第四次获得了胜利。

  四战过后,彻底打醒了葡萄牙人,侵略之事全面停止,转而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为借口,贿赂当时广东提刑按察司巡视海道副使汪柏,获准在望厦半岛暂时居住,占据了望厦一大片地方。

  而在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人以每年五百两白银收买当地官员,买下望厦半岛南部的居留区。

  在今年,嘉靖四十一年,葡萄牙人按惯例贿赂海道副使王飞五百两白银之际,广东布政使朱赓在场,阴谋败露,翻译只好称该贿赂为付给大明朝的“地租银”。

  但这种把戏,哪能瞒得过世人,朱赓当场命人将海道副使王飞及葡萄牙人拿下,并将以“买卖之名”,实为侵略之事上报了朝廷。

  不知不觉间,望厦之地,竟有了千余个葡萄牙人,朱赓派出大军将之全部抓捕,传信京城,请旨该如何处置。

  玉熙宫很快便有明谕。

  “杀无赦!”

第286章 瓜分世界,无敌舰队!

  玉熙宫。

  朱厚熜的御案上,摆满了关于世界之西的内容,而被提及最多的,便是葡萄牙、西班牙。

  这两个位于欧洲的边陲地带,几乎与非洲接壤的国家,却是毫无疑问世界前半个世纪的主角。

  两国的历史十分复杂,早年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属于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后来在罗马帝国分裂时,归属到了西罗马帝国。

  可西罗马帝国短命而亡,紧随其后的就是罗马教廷统治时期,这让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以教廷为国教的国家。

  到了阿拉伯帝国崛起后,因为快速扩张,在北非扩张的阿拉伯帝国为了进一步向粮食主产区的欧洲进发,所以在攻陷摩洛哥的同时,便跨过了直布罗陀海峡开始进军西班牙和葡萄牙。

  相比于一望无际的沙漠,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气候环境可以说是好太多了,这进一步激发了阿拉伯帝国要彻底征服欧洲的野心。

  不过因为罗马教廷为了抵御这些异教徒侵略者可谓是孤注一掷,在西班牙与法国的土地上展开了数次决战,得益于地利、人和的物资补给优势,罗马教廷的孤注一掷,最终换来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阿拉伯帝国被迫同意和谈,但由于罗马教廷的懦弱和内部腐化,使得作为战争胜利方的罗马教廷,依然要割让领土。

  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被割让给了阿拉伯帝国,以求欧洲的和平。

  后来随着阿拉伯帝国的灭亡,以及欧洲宗教运动的加剧,这让罗马教廷选择了委派军队夺回西班牙和葡萄牙,以证明光复失地。

  于是在借助法兰西帝国的军事援助和罗马教廷的经济供给,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穆斯林势力被逐渐肃清,这块被罗马教廷视为丢失已久的领土终于得到了光复。

  可就在光复不到百年,它就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困境,加上罗马教廷给予的经济援助减少,这让刚刚实现独立的两国就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使得它们不得不另辟蹊径,开始走在了大航海时代的前列。

  完成了国家独立的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的领土基本稳定,开始进入到了正常经济发展时代。

  得益于地中海气候的优越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在农业生产上收获颇丰,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高峰期,可相比于欧洲一些老牌帝国,两国刚刚独立百余年的国家还是在国力上显得有些单薄,特别是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欧洲遭遇了空前的战略危机,这让罗马教廷开始鼓励各国开辟对东方的新商路,意图绕过奥斯曼帝国统治区。

  有了罗马教廷的鼓励,不少欧洲国家开始准备进行航海探索,可奈何地理条件上的问题,真正适合发展大规模航海业的欧洲国家并不多,可凭借着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西班牙和葡萄牙便在欧洲形成的这股航海潮中占有了很大的优势。

  看到了本国在地理上的优势后,葡萄牙国王率先开始了大航海探索,利用里斯本港的优势,开始对外探索,发现了非洲好望角的同时,也将航海路线拓展到了阿拉伯一带,这让大航海时代中的探索发现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除此之外葡萄牙在非洲广泛开辟殖民地,这让葡萄牙渐渐富庶了起来,很快从欧洲中的一个边陲小国,成为了欧洲闻名的富裕王国,于是这也激发了它的邻居西班牙的野心,也投入到了大航海发现当中。

  就在大明朝弘治七年时,葡萄牙和西班牙签订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瓜分了世界。

  条约规定,西班牙向西探索和占领新世界,而葡萄牙则向东探索和占领亚洲和非洲的领土。

  这一协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两国之间的冲突,也促进了它们的殖民扩张。

  西班牙西去,在美洲建立了大量殖民地,这使得西班牙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葡萄牙向东,也建立了海上帝国的雏形,葡萄牙的触手,一直伸展到了南亚、东南亚、东亚。

  南亚次大陆上的天竺都为之沦陷,在大明朝正德五年时,葡萄牙舰队在阿尔布克尔克的带领下占领了果阿,并将其作为葡萄牙在天竺的首府。

  果阿成为了葡萄牙在世界东方的重要基地,葡萄牙通过果阿控制了世界东方的贸易路线。

  然后,葡萄牙人就在天竺上种起了“阿芙蓉”,从天竺生产的阿芙蓉被运往大明朝,以换取大明朝的茶叶和丝绸等商品,宰将茶叶、丝绸等商品运回欧洲,葡萄牙从中牟取了上百倍,乃至于上千倍的利润。

  锦衣卫在江南发现,“阿芙蓉”已经在江南的文人雅士中泛滥。

  就和当年的“五石散”一样,“阿芙蓉”成了江南无数失意士人赖以度日、醉生梦死的东西。

首节 上一节 263/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