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252节
回到大明朝内,恐将被军法从事。
五千辽东军中出现了骚乱,有些将校想的很简单,事情都到这一步了,御前辩解根本不可能,与其回国被斩,不如真的反了!
杀了俞大猷,跟随李成梁一条道走到黑。
达永不是吃素的,治军之道颇有心得,这段时间在城中军培养了大批心腹将校,在这时派上了用场,一个个叫嚣着“反明”的将校被拿下,甚至是血溅当场。
血腥味,随着过堂风吹进来,达永却压下了浮躁上心头的嗜血感,迎着俞大猷的目光,清澈道:“我部愿意放下武器,回国受审!”
连克、盖牟、安市诸城,皆在俞大猷手中,整个半岛平原的门户已然对大明朝开放,而俞大猷没有选择等待北原建设军团到来,再一举拿下平壤,反而选择孤身入立场不明的平壤城。
达永明白,这是俞大猷为了减少他们无畏的死伤,是仁义之举。
不然,圣上盛怒之下,他们这些人必将身首异处,子孙灭绝。
俞大猷松了口气,眉见喜色,道:“我没有看错你,圣上、朝廷也不会负你,你们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大义,但圣上仁爱圣明,愿意以恩德消除此事,回到国内,不会有人对你们施加刑罚,但你们犁庭扫穴女真族的封爵、官位、荣耀,却会被一笔勾销。”
达云的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显赫的地位,他的祖先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属于草原上的黄金家族。
在归降大明朝后,达云的家族成员中有多位将领和官员,为大明朝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这样的人,本该是大明朝扶持的典型,委以重任,但被李成梁蒙骗这一遭,这些就全都别想了。
转祸为安?
达永听到俞大猷的话,心里不知是激动,还是喜悦,单膝跪地,道:“多谢大将军。”
俞大猷摇摇头,道:“别谢我,谢圣上恩德。”
没有圣上的授意,这样的保证,他又怎么敢下给没有叛逆之心,却有叛逆之举的达永部曲。
达永向着西南跪倒,那是京城的方向,五体投地道:“谢圣上天恩!”
商量完交接平壤的细节,俞大猷便告辞返回,五日后,俞大猷率军再次降临平壤,提前得到消息的达永率领他的部众五千人,把手臂捆绑到背后,向俞大猷请罪。
俞大猷命军下给所有人解了捆绑,但没有再赋予武器,北原建设军团的五万兵马已抵达鸭绿江畔,再有数日就会抵达此地,在圣上、朝廷绝对信任的条件下,接管这里的一切。
而达永及五千部曲也会被押送回国定罪,再予以赦免。
平壤拿下之时。
汉城那里也传来的消息,李成梁破城,斩高丽王李峘,自称为王,遂派遣使者前来,要与俞大猷、大明朝、圣上谈判,以平壤为限,北归大明,南归成梁……
第277章 进攻内廷,清算开始!
辽东搜刮。
最终引发了矿监税使太监高淮、巡抚赵楫被处以极刑。
总兵官李成梁叛逆高丽,于都城汉城杀高丽王,自称为王。
这一战。
让不征之国对大明朝的国力有了更清楚的认知,也让诸国驻大明的使节们的眼睛,前所未有的清澈了。
十五国国力,倭国当属第一,高丽国属第二,安南等次之。
原来还因北征落幕,德胜门门前的“演武”,对大明朝国力、军力有质疑的人们,理智又占领了高地,爹,还是那个爹。
老二的高丽,就这么没了,老三的安南国使立刻写了国书,上表朝廷,安南国永远是大明朝最忠诚的儿子。
此前一直抗议大明朝廷帮助占城国复国,叫嚣着要对大明朝廷宣战的安南国使,在国书中明确了那就是个误会。
占城国的复国,绝对与大明朝廷没有任何关系,在帮助占城国复国,明显具有中土风格的神秘军队,就是一群伪装的人,其目的是故意破坏大明朝、安南国之间友好父子关系。
总之,从前都是误会,都是安南国的错,为了弥补过错,安南国使宣称,将从今年起,增加安南国向大明朝进贡数量。
老二没了,老三怂了,排行老四、十二的大琉球国、小琉球国,直接内附了大明朝,排行十五的占城国,更是惟大明朝之命是从。
真腊、暹罗、苏门答腊、西洋、爪洼、湓亨、白花、三弗齐、渤泥九国国使,不由得把目光都投向了排行第一的倭国国使细川藤孝。
而细川藤孝的表现,十分的硬气,竟以国书的形式,向大明朝廷抗议,指摘这是大明朝对高丽国的不宣而战,是一场赤裸裸的侵略,这根本就是大明朝与李成梁演的一场戏。
倭国国使的勇气,超出了所有国使的想象,真腊九国国使第一次对这卑鄙无耻下流的细川藤孝产生了崇敬之心。
敢于揭露大明朝的虚伪,敢为天下先,是条汉子。
甭管半岛现状,是不是大明朝廷与李成梁演的戏,但大明朝廷都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好处,平壤以北,尽数为大明军队所占据,这吃到嘴里的肉,诸国国使都不相信大明朝廷会放弃。
人向来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尤其是国与国的交往中,都会竭尽想象之力,来揣测无法抗衡的大国。
有了细川藤孝的勇敢,真腊九国相继呈交了国书,指摘大明朝廷违背了祖宗成宪,不征之国,灭亡了高丽,侵略并占据了半岛。
当死去的高丽王李峘的独子,大明朝册封的高丽世子李暊乘船逃入大明朝后,为十国的声援而为之感动落泪,以亡父的名义,向大明朝廷抗议,控诉大明朝的暴行!
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内阁。
张居正、高拱、胡宗宪、李春芳、王崇古,五位阁老嘴角都微微抽搐。
这李暊和真腊九国国使,是人傻,那倭国国使细川藤孝,也是真坏。
现在倭岛的形势,比之半岛好不了多少。
整个倭国的西部,都在锦衣卫控制的尼子氏家族控制下,几乎全部的西倭人,都在为大明朝挖矿。
挖完石见银山,去挖佐渡金山,一天到晚,干不完的活。
就这,锦衣卫依然嫌慢,尼子氏为了表忠心,并主动从东倭后北条氏、武田氏两个家族地盘掠人去挖矿。
毫无疑问,尼子氏的行动,激怒了后北条氏家督北条氏康、武田氏家督武田信玄的愤怒,竟然使得两个敌对了上百年的家族暂时放弃了仇恨,联合对尼子氏进行反击。
不过,寡妇地雷还在展威,尽管锦衣卫实验了多种新式火器,效果比寡妇地雷好的也有不少,但尼子氏唯独钟爱寡妇地雷。
尼子氏家督尼子义久,名义上的西倭霸主,向锦衣卫讨要的寡妇地雷数量,比其他火器加一块还要多。
这种侮辱性高于杀伤性的火器,让无数后北条氏家军、武田氏家军为之丁寒,在战场上节节败退。
而大战过后,尼子义久会让家军将那些下身受伤的两个家族家军给抓起来,然后,予以医治。
这倒不是出于什么怜悯,而是尼子义久发现,没有了“世俗烦恼”的倭人,能挖更多的矿!
但倭岛的医药水平也就那个样,为寡妇地雷重伤,想将人救活困难极大,而这个时候,尼子义久就会想到“慈父”。
尼子义久向锦衣卫总督倭岛的指挥佥事发出了请求,请大明朝派出医官队伍前去倭国,医治这些“优秀”的“牛马”。
大明朝为此派遣了多支医官前去医官,后来在太医院院正李时珍的建议下,不光派遣成熟的医官,还派遣了大批医道学徒前去倭国。
如今的倭国,在大明朝众多医者眼中,被视为“圣地”的存在。
哪个地方,能有这么多患者?哪个地方,能将脑海中的药方一个个验证?
前些日子,张居正偶感风寒,李时珍去诊治时,顺便聊了几句,当今大明朝,外伤、下身之伤,只要是完整的,基本都能给续上,分情况治好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李时珍也有了担忧,医者和屠夫其实差别没多大,对生命淡薄,在倭国的领头医官上报了发现医者“拆开”倭人寻找经脉、穴位的情况。
要不是皇后娘娘有孕,李时珍暂时走不开,就要前去倭国整肃医道了。
倭国东、西,可以说是一派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但这一切,都和室町幕府,和室町幕府派遣到大明朝的国使细川藤孝没有关系。
室町幕府,名存实亡,所以,细川藤孝索性就安心在大明朝当起了搅屎棍。
什么都不知道的真腊九国国使,和父死国亡的李暊,就这样在京城大闹,鸡飞狗跳的。
但破解起来,也没有什么难的,张居正开口道:“李成梁的使者快到京城了,到时候让诸国参与谈判,亲眼见证李成梁的叛逆。”
纳半岛进入大明,是战略的一部分不假,但李成梁也是真的反叛了,大明朝廷是一点都不慌。
谈判。
是要进行的。
不为别的,只为堵天下悠悠之口。
大明朝肯定是不满足当前平壤以北的土地,让叛逆的李成梁割据在南。
但大明朝的正义之师,必须要得到充分的理由才能在讨伐完李成梁,诛杀叛逆后,能合理合法的控制半岛。
大明朝方面,必须以最大可能展示李成梁的罪恶,这需要时间。
再就是,郡县半岛的事,朝廷中也有不少的分歧,以次相高拱为首,这群保守派,对占据半岛后,扶贫半岛原住民的事,是坚决反对,统一群臣意见,这也要时间。
高拱提了两个建议,一,是将半岛原住民送到倭岛上挖矿,石见银山、佐渡金山在旷工上的缺口还挺大,正好半岛、倭岛距离很近,运人过去也方便。
二,是将半岛原住民消失,真正意义上的消失,区区几百万人罢了,赶进海里可以,由朝廷出银子让大明那些泼皮无赖在半岛“狩猎”也行,这部分银子开支,高拱等朝中的保守派官员是愿意支持的。
对高拱这群认为激进派过于保守的官员,张居正、李春芳等正统儒臣是决然无法接受的。
一国之民,尽成奴隶,或被屠杀,这种手段,未免太伤天和。
事情就这样陷入了僵局,高拱给出了解决方法,还是两个,张居正、李春芳都不能接受,而视半岛原住民为大明子民,高拱也无法接受。
继续商量。
让李暊和倭国、安南、真腊十国国使参与谈判的事,由内阁中书舍人张位前去通知,等李成梁的使者一进京,自会安排到位。
目前,内阁有要务商议,那便是“矿税”。
从永乐年间为始,大明朝廷国库常年处于入不敷出状态,为了缓解“用钱荒”的情况,喜于征战的成祖文皇帝借用宦官“开发”了许多赚钱的门路,其中一条,就是向各地派遣矿监税使,到各地明火执仗地掠夺财富。
由此,宦官开始横行肆虐,给大明朝官员、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而派往各地的宦官,通过诸多手段,逐渐对国家经济命脉进行控制。
上一篇: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