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209节

  而且,朝廷、军方也需要一个人的死,来宣告决裂。

  元辅之弟,再合适不过了。

  ……

  次相府。

  是一座三进四合院。

  亭台楼阁、假山名石、小桥流水,虽不是多华丽,但也有几分江南园林的意味。

  这天用过晚饭,高拱背手在院中漫步,管家高福匆匆走了过来,递上一张拜帖。

  名曰:邵芳。

  

  高拱仔细回忆了过往所接触的人,或当朝名人,全然没有什么印象。

  成为内阁阁老后,高拱就谢绝闲杂人等的拜访,但这道拜帖,竟被高福呈递上来。

  “老爷,有重礼,《何陋轩记》。”高福小声道。

  《何陋轩记》,这是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之时所书的草书作品,也是其传世书法作品中尺幅最长的草书墨迹。

  这件手书在圣人手下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贵的几篇手书之一。

  拜谒者持圣人手书作礼,只为求见高拱一面,难怪管家不得不呈递这名为邵芳之人的拜帖。

  高拱捻须沉吟良久,大概猜出了此人背后的人,缓声道:“此人可说些什么?”

  能随便拿出圣人手书作礼的,普天之下,也只有那位大宗师了。

  正月初一,他和元辅联合,糊弄忽悠了钱德洪,让其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也没有打探出来,还白赔了圣人一篇祭文。

  看来,钱德洪是琢磨过味了,距离第二场儒释道三教辩论越来越近,为了儒家道统,难免有些心急。

  但却没有再亲自出面,毕竟,脸丢过一次就可以了,推出了个代理人来。

  “说是为阁老解心忧而来。”高福原话复述道。

  “哦?”

  高拱来了兴趣,儒家这是换打法了,淡笑道:“领人到花厅来见。”

  “是。”

  不一会儿。

  就见一身着便服的人,在高福的引领下进了高府的花厅。

  “参见次相。”邵芳郑重行礼道。

  高拱坐在主位,一动不动,吩咐道:“上茶。”

  没有让座。

  邵芳只好站着,但面上却没有尴尬之色,谢过后接过了茶,却没有饮用,就那样端着,道:“不知次相对内阁首辅大臣可有展望?”

  高拱发出一阵咳嗽声,眼睛望着邵芳略有不善,内阁争斗,从来都是摆在明面上的。

  这天底下,还有谁不知道他对内阁首揆之位觊觎已久。

  这人,总不能以一篇圣人手书来调侃打趣他的吧?

  邵芳明白了,再不展露底牌,就要被下逐客令了,笑道:“如果次相有意,草民愿助您一臂之力。”

  高拱没有相信,也没有不相信,就那样看着他的表演。

  推翻一位内阁首辅大臣,儒家当真是敢想。

  “草民以为,元辅的权势有二,一,是实掌的吏部,二,是圣上的眷宠。”

  邵芳仔细分析了张居正的权势来源,两京一十三省的人事调动权力,和来自宫中的信任,继而道:“草民不才,愿为次相解决二者,甚至,让二者归于次相。”

  高拱眼睛微眯,有意思,越来越有意思了。

  儒家,要正式干涉朝政、宫务了,要夺一朝元辅的权柄。

  “草民与吏部尚书杨博大人有旧,愿从中牵线,使之与次相一见。”

  邵芳亮出了底牌,胸有成竹道:“草民与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陈洪公公也有几分交情,愿从中搭桥,使之与次相一见。

  草民与朝中多位大臣是熟识,愿为次相效犬马之劳。”

  高拱动容了。

  吏部,一直被张居正视为权力自留地,不断往朝中要职安插门生故吏,以此来增加权势,扩大在朝中的影响力。

  如此重要的地步,其吏部尚书,张居正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那杨博。

  是嘉靖八年进士,在朝三十余年不倒,兵事功勋卓著。

  甭管谁当首辅对他都恭敬有加,连圣上也时常赞许他,即使巨奸严嵩父子把持朝政时,小阁老严世蕃也时常讨好称赞他:嘉靖朝三大才子,除我之外阁下必是其一。

  但这人异常低调,哪怕圣上多次暗示,杨博却屡次拒绝入阁拜相。

  以如今来看,杨博没有入阁,这一点上非常的聪明,避开了不少朝廷漩涡,有效地保护了自己。

  嘉靖四十年及以前的内阁首辅都没有好下场,张熜、夏言、严嵩,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靠着真本事,靠着左右逢源,杨博过得非常滋润。

  当初严党、清流斗争激烈时,杨博和其晋党成员,也是双方拉拢的对象。

  杨博是山西人,与晋商多有来往,但在晋商覆灭时,杨博和朝中其他山西出身的官员都与晋商进行了切割。

  人人都说朝廷中门户林立,首辅党、次相党,各种门户,但晋党,永远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杨博在朝廷摇摆了几十年,张居正将吏部托付给他,就是看重杨博不会倒向其他势力。

  现在,这邵芳的话,显然要颠覆所有人的认知了。

  儒家、杨博不知怎么勾搭在一起,要择一人而侍。

  不得不说,高拱心动了,要能获得杨博和晋党的支持,他就相当于获得了朝廷六部最重要的两个部,吏部、户部。

  人事权、财权,全在手中,架空张居正,不是太过困难的事。

  要是再与内廷建立联系,能随时获知圣上喜怒,内阁首揆之位,也就不远了。

  侍君,侍君,侍的不就是喜吗?

  圣喜时觐见,圣怒时退而不见。

  虽然高拱厌恶谄媚逢迎,但为了元辅之位,暂时的委屈也是可以受的。

  高拱指了指堂上的座椅,道:“坐下说。”

  “谢次相!”

  邵芳落座。

  一场针对内阁首辅大臣的秘密计划展开,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中原、草原竟然成了联动,山雨欲来之势悄然而至……

第244章 海瑞有子,矿民暴乱!

  六朝古都,金陵自古繁华。

  太祖高皇帝因部属多江南人,富贵不愿离乡,便定都于此,称为南京。

  成祖文皇帝夺了侄儿建文皇帝的帝位,迁都顺天,称为京师。

  种种顾忌,种种需要,将南京设为留都,仍沿旧称,仍设六部九卿衙门,品级等同于京师的六部九卿,分职监管黄河以南各省府州县。

  如此一来,京师的六部九卿衙门在一统之大明便削弱了一半的权限,而中央朝廷凡有大政方略亦发送南京六部九卿,名为合议,实为牵制。

  更有一项重要职责,便是由南京各部衙将南方富庶之地漕银、漕粮源源不断输送京师,供给中央朝廷。

  因此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之封疆大吏有两个职位至关重要:一是胡宗宪曾经担任的浙直总督、一收海瑞担任的南直隶总督。

  新春之时,小雪霏霏,秦淮河灯影桨声流光欸乃,最是迷人之时,引来无数文人雅士一展文采,吟诗作对。

  但官道上却出现了大煞风景押解囚车的车骑马队。

  骑在最前面马上的是雪打头肩的浙江巡抚王用汲,护在左右两侧的是南直隶巡抚衙门派的兵队,押在中间的是两架马车。

  辕门在望。

  王用汲一纵缰绳,整个马队的蹄声加急了,囚车的车轮也辗快了。

  ……

  总督府。

  从卯时到午时,短短的几个时辰。

  海瑞却像过了几十年般漫长。

  朝廷委任他为礼部尚书的公文已经送到他手中了,但这一次,国事当前,他却没有急着启程。

  卯时末,海妻突然临产了,近两个时辰只听见妻子难产的嚎叫。

  屋外的海瑞由徐渭陪着,绕室仿徨,忧急着妻子的生产。

首节 上一节 209/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