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17节

  被献于皇上,却从未见皇上用过。

  之后,汝窑虽也出过红青蓝青却再也没有出过粉青。

  本以为传说是假的,但这会儿看到,不得不感叹,真是太漂亮了。

  碗里的勺子,也是定窑的变窑极品,外釉通体素白,从里面却透出淡淡的晕黄。

  碗里单独盛放勺子时,宛如椭圆的月亮浮在粉青的水中!

  果然,好东西就是好东西,让人心生喜欢。

  边上放的那箸倒是平常,是象牙镶银的箸,箸尖上的包银擦的锃白闪亮,箸身的象牙从里面透出闪亮的黄来,主要是为了拿起来称手,又能防毒。

  接着八个宫女每人擎着一方托盘进来了,每只托盘上都有一碟酱菜。

  吕芳先走到那锅粥前,拿起勺搅了搅,然后舀起一勺,从怀里掏出了一只浅口小碟,倒了粥进去,然后,就送到嘴边喝了。

  之后,才走向严嵩的位置,伸手去取严嵩的碗,却被严嵩挡住了,“吕公公,该为皇上先盛粥才对。”

  “朕不饿。”

  蒲团上,朱厚熜睁开眼睛,开口了,“你们饿,你们吃。”

  这个饿?

  到底饿的是什么?

  所有的人心里一突。

  吕芳继续伸手去取严嵩的碗,严嵩还是挡住了,“吕公公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不敢消受,让我自己来吧。”

  大明朝。

  分外朝、内廷。

  外朝以内阁首辅大臣为相,内廷以司礼监掌印太监为相。

  外相焉能受内相伺奉?

  “阁老是嫌我盛的少,想自己去取?”吕芳笑容不减问道。

  闻言。

  严嵩、徐阶、高拱、严世蕃、张居正立刻站起来了。

  要是说刚才还不敢肯定这顿饭意有所指,现在,绝对能肯定了。

  以鼎做釜,以紫檀做桌,以神品做碗,以变窑做勺,以象牙做箸,以司礼监掌印太监试毒,这盛的哪是粥?

  盛的是天下!

  不满意皇上所赐,司礼监掌印太监所盛,自己动手去取?

  取什么?

  取天下!

  所有人头皮像要炸开似的,站在原地思绪着跪下去。

  “都坐下。”朱厚熜再次开口,“不要看那么多人叫他老祖宗,在这里他就是奴婢,你们才是我大明朝的肱骨之臣。让他盛。”

  严嵩、徐阶这才又轻轻坐下了,没有坐实,屁股只挨着锦凳前半部分的凳面。

  与其说是坐,更像是在蹲马步。

  高拱、严世蕃、张居正有样学样,“坐”了下来。

  吕芳依次给所有人盛上了粥。

  接着。

  吕芳又拿出了个碟子,走到宫女身前,从所擎的碟子里都夹出一块酱菜,低下头吃掉了。

  再去取严嵩的碟子时,没遇到什么阻拦,吕芳迅速给分了酱菜,端上了小桌。

  等到给张居正端酱菜上桌,宫女的八碟酱菜正好空空如也,躬身退了出去。

  后知后觉的严嵩、徐阶等五人,从后脊梁根涌上一股寒意,这分的何止是酱菜,分明是大明江山。

  取的是天下,分的是江山。

  严嵩不敢动。

  

  徐阶更不敢动。

  高拱、严世蕃、张居正一动不动,仿佛连呼吸都没有了。

  “阁老,不够吃吗?”吕芳望着严嵩,笑得很诚挚。

  严嵩身体一颤。

  碗里的粥吃了吗?就说不够吃的话?

  吕芳还嫌不够,继续道:“但宫里没有更大的这样的碗了,要不,就以此鼎为碗?这样的鼎,宫里有九个。”

  古有张晏曰,五鼎食,牛、羊、豕、鱼、麋也,诸侯五,卿大夫三,师古曰,五鼎烹之,谓被镬烹之诛也。

  这便是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耳。

  内阁虽掌中枢,但连诸侯都不是,连五鼎都不能用,又何况是九鼎。

  严嵩跪了下去,“臣不敢。”

  徐、高、严、张紧随其后,“臣等不敢。”

  “吕芳。”朱厚熜声调转冷。

  吕芳露出应有的惶恐,低声答道:“奴婢在。”

  “你这奴婢,连伺候人都不行了,还有什么用?”

  “奴婢该死!”

  吕芳转望向严嵩等人,叩首道:“请阁老们用膳。”

  自皇上搬入西苑以来,司礼监,就一直以皇上化身自居,近日里,司礼监遭逢巨大变故,大不如从前,但身上多少残有几分圣光。

  这一跪。

  所有人心肝俱颤。

  那个“请”字,似乎有了无上伟力,严嵩扶着锦凳慢慢爬了起来,拿起了碗里的勺,不顾热烫舀了半勺送到嘴里。

  徐阶四人也爬了起来,这寒冷的天,却出了一身汗,拿起勺子,一口接一口往嘴里送粥。

  一阵子,所有人面前的那碗粥都见了底,八宝酱菜却一筷子没有动。

  鼎里的粥可多着呢,但八宝酱菜可就这么多。

  不能动,也不敢动。

  吕芳又要接着拿起严嵩那只碗,严嵩伸出手盖住了碗,转望向朱厚熜,“启禀皇上,臣够了!”

  “启禀皇上,臣等够了!”

第20章 剿灭倭寇,杀倭赏银!

  是够了。

  不是饱了。

  这天下,这江山。

  任文臣武将胡作非为的时代结束了。

  朱厚熜望着严嵩、徐阶、高拱、严世蕃、张居正好一会儿,想从他们的眼里望出他们的心思。

  但朱厚熜没有看透人心的本领,在个个忠心的面容下,孰忠孰奸,实在分不清。

  或许,有的人现在是忠心的,但往后就又不忠了。

  有的人可能忠的是大明朝,有的人可能忠的是自己。

  这些人中,有谁忠的是他这个大明朝皇帝陛下?

  朱厚熜猜不透,索性就不猜了,发出最后警告道:“都记清自己吃了多少,别撑着。”

  所有人几乎同时大声答道:“是。”

  “高拱、张居正是朕诏过来的,而严阁老、徐阁老,还有严世蕃,你们有什么事陈奏?”朱厚熜打完了哑谜,直接开门见山。

  严嵩略微调整了心绪,十分诚恳说道:“回皇上,此事与张居正有关。”

  张居正一愕,立刻下意识地望向严嵩、徐阶。

  随着严党、清流合流,朝廷文武正式回归“大团结”,整个文官集团目前最要紧的事,就是争取考成法的稽查、考核权。

  张居正自问没和徐阶有过什么商议,就更别提和严嵩有什么商议了。

  一晚上、一早上不见,到底内阁首辅、内阁次辅有什么商议,能让两派合流后的第一件陈奏事,就和他张居正扯上关系?

  严嵩徐徐说道:“张居正说,只要海面的商路畅通,我大明朝的商船能把货物运到波斯印度一带,每年就可以开源一千万两纹银以上。”

  闻言。

首节 上一节 17/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