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150节
朱厚熜杀意再起,缓缓说道:“朕说一句诛心的话,你们此时只是‘畏罚’,而不是真的知罪。
朕治天下,其实只有两个字,一是忠,二是孝。
对天地,待父兄,御群臣,临万方,都出自本性,没半点虚伪矫揉。
朕待天下人,犹如光风霁月,恩惠是一体均等。
骨肉亲情也好,官员、士绅也好,农、工、商也罢,没有内外的分别,你们懂么?”
“臣王懂了!”诸王连连叩头,额前已碰得乌青。
“你们不懂!”
朱厚熜的火气压抑不住地又涌上来,怒喝一声,道:“如果你们懂,就不会在藩邸作奸犯科,无恶不作!”
朱厚熜摆了一下手,又恢复了理智:“压根上说,你们所作所为源于先皇们的纵容,但这万里河山既交付给朕,朕就要将它治理得固若金汤!谁阻了朕的这点志向,朕绝不容情!选吧。”
“臣王请圣上降罪!”楚王颓然道。
辽王的例子在前,诸王都不愿意王府丑事公之于众再被圣诛。
而由律法处置,累罪也是个“诛”字。
于是山呼道:“臣王请圣上降罪!”
“诸王就藩,弊端不可胜言!”
此话一出。
还活着的王公大臣、文武百僚俱都变了颜色。
不难听出,圣上这是要趁机削藩了,楚王下意识地又想要搬出太祖高皇帝祖制,但圣威滔天,诸王又都犯下弥天大错,实在没有底气和勇气在龙庭抗辩,话到了嘴边,又给咽了回去。
朱厚熜望着渐有骚动的诸王,冷着声调继续道:“念及亲族之情,朕不打算对你们诛戮惩处了。”
冰冷彻骨的杀意,楚王和众王都感受到了,俱都心里一寒,趴在地上,颂圣道:“谢圣上隆恩!”
“不忙谢。”
朱厚熜望着大多出了五服的亲族们,杀意凛然道:“但自今而始,一切王爵俱废,百姓籍业已解,宗族籍业也从今解去,不工、不农、不商,永不复也!”
褫夺王爵,贬为庶民。
且朝廷对宗室的供奉自今而绝。
宗室子弟可随意在士、农、工、商择优从业,自食其力。
洪武九年,太祖高皇帝确定了宗藩们的岁禄,规定亲王岁支禄米五万石、钞两万五千贯,郡王禄米六千石,钞两千八百贯。
是以“郡王诸子年及十五每位拨给赐田六十顷,以为永业,并除租税。诸子所生之子,唯世守永业”。
到洪武二十八年,太祖高皇帝又觉得宗藩们的岁禄太高了,于是进行了调整,规定亲王一万石、郡王两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两百石。
公主两千石、郡主八百石、县主六百石,品级最低的乡君也有两百石。
这项太祖制度被大明朝后来的皇帝们所继承,二百年来,宗藩一直是按此领取岁禄的。
但在洪武年间,明朝宗室男女有五十八位,朝廷完全养得起。
可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大明朝宗室的人数暴增,到嘉靖年间,宗室在籍人数达到十二万九千六百余人。
太祖高皇帝祖制规定,这些宗藩们“禄之终身,丧葬予费”,全部是靠朝廷财政收入养活的一帮人。
为了养活这十几万宗室,大明朝可谓耗尽了国力,朝廷连年赤字。
以山西为例,一年留存的米麦是一百五十二万石,但山西各王府宗室们的禄米高达三百二十一万石,全省的米麦都不够给这些宗室们开支。
两京一十三省,数河南问题最严重,一年存留米麦八十四点三万石,而河南宗室禄米需求竟高达为一百九十二万石。
嘉靖三十九年,大明朝全年的田赋收入两千八百三十六万石,而宗室所需禄米三千七十五万石。
无法想象,偌大的大明朝田赋,竟然供养不起十多万宗室,而且随着大明朝国祚长久,这个缺口会越来越大。
一边吃着朝廷发放的禄米,一边欺压着大明朝百姓,一边掏空着大明朝国库,在撤了景王藩地,逐了两个儿子后,朱厚熜对亲族们的忍耐到达了极限。
阁老们、朝臣们,怔怔地望着圣上,没想到圣上会在今夜埋葬着誓要拖垮大明朝的宗室。
楚王逐渐定住了神,心中又惊又怒,唇齿哆嗦着道:“圣上,欲葬我宗族十数万人否?”
“愿意守着宗族的,除了你们,宗族内还有几人,朕是为了救我朝宗族!”朱厚熜撕破诸王的虚伪。
太祖高皇帝祖制之下。
大明朝的宗族子弟什么都不能做,只能靠着朝廷俸禄生活。
在洪武年间、永乐年间、洪熙年间、宣德年间,朝廷能足额如数给宗室发放禄米,宗族子弟活的非常滋润。
土木堡一战,大明朝从世界东方无上霸主地位跌落,一同跌落的,还有经济。
小冰河时期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宗族子弟,朝廷已经拿不出足够的钱粮来供给宗族了。
只能将有限的钱粮先拿给诸王,拿给血缘较为亲近的宗族子弟,而从洪武年间活下来的诸王支脉,则在祖制的规定下,活的越来越凄惨,从成化年间,地方衙门就常报送宗族子弟饿死的案件。
天下的财富,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宗族的财富,同样掌握在少数亲王手中。
嫡系、主脉,占据着数以万计、十万计、百万计、千万计,乃至于万万计的土地,享受着朝廷发放的千石、万石禄米,而一文一厘不舍于旁系、支脉。
在某些时候,亲人甚至比不相干的外人盼着你过不好,早点死。
尤其是涉及到钱粮,手足兄弟比仇人还要仇人。
解除太祖高皇帝祖制对宗室的限制,绝大多数宗室乐意至极,所不愿意的,就是跪在这大殿内这些亲王了。
楚王的嘴几度张开,却没有发出声,不敢在龙庭诡辩,欺蒙圣上。
诸王亦是如此,在藩邸时,经常有活不下去、快要饿死的宗族子弟求上门,请看在同族份上,施舍点钱粮,但都被王府的豪奴、侍卫给打了出去。
朱厚熜看着诸王就觉得生厌:“你们,也滚出大明朝去吧!”
第197章 血洗二省,终局之战!
一句话。
招一个灾。
楚王本想为诸王求条活路,但没想到走进了死胡同。
王位、禄米尽失,连大明朝都不能待了。
“草民遵旨!”
楚王如丧考妣,失魂落魄领了旨意。
诸王五体投体,说道:“草民叩谢圣上隆恩!”
事到如今。
龙子龙孙们是看清了圣上的冷酷无情,再纠缠下去,就是一死。
而嘉靖四十年又是百年来未有过的大丰收之年,百姓安居乐业,哪怕想煽动民心迫使圣上退让的办法都没有。
宗室,认输!
一众褫夺王爵的朱姓族人,藩邸是肯定回不去的,被锦衣卫直接礼送出国。
之后在全国朝削藩事宜,由朝廷六部、锦衣卫、东厂配合行事。
禁门前,辽王朱宪已经被棒杀,暗黄色的王服,在这时被鲜血浸透。
一代辽王,就此惨死!
玉熙宫赐宴。
是圣上宴请诸王,现在,与宴的亲王,死的死,走的走,少了两成同僚的文武百僚,奉旨告退。
这一晚上发生的事太多,反王、叛臣勾结神枢营造逆,辽王被棒杀,诸王俱废且逐国,皇族禁制解除,朝廷不再供养皇族……
所有活着的人儿都感觉到心力交瘁,想尽快回到家中,好好睡上一觉。
惟留高拱、胡宗宪、李春芳、陈以勤。
朱厚熜望着阁老们,道:“明日外头会有些什么话?不要顾忌,朕恕尔等无罪。”
大明朝历代皇帝的名声都不太好,但皇子谋反,棒杀亲族之血,罢黜十数万皇族,贬入民间,他的所作所为,恐怕在某些人眼中,残忍暴虐的程度都能盖过十位先皇的总和了。
以后怎么传言,要说他这个皇帝一点都不在乎,那当然不可能。
高拱闻弦知雅意,一欠身说道:“圣上无需多虑,下头臣子震慑天威,没有人敢私议,更没有敢串联弄事的。
待微臣出宫后,会叫来各部的堂官于私邸座谈,料想朝廷无虞。
而辽王之死,则是辽王无人臣礼,有篡逆心,圣上效仿宋仁宗诛襄阳王之成例,明正典刑以彰国法,外省民间忠于君父,必会拍手叫好。
同理,赵志皋十族被诛,这皆因其咎由自取。
罢黜诸王,又是我大明朝过万万百姓二百年的心愿,是压着两京一十三省肩上的大山,今山已崩,想来会有无数百姓热泪盈眶!
至于说裕王……”
说到这里,高拱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这“儿子造爹的反”怎么说得过去。
天下人不是傻子,这件事,必然会成为今时和未来的笑柄。
就和唐太宗李世民一样,即便能把贞观之治打造成古今第一等的盛世,也改不了造反出身,也逆不了儿子造反的事实。
在古往今来数百位皇帝,贤君、明君、暴君、昏君等等,都能在道德层面上找出瑕疵。
上一篇: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