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138节
陆炳今日穿出来,显然藏着不同寻常的意味,徽州之乱,其实和陆炳,和锦衣卫,这把‘刀’没什么关系,但陈平、徽商就认准了陆炳,认准了锦衣卫,是朝廷里的权奸。
可是,这件事又没法解释,陆炳总不能到处给人说自己不是权奸,锦衣卫也不能在国朝各地逢人就说锦衣卫不是权奸衙署。
锦衣卫是皇家鹰犬,又不是秦淮河风月场的倡伎。
既然解释不了,陆炳干脆不解释,换上了斗牛赐服,再配上西山、浙江、徽州等地大开杀戮后身上沾染的‘业力’,张居正看着,倒真觉得有几分权奸的面相。
朱厚熜望着张居正几人,道:“吕芳。”
“奴婢在。”
“搬几把绣墩来,先让朕的阁老们坐下听会。”
“是。”
吕芳听令,搬来几把绣墩,张居正内阁谢恩后落座,却没敢坐实,屁股只挨着墩子的半面,双腿使着力气,方便随时站起来。
如此难受的姿势,阁老们却能面色如常,默默竖着耳朵听陆炳的奏对。
“圣上,徽商商帮在我大明朝,在两京一十三省中,腐化在朝官员两万九千八百七十二人,在不久前镇压徽逆中,有六千七百八十九人,上疏为徽商鸣冤,或在坊间、民间推波助澜玷辱圣名,为徽商鼓噪弄势,用心不轨,今六千七百八十九人已被锦衣卫全数抓捕,留两万三千八十三人,也被锦衣卫盯守,请圣上明示,该如何处置?”陆炳恭声汇报道。
昔日严嵩执掌内阁中枢二十年,门生故吏在朝也才万人,真正能随严嵩出生入死的连千人都不到。
徽商商帮在大明朝经营二百年,单说在朝人数、死忠人数,竟然是严党的数倍。
当然,严党高官的数量,远不是徽商在朝能比的。
当钱两多到某种程度时,有钱能使鬼推磨,真不是句虚话。
张居正内阁为之深吸了口气,平复了下心情。
徽商,朝廷毒瘤啊。
“死忠者诛,余则罢官去职!”
第182章 经济爆发,万民的笑!
“臣遵旨。”
陆炳不假思索道。
六千多名朝廷官员被立诛。
两万三千多名朝廷官员被罢官去职。
其中必然有无辜者,但人数太多,锦衣卫、朝廷很难从一捧沙石中找出几颗金粒,为了大明朝计,总是要有牺牲者的。
张居正内阁闻之默然。
这个嘉靖四十年,他们失去了太多同僚,也增加了太多同僚,久而久之,人都有些麻木了。
而且,圣上饶恕了那些没有参与到徽商反事的朝廷官员性命,只罢官去职,在张居正内阁看来就是如天之仁了。
从来不信神仙、佛祖的张居正几人,在这时,心底竟不约而同地响起一句佛语。
善哉!善哉!
朱厚熜望向张居正,唤道:“张居正。”
“臣在!”张居正站起,身体微微前倾,聆听圣音道。
“诛灭的反官,罢去的中官,这些空缺的官职,内阁以农人子弟、工人子弟抓紧填补上。”
“臣遵旨。”张居正躬身领命。
这件事。
内阁已经想到了前面,徽商资助官员的花名册,内阁留有一份,当时虽然不知道这些官员中有多少人会活下来,但知道这些官员起码是个丢官去职。
内阁便根据这些官员的职位高低列了个表,对上在全国朝范围内筛选出的二十万农人子弟、工人子弟高低表,择优选出了三万子弟。
吏部,是张居正一把抓的衙署,连任职公文都制好了,印也加上了,回去填上名字,就能填补朝廷内空缺的官位。
陆炳事毕。
弓着腰退至大殿门前,转身离开了玉熙宫。
轮到内阁奏对,张居正作为内阁首揆,上前一步,向朱厚熜详述了现在大明朝商业的不良局面。
朱厚熜听完张居正的禀告,想了想,道:“那两京一十三省的商人少了吗?”
闻言。
张居正一怔。
高拱、胡宗宪、李春芳和陈以勤也懵了。
仔细去回想了下地方衙门上来的公文,里面大篇幅说了国朝商人有多么惨,经营有多么难,好像真没怎么提到商人数量。
但以人的正常思维而言,商人做生意这么难,地位又如此低下,自然会有商人不愿意去经营了。
反正大明朝人的籍解了,不经商后,还能去做别的事。
想来,国朝商人是少了。
可是,圣上能这样问,必有更深层次的意味,是什么呢?
总不能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大明朝商人数量还增加了吧?
龙目如炬,张居正不可能保持长时间的缄默,硬着头皮,答道:“以臣愚见,或是少了些。”
朱厚熜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望向高拱四人,道:“你们呢?”
“臣等附议元辅所言。”高、胡、李、陈流利回答。
甭管国朝商人是增是减,反正有元辅张居正在前顶着,答对了就对了,答错了也是元辅的问题,圣上怪罪,也是大罪问元辅,小罪问他们。
张居正嘴角抽搐,这时,才体会到执掌中枢的难处,和人心的险恶,连同僚也信不过啊。
“高拱。”
“臣在。”
“朕听说你在放衙回府时,常路过棋盘街,常打开轿帘,聆听、观察街道两旁街道商铺、引车卖浆者的言谈表情?”
圣问之下,高拱心头一紧,他没有想过,自己的小小习惯,都被圣上注意到了,圣上对他的了解该有多深啊,不过,这不涉及什么东西,稳住心神,道:“回圣上,是。”
“那朕问你,一街两旁的街道商铺、引车卖浆者的笑容、笑声是多了,还是少了?”
高拱屏气凝神,认真回想着经过棋盘街时人的表情和说话,片刻后,惊声道:“回圣上,是多了!”
张居正、胡宗宪、李春芳、陈以勤俱是一愣,他们不是蠢人,更不是不懂人世道理。
对于底层百姓而言,能增加笑容,笑声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便是荷包鼓了起来。
可以为生活奔波,但不再为生计发愁,人的笑,就会从心底溢出来。
大明朝三大商帮,晋、徽、潮,都在卖国求财,这是毋庸置疑的事。
但是,大明朝内的市场,主要是被晋商、徽商把持,潮商一直在干海上走私的事。
在晋商覆灭后,潮商一度觉得回归国内市场的机会来了,然后,就挨了徽商几记重拳老实了下来。
如今,徽商也没了,可以说,压在大明朝所有商人头上的两座大山没了,这样一来,大明朝的市场有了无数空白。
原先就在做买卖的人,尝到了甜头,肯定会继续做下去,而聪明人又敏锐注意到了发财的机会,做起了买卖。
大明朝是少了晋商、徽商两大商帮,但那不到万人,除此之外,就再没有商人退场。
相反,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买卖中,这样一来,大明朝商人的数量该是增加了。
“吕芳。”
“奴婢在。”
“把案卷拿给朕的阁老们看看。”
“是。”
吕芳来到御案前,拿出万岁爷让锦衣卫探查的那道案卷,拿给了张居正。
案卷上明确记载着,截止到嘉靖四十年十一月,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登记在册的商贾,是五百万户。
张居正手一抖,险些拿不出案卷,他犹记得,在嘉靖三十九年十二月时,大明朝商户还不到四百万户。
一年之间,商户增加了一百多万户,这是大明朝前所未有的事。
张居正心在狂跳,又看了看每个月具体增加的商贾数量,近一年来,一月比一月增加的商贾多,尤其在晋商、徽商覆灭后,都是一场爆发势增长。
张居正想不明白,为何天下人都在骂奸商,都在骂商人是无耻之流,但投身于买卖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案卷传于高拱,再传于胡宗宪、李春芳,最后落到了陈以勤手上。
陈以勤没有同僚们的迷惘,而是恍然大悟,在陈家书录中,对宋廷治下商业有详尽记录,商人地位越低,商贾人数越多。
归根到底,不外乎两句话,“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以及,“笑贫不笑娼。”
第183章 茶盐官营,居正遇难!
上一篇: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