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104节
景王藩地已除,空留了亲王名。
根据礼制,景王必须尽快离开京城,离开大明朝,即便有朝一日回国,也要先派遣使者来京,等待皇上旨意才能再踏上大明朝的土地。
不然便是无诏回国,有意谋朝篡位,总之,景王的离开,是很不体面的。
可联想到景王多年来在京城、在地方上干的混账事,这是景王爷应得的。
“听说近些时日有许多妖寇潜入京师,东厂厂卫、五城兵马司兵马四出搜捕不能得,不会出什么事吧?”李春芳突然开口道。
高拱早有耳闻,并不在意,摇摇头道:“是多了些乞丐、道士,但说是妖寇,恐怕有些言过其实了。”
他在坐轿往返内阁、府邸时,经常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确注意到棋盘街的乞丐、道士等异人多了些,但也只当作是寻常。
往年这个时候,也有千奇百怪活不下去的人往京城跑,今年涌进京城的人还少了些,都是些活不下去的找生路而已,京城又是天下首善之地,哪有什么妖寇,全是我大明朝子民。
李春芳想了想,点点头。
却见张居正停了笔,一脸肃穆:“来人!”
首辅有令,在政务堂当值的内阁阁员立刻走了进来,就听首揆道:“差人请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张元功来。”
阁员领命而去。
但见高拱、李春芳、陈以勤全都停了政务,望着他,张居正解释道:“今年两京一十三省田地尽都丰收,人若是只求活路,临县、临府、临省总有口吃的,又何必远来京城?”
闻言,几人顿时沉默了。
不到两刻工夫,张元功就到了。
作为废英国公的嫡子,张元功对内阁阁老是很熟悉的,戎甲在身,一见面,张元功便对张居正内阁抱拳拱手,道:“见过阁老。”
谁是阁老,在场的都是阁老,这算是都见过了。
张居正叫着张元功的名,问:“元功,近日里涌进京城的乞丐混混,道士,大多是从哪里来的?”
“回阁老,听口音,多是西北边镇。”张元功答道。
张、高、李、陈隐隐约约揣度出来了,这就是群怀有异心的妖寇。
“抓起来!”
张居正下达了阁老令,冷着声调:“全抓起来!”
张元功怔了怔,惊疑地望着张居正,有些怀疑阁老是不是吃错了什么药。
这段时间,涌入京城的乞丐、混混、流氓、道士、和尚岂止千百人,全抓了,五城兵马司衙门都不够装的。
“出了什么事我担着,去抓人!”张居正重申道。
张元功身体站直了,有这句话就行了,领命转身离开,“是。”
张元功走后,张居正心跳猛然间加快了几分,总觉得有大事发生,索性站了起来,“我去入宫觐见!”
与此同时。
一顶亲王大轿从灰厂夹道转到灵济宫前街,两个乞丐抽出了把胡刀,借着人流靠了过来……
第134章 灵境血案,诛灭九族!
京西。
灵境胡同。
得名于当年成祖文皇帝为两位神仙建的灵济宫,后因谐音而转为“灵境”。
虽说是谐音之误,但“灵境”所代表的“神灵仙境”之意,却更加贴合了成祖文皇帝的本意。
灵济宫。
全名为洪恩灵济宫。
始建于永乐十五年三月,是永乐年间皇家按时遣官致祭的道观之一。
盛极当时。
但再长久的事物,也顶不住时间流逝,永乐皇帝故去一百多年,灵济宫逐渐没了昔日的鼎盛香火,沦落为寻常道观。
就在这灵济宫前,三个道士模样的人鬼鬼祟祟地来回游荡着,一个高个子背着长长的盒子,颇似锦衣卫的十四式锦盒。
他们左右察看,把四周拐弯抹角处都细细看了个遍,然后,其中一个健壮汉子骑马向西奔去,过了不到一刻钟,又转了回来,像是在演练着什么。
两个乞丐从西向东慢慢游荡着,随后,高个子道士模样的人背着盒子,来到灵济宫西侧拐角处,放下盒子,打开,盖上,打开,盖上,反复了几次。
每个人的动作,都有许多人遮挡、掩护,来来往往为生存奔走的普通百姓,注意不到那些异常。
不多时,一顶亲王大轿从灰厂夹道转到灵济宫前街,道士模样的人,乞丐模样的人,默默做好了准备,随着人流朝着既定目标靠近。
亲王轿子行至灵济宫前,那两个乞丐突然闪出,跪倒在轿子的必经之路前,拦住了去路。
景王贴身侍卫统领勒住缰绳,让马儿停住了脚,喝声道:“大胆!”
接下来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就见近处的道人从盒中抽出一把胡刀,向着轿子猛扑过去。
“有刺客!”侍卫统领拔出了佩剑,高声喊了一下。
景王轿子前后左右的二十名贴身侍卫立刻抽出了刀剑,防御着刺客。
但那道人着实有几分勇力和智慧,胡刀挥动之下,精准砍在了侍卫统领胯下战马两只马腿的脆弱处,马腿应声而断,马儿受痛往前倒下,措不及防的侍卫统领来不及跳下马背,就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道人没有在乎侍卫统领,举起胡刀,直往轿厢而去,另外两名道人,已然解决了景王轿前的几名侍卫,摔在地上爬不起来。
道人冲入轿厢中,手里的胡刀也朝着轿厢中所坐的位置刺去。
可惜,那里并没有什么人。
“中计了!”
情急之下,道人的叫声,不再掩饰什么,虽说的是汉语,但透露着怪异的味道。
更像是鞑靼人在说汉语。
道人退出了轿厢,就想趁乱组织人往外逃,却见从灵济宫东南角的一棵古柏上飞下一人,一脚将道人刺客手中的胡刀踢出一丈多远。
道人刺客猝不及防,踉跄着向后退了两步,猛地从怀中抽出一把闪耀着寒光的匕首,回身就要与飞下来的壮士决一生死。
而这壮士不是旁人,正是十三太保之一的朱七,只见他双腿左右开弓,“啪啪”两声,匕首立时落地。
道人刺客脸上也挨了一脚,正踢中双眼,瞬间的失明,令其发生一声惨叫后,向后躺倒,正磕在灵济宫前的石阶上,顿时脑浆崩流。
其余两个道士,两个乞丐见状,“嗖”地一声,拔腿就向院墙西南角跑去,寻求跑路的机会。
可这本就是天罗地网,又能往哪里跑,还没有跑几步,就见从胡同口拥出一群锦衣卫,手里端着的赫然是臂弩。
近距离,依锦衣卫缇骑的基础能力,这是一场点杀!
“嗖嗖嗖”,一阵弩矢射出,两个道士,两个乞丐,直接化身成了刺猬。
而混在人群中,为刺客打掩护的妖寇们,也全部被守在外围的锦衣卫盯上,一个又一个死在了灵济宫前。
没有活口,也不用活口,这些妖寇自以为做的隐蔽,但在进入京城时,就已经被锦衣卫盯上了。
而锦衣卫在板升中的密使,也早就将汉奸头目赵全、丘富的毒计谋划传回了大明朝。
这些扮成乞丐或道士的妖寇,对锦衣卫来说,是单向透明的。
景王出现在朱七的身旁,望着这些死去的妖寇刺客,眼中闪烁着厉芒。
毫无疑问,这群刺客全是汉人,但出卖了大明朝利益后,被板升汉奸拿住了把柄,不得不为赵全、丘富做事,哪怕是刺王杀驾,也只能奋力一搏。
“七爷。”景王冷着声调。
才杀完人的朱七腿一哆嗦,忙声道:“景王殿下,有事吩咐即可,万万当不得这称呼。”
裕王、景王,二位亲王与锦衣卫亲近,甚至称呼都指挥使大人为世叔,这在北镇抚司中不是隐秘。
连都指挥使大人都不敢应一声世叔,他又怎敢应一声景王殿下的七爷。
景王点点头,道:“这些甘愿为北虏、汉奸所驱使的妖寇身份能查清吗?”
“能。”朱七答道。
以如今锦衣卫的力量,只要这人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想要查清身份,只是时间而已。
“查清他们身份后,就照大明律办吧。”景王淡漠道。
依大明律,刺王杀驾,罪同谋逆,当诛九族!
要进京前一场刺杀,要离京前又一场刺杀,景王的心情恶劣到顶点,不杀些人,心头的怨气难消。
“是。”朱七领命。
身为皇家鹰犬,肃清乱臣贼子,这是锦衣卫的分内之事。
但找到并诛杀反贼九族时,景王爷八成不在国内了。
“景王爷,就让锦衣卫护送您回王府吧。”朱七望了眼亲王大轿,提议道。
京师内的妖寇清洗还要时间,由锦衣卫守着,以免出现问题。
景王没有拒绝朱七的好意,不过,没有回景王府,而转头去了裕王府。
借着这场刺杀,兄弟间有些话要聊。
上一篇: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