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474节

  “汝虽托名汉司空,实为汉贼耳。”

  “罪恶弥天,甚于王莽、董卓之流远矣。”

  “今反诬人造反耶?”

  “谁不知曹瞒你滥杀无辜、忘恩负义、挟持天子、虐杀忠臣、盗窃王陵!”

  “仅这五条大罪,便该让你再死十次!”

  曹操闻言,一时哑然,暗想与你作对的又不止我曹操一个。

  与我结盟的刘备就在阵中,为何偏偏盯着我骂?

  这种嘴炮输出是一定不能落下风的,它关乎阵前士气。

  于是,曹操决定再次拿出大汉四百年的金字招牌。

  将天子诏书取来,张示于两军阵前,大声道:

  “天子诏书在此!”

  “汝军士听着,今吾奉天子明诏讨贼。”

  “劝汝等早日弃暗投明,莫要执迷不悟。”

  “若不然,夷灭三族,悔之无及!”

  袁绍亦笑道:

  “吾亦为天子讨贼!”

  话落,竟也取出来一封诏书,并大声宣读。

  其大意为天子自言有奸臣在身边,请大将军袁绍为天子扫除奸贼。

  曹操一惊,暗想陈地牢牢为他和刘备所掌,天子纵然有诏,也不可能发往河北去。

  “袁绍,汝好大胆!”

  “竟敢当着天下英雄的面,矫诏!”

  袁绍反唇相讥道:

  “吾受天子诏,为国讨贼!”

  “汝曹瞒才是真正的矫诏作乱!”

  曹操闻言大怒,即命李典、乐进领军冲杀过去。

  那边韩猛、淳于琼亦领军士过来敌住。

  刘备见此,也掣剑在手,挥师掩杀过去,配合曹军进攻。

  两处大军厮杀在一处。

  刘备这边有黄忠、徐晃、张辽,为先登将,奋勇冲杀。

  曹操这边有李典、乐进、吕虔,亦是一马当先,奋勇拼杀。

  两边混杀了一场,河南军士果劲,先锋将又勇猛胜于河北军。

  故很快占据了上风,河南联军迅速压制住河北军攻势,并反扑回袁绍军本阵处。

  “捉拿袁绍,封万户侯,赏钱一亿!”

  每个河南军士心里都记着这道悬赏令,只要分到哪怕袁绍一根手指。

  那他们这辈子就瞬间躺平,再不用拼命了。

  “……哼。”

  袁绍见河南军杀得急,倒也临阵不乱,从容地圈转马头,退回了中军处。

  河南军趁势压上,忽然袁军改换阵型,陈于步兵身后的先登营将士忽然杀出。

  两翼早已架好弓弩,待河南军士杀至射程范围之后,配合其余弓箭手:

  ——万箭齐发!

  嗖嗖嗖!

  锋利的箭矢,疾如流星一般射出。

  “啊啊啊……”

  不断有人中箭倒地。

  一排弓弩射完,立马退下,后排补上火力。

  以致箭矢不断,弓弩并发。

  中军内的弓箭手,一齐拥出阵前乱射。

  河南军一连冲了两轮,始终冲不到中军处。

  黄忠的战马右眼睛中了一箭,不能再战。

  李典、乐进俱受了伤,亦不能再冲。

  曹刘见此,乃鸣金收兵,望南急走。

  袁绍哪里肯舍?

  趁势命骑兵杀出,步兵跟上,驱兵掩杀过去。

  此战,河北军大胜了一场。

  曹操、刘备各自收兵退回了官渡。

  好在此次作战,仅是为了试探袁绍实力。

  所以曹刘这边虽损失了些人马,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相反,

  通过此战,也使曹刘得出了一个结论。

  那就是集团军正面作战,河南军是真的干不赢河北军。

  他们只能像之前那样单抓颜良、文丑这种落单或冒进的部队。

  总结一下原因,

  河北军的质量总体虽不如河南军,但不代表没有精锐之士。

  比如今天大发神威的先登营。

  当河北军利用人数优势,打大规模作战时,便能够弥补单兵战斗力不足的缺点。

  同时,袁绍本人的临阵指挥才能,也是袁营里最好的。

  河南军作为弱势方,如果曹操、刘备不能第一时间抓到袁绍犯错,就很难在正面战场占到河北军的便宜。

  战场上本就是比谁先犯错。

  袁绍今天发挥的很好,所以带走了胜利。

  曹操、刘备今日虽败了一场,但并未受到打击。

  失败乃成功之母,今日之败,让两人明白接下来该采取何种战术了。

  “传令下去,各部将校,各守各营,不得出战。”

  曹操、刘备几乎是同时下令,命各级将士严守营寨,不与袁军交战。

  又询问谋主李翊,这做法是否妥当。

  “袁军正面难敌,坚守不战,最合时宜。”

  李翊也支持以守待攻的战术。

  今日他之所以没有反对曹刘主动出击,是因为他也想看看正面作战,河南军能不能击败河北军。

  如果能击败,那官渡之战很快就能够结束。

  但事实证明,

  袁绍能走到今天,如果没有雄才大略及一批精锐猛士,是不可能成为天下第一诸侯的。

  当曹操、刘备、李翊三人意见一拍即合,一致决定坚守不战时。

  官渡之战,注定要成为一场拉锯战了。

  现如今是,

  公元200年,二月初。

  袁绍今日胜了一场,成功提振了近日来河北军萎靡不振的士气。

  “……咳咳。”

  袁绍回到营中,疲惫不堪地坐在了榻上。

  自灭公孙瓒以后,他已经很少像今天这样亲自压阵作战了。

  若非颜良文丑身死,袁绍迫切需要一场大胜,不然他万不至于像今天这样拼命。

  郭图进入帐时,正欲向袁绍道喜,见袁绍面色不好。

首节 上一节 474/5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