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473节

  并不是两边只能动员出这么多人。

  袁绍大举南下,分兵占据了其他郡县,以及本土留守的兵马,少说还有二十万可动员之众。

  而曹操、刘备除了官渡前线外,各自都还有几万人在据守要紧之处。

  刘备的兵马要比曹操更多,但他刚打下青州,拉长了纵深,也不得不留人镇守。

  当听闻袁绍仅在官渡一县,便带了足足十一万人过来时。

  不论是曹兵还是刘兵,都深感震惊,不少人更是面露惧色。

  道理也很简单,若袁绍官渡一县都能动员这么多人,那袁绍能在其他地方动员多少人?

  这场仗,他们真的能打赢吗?

  底层士兵只管吃饭杀敌,一应军事机密皆是不知。

  真正该担忧这个问题的,是曹营、刘营的军事高层。

  “据可靠消息,袁绍带来官渡的人马,足有十一万之众。”

  曹操眉宇间一川不平,怀着沉重的心情将这个消息告知众人。

  “吾自幼与袁绍相识,知袁绍做事,向来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今斩了他两员大将,他便举大军过来亲自报仇。”

  “如曹某所料不错,袁绍的主力都在这里了。”

  言外之意,击败这十一万人,就能扭转攻守形势。

  现在曹刘都属于被摁着打,不就是为了避开袁绍的锋芒吗?

  把战线退至官渡来,缩短自家补给线,拉长袁绍补给线。

  显然,河南方面早就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但拉长袁军战线只是权宜之计,靠这种方式便想要缩短两地的生产力差距,仍是不现实的。

  李翊身为河南谋主,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绍军虽多,不足惧也。”

  “我军俱是精锐之士,无不能够以一当十。”

  “故我军利在急战,倘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

  刘备出声帮腔道:

  “子玉所言正合吾意。”

  “我军虽已退至官渡,然我徐州之粮秣,自下邳走水路运至官渡,仍有不小损耗。”

  “拖延下去,未必能够耗死袁军。”

  徐州这几年好不容易攒了点家底,此战全用上了。

  如果不是要修邗沟河道与芍陂渠,徐州还能攒更多粮食。

  但水利工事的修建,确确实实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现在并未到火烧眉毛时刻,所以徐州并未大量动员兵力。

  故不论是广陵还是淮南,那里的民众虽有受战事波及影响,但不至于严重危害到农事。

  也就是说,

  只要官渡这边坚持的够久,等到丰收时,又能有一批新的粮食运来。

  曹操开口说道:

  “袁绍既然亲自领兵来,先试试其主力军士的成色。”

  刘备从其言,各点了些人马,传令军将鼓噪而进。

  主动来攻袁绍大营。

  袁绍亲领大军过来迎,两边排成阵势。

  逄纪向袁绍谏言道:

  “主公,曹操、刘备兵少,今主动来攻,必然有诈!”

  袁绍咬着牙,朗声说道:

  “吾既亲领大军至官渡,只愿临阵斗死于此,也绝不无功而返。”

  于是命逄纪将先登营取来。

  这支先登营最初由八百人组成,现今已被袁绍扩充至了两千人。

  先登营最早由麴义带领,后因其功高震主,为袁绍所杀。

  杀死麴义后,袁绍遂亲自统领该营,并将之扩编改良。

  营内每名军士都配有有长刀、弓弩。

  尤其是这弓弩,它是一种较难熟练掌握的兵器。

  但先登营军士却个个善射,膂力过人,故这支先登营也是袁绍麾下一支异常精锐的部队。

  之前决定北方归属的界桥之战,袁绍正是用这支先登营,击败了公孙瓒引以为傲的白马义从。

  很快,先登儿郎被带了过来。

  个个龙精虎猛,战意盎然。

  据上次界桥之战时,已经过去九年了。

  如今,

  阵前再亮旧时剑,寒光凛凛似当年。

  唯一不同的是,袁绍两鬓之间多了几处白发。

  “诸位将士,尔等俱随孤征战多年。”

  “孤今日向尔等保证,官渡之地,是最后一战。”

  “打赢这场仗,天下再无纷争!”

  “我要让汝等卸甲归田,荣归故里,再不受兵事之累!”

  众先登儿郎齐声道:

  “誓死追随大将军!”

  “誓死追随大将军!”

  “……”

  善。

  袁绍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的鼓动能力还是很强的。

  见众先登士的战意都被自己调度起来了,袁绍即将之分成两队。

  每队各一千人,分别伏于步兵编队之后,驻立于门旗之下。

  随后,三通鼓罢,袁军阔步向前。

  袁绍着金盔金甲,锦袍玉带,立马于阵前。

  旌旗节钺,甚是严整。

  心腹之将,韩猛、淳于琼分别护于袁绍左右。

  袁绍催马向前,高声冲河南军喊话:

  “孤要曹操来阵前,与我答话。”

  探马迅速将袁绍的话语传回阵中。

  曹操知道袁绍恨自己,可如今两军对垒,自己若是不敢面对袁绍,便影响军心。

  遂令前排士兵扯开门旗,曹操亲自催马出阵。

  乐进、李典二将护在其身边,各持兵器,前后拥卫。

  袁绍扬鞭指着曹操骂道:

  “曹操!孤待汝不薄,为何叛我?”

  曹操乃答:

  “吾奉迎王驾于陈地,于天子之前,保奏汝为大将军。”

  “今谋反侵我河南领土,反指我为贼,何也?”

  曹操如今也是官场老油子了,当然明白自己是绝对不能当着两军将士的面,承认他过去是袁绍的小弟。

  好在这种东西没有明确的文书,大家只是心知肚明而已。

  只要你咬死不承认,旁人确实拿你莫奈何。

  袁绍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一抹冷笑:

  “假使曹瞒你若是无孤,当死十次。”

首节 上一节 473/5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