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45节

  “若能将之征辟而来,必能成为主公左膀右臂!”

  嘶……

  刘备听完李翊的描述,顿时心动不已。

  “未知此人姓甚名谁,现在何处?”

  “若果真如先生所说,备定要求得此人而来。”

  李翊弯唇一笑:

  “此人乃是主公的故人。”

  “故人?”

  刘备眉梢一挑,他是游侠出身,不知见过多少人。

  一说到故人,短时间还真想不起李翊说的是谁。

  “……呵呵,此人曾与主公有过一面之缘,但也只此一面。”

  “主公记不得了,也情有可原。”

  刘备讪地一笑,“恕备健忘,不知这故人是谁?”

  “此人便是东莱太史慈!”

  李翊朗声说道。

  现在太史慈还是自由球员,趁着冬窗关闭之前,赶紧让老刘签下这个两届全明星才是正经。

  不然等到下半年,太史慈就要被孙策捷足先登了。

  算算时间,太史慈应该还留在东莱老家。

  不过若再不征辟他的话,太史慈就要去江东打大合同了。

  而这一去,就是常年江东,再也没回过北方了。

  这也算是老刘错过的一个比较可惜的人才。

  “原来是太史子义!”

  刘备一拍脑袋,想起了这么号人物。

  他与太史慈确实有过一面之缘。

  这还得从刘备来徐州之前说起。

  当时青州黄巾作乱,北海相孔融被黄巾军将领管亥围困。

  由于太史慈母亲经常被孔融照顾,便让儿子去救孔融。

  而太史慈确实猛男,单枪匹马,趁夜突入重围,见到了孔融。

  张口就找孔融要兵马,出城讨贼。

  但是孔融不同意,在他看来,假如我手中有五千人。

  你太史慈来了,也不过就五千零一人,这该打不过还是打不过。

  所以孔融打算找刘备求救。

  但是帐下没有将领敢突围,唯有太史慈跃跃欲试。

  孔融就说:“大家都说黄巾贼围得紧,难以突围,就你自个儿说没问题,你虽勇气可嘉,可如何办到别人办不到的事?”

  太史慈回答的也很英雄豪气,道:

  “我来帮您,是因为我确实有这个本事,众人都说不可突围,若我也说不可,那我来干嘛来了?”

  孔融为太史慈的豪气所动,同意了他的请求。

  最后太史慈便带了两个骑兵,真的完成突围,在平原见到了刘备。

  这也是两人第一次见面。

  太史慈也很聪明,上来就是一个道德绑架。

  说我太史慈本来是东莱人,与孔融非亲非故,只是与他志同道合,才愿意与他共患难。

  现在孔北海为贼所困,久闻刘使君有仁义之名,必能救人急难,所以派我来找你了。

  此时刘备还依附在公孙瓒麾下,正协助田楷对抗袁绍的大将臧洪。

  双方是鏖战年年,军事形势严峻。

  刘备军务缠身,根本抽不开身。

  但还是立刻把自己的三千精兵交给了太史慈。

  要知道刘备自己手上总共才几千人。

  但只因为一句话,一个人,就毫不犹豫地交出了三千精兵。

  这展现了刘备侠义的一面。

  你当然可以说,这只是刘备为了讨好孔融,削尖了脑袋想往士族圈子里钻。

  但还是那句老话,君子论迹不论心。

  如果刘备不救,北海城破,百姓必然遭难。

  不管刘备动机如何,他都是实打实的帮助了北海的百姓。

  这份侠义之心,与同样颇具豪侠之风的太史慈相合。

  太史慈于刘备而言,是绝对有机会收入麾下的!

  ……

  ……

  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

第39章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太史慈与刘备合作,成功击退了围困北海的黄巾军。

  而在此后,大约过了一两年,便去找了扬州的刘繇,从此再没回来。

  中间这一两年的空隙,太史慈既没有投靠孔融,也没有投靠刘备。

  原因则是与他的志向有关。

  太史慈的志向是:

  ——“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

  这里的升天子之阶,当然不是说太史慈想当皇帝,更不是辅佐孙权当皇帝。

  他想要升的天子阶,是刘协的天子阶。

  也就是辅佐汉帝,匡扶汉室。

  这也是为什么李翊会觉得太史慈很适合刘备的原因,因为两人有着相同的志向。

  但刘备那时候还只是公孙瓒手下的手下,离太史慈的梦想还太远了。

  等刘备当了徐州牧后,更是被徐州各世家整的焦头烂额,哪里还会记得当初不过一面之缘的太史慈?

  至于孔融,那是又菜又迂腐。

  真要遇上个紧急军情,沟通起来忒费劲。

  所以在当时的太史慈看来,能帮助他实现这个理想的。

  只有他的同郡好友,朝廷正式任命的汉室宗亲扬州刺史刘繇。

  当然了,太史慈也多留了个心眼儿。

  找刘繇时,只是以老友身份去看望他,而不是说自己是投靠他。

  果不其然,找到刘繇时,他已经和孙策打了起来。

  当时太史慈已是小有名气了,就有人劝刘繇任命太史慈为大将去抵御孙策。

  但刘繇却认为,我要是用了太史慈,那我就成了名士圈的笑话了!

  在刘繇这种知识分子看来,太史慈就是个跑腿的,根本没资格做大将。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张飞身上,不管这些武人如何尊重这些士人,只要你出身低,人家永远看你不起。

  “现在太史慈就在东莱照顾其母,主公何不下一道征辟令,请他来徐州为官?”

  李翊开口建议。

  刘备问:“军师以为,当许以何职?”

  李翊正色道:“太史慈虽无功名在身,然其志向远大,文武双全,怠慢不得,当以高官许之,彼方肯来。”

  微微一顿,接着道:“不妨许以千石别部司马,有此一职,子义当来。”

  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军官儿,张飞就是刘备的别部司马。

  主要是掌管军权的,含金量十足。

首节 上一节 45/5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