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44节

  刘备挥了挥手,他甚至有些担心二人不会回来。

  尽管李翊多次劝他宽心。

  刘备微微一顿,犹豫一下,还是开了口:

  “常言道,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

  “备有心治理好徐州,恨身边能共成大事者少。”

  “军师学通古今,晓得天下事,不知可有贤才向我举荐么?”

  呵呵呵。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

  备备想要人才直接说就行了,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即便刘备不问,他也会主动推荐的。

  “实不相瞒,在下这里正好有几位人才想向主公举荐。”

  “现在徐州人手吃紧,这几人各有其才,若得征用,当大有裨益。”

  三国的人才那真是如过江之鲫。

  趁着现在还是群雄割据的副本儿,赶紧把那些在野的人才能召过来就召过来。

  “好,请军师试为备言之。”

  刘备好整以暇,满怀期待地问道。

  “翊向主公举荐的第一位人才,乃徐州本地人士。”

  “此人姓鲁名肃,字子敬,其人德才双馨,性格忠贞。”

  “兼之乐善好施,在乡里也是远近闻名。”

  秉着就近原则,李翊首先推举了鲁肃。

  这也是刘备目前最有机会征辟到的人才中,腕儿最大的一个。

  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

第38章 东莱豪杰,使命必达

  鲁肃也是徐州土豪啊,不过他的家业却没有麋家大。

  倒不是鲁肃不擅长经商,而是他这个人太乐善好施了,麋竺在他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

  史书记载叫:“肃不治家世,大散赀财,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

  基本等于是白送钱,属于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鲁肃这样霍霍。

  当然了,这跟老曹造的孽也有关。

  这时候的鲁肃也才二十出头,老曹屠戮徐州时,导致鲁肃的家乡大批百姓流亡广陵,甚至江东。

  鲁肃这也算是散财自保。

  “此人名声我也略有耳闻,不知他现在何处?”

  刘备好奇地问道。

  “就在下邳国东城县,其人少有壮节,好为奇计。”

  “主公身为徐州牧,只需发一道征辟令,鲁肃必来。”

  “哦,原来是本郡人士!”

  刘备大喜过望,他现在正着急着用人。

  鲁肃又是李翊首推的人才,能力肯定不俗。

  “是也,此人有王佐之才,并且颇有家资,主公当好生笼络。”

  别看鲁肃一直散家财,但人家也是要生财的,是一边散一边生。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8年,

  当时还在庐江的周瑜听说了鲁肃乐善好施,直接带了几百人,横跨两百公里来拉赞助。

  当然了,说是拉赞助,实际上就是跑人家地盘上吃大户了。

  毕竟这年头兵荒马乱的,瑜哥手头也有些紧。

  这一点至少证明了鲁肃是真的很有钱,而且很大方。

  不然人周瑜不可能跑那么远的地方过来。

  像这种有钱大方又有能力的人才,怎么能留给江东杰瑞呢?

  更别提人孙策压根儿看不上鲁肃了。

  结果让鲁肃在江东虚度了几年的光阴,郁闷地回了徐州老家。

  要不是中途孙策噶了,周瑜玩了一出“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戏码,向孙权力荐鲁肃。

  鲁肃一直没机会得到重用。

  而刘备就不同了,最适合鲁肃的主公其实就是刘备。

  两人其实挺投缘的。

  在演义里,两人都是忠厚长者的形象。

  而在历史上,两人又都是洒脱的游侠,都具有豪侠之风。

  并且鲁肃是很希望能够得到重用,一展才华的。

  如果还能够直接在徐州老家为官,那鲁肃根本没有理由拒绝。

  “善,鲁子敬……备记下了。”

  “不知军师可还有别的贤才推荐么?”

  刘备一捋胡须,接着问道。

  李翊微一沉吟,缓声道:

  “另有广陵东阳人陈矫,琅琊莒人徐盛,主公亦可发令召之。”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徐州本地人。

  刘备作为徐州牧,征辟他们可谓名正言顺,只要不出意外,他们几乎肯定是要来的。

  而李翊接下来推举的,则是有机会得到,但没有十全把握得到的人才。

  “淮南成惪人刘晔,九江下蔡人周泰、蒋钦,主公也发令试试吧。”

  这些人离徐州都不算太远,不至于出现等令到了,人不在了的情况。

  毕竟这时代的人都喜欢出门远游。

  像san11里面,从辽东的征辟令能直接发到云南去,属实是离谱。

  除地理因素外,再有就是人为因素。

  像刘晔,与老刘同为汉室宗亲,但却不怎么喜欢老刘。

  相反,他还多次劝曹操杀了老刘,以绝后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呀这是。

  至于周泰和蒋钦,这两人则是不确定是否已经投靠了孙策。

  因为孙策现在正在帮袁术打仗。

  确切地说是以帮袁术打仗为由,趁机脱离他的掌控。

  周泰蒋钦就是在孙策起兵的这个时间段过去投靠的。

  “善!善!善!!”

  一下子听到这么多人才的名字,刘备高兴地合不拢嘴。

  别看老刘各方面都是中人之姿,但他虚心纳谏,求贤若渴。

  对于人才的渴望,使得他身边总是能有奇人辅佐。

  在得到李翊这样的大贤之后,刘备已是高兴不已。

  如今这位大贤又一连推举了好几个人才,更是令他喜不自胜。

  并且要治理好这么大的徐州,少不了要奇人辅佐。

  “既如此,待备回去拟写征辟表文。”

  “主公且慢!”

  刘备正要转身离去,却忽然被李翊叫住。

  “适才翊又想起一位人才。”

  “此人身长七尺七寸,长须美髯,猿臂善射,例不虚发,若养由基、李广复生。”

  “更喜此人忠肝义胆,文武双全,有独当一面之才。”

首节 上一节 44/5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