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423节
但要知道袁绍是失败者,所以他麾下许多人的相关记载都是少之又少。
颜良、文丑能帮袁绍统领数万大军,在正史中却只能为背景板、垫脚石。
因为史书上已无他们之前的高光记载。
反倒是张郃因为投靠了曹魏,所以他的史书记载一下子就厚了起来,超过了另外三庭柱的总和。
艺术来源于生活,民间故事既然选择了高览。
那也能侧面反映出高览在历史流传下来的故事,其实力理应不俗才对。
“……诸公有识得此辈否?”
李翊目光逡巡一圈,问众人道。
孙乾站起来说道:
“我闻高览乃河北名将,能征善战,颇有勇力。”
“大都督不可轻敌。”
因为孙乾是青州人,所以也派到了此次征讨青州的战事中来。
毕竟本地人对老家环境相对要更熟悉一些。
嗯……
李翊沉吟半晌,在营里来回踱了两步。
众将皆不解其意,陈到率先开口说道:
“大都督,高览纵有勇力,比之我等如何?”
“其纵有用兵之略,比之大都督如何?”
“陈到不才,愿提精兵三千,取高览首级,为大都督作见礼!”
一言蔽,赵云、张飞、田豫等将纷纷出列请战。
见众人如此慷慨激昂,李翊不禁失声笑了。
看来这几年,大家都憋坏了,都等着战场上建功立业。
“……呵呵,诸公稍安勿躁。”
“高览一夫之勇耳,不足为虑。”
“我自来青州,真正在乎的乃是青州之民。”
此言一出,诸将无不怔住。
老袁家在河北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还是很好的。
毕竟袁绍“宽仁”嘛,估计刑法、徭役之类的比较宽松,所以百姓们都念着他的好。
但袁谭例外,他在青州听信近言,纵情奢淫。
监守自盗,贩卖公物,掳掠田野百姓。
多亏了袁谭在青州这几年的作威作福,才使得老袁家四世三公的口碑在青州被败尽了。
青州百姓人人都盼望着有一位新的主人来接管青州。
几年前,刘备与李翊曾来过青州一次。
当时他们便迁了一部分的青州百姓到徐州去,为之后的屯田运动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不过,当时由于碍于不好跟老袁家全面撕破脸皮,以及自身实力不足等考量。
倒也没敢大量迁民。
如今既是与袁氏全面开战,那是时候展开大规模的迁民运动了。
只要迁走大量的青州百姓,就等于直接摧毁了袁氏在青州的战争潜力。
毕竟你没办法就地补充兵员、粮源,只能从冀州运。
但我们都知道,远距离运输士兵、粮草,是巨大的损耗。
更别说要供养整个青州了。
袁绍已经有了幽州这个放血槽了,试想再来一个青州,会不会拖垮富庶的冀州?
当李翊提出自己的战略构想之后,众将无不佩服其高瞻远瞩。
如果真能完成李翊的迁民计划,那青州战事问题就能够得到彻底的解决。
倘若按部就班的打,即便你真打下了整个青州,袁军照样能够整军重新打回来。
这无疑会使徐州陷入青州的战争泥潭,不符合李翊定下的战略构想。
“我等来青州时,多有父老百姓夹道欢迎,举城相投。”
“若要迁民,应该不难。”
迁民战法那是很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而青州恰好有。
多亏袁谭为此作了巨大贡献。
“那么诸位将军就按照计划行事,贴榜安民,有愿随我军入徐州者,可同去。”
“有不愿者,任其自去。”
虽然多出来的百姓,也会多出来数张嘴。
但这些百姓毕竟不同于曹操接纳的青州黄巾。
那支青州黄巾更似于流民。
而这些本土百姓,家里并不是没有粮食,不至于说马上饿死。
纵是家里有困难的,政府稍加接济,绝不至于说会给州府增加巨大负担。
同时,李翊也并不想把所有青州百姓都迁入到徐州去。
先把他们往青州后方带,总之置于徐州军可控范围之内。
先给袁军的生产力施加压力再说。
很快,诸位将军领命行事。
带着本部将校,号召当地百姓与他们同往徐州去。
青州离徐州近,不少青州人都听说过徐州富庶,刘将军仁德。
大伙儿苦袁氏久矣,今能从“宁古塔”举家搬去“上海”,谁不愿意去?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
许多青州百姓,开始收拾物什,拖家带口聚在徐州军处。
约莫有十数万众,这已经不是少数了,管理这么一大批老百姓,徐州军是根本没办法和袁军作战的。
所以李翊拍案决定,立刻护送百姓南下。
不说一定要入徐,至少先和后方来援的徐州军汇合了再说。
再由他们将这批青州百姓安置了。
很快,大军开始启程南下,往徐州方向去。
十数万的青州百姓,肯定不是青州全数。
但如此多的数量,依然是惊动了身处临淄的高览。
他刚到青州不久,便接了一项大活。
那就是要抵抗徐州军的进攻。
这些天,他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厮杀。
结果没能得到徐州大军到来的消息,反到等到了青州百姓跟着徐州人跑了的消息。
这一消息对高览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如遭雷击。
“……这、这、这徐州人竟如此无耻!”
高览气得直跺脚。
由于是刚来青州,他甚至没来得及坚壁清野。
更何况,不到万不得已,坚壁清野是最好别用的。
它毕竟是饮鸩止渴,会极大的损耗自身实力。
若是真把百姓迁走了,那袁军怎么补充兵源、粮源?
高览也没想到,青州的百姓竟真的会抛家舍业的跟着徐州人走。
到底是袁谭风评不好,还是刘备吸引力太大了?
时有青州本土人,管统向高览谏言道:
“李翊带着十数万百姓,必走不快。”
“我等率军前去追赶,将之生擒,则徐州军自破矣。”
高览闻言大喜,“诚如是,我当头功!”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