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422节

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为贵,以民为本,以民为重,君轻而民贵

  却说此时,除河南之外已有不少诸侯加入到反袁同盟里来。

  但古代信息传播速度毕竟缓慢,曹刘身在河南,此刻俱不知外部之情。

  军情如火,李翊这边最先发兵北上。

  因为曹操是防守方,只需专注于在黄河南岸设防,抵御袁军便好。

  而李翊这边却是进攻方,他必须争分夺秒的解决青州战事,然后才好调转矛头,将重心转向兖州。

  李翊命赵云为先锋将,整顿盔甲,抓过长枪,飞身上马,在前头开路。

  张飞为中队护军,先调拨一万兵北上,后续军队缓缓压上来。

  这主要还是为了争取时间。

  待每攻下一个城池,再用后续的援兵补上。

  这样李翊的先头的一万部队,就能够不间歇的一路向前。

  而不至于因为需要派兵留守,而耽误战机。

  一万左右弟兄起营拔寨,一切行装、军需装载车辆。

  推的推,拉的拉。

  一路自下邳入琅琊,汇合臧霸的泰山军。

  臧霸领泰山兄弟来见,李翊命臧霸率军去扫荡北海国、东莱郡。

  此二地位于青州右陲,也是袁氏控制力最为薄弱的地方。

  李翊命臧霸扫荡控制此二地,也是为了断绝后顾之忧,以好专心向前。

  他自领军北上,先入齐国。

  齐国首府乃临淄也。

  旧时齐献公姜山即位后,为了防备纪国的入侵,他加固扩建了营丘城。

  由于扩建后的营丘城东城墙濒临淄水,故将营丘城命名为临淄。

  而今已有千年历史矣。

  李翊万人大军,自入了齐国后,先命军士不得扰民。

  然后派人探查周围地形,将之绘成地图后,然后再决定下一步进军计划。

  张飞谏道:

  “今我强敌弱,兖州尚在抵御袁军主力。”

  “大都督不火速发兵取城,反在此徘徊不进,何也?”

  李翊解释道: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狮子搏兔尚全力以赴,况如今我等人众并非尽数占优。”

  “须得冷静行事,待庙算察后,方可击敌于不备,毕其功于一役。”

  “……此用兵之道也,愿君无疑。”

  军队人数越多,行军速度就越缓慢,损耗也越大。

  故李翊只带了一万人北上,后方大部队的援军,也是让他们填充打下来的据点的。

  据点而守,可以极大节省粮草的损耗。

  李翊如此苦心孤诣,都是为了留省尽可能多的资源,用在真正的主战场上。

  张飞向来敬佩李翊,闻得此话后,反倒喜道:

  “愿从先生之言!”

  李翊顿时觉得,张飞适才质疑一下自己,不会就是单纯想聆听一下教诲吧?

  毕竟张飞这个人,特喜欢听读书人讲大道理。

  “……好了,各位将军安心守住各营,各司其职,待军报传回之后。”

  “我自有调度。”

  众将士齐声拱手称诺。

  约过三个时辰,已是黑夜之中,伸手不见得五指。

  终于有一哨骑探得消息,将之带回给李翊大营。

  据哨骑回报,原青州刺史袁谭,已经在半月前,秘密去了南皮。

  也就是袁谭已经不在青州了。

  张飞挠挠头,诧怪道:

  “吾等正要开打,这主人家反倒先逃了。”

  李翊将目光看向赵云。

  由于老刘如今已经有了许褚这个贴身保镖,赵云便成了刘营重点培养的对象。

  先是丢在九江,主政一方,培养他的政治能力。

  如今遇着大小战事,更是待在身边,一场不落。

  李翊现在就是想看看赵云比之两年前,有无进步。

  赵云明白李翊的意思,当即发表自己的看法:

  “向者主公为袁谭举了茂才,是为举主。”

  “袁谭不好与我主兵戎相见,故而先离了青州。”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表示认同。

  不要小看古代“举主”这个身份。

  就这么说吧,要是刘备突然死了,那袁谭就算是装样子,也必须得痛哭流涕。

  所以更别说现在两家要直接兵戎相见了。

  当然了,身为一州方伯,袁谭绝没有这么大的权力和胆量,敢在开战之际,擅自离开青州去南皮。

  估计这还是袁绍的意思。

  是袁绍自己想要避免袁谭与刘备直接交战,且袁谭之前曾败给过刘备,而且还被生擒了。

  古代被生擒那是相当丢人的,袁绍估计对这个本就不太喜欢的儿子,更加不放心。

  所以才命他带着青州兵,入渤海南皮。

  要不然就是借袁谭十个胆子,也不敢在这种关头擅自离开。

  “……南皮位在冀州。”

  李翊也发话了,对赵云的分析进行补充。

  “袁谭带着青州兵入渤海,必要南下魏郡。”

  “这无疑会增加兖州战场、曹公的压力,我等也须加快脚步才是。”

  本来冀州本土的兵就够多了,现在袁谭的青州兵还在往前线赶。

  光是想想,都替老曹捏把汗。

  “既然袁谭未守青州,现在是谁主任青州之事?”

  田豫也开口说话了。

  哨骑回报说道:

  “禀将军,据探报,现在守备青州五事的,应是袁营名将高览。”

  汉末三国都喜欢把相似的人捏合组在一起。

  蜀汉有卧龙凤雏,五虎上将。

  孙吴有四英杰,十二虎臣。

  曹魏有八虎骑,五子良将。

  马超、吕布麾下也有八健将。

  而河北最著名的当然就是四庭柱了。

  不过也有说法叫,四庭八柱。

  四庭为,颜良、文丑、张郃、高览。

  八柱为,田丰、沮授、许攸、逄纪、郭图、审配、荀谌、辛评。

  不过不管是哪个说法,高览都是河北四庭柱之一。

  并且在许多评书中,高览都有手持百斤巨斧,与张飞大战不分胜负的形象。

  虽然这些都是来自于民间故事。

首节 上一节 422/5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推荐阅读